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

入夜,三十萬宋軍已經部署完畢,他們傾巢而出,分佈在鹽州城五里外,將城池團團包圍。

其中五萬今晚進攻的主力列隊等候在城南的曠野裡,他們暫時坐在地上休息,磨槍擦刀,等待着出擊的命令。

還有四萬騎兵就在東西城池附近遊弋,等待着突圍出來的西夏士兵。

城頭上和平時一樣佈防了重兵,一萬西夏軍隊守在城頭,警惕地注視着城外,謹防宋軍夜攻。

苦水河波光粼粼,在黯淡的月光下閃爍着白光,苦水河是一條小河,流量不大,但在缺水的戈壁灘邊緣,它卻是那麼寶貴,以至於城池要把它包括在其中,苦水河穿城而過,從城南牆角一處細細的豁口出流了出來,流出來後,河牀慢慢變寬,但也只有三到四丈。

時間已經快到兩更時分,兩名穿着黑色水靠的水鬼悄然下水了,他們攜帶一隻很小的舢板,舢板上放着一隻大櫃子,這是一種特製的櫃子,櫃子裡放着兩顆重型鐵火雷,重達一百五十斤。

光憑士兵的本事,是很難使兩個鐵火雷聯爆,即使就相差一秒鐘,其中一顆爆炸,往往就會把另外一顆炸飛,所以必須要另想辦法,這兩顆鐵火雷實際上就是連體嬰兒,內部相通,一顆爆炸,另外一顆也會同時爆炸,而不會被炸飛,

兩名水鬼在苦水河中推動舢板不斷前行,舢板和木櫃也被塗成黑色,在黑暗中難以被發現。

不多時,小舢板便悄然飄到城下,慢慢塞進了牆角的豁口裡,浮力將舢板和木櫃緊緊頂在豁口上方,動彈不得。

這一點,宋軍已經考慮到了,他竟火繩從櫃子的側面開口露出,火摺子包在小舢板上就有,用防水油布包裹,一名水鬼取出一支火摺子甩燃了,點燃了側面的火繩,兩名水鬼立刻潛入水中,向外面奮力游去。

五萬士兵紛紛捂住耳朵,匍匐在地上,片刻,只聽驚天動地的一聲爆炸,烈焰和城土掀空而起,黑煙瀰漫,天空中噼噼啪啪落下水和泥塊,待硝煙散盡,苦水河兩側二十丈內的城牆已經完全消失,而數百丈的城牆坍塌,高高的城牆變成了土丘,可以直接衝上去,

守衛在南城的三千名士兵至少有上千人被炸死或者震死,其餘士兵都呆傻掉了,還沒有從這麼猛烈的爆炸中清醒過來。

種諤大吼一聲,“殺啊!”

五萬名西軍士兵頓時如潮水般向城內殺去,李朝侖也從猛烈的爆炸中驚醒過來,他知道宋軍一定殺進城了,急得他大喊:“命令全軍抵抗,一定要殺退宋軍!”

軍營內的士兵一片混亂,大部分士兵都來不及披掛盔甲,拿着長矛和戰刀便衝出大營,城內開始爆發激烈的巷戰。

城內到處是大火和士兵的廝殺,婦孺都嚇得躲在家中,抱着孩子躲在地窖內,鹽州城家家戶戶都有地窖。

一些青壯男子跑出來查看情況,很快便被雙方士兵射殺,宋軍盔甲整齊,頭盔都是白色,左臂扎着白色的帶子,都是百人一隊行動,彼此能分清楚。

五萬宋軍訓練了一年的夜戰,他們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配合十分默契,百人一隊,其中有三十名弓弩兵,三十名刀盾兵和四十名長矛兵,弓弩兵在黑暗處和高處掩護射殺敵軍,刀盾兵衝鋒,長矛兵緊隨其後,一旦兩軍近距離交戰,長矛兵立刻殺出來,利用長兵器的優勢刺殺敵軍,刀盾兵則退到兩邊側應。

相比之下,西夏軍士兵卻十分混亂,大多數人沒有穿盔甲,見到異常的人便動手砍殺或者用弓箭射殺,甚至出現了自相殘殺的情景。

緊緊半個時辰後,在巷戰中被殺得節節敗退的西夏士兵開始從東門和西門突圍,儘管他們也知道外面很可能還有宋軍士兵,但突圍的西夏士兵始終抱着一絲僥倖。

就在東門和西門的一里外,四萬宋軍騎兵已經拔刀以候,等待着突圍西夏士兵,在更遠處的五里外,二十萬大軍已佈下了天羅地網。

數千西夏士兵率先從東西兩座城門內蜂擁而出,四散奔逃,等候多時的騎兵從四面殺上,刀劈毛刺,無情地殺戮逃亡的士兵………

到天快亮時,李朝侖自殺身亡,剩下的西夏士兵見已無路可走,紛紛放下兵器,成批成批出城投降。

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鬥,三十萬大軍對陣六萬軍隊,從城牆被炸塌那一刻起,西夏軍便註定失敗了,這一戰,西夏軍士兵被殺超過四萬,被俘一萬九千餘人,城內百姓也死傷了近一萬五千人,絕大部分都是男子,婦孺則躲在地窖,反而逃過了一劫。

