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

“你說的是哪一個?”完顏宗樹歪着頭想了想,說道:“是你們的秦王徐子先吧,開府福建路的那個?”

“秦王確實是罕見的人傑。”

“嘿。”

完顏宗樹這一次冷笑了一聲,東胡人對大魏的覬覦之心由來已久,對大魏的天子,高官,顯貴,當然還有宗室都下過功夫。他們從渤海國,倭國繞道收買情報,雖然有的是霧裡看花,有的是胡編亂造,但大體上的情報也不會有太大的差錯。

徐子先開府福建,戰功赫赫,這兩年來的情報收集的也不少,完顏宗樹當然也接觸和了解過不少了。

“打一打山匪強盜,殺一殺海盜,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事蹟。”完顏宗樹道:“得到遼東這裡,面對冰天雪地,在這裡奮戰廝殺的,纔算得上是世間豪傑。”

和傳統的北方權貴一樣,完顏宗樹這樣的東胡權貴對海權和海盜沒有什麼瞭解,更不可能有直觀的感受,和大魏的北方高層們一樣,他對海權既有淡漠的一面,也有藐視的一面。在海上爭雄,殺殺海盜,在完顏宗樹看來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鬧,不以幾十萬人在白山黑水間爭雄,面對最殘酷艱苦的自然環境和強大的敵人,不面對二十萬的東胡騎兵,稱不得豪傑好漢。

在完顏宗樹,乃至徹辰汗等東胡高層心中,哪怕是李友德等廂都指揮,地位和重要性也遠在徐子先這位開府親王之上。

這是慣有的思維方式和地域所決定的東西,不是看一看情報就能直觀瞭解南方,在這一刻,東胡貴族和北方的大魏百姓一樣,所知有限。

嶽峙再次笑了笑,兩者的對話至此終結,完顏宗樹所得有限,嶽峙也是一樣,殘酷的包圍戰即將開始,而嶽峙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把麾下的六萬大軍完整無缺的從宮帳兵的眼皮底下帶回去。

所幸天快黑了,在講了一陣話,拖延了一段時間後,大軍緩慢後退,到暮色低垂之時,六萬大軍終於開始大踏步的後撤,因爲快要天黑,宮帳軍也顯然沒有追擊的預案,兩軍越離越遠,最終完全脫離。

完顏宗樹沒有點明嶽峙的小心思,其實他也沒有完全的把握拿下,如果在激戰之中突然有一股魏軍來襲,把拿下來的塔山堡再弄丟了,完顏宗樹懷疑自己那顏的位子是否能保住。甚至,性命可憂。

只要守住眼前的陣地,退走的魏軍還是囊中之物,跑不掉的。

就看李國瑞和嶽峙等人如何決擇了,怎麼決斷,都會相當的艱難。

“徐子先,秦王?”暮色之中,完顏宗樹輕輕一笑,搖了搖頭。

……

“真是豎子,豎子,李恩茂也是混帳東西,百死莫贖其罪!”

政事堂中,諸多的大參,樞使,包括張廣恩在內,俱是面色慘淡,有個體弱的樞密副使居然是暈了過去。

韓鍾也好不到哪去,在政事堂裡咆哮失態,對這個秉國十來年的宰相來說也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政事堂裡愁雲慘霧,每個人都感覺到了濃重的危機。

李恩茂已經把徐子威逮拿送京師,他自己也請罪,並且言明繼續守備松山各堡,也會守備寧遠。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是廢話,東胡人不瘋也不會沿着遼西一路打過來,榆關放三萬人東胡三十萬也攻不進來,打下諸堡和寧遠城有什麼用?

要緊的是二十萬被困的大軍,那是大魏的禁軍精華,不提李國瑞和嶽峙等人,被困軍中隨便一個軍都指揮,都可能是河北或河東,西北的百年將門的精華,經驗豐富,家學淵博,忠誠,能力,人脈俱全,這些將領,還有那些百戰的精銳,要是失陷在渝水之側,這是大魏無法承擔的代價。

就算是韓鍾這個宰相和天子都背不起,兩府和天子的威望會急劇下降,會使地方不滿,離心,甚至失去對各路的掌控。

Wωω•TTKΛN•¢ ○

大魏的衰敗會不可避免的加速進行,就象是一輛失控的馬車,不可避免的衝落懸崖。

在場的都是大魏精英中的精英,誰都明白北伐大軍被滅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不能再從河東,秦鳳等諸路抽兵?”一個參知政事對張廣恩道:“現在還有十萬大軍在榆關之外,再抽十萬兵,務要打通塔山,打通糧道……”

“辦不到的事。”張廣恩道:“六十萬禁軍,已經有三十萬在榆關外,尚有十幾萬駐守南方和中原,山東十餘路,怎麼抽調,就算從南方抽兵,時間也不夠了。大軍糧草最多夠十天,咱們調兵的軍令,抵達各處差不多最遠處也得十天了。京師和薊州,雲州一帶有數萬人,要防禦北虜,不能再抽人了,否則北虜進來,直接就能威脅京師。同樣,秦鳳,四川各路要防禦西羌,也只有十萬人不到,全抽出來,各路都不要了?況且還是那樣,時間不夠……”

