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

天黑之後,林鬥耀輕車簡從安撫使司前來拜會,雙方自有許多細節要繼續商討。

二更時分,林鬥耀方從齊王府中出來,面色自是輕鬆愉快。

回到安撫使司衙門之後,林鬥耀的心腹幕僚們圍過來,有人問道:“是不是俱交接好了?”

“談的差不多了。”林鬥耀神態輕鬆的道:“齊王殿下不知道自己能撐多久,當然是全無保留,其召見了過百廂軍將領,俱在府中拜過本官了。”

“這樣太好了。”一個幕僚欣喜若狂的道:“大人至福建路數年,一直未得伸展,就是齊王和趙王把持軍權,現在禁軍兩分,廂軍大人佔優,此後可以大爲伸展拳腳了。”

“趙王新銳,本官若也是銳意進取,怕是要直接起衝突。”林鬥耀搖頭道:“要顧大局。”

衆幕僚對視一眼,彼此瞭然。

現在是春季,朝廷的北伐大計在熱火朝天的準備。

預備是二十萬禁軍和十萬廂軍北上,但沿邊動員的禁軍和廂軍肯定還得有二三十萬人。

在後方監督運輸糧草,保護後方糧道,加強邊境防禦以防不測,對西面,北面的強敵也得加強防範,這一下動員的就是數十萬人的軍隊加百萬人的民夫規模,花錢真的是流水一般,國庫的錢已經用的精光,現在動員的是天子的封樁庫,好在天子就是有志北伐,儲錢用在北伐上天子倒是不反對……

已經有人在計算這一次北伐的軍費開銷,普遍的看法是六百萬貫起步……

這當然是昏話,幾十萬人乃至百萬人的動員規模,六百萬貫夠幹什麼使的?按林鬥耀私下的計算,軍費最少是兩千萬貫起步,很有可能花到六千萬貫以上。

天子的封樁庫藏錢,是歷代天子私財,數字最多還剩下兩三千萬,怕是仗打到一半,國庫如洗,封樁庫一洗而空,底下朝廷還不知道要怎麼跳腳,加急從民間搜刮……

福建也是重中之重,林鬥耀已經在準備,兩府要加派的時候,得想辦法來應付交差。

現在才體會到,劉知遠的北伐計劃有多瘋,百萬大軍北上,動員的策應和守邊軍隊又得多少,民夫得多少,得花多少錢?

沒有幾億貫錢和二百萬的常備禁軍加百萬廂軍,敢說什麼百萬大軍北伐?

現在就是把崇德天子吊起來打,堂堂大魏天子也拿不出幾億貫錢,更不要說海量的糧食,鎧甲,兵仗,劉知遠的荒唐,就在於紙上談兵都談不好,是完全的瘋狂。

衆人心中瞭然,現在是北伐大局爲重,錢糧兵仗人員都在往北方傾斜,朝廷對各地的要求就是鎮之以靜,不要在這種關鍵的時刻給朝廷出難題,使絆子。

趙王的隱忍,固然是齊王的壓制和聲望,還有佈局在起作用,未嘗也不是因爲北伐的原因,哪怕天子是其親子,在這種關鍵時刻給北伐大計搗亂,趙王也承受不了來自天子的怒火。

“這麼說來,”一個幕僚沉思道:“福州和福建路,在未來數年內,還是微妙的平衡局面,齊王真是苦心孤詣。”

“不錯……”林鬥耀長嘆一聲,說道:“齊王佈局深遠,所爲的就是福建路的安穩……”

“不然。”一個幕僚搖頭道:“齊王殿下還爲了一個人,大人沒有想到?”

“你是說南安侯?”

“是的!”幕僚道:“據大人與齊王達成的約定,徐子先退出岐州,以安趙王之心,削減南安團練,自此不再擴充,其水營離開南安和岐州,只能在澎湖外海駐紮,搜撿追拿逃散海盜。看似徐子先吃了虧,可是他剛至岐州,原本就沒有根基。而岐州一戰,繳獲全無,現在也等於將陳於泰的私產,艦船,俱交給了他。再加上將東藩,澎湖給了此人,等若給其發展壯大的根本,只是暫避一時,又不是真的剷除了徐子先的根本……齊王用心良苦啊。”

“這麼一說還真是……”林鬥耀微笑道:“不過對本官來說是好事,有徐子先在,始終是趙王心頭的一根刺。”

“齊王也有些高看南安侯。”一個幕僚笑道:“東藩,澎湖,能經營出什麼花樣來?”

林鬥耀有些疲憊,這一天一夜發生了太多事,事情也變化的太快,叫他有些應接不暇,隱隱之中,他感覺徐子先未必如幕僚所說的那樣,將困頓在澎湖和東藩,深陷泥沼而無能爲力,他認知中的徐子先可沒有這麼容易被算計擊跨。

林鬥耀閉起眼,輕輕說道:“不必急,拭目以待吧。”

……

岐州盜被剿是件大事,引起了各方的轟動,最少在上報戰功,各家報紙發行特別版面,還有福州,漳州,泉州各處的士紳百姓的反應,都是對南安侯徐子先充滿着認可,感激,敬佩等各種情感。

但這種喜氣洋洋的氣氛很快被打破,齊王被奸人下毒所害,雖未當場毒發身亡,但從事後的種種的蛛絲馬跡來看,齊王殿下怕是命不久矣。

這就是叫福建路的人們憂心忡忡了!

