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

不多時,身材魁梧高壯的李大壽走了進來,躬身行禮,“下官李大壽參見詹事!”

李大壽混得不錯,官任從七品太常寺丞,他相貌雖然粗獷,但爲人踏實肯幹,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主動去做,在太常寺口碑很好,出任太常寺卿的範寧岳父朱孝雲也很關照他,準備提拔他,就在這時,範寧把他調來東宮,出任正七品的左春坊庶子,而蘇亮則出任右春坊庶子。

範寧笑眯眯請他坐下,關切地問道:“聽說你父親買房出了事,現在人犯抓到了嗎?”

李大壽父親年初急於在京城買房和兒子團聚,便把經營多年的運輸商行賣了,準備在京城城外買一座大宅,由於太輕信牙人,把一萬貫錢的交子給了牙人過戶,結果牙人拿到錢便從後門跑了,把李大壽的父親氣得病倒。

李大壽嘆口氣,“人是抓住了,錢也追回來,但父親的身體卻垮了,這是何苦呢?”

範寧點點頭,“身體只能慢慢調養,關鍵是人抓住了,錢也追回來,他心情就舒暢了,以後身體會慢慢恢復。”

“只能這樣了。”

兩人又閒聊片刻,李大壽看了一眼送茶進來的茶童,對範寧道:“替客人通報居然由茶童代勞,我覺得這樣不好,假如高階官員來拜訪師兄,是對別人不尊重,師兄應該找一個幕僚,或者調一名官員做詹事府掌書記。”

範寧知道李大壽心細如髮,居然發現了這個問題,由茶童來通報確實不妥,對拜訪官員不尊重,範寧也是事情太多,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他點點頭,“是需要找一個幕僚。”

李大壽笑道:“其實調一名官員做詹事府掌書記更好。”

範寧笑道:“你是不是有人要推薦?”

李大壽有點不好意思,“我有一個關係很好的朋友,嘉佑四年進士,現在開封府任右廂公幹,非常有才華,但家境貧困,一直不得志。”

“你這個朋友叫什麼名字?”

“叫做蔡確!”

這個名字好熟悉,範寧略一思索,立刻想起來了,哲宗時的名相,王安石變法的堅定支持者。

開封府右廂公幹,這個職務雖然是從八品,但它實權很大,而且是京官,家境貧寒還能轉正爲京官,他的後臺是誰?

範寧已經是從三品高官,他用人都會仔細斟酌考慮,不像李大壽還處於低官思維,只有有才華、人品好就推薦,而範寧必須要考慮這個官員的背景,假如提拔一個張堯佐派系的人當自己機要秘書,那豈不是引狼入室。

“說說他的籍貫和考中進士後的簡歷!”

“他是泉州人,嘉佑四年進士,後出任邠州司理參軍,前年韓絳出任陝西路宣撫使時,發現他很有文才,便把他推薦到開封知府韓維屬下爲管幹右廂公事。”

範寧點點頭,原來是得到韓絳的推薦,那他應該是韓絳的人。

沉思片刻,範寧又問道:“他和禮部侍郎蔡準是什麼關係?”

“應該是同族,但他並沒有受到蔡準的優待,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才學考上進士。”

蔡準便是著名大奸臣蔡京的父親,北宋中後期,蔡氏一門大放光彩,蔡襄、蔡準、蔡確、蔡京、蔡卞都是進士出身,而蔡準就是蔡京的父親。

範寧也知道,蔡京之所以上位,主要是他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使蔡氏兄弟都得到王安石的器重,倒和蔡確沒有太大關係。

關鍵是他是韓絳的人,韓氏家族是北方第一大士族,而蔡氏家族則爲南方第一大士族,天子趙禎讓韓贄爲趙仲針之師,就是希望趙仲針能得到北方第一大士族的支持。

韓絳顯然是想加強南北兩大士族的關係,纔對蔡確另眼相看,自己用蔡確爲機要秘書就有點唐突了。

不過蔡確是大才,確實可以用,範寧打算把那個長期請假做生意的東宮官員調走,把蔡確拉過來,剛剛出任太子賓客的韓絳應該會接受自己的人情。

想到這,範寧對李大壽笑道:“蔡確是韓絳的人,做掌書記不太合適,我可以調他爲左春坊丞,和你爲同僚,至於我這裡,還是找個幕僚吧!”

