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

範寧走出官衙,只見縣城東南角正在修建房屋,其幾人正在爭吵着什麼,似乎聲音很大,引來不少人駐足回望。

範寧有些怪,便翻身馬,催馬向東南角奔去。

縣城周長畢竟是十二里遠,從官衙到東南角至少有四五里路程,騎馬會更方便一點。

東南角顯然正在修建一片宿舍,從已經搭好的地基來看,少說也有一百餘棟大房子,按照之前的規劃,這邊應該是修建工匠和船伕的宿舍,然後在西城再修建軍隊的過冬宿舍,帳篷也只是現在使用,到了冬天,帳篷抵禦不住嚴寒。

過冬對宋軍之所以成爲大問題,主要是軍隊都是水軍士兵,大部分來自江南地區,住帳篷的話,他們恐怕承受不住冬天零下幾十度的嚴寒。

所以修建過冬房舍,成了目前重之重的問題。

坦率地說,之前趙宗實在修建過冬房舍問題做得令人不滿意,或許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拖了好幾個月,現在九月份了纔開始動工。

要知道九月份可是農曆,陽曆已經是十月了,再過一個半月這裡要下雪,而且雪量很大,也是說,一個半月的時間要修建幾百座房舍,可現在只修建了二十幾座房舍,所以範寧纔會心急如焚,把過冬問題放在急待解決的甲類事務。

範寧催馬疾奔過來,兩名工匠首領也停止了爭吵,一起來見禮。

“你們二人爲何爭吵?”

“啓稟範御史,我們在修磚屋還是木屋的意見不統一,修建磚屋較保暖,但耗費時間,修建木屋則較快,但冬天不夠暖和,卑職考慮還是修建磚屋更適合一點。”

另一名工匠道:“我並非反對修建磚屋,但主要是時間來不及,光燒磚要很長時間。”

“用石炭燒磚也快,只要人力充足,半個月時間可以燒出足量的磚塊。”

範寧心一動,“你們找到石炭了?”

“在南面三裡,我們找到一處石炭礦,埋藏很淺,發熱量木頭好,冬天也可以燒石炭取暖,京城的冬天也燒石炭的。”

範寧知道日本的煤含硫量太大,不合適燒火取暖,只能用來冶煉、燒磚之類。

他搖搖頭笑道:“燒石炭容易產生毒氣,只能在外面燒,在房間燒還要準備鐵爐子,還要用鐵皮做煙囪,太奢侈了,反正這裡的木材很多,冬天還是燒木材較好。

這樣吧!還是造木房子,木頭不用鋸開,直接用原木搭建,但每間房子裡必須要用磚塊靠牆砌火爐,方便冬天生火取暖,所以至少一面牆要用磚來砌,爐子和煙囪都要用磚,可以把磚牆放在北面,你們懂我的意思吧!”

兩人點點頭,“我們明白御史的意思!”

“抓緊時間造房子,我去給你們抓壯丁!”

他隨即調轉馬頭向軍營奔去,不多時,範寧便來到了軍大帳,狄青和林銳在商議着什麼,見範寧進來,狄青笑道:“範大官人,正好要派人去找你呢!”

“我也要找你們!”

範寧笑着走進大帳,“你們先說,看不是我們考慮的是不是一件事情。”

林銳微微欠身道:“昨天我去找了鯤族酋長,他告訴我,鯤州冬天十分寒冷,積雪齊到人的腰部,我估計住在帳篷難以禦寒過冬,所以我和狄帥商量,士兵們最好能改住房舍。”

狄青歉然對範寧道:“這件事兩個月前,範御史提醒過我們,只是我和經略使都沒有太放在心,現在看來,範御史確實有先見之明,不知道現在補救是否還來得及。”

範寧點點頭笑道:“看來我們是想到一起去了,我是來談此事。”

狄青大喜,“還來得及?”

“現在距離第一場下雪還有一個半月,只要抓緊時間,應該來得及,不過我需要人手,至少要兩千士兵。”

“要這麼多人?”狄青有點驚訝。

實際現在島還有五千士兵,其一千士兵駐紮在北面馬場,另外兩千士兵在修建倉庫,剩下的兩千士兵在軍營訓練,範寧要兩千士兵,等於將所有人都要了,狄青當然有點猶豫。

範寧淡淡道:“其實兩千士兵我還嫌少,但沒有辦法,一千士兵去伐木,準備造房和過冬的木材,一千士兵參與造房,這樣,我保證一個月內搭建起五百棟木房子。”

狄青也知道現在沒有時間訓練了,保證士兵和船伕工匠過冬纔是當務之急,他沉思片刻,便點了點頭,對林銳道:“我同意範御史的意見,兩千士兵全部參與伐木和造屋!”

“卑職遵令!”

