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

“牢之回來了?”徐子先擦了擦汗,看到陳道堅,眼前一亮,走過去抓着陳道堅臂膀,打量了一番,笑道:“好的很,瘦了些,也黑了些,但人看着很精神,兩眼有神,嗯,果然還是要出去歷練一番。”

“見過君侯。”陳道堅不知怎地眼前一酸,他努力剋制好自己情緒,笑着道:“快兩個月沒見君侯,甚是想念。”

“嗯,你趕的很好,是個好時候,咱們忙的很。”徐子先笑着坐下來,有僕役拿了一身新的衣袍過來,徐子先脫掉溼透的衣袍換了新袍服,整個人已經變得精神奕奕,他對陳道堅道:“再有十五天左右,棉田要收穫了,水力紡織廠那邊在試驗機器,每天都會有小毛病和麻煩,但總體來說問題不大,等製成皮棉,咱們就開始大力紡織。”

“君侯以爲畝產如何?”

陳道堅對這個問題相當感興趣,東藩的發展之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特別是徐子先用軍隊大拉練的辦法一直向北,居然很輕鬆的發現了兩個大型煤礦和鐵礦。雖然不是什麼優質的礦藏,但是有和沒有就是兩回事情,有了煤礦和鐵礦,東藩能夠自己鍊鐵,製造大量的鐵器貿易,又是一個相當出色的貨品,鹽和鐵,還有棉花,再加上規劃中的大面積的茶園,陳道堅越來越感覺到,被攆出岐州,剝離福建路的內部體系之後,對東藩,對南安侯府,反而是更好的發展機會。

現在的一切都偏離了原本的軌道,但誰能說這樣不更好呢?

“畝產相當不錯。”徐子先興致很高,他和傅謙,陳介等人清晨天剛亮就出發,那時候路邊的草上帶着清晨的露珠,海風很大,感覺很涼爽。

他們從第一百戶開始巡查,一直到第七十九百戶。

“平均二百斤總是會有的。”徐子先道:“並沒有叫人失望。”

陳道堅眼中顯露振奮之色,這個籽棉的產量叫人相當高興了,其實在這個時代已經幾乎就是頂格的產量。

種植面積和產量相加,庫存的棉花會超過二千萬斤,但這是籽棉,去掉棉籽之後,得到的皮棉是三分之一,也就是七百萬斤皮棉。

按現在的市價,二十斤皮棉能值二貫多錢,這些棉全部出手是七十多萬貫錢。

如果全部紡織成優質的棉布,以現有的皮棉紡成布,最少是四十萬匹左右。

如果質量上乘,一匹布的售價在成宗年間是三貫錢左右,到崇德年間,物價飛漲,一匹布的價格漲到了五貫錢左右。

如果到倭國出售,這價格還得漲上三貫。

南安侯府的布未必能售這麼高的價格,但考慮到布匹也是供不應求,和鐵器食鹽一樣都是硬通貨,就算均價六貫,最終所獲得的收益也是比純粹賣棉花要強的多了。

雖然今年賺的不多,但數年後皮棉的收入可能是好幾千萬斤,足夠紡成幾百萬匹布,滿足整個南方和倭國加呂宋的布匹需求,這個利潤就太大了。

現在要緊的就是控制成本,擴大收益。

當然還要去除掉人力成本,棉花的收購按成本價,另外紡織廠的建造費用,原本的家庭紡織改爲在工廠紡織,要給工人不菲的工資。

一個成年婦人或男子,每天在紡織廠勞作十個到十二個小時,每個月最少要得四貫以上的工資,這應該是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這個收益在短期內會扣除掉此前的投入,但就算以後足額發放,隨着棉田更進一步的開拓擴大,利潤相當可期,應該和鹽鐵生意相差不多,甚至更勝一籌。

從今晨觀看的情形來看,豆地和棉田都是收穫在即,這真是一個令人高興的結果。

李儀臉上始終是欣慰的笑容,陳道堅興奮的直搓手,四周的吏員也是笑意吟吟,衆人現在都是視東藩爲家,東藩和南安侯府節節攀高,對他們來說當然也是極爲利好的消息。

有個吏員送了一杯酸湯飲子上來,徐子先一飲而盡,感覺更好,他看了看陳道堅,說道:“牢之這一次怕是有要事要通傳給我們?”

