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

宴會相當成功,雖然菜式不多,但勝在口味相當出色,另外份量很足。

各種海味儘量以原味烹調,加上大塊的羊肉和豬肉,紅燒之後,令得所有在海上奔波的水手們都是能大快朵頤。

另外十來桌俱是醫生和他們的學徒們,南安侯徐子先親自設宴款待,令得這些醫生們都是受寵若驚。

席上有醫生起身拱手,說道:“治瘟疫之法,曰補,曰平,曰降,先平惡症,再降體溫,最後溫補病患元氣,首要還是要補足藥材,闢瘟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闢溫散等藥,俱要齊備,份量要足,再下便是隔離,這一條君侯已經做的很好,我輩前來,無非就是下手輔助了。”

衆人聽聞此語,俱是不太喜歡。

這些治療瘟疫的各種散劑,已經證實了用處不是太大,說是藥,不如說是安慰劑。

黃來貴心裡也不太高興,不過他當水手時常常往來東藩和澎湖,自忖不太可能感染瘟疫,對這件事也不是很放在心上。

對於和醫生們能同座一桌,水手們倒是相當高興,醫生們則有些無奈。

大魏的醫生地位沒有後世高,但好歹要比水手強的多,可是在南安侯府的體系下,所有的人,包括工匠在內都是相同的地位,都是替君侯效力,社會階層的分別反而沒有福建路那麼明顯,很多聰明人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一點。

宴席上只有少量的灑,還是替醫生們接風所用,黃來貴等人每人只喝了兩盞,聊勝於無。

酒宴之上,徐子先說了一些勉勵醫生和水手的話,各人都感覺南安侯說話平和易懂,各人都覺得相當振奮,更振奮的是那些醫生……他們多半是在福建路各處坐診,不管是骨科傷科還是內科,小兒科,只要被確定有真材實學,不是那種江湖遊醫,好歹有點水準的都是被昌文侯府聘請了過來。

在這等事上,昌文侯府比南安侯府更方便和適合。

遍及全福建路的文官人脈,各處的縉紳都與昌文侯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乏有醫生有疑慮或是不願背井離鄉,這時就需要當地縉紳們出頭露面,善意的“勸說”了。

