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

東胡在去年曾入侵,攻勢卻沒有想象中的犀利,可能是在北伐戰事中損失也極爲慘重的原故。

東胡人未尋求與禁軍主力交戰,也沒有攻克燕京的打算,而是在河東河北諸路大肆搶掠,此前東胡進兵,總有戰略目標,這一次的目標卻彷彿就是來搶掠。

其撤走之後大魏君臣才恍然大悟,在北伐戰事中東胡人也是受創頗重,此次入境就是來恢復元氣,他們搶走了幾百萬貫的錢財物品和牛羊牧畜,同時掠走了三十萬人以上的丁口,搶走這些東西和丁口,卻是使大魏承受了十倍以上的損失,原本就殘敗的北方經此一役後更是虛弱不已,這也是朝廷沒有辦法征剿河南路流寇的原因所在……實在是人力財力物力已經到了枯竭的邊緣,實在是無能爲力。

其實南方諸路,雖然在徐子先的引領下或多或少的減免了最少三成的賦稅,但其餘賦稅還是如數上繳給中樞,朝廷用這些錢卻是用來製造兵器鎧甲,募集新兵,試圖在短時間內補上二十萬精銳禁軍的缺口。

除了銅錢之外,各路也會上繳給中樞實物賦稅,包括糧食,絹,絲,茶,草束等各種實用的物資,這些物資也是沒有用到刀刃之上。

這也是徐子先要減賦稅的原因,雖然朝廷負擔着北方防線,壓力沉重,但實在也是缺點太多,執行力,戰略眼光,韓鍾就很平常,韓鍾走後,天子親自操盤,這位的處理軍政事務的能力,比起韓鍾來差的更遠。

天子管的越多,越努力,大魏就越是加速失血,離死亡越近。

徐子先一直在冷眼旁觀,他並非不想出力,也不是想坐視北方敗亡,不分南北俱是華夏,徐子先沒有這麼冷血。可是他亦毫無辦法,現在他北上,原本的好名聲會蕩然無存,各地的官員會視他爲野心家,安穩平靜的南方都可能會反覆,北方的官紳和禁軍也會拼力抵抗……這便是人心大義。

天子雖然無能,也是近二十年天子,南安侯府與天子一脈的爭鬥已經傳遍天下,人們可以視徐子先爲東南柱石,也感激他在南方所做的一切,甚至處死徐子威,然後趙王憤而上吊自殺,趙王府一脈等於覆滅,這些事天下人都能諒解,宗室內爭的殘酷便是如此,老南安侯和老趙王還是親兄弟又能如何,不一樣是手足相殘?徐子先爲父祖復仇,做的過份些也沒什麼,何況秦王行事也不算太過份,此事並無什麼人不滿。

但若徐子先現在就想取代天子之位,悍然北上,那麼天下人心就會反感,大義名份不足,到時候會事倍功半。

所以徐子先只能隱忍旁觀,這也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接下來山東危險,河北也難說。”金抱一將塘報遞給旁人,唏噓道:“可惜咱們現在沒有辦法出力。”

“等劉兄聚集百萬以上的兵馬,以河北,河東,河南,山東的北方子弟組成百萬大軍,你們這些南方佬兒的府軍,諒想也不是對手!”

李開明被擊敗後,軍紀一塌糊塗,因此在南方名氣極壞,也被很多人恨之入骨。

在瓊州被捕之後,被痛毆多次,此時面目青腫,卻仍然昂首挺胸,不失梟雄風姿。

“你這樣出聲嘲諷,無非出一口心胸中的怨氣,但勝就是勝,敗就是敗,我們堂堂正正擊敗你兩次,兩次機會你都沒有抓住,你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李開明身後的鄧茂七亦是一併被抓,其餘十餘人俱是賊寇中的大將,此時各人都面色迷茫,甚至是麻木。

鄧茂七被反綁着,腳上還吊着鐵鐐,他揚聲道:“李哥,秦東陽說的有道理,咱們也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字號,臨死了也沒必要叫人說三道四!”

