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

入夜,略有些疲憊的朱佩早早躺下,範寧則陪在朱佩身旁,雖然身體比較疲憊,但朱佩精神卻不錯,躺在牀上和範寧說話。

“夫君,要不我陪你去應天府上任吧!”朱佩似笑非笑地望着夫君笑道。

範寧有點頭大,只得苦笑一聲道:“你已經四個多月身孕了,就算我願意帶你去,岳父岳母也不會答應。”

“那你打算帶阿倩一起去?”朱佩繼續試探着問道。

範寧還是不上當,搖搖頭道:“真兒還小,還需要母親照顧,她也不能同去。”

“那總要有人照顧你起居啊!要不讓阿雅跟你去,你身邊有女人,我也放心一點。”

這個倒可以,範寧點點頭,“那就讓阿雅陪我去。”

朱佩輕輕哼了一聲,便翻過身去,背對着丈夫,不理睬他了。

範寧心中好笑,便在她身後躺下,晃了晃她肩膀,柔聲道:“生氣了嗎?”

朱佩抖開他的手,滿臉委屈道:“就想不管我,甩掉我,一個人去逍遙自在。”

“我沒有這種想法,不是你和阿倩都不方便嗎?若有辦法,我肯定不會甩掉你們。”

“這是你說的!”

朱佩忽然翻過身,雙目中蘊含着笑意,“既然住在京城是住,那住在應天府不也是住?我去應天府買座大宅子,把一家人都帶上,看你怎麼辦?”

範寧一拍腦門,他還真沒有想到這一點,他想了想道:“就怕岳父岳母不答應。”

“他們怎麼可能不答應,我心裡早想好了,這件事你就別管了。”

朱佩心情又好了起來,索性將頭枕在丈夫腿上,又道:“過兩天祖父要進京,可能要給你一些東西。”

“給我什麼?”範寧好奇地問道。

“具體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是錢財之類,我只知道三祖父給祖父寫了一封信,祖父就決定進京了。”

範寧的好奇心也勾了起來,朱元甫要給自己什麼?

.........

三天後,朱元甫抵達了京城,朱元豐隨即請範寧去府中一敘。

範寧是在去年十月去吳江拜訪過朱元甫,半年不見,感覺朱元甫又蒼老幾分。

和五年前範寧迎娶朱佩時相比,朱元甫現在已是老態龍鍾,不僅鬚髮皆白,臉上和手上佈滿了老人斑,走路也需要使女扶持,看得出他的時日不多了。

後堂上,朱元甫和兄弟朱元豐以及範寧坐在一起。

朱元甫擺擺手道:“朱元駿之事你不用給我說什麼抱歉,他雖然是我的親兄弟,但他甘願爲奸佞走狗,背叛家族和祖宗,另立祠堂,我已經和他恩斷義絕,你對他的出手,我全力支持!”

範寧連忙欠身道:“多謝祖父的理解!”

朱元甫嘆口氣又對範寧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今年七十四歲,說實話,我已經很滿足了,這兩年我一直在處理身後之事,我考慮把身後財產分爲家族財產和個人財產,土地和產業屬於家族財產,黃金、白銀、銅錢、財物、房產屬於個人財產,由我的四個兒子孝雲、孝霖、孝男和孝疆平分。

家族財產我打算交給你三祖父,把兩家的家族財產合併起來,作爲整個朱家的財富,不會分給個人,每個朱家子弟每年都有分利。

另外,我的個人收藏品則交給長孫朱哲,由他來繼承,方案已經定下來了,過段時間,朱氏兩房子弟將齊聚京城,正式分配財產。”

範寧沒有接口,他不知道朱元甫爲什麼要對自己說這些,朱佩作爲嫡孫女,她的財產在出嫁時已經分配給她了,遺產繼承當然就沒有她的份,自己是範家人,朱家的財產分配和自己更沒有關係。

朱元甫見範寧神情平靜,又笑道:“佩兒其實也有份的,她的份額在她長兄那裡,我的財產分割書上會寫得清楚,將來哲兒是她由來照顧,哲兒身後的財富是由她繼承。”

範寧明白了,朱元甫實際上是把他的個人收藏品交給了孫女朱佩,只是怕其他族人糾紛,所以經由朱哲的手轉一道。

朱元甫的個人收藏品主要是奇石、書畫和瓷器三大類,對朱哲而言,只要給他提供壽山凍石,其他物品他都不感興趣。

範寧點點頭,朱元甫的厚愛,他將銘記於心。

這時,朱元甫又緩緩道:“我今天給你說這些事情,只是順便提一下,讓你明白我身後的安排,但這次進京,我是要給你一些東西。”

範寧精神一振,不知祖父要給自己什麼?

