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

昌文侯府裡近期變的很亂。

整個外宅的庭院到處都是農具,還有大量的工匠進進出出。

陳文珺的身份雖然可以外出,但也不宜經常拋頭露面,外間的人多了之後她就很少外出,只在內宅裡轉悠。

倒是一羣婦人,特別是嫂子輩的經常拿這事來取笑,畢竟這些東西都是要送到東藩島上去,昌文侯府和南安侯府聯手開發東藩,兩家都是購買了大量的農具,包括大量的挽馬和耕牛,昌文侯府在福州府城,僱傭各種專業人員更方便。

精通棉花種值的農學高手,大量的醫士,準備大量的藥材,預備好對付島上厲害的瘟疫流傳。

還有各種木作,鐵作匠人,還有泥作,陶作,等各方面的人才俱是僱傭聘請了不少。

在此之前,聽說要去東藩,哪怕是重金求訪,回絕的人也是不少,待朝廷將南安侯府的六千官莊戶數放在東藩之後,願意應聘請的人突然增多起來。

官莊戶的名額相當難得,特別是造冊報案在戶部的正式官戶,身份是極爲難得。

哪怕是再苛刻的家主,對自家官莊的盤剝都有一定的底線,而朝廷盤剝起來,實在是越來越酷厲,越來越令百姓難以接受了。

能成爲侯府官戶也是看人,有的侯府很可能會降等襲款,官戶會被削減,在降等若干次之後,從宗室除名,會失掉所有的官莊戶數。

自家買的莊園當然可以世代相襲,但不納皇糧,只屬宗室私有的官戶,卻是不能一直世襲下去。

除非是世襲罔替的親王府邸,方有官戶世代相襲的好事。

徐子先的南安侯府不同,首先徐子先十分年輕,二來東藩算是南安侯府一手開闢,其後幾十年徐子先這種有實職的國侯,積勞也能獲得多襲爵兩三代的恩典,這是規矩,就是天子不喜南安侯,這等事也得按規矩來辦。

這樣一來,就等於其後幾十年乃至百年內衆人不必擔心身份轉換的問題,願意成爲南安侯府官戶的人,願意前往東藩的人,每天幾乎是成倍的在增加。

由於朝廷放開東藩官戶,大量的高手匠人,醫士,普通的百姓,蜂擁而至,昌文侯府裡每天都熱鬧的如集市一般。

陳文珺不喜歡熱鬧,卻勉強自己出去了好幾次,對那些確定成爲南安侯府官戶的人致意,陳文珺衣着樸實無華,但不失華貴,儀態落落大方,世代貴族府邸,又有書香門第的儒門風範,談吐之間,氣質內涵盡顯,令得很多人交口稱頌。

雖然陳文珺並未過門,卻是已經擔負起了主母的責任了。

“牛共有一千七百頭,近期內想在福州泉州漳州再買牛也是不可能的事了。”書房中陳正志皺眉對陳篤敬道:“明達說要前後要開幾十萬畝,牛的數字定然不夠。”

“挽馬買了多少?”

陳正志想了想,說道:“我派人儘量在各處購買,不過就算是西南的雜馬,咱們福建也是不多。要去雲南買,又太遠了,耗時太久,一路上也還不知道要死多少。所以還是在福建路買馬,總數約在三千匹左右,分批付錢,分批運至東藩,頭一批三百左右,公母各半,明達說東藩牧場劃定了,一切在草創,驟然放進戰馬種、馬恐有損失,放一些雜馬進去,也算是‘試驗’。”

陳篤敬臉上露出笑容來,看了一眼從外宅回來,安靜坐在角落裡看花的三女兒,笑着道:“明達是那種膽大而心細的人,你看他做什麼事都是大動作大手筆,其實心思細膩,很少有犯錯的時候……”

陳正志笑起來,說道:“父親真是老泰山誇女婿的感覺,不過明達確實是出色,嗯,比我強的多。”

“你自家也有過人之處,將來你自己會明白,或是別人會告訴你。”陳篤敬看了長子一眼,笑意溫和的道:“眼下來說,你做的這些事都很不錯,爲父很欣慰。”

“那麼,第一批船隊何時走?”陳正志估計父親和幾個叔父都急壞了,昌文侯府最近的投入相當巨大,這不是陳篤敬的私人款子,是公中衆人同意之後才能動用的款項。

一頭牛最少三貫,壯年的公牛高達十幾貫錢一頭,母牛還要更貴一些。一千七百頭牛就用了好幾萬貫,加上還得買幾千匹馬,雜馬便宜一些,一匹雜馬也得四貫錢左右,要是品相過的去的青壯年雜馬,五貫到六貫錢是正常價格。

便宜是便宜,可是要買的多啊!