張廣恩臉上皺紋深的如犁深耕過一般,短短几天時間,這個大魏的樞密使其實已經陷入了崩潰之中,參加眼前的政事堂會議也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

“不僅沒兵,也沒錢……”韓鍾也坐了下來,臉上也滿是頹唐之色,一戰損失二十萬主力禁軍,韓鍾也是大魏史上的第一人,將來在史書之上,也是註定要青史留名了。

當然,是什麼名聲,韓鍾自己也是明白的很。

誤國奸相,這四個字的考評是躲不過去了。

甚至,就是亡國之奸相……

“各庫存錢不到二百萬,再徵調募集大軍最少要千萬貫錢,甲杖兵器各項使費都不止這個數。”轉運使鄭裕民也是道:“底下還得靠春稅補窟窿,存糧不到三百萬石,春荒到夏收,能不能頂過去也是難說的很……”

“現在得考慮最壞的局面。”韓鍾擡起頭來對衆人道:“北方邊線,榆關,玉門關,都得募集新軍駐守,東胡人就算打贏,也定是元氣大傷,會給我們時間募集組建新的禁軍,要在將門中選拔大將,任用精明強幹曉暢軍務的安撫使……”

“要緊的是不要任由天子胡鬧,朝臣也少些私心!”張廣恩劈頭就是一句,看到韓鐘面色不悅,張廣恩也不在意,繼續說道:“還有,應當給王直賞賜,必要的叫秦王帶艦隊北上,令北伐大軍往海邊突圍,能救出多少是多少!”

一座塔山和十里長壕肯定不能擋住所有能走的地方,大軍必要時只能化整爲零,拼命往遼西的海邊跑。

歷史上的鬆錦之戰,八總兵戰敗把洪承疇丟在松山堡裡,清軍輕騎追殺敗逃明軍,遼西海邊到處是屍骨,還有大量的明軍直接淹死在海里。

щщщ⊕t t k a n⊕℃O

張廣恩沒有去過遼西,但有木圖沙盤,他現在的辦法也是惟一的儘量保存將士性命的辦法了。

“要快!”張廣恩道:“不要顧忌什麼,也不要心存僥倖,現在趁着大軍尚有體能還有一搏之力就要下決斷!”

衆人面面相覷,張廣恩是急糊塗了,和他們嚷嚷有什麼用?現在信息斷絕,想給李國瑞嶽峙下指令也是沒有辦法了。

“天子跑出宮來了……”一個內使小黃門氣喘吁吁的跑到政事堂,顧不得禁令,一頭便是撞了進來。

“又鬧什麼妖?”韓鐘面色清冷,帶頭邁步而行。

前方消息傳回來之後,天子的神智似乎有些不太正常,每天在宮中持劍而行,被天子刺死的小黃門有好幾個了。

這事沒法宣揚,當然也不能拿天子來治罪……舉國皆是臣子,天子殺人最多是不慈不仁,還能拿來法辦?

衆臣趕到內東門時,披頭散髮的天子已經跑出來了。

持劍而行,兩眼赤紅,看到韓鍾等人時,天子似乎也是一徵。

“朕沒有瘋迷。”天子道:“朕要親征,去救李國瑞和朕的大軍。”

韓鍾冷然道:“沒有錢糧,也沒有軍伍,陛下要隻身前行?”

“朕還有三萬禁軍,數千郎衛……”

“京營兵不堪用,郎衛更不堪一戰。”韓鐘不客氣的道:“陛下還是回宮,勿要添亂了。”

“相公就無責耶?”天子大怒道:“天下事,就算是弄壞了,也是朕和相公兩個人的責任。”

原來這位官家是害怕天下人心,害怕萬夫所指,害怕擔責任?

韓鍾也不知道自己在冷笑還是苦笑,確實,他也脫不得身了,不管他有多少苦衷和迫不得已,他用的李恩茂壞事也是事實,私心發作,把徐子威那廢物擺在塔山,這就是李恩茂最大的錯失。

最輕也得剝太尉,下詔獄,能不能活也難說的很。

徐子威多半不會死,雖然其是罪魁禍首,能救他的不是宗室身份也不是天子血脈至親的親情,而是他的兩個兒子。

兩個團練使已經入宮,不管程序是對是錯,入宮是事實,將來可能是天子也是事實。

總不能殺天子生父,就象趙王一樣,犯了多大的錯,也就是降爵,連免爵都做不到。徐子威罪大一些,但也就是削爵,圈禁,最多就是如此了。

除非是大魏亡國,或是帝系偏移。

天子的擔心就在於此了,他的父親和兄弟屢壞大事,天子的信望嚴重下跌,朝官心思兩端,是不是能保住帝位,甚至保住帝位不移,現在都是相當難說的事情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六十章 邀約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七十一章 變化
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六十章 邀約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七十一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