朱元甫又緩緩道:“朱家在大宋的權力構圖上最早屬於三線權貴,但朱元駿的不爭氣已經把祖蔭消耗殆盡,我和你三祖父都沒有了蔭官子弟的名額,一旦我們故去,朱家的爵位就斷了,徹底和權貴二字無緣,將淪爲地方豪門,很多權貴擁有的資源也會隨之消失,你能猜到是什麼嗎?”

範寧沉思片刻道:“是指官場人脈嗎?”

朱元甫搖了搖頭,“朱氏文淵堂幾十年來培養了不少進士,分佈各地爲官,這些官場人脈是由你岳父繼承,他畢竟也是朝廷高官,這些朱氏門生也願意依附他,這倒不是問題,其實你也說對一半,朱家不再爲權貴,很多優秀人才將不會再依附朱家,所以我現在正在考慮把朱家的另一項財富,人才資源交給你和你岳父。”

範寧頓時明白了,朱元甫指的是朱家培養的人才。

大宋的權貴世家會吸引大量人才來投靠,有的是自己培養,有的是恩養,他們中間的佼佼者會得到爲官的機會,出仕爲官,就像吳縣縣令高飛,他就屬於朱家恩養的門生,並提供財力支援,使他現在已升爲常州通判,像高飛這樣的頂級朱氏門生一共有十三人,都是考中進士步入仕途。

但考中進士的門生畢竟是少數,還有很多沒有考上進士的門生,他們大多出任管事,執掌朱氏各地的產業,另外還有武士,像劍梅子、徐慶等等,都屬於朱家恩養的武士,另外朱元豐培養的二十名死士其實也是朱家的人力資源。

這是另一種財產,而且有侷限性,一旦朱家權貴光環消失,很多優秀人才就會自動離去,留下的大多時平庸之輩。

範寧默默點點頭,不知道朱元甫會把什麼人給自己。

朱元甫緩緩道:“我準備給你兩文八武,都是朱氏文淵堂的頂級人才,忠誠度不亞於劍梅子。”

範寧看了一眼朱元豐,朱元豐笑道:“我的二十名死士也是屬於朱門武社,其中四人就包括在你祖父給你的八人之中,其餘十六人還是繼續跟我吧!”

範寧不再客氣,起身長施一禮,“孫婿多謝祖父厚愛!”

.........

朱元甫給範寧的兩文八武,是指兩個文士和八名武士,兩個文士一個叫公孫玄策,一個叫張博,都是四十歲左右,科班出身,是朱氏文淵堂的成員。

朱氏文淵堂位於吳江,是由朱元甫的父親創辦,由十三人組成,相當於豪門權貴恩養的門客清客之類,基本上每個權貴豪門都有這樣的智囊團組織,朱家也不例外,文淵堂由老二朱元駿掌管,幾年前朱家分裂後,文淵堂也一分爲二,朱元駿帶走七人,朱元甫留下了六人。

朱元駿帶走的七人都以各種理由辭職走了,在朱元駿被罷官後,最後一人也不告而別,投奔新的恩主。

而跟隨朱元甫的六名文淵堂成員也好不到哪裡去,朱元甫在老家的三個兒子都是平庸之輩,吸引不了優秀人才爲他們效力,這六人中有兩人前年辭職走人,最後剩下的四人也萌生去意,朱元甫索性給了他們三個選擇的機會,要麼領一筆錢回鄉,要麼跟隨自己的長子朱孝雲,要麼跟隨孫女婿範寧。

四人中的兩人選擇了朱孝雲,而公孫玄策和張博則選擇了範寧,自此,存在了五十年的文淵堂正式解散。

相對於文淵堂的解散,朱門武社倒是一直很穩定,武社成員要麼是從各地蒐羅的武藝高強的武士,要麼是從小培養的死士,劍梅子和徐慶也屬於武社成員,他們默默保護着主人的安全。

這次朱元甫給範寧的八名武士都是朱家從小養大的死士,四男四女,他們將保護範寧和他家人的安全。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