幾千匹雜馬,又是好幾萬貫出去了。

再加上定製的犁具等各種鐵器農具,南安侯府那邊買一部份牛,馬,還會帶着雞豬鴨羊等上東藩,醫士,藥材,鐵器,也帶一部份。

但南安侯府是可以用人工、力役抵折一部份投資,畢竟南安那裡要修船,練兵,造船買船,所以開銷極大,對東藩的投入不可能如昌文侯府那麼多。

昌文侯府已經用了好幾萬貫,可想而知要弄出個樣子來最少還得幾萬貫,要等棉田開出來,棉種下地,等着收穫,投資最少得好二十萬貫左右。

因爲徐子先的計劃大,規格高,對東藩幾乎是往着真正開發的路上去走。

而陳篤光等人,想要的就是一個靠的住的棉花栽種收穫的基地,可以一年幫陳家多弄幾萬匹布,這就是相當不錯的成就了。

徐子先要開發東藩,陳篤光等人不感興趣,也不可能感興趣。

陳篤敬道:“還好現在弄的差不多了,可以移人開荒了,看着棉種下地,老二,老三他們可能會消停些,心裡也會定下來。”

陳正志不便對長輩發表什麼意見,只微微點頭,心裡卻是竊笑,那些叔父輩,真的是太小家子氣了些!

南安侯府要經營出東藩,昌文侯府就等於是有了一片海外基業,幾十年上百來的官戶,開墾出來的田畝,駐軍,官吏,全部是兩家侯府的人,等於是朝廷把這一個大島分封給了兩家,還有什麼可奢求的?

當然島上的事多半是南安侯府爲主,但昌文侯府只要是陳篤敬和陳正志掌舵,兩家的合作就不可能破裂,畢竟只要小妹嫁過去,兩家的關係就是牢不可破……

陳正志看了看一眼小妹,心中卻是有些緊張,徐子先還是心裡有數的,那個叫秀孃的侍妾到現在也沒有身孕,貴族之家,長子只能是嫡母所出,一兩年內,嫡夫人不懷孕,或生下來的是女兒,那時候纔有侍妾懷孕的可能。

這是講究的世家都會做的事,有了嫡子加長子,可保家族平安無事。

“我就是奇怪……”陳篤敬臉上有疑惑之色,緩緩道:“明達的計劃是要真正把東藩島開發起來,幾十萬貫都不抵什麼事,一年內最少都得投百萬貫,否則就象是推着石碾子上坡,推到一半沒力氣了,反而不如一開始就不做這傻事。要麼一口氣幹到底,要麼就不做,我就是奇怪,他要建水營,募兵,造船,準備這半年一年的和陳於泰死拼,他又哪來的錢去東藩島上開發?”

陳正志想了想,說道:“前一陣子,蘭芳的那個世子羅方伯,是去南安見了明達一面?”

“不太可能……”陳篤敬笑道:“羅家的人我知道,都是商人出身,精明謹慎,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明達有底氣,有發展的可能,羅家的人可能會和他見面,下一些注,但不會是重注,因爲只是一步閒棋。想叫羅方伯拿出百萬貫以上,甚至幾百萬貫替明達去開發東藩,這事絕不可能!”

東藩島需要大量的商行,港口碼頭,倉儲區,貿易區,生活區形成的集鎮,大量的輔助設施,比如需要鐵匠鋪,瓷窯,磚瓦窯,要有鍊鐵廠,需要大量的儲煤,要有糧倉,大量的儲糧能穩定人心。

要有放牧馬的牧區,有養牛的牛欄,豬圈,放羊的羊倌,雞舍,放鴨人,菜田,糧田,都是要開闢出來。

原本的移民居住條件很簡陋,徐子先希望從無到有,給六千戶的南安官戶建造穩定的房舍,這不是無用之事,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安定人心,不使人心浮動。

要知道,房子加土地,這是農耕民族最令得人心安穩的條件,只要有這兩樣,再艱苦的環境都會叫人見到希望,不會有人輕易離開。

東藩的條件還很簡陋,萬餘人沿着幾條開闢了出海口的溪流居住,大片的茂密的原始森林還在,毒蚊蟲蟻很多,瘟疫時不時的爆發,還有各種野獸,大片的荒地裡不知道藏着什麼兇險,開荒不是那麼容易的,也不光是把地犁出來就算是開荒成功了。

貿易,生活,工業,其實就是一二三產業,從無到有,這是需要投入重資纔有可能成就的最好的結果。

“別人不敢,我們敢。”陳正志說道:“父親,我就敢賭明達一定能成功……這麼久的時間下來,我自信眼光不會看錯。”

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
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