但西夏軍的頑強抵抗也使宋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近六千人,這是西夏大戰拉開序幕以來,宋軍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一萬宋軍士兵押解着十幾萬婦孺前往延安府安置,戰俘則送去韋城關押,韋城已關押了近兩萬戰俘,韓絳代表朝廷已經明確告訴他們,採礦五年就放他們回家,如果想繼續和宋軍爲敵,那宋軍將不再保留戰俘,全部屠殺殆盡。

西夏南部的戰爭已基本結束,種諤率三萬騎兵和兩萬步兵繼續清剿西夏軍餘孽,韓絳則率二十餘萬大軍北上,和範寧大軍匯合。

七月初,五十萬宋軍包圍了興慶城,西夏本來就是小國,國內大部分都是山脈、戈壁和沙漠,完全依靠險峻的地勢和強悍的士兵和地大物博的宋軍交戰,一旦地利優勢被破,一旦宋軍發揮自己的優勢軍種,迴避短處,西夏強悍的士兵優勢也會被抵消。

到目前爲止,宋軍始終沒有和西夏軍進行大規模的野外作戰,而這一次,五十萬大軍圍城,宋軍也不會再給西夏軍機會了。

宋軍的大營在西夏城三裡外,構築了高大堅固的板牆式軍營,西面寬闊的的唐來渠內佈滿了宋軍的戰船,就算西夏騎兵從北面賀蘭山或者河西走廊來襲,也無法逾越水軍防線。

“根據我們之前掌握的情報,西夏內部嚴重分裂,以樑太后、樑乙埋爲首的母黨,掌控着西夏目前的軍政大權,而西夏貴族主張實施攝政王制度,反對太后臨朝,他們主要控制着西夏各部落,也就是生党項,賀蘭山的党項部落騎兵遲遲不肯來救援興慶府,就是這個緣故。”

大帳內,範寧和韓絳一邊喝茶,一邊閒聊着目前的局勢。

“那河西走廊那邊呢?”韓絳喝了口茶,淡淡笑問道。

“河西走廊比較複雜,如果當年李元昊佔據河西走廊後,能和青唐吐蕃達成和平協議,倒也能站穩腳跟,偏偏他野心太大,又想圖謀河湟,把青唐吐蕃逼向宋朝,加上他向把党項遊牧移到河西走廊,這明顯是要奪取羌人的牧場,當然遭到了羌人的強烈抵制,最後移民沒有成功,反而導致羌人的敵對,還有河西走廊上的漢人,李元昊是用和親手段,但也不會太成功,畢竟党項人的骨子裡是很排外的,看今天樑太后的境遇就知道了,其實党項人也能接受太后臨朝,但前提是太后必須出身党項貴族,偏偏樑太后是漢人,問題就來了。”

“現在宋軍和吐蕃聯合攻打河西走廊,吐蕃會不會對河西走廊有野心?”

範寧笑着搖搖頭,“怎麼可能沒野心呢?那麼肥沃的牧場,光有野心還不夠,還要有能力,青唐吐蕃只是吐蕃的一個分支,能佔住河湟以及青海湖以及是他們的極限,他們如果想佔據河西走廊,恐怕最後連河湟都保不住,這一點,董氈應該很清楚,他這次賣我們人情,就是希望宋朝放過河湟。”

“看樣子我們能控制河西走廊?”

範寧點點頭,“也只能漢人才能長久保住河西走廊,首先我們是農耕民族,不會想党項人、吐蕃人那樣搶牧場,只會佔據城池,憑這一點羌人就支持我們,第二我們有市場,羌人養的馬羊能夠賣給我們,第三點宋朝在河西走廊的稅賦很低,甚至是免稅,當然深受河西走廊各民族歡迎,畢竟從漢唐起,我們便控制了河西走廊,上千年了,我們返回河西走廊,只是恢復統治而已,並非外來入侵者。”

“那你覺得我們什麼時候能破興慶城?”

範寧微微笑道:“我們需要耐心等候,兩三個月吧!城內就該面臨糧食危機了。”

就在這時,有士兵在賬外稟報,“啓稟相公,西平府送來一人,說是西夏的宰相。”

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
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