隨着軍令下達,熱火朝天的伐木和造屋運動開始展開了,整個唐城和附近森林,變成了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範寧卻帶着徐慶了船,乘坐大船心事重重向北方牧場去了,如果原的馬匹始終無法適應鯤州的水土和氣候,那佔領鯤州還有什麼意義?

...........

範寧乘坐的大船隻用了三天時間便抵達了馬場,相第一次足足用了五天時間,這次北行大大縮減了時間,而且還是逆風的情況下,這得益於船員對附近海況越來越熟悉。

雖然海路十分便利,但修建一條南北直通大道的計劃還是被範寧列爲乙類方案,也是明年要開始實施的項目,畢竟陸地代表居住,一旦修通了道路,大量漢人北遷鯤州後,道路兩側會逐漸出現村莊。

另一方面,海路也較危險,兩個月前,一艘運輸糧食的貨船在海岸附近觸礁沉沒,損失了一萬多石糧食和十幾名船員,當然,海運的便利性是陸運無法相,算修通了道路,陸運也不可能取代海運,只是遇到惡劣海況時,多一個選擇的餘地。

大船,範寧站在船舷邊注視着遠方的陸地,這時,徐慶笑問道:“小官人,我們打算招募多少日本勞工來這裡幹活?”

範寧看了他一眼,怪地問道:“你怎麼想到問這個問題?”

“我昨天和士兵們聊天,大家談到了這件事,有好幾個士兵還想留在鯤州安家,再娶一個年輕美貌的日本娘子。”

說完,徐慶又自嘲地笑着補充道:“我估計這些士兵是被酒樓裡的日本小娘子勾引住了。”

範寧笑了笑道:“初步計劃招募一萬勞工,修城、築路、開礦、發木、修建碼頭,另外再招募一千名年輕小娘子,主要從事種菜、織布、擠奶之類的事情,不過我擔心不一定招得到。”

“一定能招到!”

徐慶笑道:“我聽餘孝年說,日本國內連連戰亂不斷,各種稅賦多如牛毛,普通百姓被逼得沒有了活路,莫說工錢,能吃飽飯要磕頭感謝天了。”

範寧點點頭,其實他也是這樣認爲的,等明年開春後再招募勞工。

船隻緩緩靠岸,範寧下了船,馬場都監楊雲早看見大船,立刻趕來碼頭迎接。

這次羣牧司一共派了十八名官員和七名獸醫前來鯤州建立牧場,其三名官員留在耽羅島,其餘十五名官員和七名獸醫來到鯤州,最高官員是一名副都監,從七品官員,除了十五名官員外,還有百名牧子,當然和五千匹馬相,人數確實不夠,朝廷的養馬規定是每五匹配一名牧子和一名士兵,五十匹馬配一名牧頭。

不過朝廷是圈養,而這裡是散養,又不太一樣,所以又招募了百名鯤族人幫忙養馬,這才勉強照顧過來。

馬場官衙和馬廄距離海邊不遠,在一座山坡,楊雲騎馬飛奔而來,他翻身下馬行禮,“參見範御史!”

“怎麼樣?”

範寧急問道:“馬匹情況怎麼樣,有沒有惡化?”

“沒有惡化,好轉了!”

楊雲面露喜色,微微嘆口道:“終於找到原因了!”

範寧頓時大喜,連忙問道:“是什麼原因?”

楊雲一擺手,“去署衙吧!我們邊走邊說。”

兩人一起向數裡外的署衙走去。

“馬匹出事是因爲毒,這裡有一種草,我們沒見過,大宋應該沒有,這種草本身鮮嫩多汁,馬很喜歡吃,但冬天它會結一種白色的小果子,這種小果子有毒,少吃一點沒有問題,可是吃多以後,du“s-u積累到極限,馬匹會死亡,我們將馬匹圈養後,便再也沒有出現死亡的情況,而且生病的馬也慢慢康復,說明不是水土問題,而是牧草問題。”

範寧頓時長長鬆了口氣,只要找到原因,會有應對之策。

他又問道:“那怎麼辦?組織人手將這種草剷掉嗎?”

“需要雙gua:n齊下,我們一方面組織人手大量採摘這種果子,使它數量逐年減少,其次餵馬匹時也要適當添一點這種白果子,讓馬匹自身能抵抗這種果子的du“s-u,以後不怕了,實際各處草原都有毒草,關鍵要馬匹自身適應,宋朝的馬匹大部分都是圈養,沒有野外生存的體質,所以只能慢慢培養,我相信五年後,我們的馬匹完全能適應野外生存,成爲真正的戰馬。”

範寧心暗暗嘆息,要五年時間才能適應啊!

其實範寧也知道,五年時間適應已經很短了,一般都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好的戰馬,至於要形成一種戰馬種類,那要百年時間了。

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
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