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

“福建路有好吃的嗎?”

“總有細酒肥羊,海鮮也多。”

“那就好吧。”方少羣展顏一笑,說道:“在下方少羣,見過南安侯。”

“見過方先生。”

雙方都是抱拳一揖,這一下算是坐實了賓主的關係,此後方少羣就算是南安侯府的賓客,也就是幕僚。

劉知遠見狀,終是忍不住罵起來。

“劉公賜給在下的錢,一向堆在屋角。”方少羣倒也不生氣,臉上露出些許黯然之色,他走到近前,對劉知遠拱手道:“我一向擔心,和劉公的賓主之意走不到盡頭。倒不是害怕有今日之事,而是感覺在下的脾氣,遲早不能爲公所容。每次議事,劉公雖然儘量容忍,但在下看的出來劉公已經很不耐煩。所以每次賜錢,我都是堆積在角落,劉公對我雖然用之任之,但並不信之,賜錢當然要歸還,以往情份,當然也是一筆勾銷。”

劉知遠罵道:“背主小人……”

шшш ¸Tтká n ¸C○

“我又不是賣身投靠。”方少羣理所當然的道:“似乎區區不才,也犯不上和劉公你籤賣身契,相比金士奇等諸位,我在府裡只是供諮議,談不上大參你的心腹部下,更不要說是僕役之流。合則流,不合則去,原本可以友好離開,奈何劉公的北伐計劃太過瘋狂,涉及百萬丁壯,千萬人家,大義之下,我確實不是那麼光明正大,這是我慚愧的地方。大義在高,究竟還是私德有缺,在這裡向劉公致歉……”

方少羣真的是磊磊大方,竟然真的是當衆向劉知遠拜了一拜。

原本方少羣確實有背主的嫌疑,徐子先重其才,但也真的擔心有一天在大義名份之下被方少羣再賣一道,眼前之事,雖然不能盡去嫌疑,但想一想,方少羣究竟說的還是有其道理。

又不是心腹,也不是奴僕,彼此最多算是合作,劉知遠給錢,方少羣出主意,彼此間誰欠誰的?

劉知遠要發瘋,難道方少羣就得看着他將自己和天子,還有整個大魏都拖到萬劫不復的深淵裡去?

沒有這個道理。

“我要入宮……”劉知遠垂死掙扎道:“修改增刪北伐計劃,天子信我重我,只要我在,你們才能保得住性命。”

“劉公見事真不明白。”徐子先道:“劉公不死,天子就不會轉而接納韓相公,劉公你死了,韓相公還在,天子除非把整個朝堂肅清,否則就只能放棄劉公,再用韓相公。矛盾之處就是北伐,韓相公爲什麼上奏支持北伐,就是要釜底抽薪……”

“原來是你這小賊替韓鍾出的主意?”

“大參過獎了。”徐子先無意與劉知遠多說,戲弄敵人,如貓兒戲鼠一般,徐子先沒有這種惡趣味。

“送大參上路。”徐子先對張虎臣吩咐了一句,轉頭又對劉益道:“僕役無辜,牙將投降的也算了,婦孺不要驚動傷害。”

也就是說除了僕役,婦孺,被俘的牙將外,劉知遠府中的成年親族,還有那些心腹幕僚,當然是不能留了。

此輩知道劉府內情,又是心腹幕僚,對劉的黨羽舊部有影響力,放出去還不知道會惹出多少亂子來。

就算是韓鍾,清掃劉知遠舊部時,多半也容不得這些人。

劉益刀都未收,做事很方便,帶着一隊武卒走上前去,開始揪着那些成年男子的頭髮,一個個將頭斫下來。

血腥氣似乎更濃烈了一些,當然還有一些人嚇的失禁時的臭味,加上怒罵,慘叫,哀嚎,求饒,哭嚎,實在是叫人如處地獄之中,但連高時來等人都已經適應了。

精兵強將,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場面之中,慢慢鍛煉出來。

張虎臣也沒有猶豫,抽刀就站在劉知遠面前,而劉知遠已經嚇的渾身顫抖起來。

最後一點身爲朝廷重臣的臉面,使劉知遠沒有嚎哭求饒,但他嘴巴半張,還是情不自禁的看向徐子先。

徐子先壓根沒有理會其人的打算,已經將身子轉開去,將陳佐才和陳道堅叫過來,介紹給方少羣認識。

方少羣對眼前這幾人的團練文官的身份也不是很在意……這就是眼界高低的問題,李儀等人被賜封六品七品,乃至正八品,從八品官職時,各人雖然早就期盼,甚至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一旦拿到官狀,還是有好多人顯露出喜出望外的表情。

而方少羣是在大參府邸,劉知遠本人是從一品參知政事,位比親王,每天來往的都是朱紫重臣,夠資格進大參府邸院門的,最少也是七品起步,八品九品的小官,哪有資格到大參府邸來拜門?