李大壽明白了範寧的考慮,他不再堅持,便笑道:“如果只是幕僚的話,我上司陳希亮的兒子,才學出衆,倒很適合。”

“陳希亮的兒子,叫什麼名字?”

“叫陳季常!”

範寧無語了,竟然是河東獅的丈夫。

不過柳月娥只是後來戲文中的人物,陳季常的妻子未必有那麼厲害,但陳季常號稱北宋四大才子,才華出衆倒是很有極可能。

範寧便點點頭,“這樣吧!讓他明天下午過來一趟,我見見他。”

.........

李大壽剛剛告辭,茶童又稟報,“韓絳求見!”

範寧真的頭大了,一個小屁孩,敢直呼重臣的名字,知道的,是這個茶童無知,不知道的,還以爲自己多麼傲嬌,連韓絳不放在眼裡了,可以直呼其名。

罵這個茶童也沒有意義,範寧只得迎了出去,“不知韓公到來,範寧有失遠迎。”

韓絳的涵養很好,他聽見茶童直呼自己的名字,他也沒有表現出不滿,只是微微笑道:“詹事很忙,韓絳冒昧前來,打擾了。”

“哪裡!哪裡!應該是我去拜訪前輩,韓公請進!”

範寧很客氣地將韓絳請進官房,韓絳年約五十歲,和王安石同科進士,第三名探花,他父親是宋真宗時的相國韓億,他本人曾任慶州知府、成都知府,在進東宮之前任開封知府,人脈、資歷都很深厚,趙仲針任命他爲太子賓客,無疑進一步將北方第一士族韓家綁在自己身上。

這也是趙仲針貫徹的平衡術,他信任範寧,但又不能完全依賴範寧,引入韓絳也算是兩條腿走路,同時也算是對範寧的一種牽制。

韓絳進屋坐下,打量一下房間笑道:“範詹事又忙東宮政務,又要主持神武軍,費心耗神,爲何不找個幕僚來幫忙?”

範寧可不希望他給自己介紹幕僚,他淡淡笑道:“幕僚是有的,在應天府那邊做一下交接,很快就會趕來京城,另外,我還打算調韓公的手下愛將蔡確入詹事府。”

韓絳微微一怔,“範詹事怎麼認識他?”

“李大壽向我推薦的,他們私交很好。”

韓絳緩緩點頭道:“蔡確是一個人才,他父親蔡黃裳是典型的百無一用是書生,被人彈劾丟了縣令之職,一家人在陳州就吃不上飯了,全靠妻子給人漿洗衣服度日,也沒有族人賙濟他們,直到蔡確考上進士,娶了一個陳州大戶人家的女兒爲妻,一家人才從飢寒交迫中走出來,不容易啊!”

韓絳其實就是在含蓄地告訴範寧,蔡確和泉州蔡家沒有什麼交情,想通過重用蔡確的方式拉攏泉州蔡家的關係,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範寧當然聽懂了韓絳的言外之意,他也着實頭痛,這些世家子弟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是與衆不同,居然想到自己要借力蔡家,不過這也提醒了範寧,爲了平衡起見,蔡家也應該進東宮,南方派系也應該有發言權。

範寧微微笑道:“蔡確是韓公的愛將,所以要徵求韓公意見啊!如果韓公捨不得放他,那我也只能望才興嘆了。”

“哪裡!詹事看上他,是他的福氣,只是十個名額已經滿了,怎麼調他?”

“原來左右春坊坊丞李應和張原比較懶散,我打算讓吏部調走他們,讓蔡確佔一個名額。”

“就是上朝時間做生意那個?”

“名聲在外啊!”

範寧嘆息一聲道:“這個人既然醉心於做生意,我打算讓他自己辭職,東宮丟不起這個臉,另一個張原也是各種請假,上次說是妻子生孩子,請十天假,後來我才發現,他已經用這個爲藉口請假十幾回了,這個人聽說樑王入駐東宮,立刻跑來了,拼命找各種機會接近樑王,這種人只能一腳踢走。”

韓絳眼睛一亮,“既然有兩個名額,範詹事能不能讓我一個?”

“不知韓公打算推薦誰?”

“我發現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現任商洛縣縣令,嘉佑二年進士,因族侄考中狀元,他不齒在其之下,又回家重考,嘉佑四年考中甲等第五名,到現在還沒有轉正爲京官,這個機會能不能給他?”

範寧眼珠一轉,頓時反應過來了,“韓公說的莫非是章惇?”

韓絳大笑,“章惇也是名聲在外啊!”

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
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