鄧茂七武力驚人,擒捕他時府軍將士折損了十幾人,衆人原本極恨他,鐵鐐都是砸的很緊,將其腳部的皮膚都麻破了,走路時想必痛苦難當,這人卻是最多皺一皺眉,走動之時腳步還是很輕快,連哼都沒哼一聲,到此時雖然衆人還是恨他悍勇,殺害衆多府軍將士,卻也不得不暗暗點頭,這人雖是賊寇,卻也算得上是條漢子。

李開明先是面色猙獰,聽了鄧茂七的話後,先是掙扎片刻,接着面色扭動,卻又是逐漸變得平和下來。

良久之後,他嘆一口氣,對秦東陽道:“請代爲上稟秦王殿下,劉家兄弟不足懼,不必急着北上,先安頓好南方,靜待時局再變化,以我估算,兩三年內,劉家兄弟還是在河南路,山東路打轉轉。”

“哦,爲何這樣說?”

“這兄弟倆,還有跟着他們混的那羣都沒甚遠見,也沒有太大野心。若我估料不錯,再過一陣子劉家兄弟會請天子賜封爲王爵,割河南路給他們,這樣他們就滿足了。朝廷若不允,他們纔會考慮打下山東路,進窺河北路。”李開明傲然道:“若換了我,此時已經準備分別入關中,河東,山東,兵分多路,趁着朝廷兵力吃緊,防備北方之際,迅速將諸路拿到手,若朝廷派兵來,以精兵強將在河南路與朝廷主力會戰,一戰功成便不再耽擱,直接北上拿下燕京,這樣便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得大魏天下。”

金抱一冷哼一聲,說道:“得大魏天下,你將咱們秦王放在眼裡了?”

李開明點一點頭,沉聲道:“這是我此前的想法,現在有了秦王,我終是不得南方,就算下了京師,得全部北方,也是終不能南下,我,不是秦王殿下的對手。”

這個梟雄,縱橫大魏十餘年,天子亦不能叫其畏懼,甚至其是流寇中最爲沉毅,野心最大的一個,在其被徐子先擊敗之前,其每天讀書,講武,練兵,通曉天下大勢,軍紀最爲嚴格,在流寇中也是最被重視和提防。這樣的流寇,比那些有了錢財兵馬就享樂無度的流寇頭目要令人警惕的多。

到了此時此刻,這個流寇中的梟雄終於也是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坦承自己遠不及秦王徐子先,這也令得在場的諸多府軍大將面露笑容,臉上也顯露出心滿意足的神色。

若徐子先在此,必定大生感慨,果然,沒有什麼比征服敵人,令其臣服更令男人爲之滿足和自豪的事情了。

“你說這麼多。”秦東陽看着李開明,說道:“有沒有想過,你若趁朝廷虛弱之際得京師,你的進軍太快,地方根基不足,州縣你根本未曾掌握,以致根基太薄?”

“這無妨。”李開明道:“只要得京師,北方可傳檄而定,花幾年時間也就陸續穩固下來了,不必擔心。”

秦東陽點頭道:“你這話說的也是,但你只考慮到得京師後大魏亡國,各路會慢慢平定,這原本不差。但若有外敵進來,你沒有根基,只要你一敗,就再無機會固守,只能再成爲流寇,被敵人一路追趕,沒有停止喘息的機會,最終還是得化整爲零,運氣好你能躲藏十年八年,出來時天下已定,沒有你的機會。運氣不好,可能就死在山中匪盜甚至獵戶山民之手,你想過沒有?”

“外敵,你是說東胡人?”