方少羣若是願意,大可被保薦爲官,地方上保薦官員卡的很嚴,是朝廷限制地方大族過於坐大的一種手段。

想要子弟當官,簡單,考中進士後按慣例授官就是。

考不中,最多是推薦舉人身份,省解試的一層折磨,終究還是要筆頭下見真章。

到京師大參,宰相這一層級,身邊得力的幕僚,還有親屬,總是要給一些優待和方便。若是方少羣願意,最少能保舉到大理寺丞這個官位,或是大理寺評事,都可以隨意到手。

方少羣還是白身,從這一點上就看的出來這人格局不小,爲官是好事,但一旦被劉知遠保舉,就算是徹底的大參府邸的私人心腹,在立場上沒有太多可以抽身的地步,就如方少羣適才所說,劉知遠最多贈錢贈物,自己以出謀劃策回報,沒有什麼可虧欠的地方。

到了福建之後,方少羣也不會着急要官位,徐子先也不會急着保舉,賓主雙方,都得相處,適應,看看是不是真的適合。

彼此介紹之時,少不得要拱手致意,方少羣對陳道堅印象極佳,十七歲的年齡,談吐,風範,都相當出色,而且已經是秀才,聽徐子先介紹時的話來說,解試一關,也並不爲難。

這真是個出色的人才,方少羣對陳道堅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南安侯真是有心。”方少羣忍不住道:“人才還真是齊全,看眼前這些人,文才武略俱是齊備了。”

“天下將亂,總要未雨綢繆。”徐子先這時感覺對方少羣這樣的人,不必要說拐彎抹角的話,他很直率也很坦誠的道:“欲爲大事,先得其人,這是我的看法。”

“南安侯也覺得天下將亂……”

方少羣話未說完,身後傳來劉知遠的一聲叫喊,接着便是斫斷人頸骨的咔嚓聲。

張虎臣說道:“劉知遠處死了,侯爺,下一步如何?”

“叫金簡等人躲在外頭,派人到韓相公府邸傳消息,我們這裡關閉府門守備,等明天韓相公入宮之後,大約也就塵埃落地了。”

“是,我立刻去辦……”

張虎臣答應一聲,人往外走去,乾脆利落,似乎是渾然不以爲意。

倒是田恆,高時來,林存信等人,不免還是有些情緒起伏。

那些普通的武卒,雖然剛剛也奮力衝殺,手上俱有人命,此時臉色還是有些灰敗慘白。

這可不是普通人,是堂堂的參知政事!

大魏以政事堂爲重,最重者無過左相和右相,其次就是參知政事,就是所謂的大參!

參政政事以下,纔是樞密諸使,再其下,纔是各殿直學士,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各部尚書,判各寺卿的主官,然後纔是各路安撫使,制置使,提刑使,轉運使,常平使,巡察使,宣撫使。

再下才是知府,知州,知縣,然後還有府丞,同知,通判等諸官。

在這些武卒進入南安團練之前,見到最大的官無非就是知侯官縣的張天勝,知縣出外巡縣,照例有儀從,高腳牌開道,儀從喝道,尋常百姓難以近前,遠遠看一次知縣儀衛,就可以吹噓半天。

能和三班衙役,孔目官,衙前,押司們攀上話套上交情,或是親友任了此職,一般百姓也就夠資格橫行鄉里了。

眼前這被斬首的參知政事,是讀書人中僅次於左右二相的最尊貴的存在,尋常人不要說能斫其頭顱,能見到這樣的高官一眼,也是感覺神明護佑,祖宗有德。

就是這麼一位朝堂上的大人物,被徐子先隨口就下令斬首,而張虎臣也是渾然無事的斫下人頭,只剩下身軀還躺在地上的血泊中顫抖着。

“下一步如何,想來南安侯考慮好了吧?”方少羣心中似悲似喜,劉知遠授首是意料之中的事,韓鍾和徐子先只要沒有蠢到家就一定會處死此人。

今晚的政變,成功的核心只有一條,殺掉劉知遠。

劉知遠一死,天子只能倚靠韓鍾來穩住朝局,今晚已經是夠亂了,天子還能叫朝局再亂下去?

“劉知遠死,韓相公明早會赴內廷求見天子,當前大局,以穩爲先。”徐子先緩緩而言,心中也並沒有多少快慰。

不管怎樣,他內心深處已經接納和認可了自己大魏宗室的身份,殘餘的靈魂也堅持着這一點,絕不會有所更易。

大魏朝堂落到如今這地步,真是福禍自招,一切的麻煩的根源,還不是來源於處於權力最頂端,久居深宮,不明世情道理,一切按自家意願行事的天子?

當今天子,私德不下於仁宗,勤政不下於宣宗,對兵事的執着重視,不下於武宗。

而集大世之後,反而更容易敗壞大事。

後來人們議論時,衆人一致認同的觀點就是,大魏朝堂換一個天子,朝局就不會敗壞到後來的地步。

哪怕是荒唐胡鬧的武宗,或是一心在深宮嬉戲遊樂,喜歡看雜耍,百戲,畫畫,練書法的成宗在位,都不比眼下這位的破壞力更大。

至於朝堂和地方,種種錯失,亂政,朝官的內鬥,黨爭,還有賦稅沉重,禁軍無力,林林總總,再配上一個胡來的天子,終致亡國。

徐子先自己思忖過,大魏的工商發達,貿易盛行,文官政治應該是穩定的基石,俸祿高,在崇德朝之前,貪污的官員很少,最少不是主流。

武將也較爲地位,而且儒將爲多,都是較爲忠誠……東胡入境之後,願意成爲僕從軍,替敵國效力的大魏武將,爲數也並不多,而且多半隻是大勢去後,爲保命不得不投降,投降之後戰鬥力急劇下降,東胡人根本不怎麼信用。

這般的國家,就怎麼會亡國了呢?

這個問題,徐子先感覺自己還是看的太淺,未曾深處,或許在將來會有明確的答案?

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五百章 弓弦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六十章 邀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
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五百章 弓弦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六十章 邀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