固然,有安撫使,有趙王,有提刑,按察,轉運,常平,制置諸使,地方上有軍州大府,有禁軍各軍和廂軍如常駐守,福州城的各方勢力也未發生流血衝突,保持着大局的安穩……但不管如何,趙王加上諸多的官員,所有人的份理也不及齊王在人們的心裡來的更加崇高,更令人感覺安穩。

一晃二十餘天過去,徐子先一直安心留在岐州港內,他將大量的菜田毀掉,房舍燒燬,所有的物資被福一福二福三等水營船隻來回的運走。

其餘戰艦尚有破損和待修補之處,岐山盜都是在沿岸和閩江兩側搶掠,他們對戰艦的保養只限於能在近海和閩江行駛就可以了,徐子先不得不請林家派了大量工匠過來搶修,花了十來天時間可以保障戰艦不沉之後,又召來水營的水手上艦,將俘獲的十一艘海盜船全部升起主帆,行至東藩的臨時碼頭停泊,並且開始修造船場,準備進行更進一步的修理。

與此同時,由於資金充裕,大量的器械,包括農用和工業用的器械,還有船用器械,包括大量的木材,鐵釘,帆布,繩索,南安侯府都是大量的採購,並且只要購買夠一船了就立刻上船運走。

徐子先本人是在岐州港口被毀之後,折返岐州城。

“上寨真的可以放棄了。”

州衙之內,身爲同知岐州和防禦使,兼上寨都指揮的徐子先與知州呂問賢對坐,呂問賢有些神思不屬,徐子先的神情倒是篤定的很。

“你這上寨都指揮說能棄,我還說什麼?”呂問賢苦笑道:“要不要和安撫使司打個招呼?”

“事後上稟備案就行了。”徐子先道:“岐州港他們不會放棄,估計會在港口那邊重立軍寨,那也不是上寨,而是岐州港寨了。而且下寨和中寨不必保留這麼多兵馬,會移幾個營到港口那邊去。”

“港口那邊煙火瀰漫。”呂問賢道:“這幾天明達你一直在忙活啊?”

“我估計很快要調任。”徐子先道:“以福州諸公的效率,港口利用起來最少得半年,留着那些營寨房舍,給強盜慢慢滋生立足的空間?沒有我南安團練,再出一股岐山盜,還得我再費力去剿一次?”

雖是開玩笑,但也算站的住腳的理由,呂問賢點了點頭,也就不再糾纏這件事。

“咱們可剛共事不到兩個月。”呂問賢唏噓道:“雖然年歲相差較遠,但和明達脾氣相投,真是可惜了。”

“呂大人何必這麼悲春傷秋。”徐子先笑起來,說道:“陳於泰授首,這是大軍功,大人身爲知軍州,提升品階是必然之事,難道還想着留在岐州不成?”

“這個,朝廷恩命,下臣豈能胡亂揣測?”

呂問賢倒是忸怩起來,滿嘴大鬍子的官員做這種姿態,還真是怪異的很。

徐子先嘆口氣,說道:“呂大人請我來,想必是要事要說,還請直言罷。”

“好吧,下官就直說了。”呂問賢道:“據我在安撫使司的好友回報,安撫使對我的安排有這麼幾條,其一,任同知建州。其二,調出福建路,到邵州任知軍州,其三,任轉運副使。”

呂問賢一臉誠懇的道:“還請明達教我。”

徐子先微笑道:“這等大事,呂大人爲什麼要問我?”

呂問賢理所當然的道:“君侯已經是福建路的重鎮,下官豈能不問君侯的意思?”

徐子先倒是微微一徵,呂問賢居然在這種時候表示出投靠之意?

轉念一想,倒也釋然。

雖然趙王氣勢洶洶,甚至用出了毒殺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但在齊王的折衝之下,現在的局面還是趙王和林鬥耀平分大權。

而除了趙王和林鬥耀之外,福建路最大的實力人物,便是南安侯徐子先。

並非是徐子先有多少私人安插在各路的駐軍裡,也沒有多少門生故吏在各處爲官,可以一呼百應。

徐子先的所有班底,僅限於他身邊的文武將吏。

他的實力,不是別的,就是純粹的聲望加上強悍的部曲,南安團練展現的戰力不下於禁軍,外界的評估,徐子先掌握的戰力和本人的指揮能力,最少抵得禁軍兩個軍!

廂軍便是出動二十個軍,怕也不是南安團練和徐子先的對手。

這個評價,有人爲拔高,但距離事實也不是太遠。

而呂問賢更是清楚,陳於泰的十來艘船也落入徐子先之手,在齊王的安排下,澎湖和水師怕也會落在徐子先的手中。

純粹以武力來說,徐子先完全夠資格和趙王分庭抗禮,外界所謂的徐子先佔一成,完全是低估了徐子先掌握的地盤和武力。

這其中有東藩強行拉下的分數,畢竟東藩荒蕪了二百多年,一直未能開發利用,徐子先就算再能幹,能用多少年時間把東藩開發出來?

可能大量的資財,就這麼憑白的浪費在東藩了。

如果是徐子先能留駐岐州,控扼住福州的出海口,加上強悍的武力,還有昌文侯府的文官人脈,徐子先佔的就不是一成,而是實打實的和林鬥耀,趙王,三分福建路天下!

呂問賢的評價可能是要高一些,其在福建沒有深厚的根基人脈,否則也不會被放在岐州這種險地多年,若是外調外路軍州,更是要從頭經營,當然爲智者不取。而留在福建,其與林鬥耀攀不上多深的關係,和趙王更是素無往來,而且趙王的風格不爲文官所喜,昌文侯府又是站在徐子先一邊,其如何選擇,自是無需多言。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章 秀娘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章 白紙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十三章 雅集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三章 秀娘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章 秀娘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章 白紙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十三章 雅集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三章 秀娘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