“沒錯了。”秦東陽淡然道:“你能趁虛直搗京師是因爲大量禁軍不得不放在邊鎮。你得京師之後,禁軍必定大亂,我承認會有禁軍投降歸附,但短期內禁軍根本難爲你所用,三十萬禁軍鎮守的防線幾近瓦解,需要你派兵分路駐守,東胡人是禁軍都擋不住,去年他們來過一次,兩年內必定再度入關,若你打下京師,榆關必定難守,到時候東胡兵蜂擁而入,你怎麼辦?你初得京師,沒有人心大義,沒有充足的糧草,外頭你沒有根基,也沒有源源不斷的勤王之師來護衛,你沒有辦法死守京師待援,要麼一戰勝東胡主力,要麼你就只能棄燕京而逃,一走之後,你就再無機會了。而那時,大魏在北方原本的防禦體系被你打碎,天子死,大魏亡,北方人心散亂,禁軍離散,東胡人不僅能入關,這一次再進來,便再也不會退出去,他們能輕易得北方,得天下,若南方沒有我們大王,東胡人也能輕易得南方。我華夏自炎黃開創,周文王,武王定立法統,孔子老子確定人心,秦皇漢武鼎立大致的邊境,再有兩漢隋唐至今,雖有五胡亂華,但法統不失,可是差點兒被你給毀了。”

李開明初時震驚,後來默然,大約是接受了秦東陽的說法,但良久之後,李開明還是昂首道:“你們南方人不知道咱們西北人是怎麼過活的,方圓千里到處是黃土山坡,飲水都得到幾十裡外去用肩挑手提,種地不是咱們懶,是沒有水源,只能靠老天賞飯。雨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就把地衝毀了,少了就太旱,連種子糧都收不上來,就算風調雨順的豐年,一畝地最多也就收二百斤糧……十年間有七年是荒年,靠着三年豐年的積儲,勉強能過活。咱們也不抱怨誰,祖祖輩輩都在這裡過活,到咱手裡就活不了了?咱也不指望朝廷做啥,災年咱們忍一忍,了不起逃個荒也能活下來,死了便認命,生死由命就是了。但朝廷沒撫卹,沒賑濟,這就罷了,賦稅還一年比一年多,派下來的狗官一個比一個狠,正賦之外要交各種各樣的雜稅,比他孃的草束堆還多的雜稅,交不起就枷號,下獄,打板子抽鞭子,要想不被折騰死,種子糧,賣老婆,賣娃娃,這才能活命。這十幾二十年,咱們西北各路都這麼過來的。什麼大義,什麼胡虜,他們也確是燒殺搶掠,殺咱們人,搶咱們東西,把丁壯當奴隸,但咱老子硬是不信,他們能兇殘過咱們這個朝廷?說我在南方燒殺搶掠是罪人,我認,南邊的人沒犯過咱,沒叫咱吃過苦頭,禍害他們是不該。在北方,殺紳糧大戶,搶那些富戶,殺那些官吏,我這兩手染滿血,也是沒有毫釐過錯!”

秦東陽等人默然半響,最後金抱一道:“你既認對南方人有罪,殺你便不僅合律法,也合世道人心,你幾人一人一碗酒是有的,肉也有,吃飽喝足去上路吧。”

在場賊寇均是闖蕩了十年以上,見慣生死,雖然輪到自己身上不免驚懼,但還是撐的住,當下各人均是在廣場盤膝坐了,吃肉喝酒,待小半個時辰過後,刀斧手至,將李開明等人押到旗亭處,分別喝令跪了,然後一個個將其斬首,李開明和鄧茂七最後斬,兩人臨刑之前都是臉上含笑,泰然自若,四周圍觀百姓深恨賊首,初時痛罵不止,待後來見這二人臨刑之際夷然不懼,甚至談笑風生,頓時罵聲停歇下去,不過當兩個巨寇被斬下腦袋鮮血噴濺之時,數萬圍觀的百姓,還是爆發出了山崩海嘯般的歡呼聲。

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五章 文學版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章 白紙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十一章 時光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六十章 邀約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
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五章 文學版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章 白紙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十一章 時光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六十章 邀約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