“是的,”陳道堅點頭答應,說道:“只是還不得便。”

徐子先會意,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去我的簽押房談,傅牧之,孔玄平他們也過來了。”

南安侯的簽押房是整個侯府別院守備的重中之重,隔着道牆便是改裝過的檔案室,所有的需要歸檔的公文俱在這裡有備案,南安侯府在公務流程上更加規範,也講究負責制,比如一項政令,從最高層的簽字決策人,到建議人和執行人,俱要留下姓名印信,納入檔案之中。

如果決策失誤,層層追責,很容易對仕途造成不利的影響。

這便是公文流轉制度,加上樞機房會定期進行考績,親民官則與百姓的信任息息相關。在軍隊,則是由樞機房和軍法司聯手考覈,軍官們到士兵都不能例外。

整個南安侯府逐漸被徐子先編織出一張有序而高效的大網,任何人都在網中,甚至包括徐子先自己。

效率,廉潔,公平,公正,在有些地方,只要效率,公平公正是最後被考慮的事,甚至不加考慮。而廉潔,也是相對而言,徐子先最先考慮的當然也是效率,但如果不能兼顧公正廉潔,那麼高效也就毫無意義。

衆人隨他進了簽押房,外間是披甲按刀,另外有十餘個披鐵甲的近侍持矟或是按刀在四周巡行。

陳道堅仔細看了一會兒,和倭國的武士相比,大魏的甲士毫無疑問要更出色的多。

武士們好勇鬥狠,動輒就拔刀相向,有一些是假模假式,但大多數武士重信諾,輕生死,有些華夏先秦時的上古遺風,這也是事實。

他們能替大名們去死,甚至爲了小事就剖腹,比如負責監督廚房的武士,一餐飯出了差錯,大名得小心這個負責的武士爲此就去剖腹。

他們在戰場上當然也悍不畏死,倭人武士相當強悍,這是事實。

但他們很散漫,缺乏組織,在戰場上沒有正經的戰陣訓練,有一些大名會訓練合陣,甚至很有想法,但以島國經濟和物資的現狀來看,想訓練一支常備的,擁有重甲和精良的兵器,並且能擺開戰陣的純粹的武士軍隊,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眼前的這些重甲,在倭國只有貴族才能穿戴,普通的武士最多能有一身皮甲或竹甲,那些足輕,就是百姓束伍成軍,根本就沒有裝備,只是每人發一根長矛而已。

“君侯,”陳道堅對徐子先道:“聽說中部那裡煉出精鐵之後,是打算在南安這裡建兵器局的鍛甲局?”

“是的。”徐子先率先進屋,屋子是北屋,相對廂房要清涼的多,人們進來之後,侍從們半打開窗,有海風吹進屋子,陽光反而照映不進,叫人感覺更加愜意。答了一聲之後,徐子先又道:“咱們現在的騎營,有三成左右的鐵甲,剩下的俱是鎖甲和皮甲,綿甲。將士們要得到充份防禦,不能不穿多重甲冑,但穿了多重甲冑後,又會影響速度。若不戴護臂,護脛等配件,鐵甲也要重四十斤左右,若全套帶齊了得重七十斤,加上人體重量和兵器重量,就算天方馬相當不錯,雜配的馬也很出色,到底負擔還是太重了些。是以我們的想法是用水力壓制出一些胸甲,一體成型,前後相束,這種甲重三十斤,前後防護是一體的精鐵,防護力相當出色,再配帶鐵盔,必要的話加個頓項護住頸部要害,最多不超四十斤的重甲,對戰馬來說,這個負荷就小的多,而將士們的要害也能保護到位,這相當合算了。”

徐子先露出沉思之色,又接着道:“將來的輕騎兵,可能只穿鎖甲和鐵盔,頓項,重量不超過三十斤,他們會是彪悍輕捷的馬上騎士,負責哨探,偵察,架樑。也可以大量的生產出神臂弓,裝配給輕騎兵,他們甚至只穿皮甲,專門用來騷擾敵人的糧道,隔絕敵人哨探,騷擾敵後,這種可以叫獵騎兵。”