到了東藩島上,看到島上開發的還算不差,再加上南安侯徐子先親自接見,設宴接風,說明南安侯府這邊沒有將醫生們當成僕役之流的賤業,這使得醫生們的心情無形中也好了許多。

黃來貴出門的時候,特意打量了四周。

四通八達的道路,連接着堤岸,船場,工廠區,還有軍營,各個密集的定居點,都是用道路連接在一起。

在遠處一大片廢墟前,一大羣人正在趕着牛,挽馬和騾子,拉動着一人多高的石碾子,不停的碾壓着填平的空洞,整修廢墟,將原本的小道改修成用碎石和夯土壓平實的大道。

黃來貴知道自己的父母住在第十一百戶,他拉着一個穿黑色箭袍的漢子,詢問了十一百戶新的地點,然後又到南邊的店鋪區購買了一些肉食和海產,打算拎過去看望父母。

越往定居點外圍走,穿着黑色箭袍,手持長矟或按着障刀的警備士就越來越多。

這些人隸屬警備司下管轄,基本上是原本的駐防廂軍構成。

由於東藩島上缺乏人口,徐子先沒有如在岐州和澎湖那樣遣散舊廂軍,而是將大多數人留了下來。

這些廂軍指望他們上陣打仗是肯定不成了,但裁撤淘汰一些違犯過軍令的老油條之後,剩下的兩千餘人,全部轉爲了靖安警備人員。

其實也就是在外圍巡邏,內部治安,等於是強化的三班衙役,對這種新的機構和任務,被裁撤的廂軍將士並無絲毫牴觸,甚至他們都是相當的樂意。

原本廂軍不僅是駐防軍人,還是工程人員,也同時有輯拿捕盜的任務。

現在把他們的軍人責任卸下來,不需要上陣拼命,只是彈劾地方,捕盜防賊,安靖地方,這個任務相對來說就是要輕鬆的多。

但在訓練期,這些前廂軍還是吃了不少苦頭。

警備任務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提刑人員給這些廂軍狠狠上了一課。

接下來是原南安武卒的教官,給這些傢伙補上體能和搏鬥課程。

黃來貴在往十一百戶前行的途中,經過幾個小型的校場,看到大羣的黑箭袍人員在被編管集訓,吆喝聲,訓斥聲不絕於耳。

黃來貴咧嘴一笑,這幫傢伙,此前的軍餉拿不足額,甚至經常吃不飽飯,久駐在外,毫無士氣。

現在將他們留任,足餉足食,士氣提上來之後,就是嚴加訓練。

凡有不服從訓練,叫苦連天,影響羣體士氣的害羣之馬,也是被毫不留情的開革出去。

已經不叫他們做雜役,苦工,更不需要上陣拼命,若是這一點體能和搏殺訓練也撐不下去,這等廢物還是攆走的好。

另外也是有額外的好處給這些前廂軍,他們的家人可以接來東藩,成爲南安侯的官戶,分給田畝,宅邸,拿棉田的收益慢慢抵還。

這是一個絕大的誘惑,只要不是徹底的廢物,都知道應該怎麼取捨。

往東走了十餘里後,黃來貴才抵達十一百戶的定居點。

百來間房舍分成若干排,彼此相連,又不是太緊密,中間都有小道相連。

形制上相差不多,白牆黑瓦,綠色的磚石砌成的三間正堂,兩間偏廂,還有兩間用來儲糧,放工具的門房。

院子並不算太小,可以種些菜,栽種果樹也可以。

有不少人家已經在院中種了果木,開闢了菜田。

門前是豬圈雞舍茅房一類,還有間隔的道路相連,也可以在外開闢菜田種菜,不過在外種菜的人並不多。

人們還是保持着在大陸的習慣,彼此有些提防和小心。

畢竟每個百戶都是混編,不是依宗族而居,一般來說這種情形要提防無賴子,混混,小偷,當黃來貴發覺有不少人家在院外拉了晾衣繩時,知道此地的治安情形應該相當不錯。

在十一百戶東西兩側,各有一個三丈多高的哨樓,黃來貴入村時哨樓上的警備士就發覺了他,在盤問了來意和核對身份後才放他進來。

可想而知,在這裡盜賊小偷或是無賴子根本就沒有立錐之地。

每個百戶,都有料理民政的百戶官,黃來貴進入公廳沒有受到刁難,這裡也沒有衙差之類的幫閒之類,更沒有大堂,鑼鼓儀衛和棒棍,站籠之類叫人看了害怕的東西。

坐在廳裡的何姓百戶官,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吏員,其對人相當熱誠,聽了黃來貴的來意便是說道:“令尊令堂在第七小旗,就是沿着村裡主道走到第七條巷子,便是第七小旗所在之處了。”

黃來貴聽明白了,趕緊起身,拱手道:“多謝百戶官。”

“民政事務是本人份內中事,何以言謝?”

黃來貴笑着取出一串錢,遞了給何百戶,說道:“家父母常住於此,我兄弟常年在內,原本說是住養濟院,家父母說是烈屬,失人照顧的老人,殘疾,重傷的武卒,這才住養濟院,沒有父母的孩童才住慈幼局,是以兩個老人家不聽勸,還是自行到各百戶居住,還領了田,這令在下十分擔心,日後還要請百戶官多照應,如果兩個老人家撐不住了,希望能退還官田,請百戶不要爲難……”

島上的荒地衆多,但用侯府力量開闢出來的就是官田,百姓需得以長期的棉花收益來抵還,這其中有農具,牧畜的使用,還有運輸費用,安置費用,包括分配的宅邸在內。

這些都是要花錢的,按每畝能收入兩貫來算,每戶五十畝棉田,一年時間可以償還完所有債備。

但百姓日常的生活還需要維持,也需要侯府的幫助,另外還包括原本的官戶進獻錢等支出在內,所以樂觀點的算法,大約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可以把這筆費用繳清。

如果是自己開墾田畝,只租用公中的牧畜和農具,這筆費用還可以儉省很多。

當然也不是隨意開墾,每個百戶都安置在不同的區域,除了開出來的官田之外,沿着河流,水井,水車,還有燒荒帶,與丘陵,山地的隔離帶,對土著的警備線等等。

成了官戶之後,每家每戶都可以自行開闢更多的土地,南安侯府很明顯的鼓勵這種做法。

瘋狂的開荒,按戶數擁有更多的熟田,鼓勵更多的開荒者前來東藩,這纔是徐子先的最終目標。

這一片平原區域,擁有七八條主溪流,等若是大河,還有幾十條支流,水流量也並不弱。

溫潤的土地,充足的日照,相當平緩的平原區域,這是上天賜給東藩的財寶,也是使它不負寶島美名的根基。

如果全部開發,這裡可以開出千萬畝的良田,當然是包括一定的丘陵區域。

現在開發出來的土地,尚不足這片平原區域的十分之一。

黃來貴進入百戶村時,發覺前方已經有明顯的丘陵和山地地貌,他對此頗感擔心,如果父母太過勞累,或是遇到下山獵人頭的土著,那就是太危險了。

這些廂軍轉任的警備士,素質是提升了一大塊,但黃來貴並不認爲他們能擋的住高山土著的衝擊。

“不敢收,不敢收。”何百戶擺着手道:“收了之後俺可是有大麻煩。令尊和令堂才五十出頭,身體也算好,這樣俺們這裡才收下來,並且給他們官田耕作。他們二人領了三十畝地,非是有壯丁的五十畝,咱這裡有耕牛用,農具也是好的,其實做起來不是很累。他二人成天也是笑呵呵的,未說疲憊,若是真的身體頂不住,官田分給別家耕作,由他人代償欠款就是。”

黃來貴存在父母那裡也有好幾十貫了,兄弟徐子先的軍餉俸祿也存在父母處,但父母不願將錢全拿出來,現在是整個百戶家家戶戶俱是欠南安侯府的錢,黃家二老不願顯得特殊。另外這錢欠款侯府又不要利息,以百姓的心思來說,這錢不是白欠的?何苦要早早還上?

“就算是這樣,也要勞煩百戶。”黃來貴又是將錢推過去,說道:“這一點錢,算不得什麼,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百戶莫要同我客氣。”

“不是我不想收,實在是不敢收。”何百戶苦臉笑道:“我俸祿也不低,每月八貫錢,此前不過是斗食小吏,現在這俸祿不低了。司從曹有審計司,每隔數月要清查審覈各官莊官吏家財,所有官吏家財要上報,包括田畝,傢俱,住宅,存款,過富或過於貧窮的,都沒有資格爲官吏。而如果錢財一下子超出官俸範圍,要追查錢財來歷,若來歷不明,比如說你的這一貫錢,查出來,我就免官剝職,追繳罰贓……太不值得了。”

黃來貴吃驚道:“這都能查出來?”

“當然能。”何百戶道:“島上的錢莊,票號,當鋪,俱是侯府管控,我等去存錢要覈查身份,不能隱匿姓名。若是收在家中,或是放在親戚朋友處,一旦查出來,俱受連坐。誰敢替你藏錢?收在家裡,能放在哪兒,掘地窖麼?不值得,不值得啊。”

黃來貴這時才知道,侯府防止官吏貪污,居然還有這麼一套嚴密的體系!

還真是令人感覺驚奇!

-----------

浪了幾天,停更了幾天,抱歉啊大家,從今天起恢復正常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十七章 揚名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十章 慶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章 白紙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
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十七章 揚名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十章 慶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章 白紙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