徐子先確實是在暢想,李儀和陳道堅都靜靜坐着,並沒有人打擾。

獵騎兵,輕騎兵,牆式騎兵,古典重騎兵,這些在未來都可以有。

輕騎兵在偵察哨探上有優勢,也可以在陣前遊鬥,防止敵人的輕騎突襲。而獵騎兵騷擾敵後,斷絕偵察和糧道,也會做的相當出色。

牆式騎兵擁有無與倫比的攻擊力,但具甲不能太厚實笨重,這會影響到它的機動性。

古典重騎兵不宜編制太多,但如果出現一些特別堅難困苦的大戰,牆式騎兵不能衝破厚重的敵陣時,古典重騎可以發揮一槌定音的功效。

戰馬戴面簾,護頸,兩側披戴馬甲,後有寄生和馬甲,移動之時,猶如重型坦克。

最少在這個時代確實是如此。

騎士也是全身重甲,兜鍪,頓項,鐵面具,護臂,護心,層層疊疊的鐵甲甲葉一直到膝,然後是護脛,鐵靴,騎士們還會戴着鐵手套。

全套的護甲加上馬甲,重過百斤,最強壯的戰馬也不能負荷這樣一身長途行軍,只能在保存體力的前提下抵達戰場再穿戴,然後迅速的以騎陣衝鋒。

這樣的重騎衝鋒,並不是普通的軍陣可以抵擋。

當然現在還只是設想,連騎兵營只有三成左右的鐵甲,還不是太適合,而步兵營缺甲達到七成以上,只有三成不到的步卒,一邊是隊官,哨官,都頭一級才穿着綿甲或皮甲,大半的將士都還在無有甲冑的狀態。

這和幾個月前的大規模的擴軍有關,由於擴軍太速,導致了甲冑稀缺更加嚴重。

更與近來的建州局勢有關,礦山大片關閉,礦工流失,鐵器價格飛漲,而且建州限制對東藩的出售,只能從汀州甚至江南一帶繼續購買鐵器。

好在東藩有了鐵場礦山,一旦有了鍊鐵能力可以出上等精鐵。

這無疑是給所有人更大的底氣,不光是貿易收入上的底氣,更關係到南安侯府府軍的建設和強大。

更多的神臂弓,更多的弩箭,更好的長矟,橫刀,障刀,當然還有更多更好的甲冑。

如果步兵們能普遍裝備鐵甲,效果當然完全不同。

“步兵營,”徐子先繼續道:“我們在將來是打算具裝扎甲爲主,扎甲的甲葉大,穿束容易,也易於維護。”

陳道堅聽的兩眼放光,想了想,說道:“若是這樣,騎營以胸甲,弓手用鎖甲,步卒用扎甲,綿甲,皮甲,給輕騎或獵騎兵用?”

“差不多吧。”徐子先笑道:“也很有可能淘汰掉皮甲,防護力太差,綿甲如果不鑲嵌大量鐵葉,防護也差。如果拉絲技術過關,我倒是很想給輕騎和獵騎兵都裝配鎖甲,在防刀砍和箭矢上,鎖甲都並不差。”

李儀插話道:“那麼水營官兵如何呢?”

“水營官兵的甲冑和鐵騎兵一樣,甲冑既不能太重,跳幫時太吃力,影響體力身形。也不能太輕,他們有時候是要往敵艦上跳過去廝殺……”徐子先沉吟片刻,說道:“應該還是扎甲爲主,但要配網靴,護脛,頓項,有的配全套,有的只以扎甲護身爲主了。”

這其實就是說,水營官兵,比如弩手,配輕甲就好,而跳幫可以分爲選鋒先登和中軍主隊,選鋒穿重甲,其餘步卒護具減少,便於快速跟上行動,擴大戰果。

跳幫戰就是奪船戰,你死我活,一旦跳到敵船,只能以死亡告終,不是敵死,便是我死。

徐子先語氣深沉的道:“我們應該給將士更好的甲冑和待遇,因爲和出生入死,甘冒矢石,身被創傷,甚至殘矢,死亡相比,我們現在給將士的,還不算多,並不算好。”

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十九章 齊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
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十九章 齊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