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

“父親。”康茂才沉聲道:“要不要告訴大內氏我們的態度?”

“還不急。”康天祈道:“爲父在海上幾十年,學到的東西有很多,但最重要的無非就是兩個字,謹慎而已。”

“不必急,不要慌,只要將自己的事做好,外來的威脅無非就是威脅,無關緊要,如春風拂面。若感覺自己虛弱了,需要他人的幫助,那麼外來的威脅就是冬天的風霜了。”

康天祈閉上眼,對身邊的鄧七道:“你過幾天回平島時,告訴王直吾兄,勸他不要介入大魏北伐事太深,那幫子人,心如山川之險,心黑手辣,咱們海盜的那點子事,跟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比的。”

鄧七沉聲應諾,抱拳而出。

待鄧七離開之後,康茂才方向康天祈道:“父親,兒子一直奇怪,與天方合作始終不在父親考量之中,不知道是何道理?”

“是何道理,你小子想不明白嗎?”

“是不是怕爲後人非議?”康茂才笑了笑,似乎是不以父親的想法以爲然。

當海盜的,已經是徹底臭了名聲,還怕這些?

天方人當然給康家開過條件,相當優厚,也十分吸引人。若康家也爲天方所用,那麼蘭芳和三佛齊等國肯定抵敵不住,天方人的意思,就是要將這些國家並那些大島上的土著,一律歸化爲天方教徒,可允其自立,但要歸天方教所有。

天方人則派蒲行風等人出戰,並且出鉅額的資金,助康家打造兵器,訓練將士,一舉拿下倭國,使康家成爲倭國之主,也不要康家和倭國成爲天方教化之下,只要將來天方再打大魏,康家掌握的艦隊和倭國的民力物力,助天方人和蒲行風一臂之力。

康天祈森然道:“我少年不學好,好勇鬥狠,殺傷人命,只能流亡海上。我不抱怨朝廷,也不覺得大魏虧欠我。自家選的道路,有什麼可說的?但我當年在外,在海船上搶掠別人,殺害良善,內心豈無虧欠?我也曾被人所傷,傷口化膿,長蛆,發燒,疼痛不堪,當時只想着,哪怕是受斬絞之刑,我也想回家鄉,死在大魏國土之上。我這輩子,曾落魄過,也風光過,現在算是赫赫有名。我知道,康家的祖祠裡不會有我的牌位了,但宗族中人私下提起來,也不得不面露得色,畢竟,我從一個亡命徒,變成了倭國一方豪強,擁衆十萬,戰船過千,人哪,就是這樣,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到這個時候,大夥兒可是記不得我做了多少惡事,只知道我是一方諸侯,若我願意,大將軍,節度使,三品顯職唾手可得。族中的人提起我來,怎能不眉飛色舞?我死之後,你不必請內附,但朝廷一定會接納我遺骨到族中墓地安葬,族中人也會接納,若世間真的有靈,我到得地下,先祖會打我一通棒子,罵我不成器,做了不少惡事,但也不得不說,我康天祈是個漢子,沒有使家族過於蒙羞,不負這個姓氏。可若是我投附了天方人,禍亂我大魏,滅我漢人社稷,絕我宗社……天方人什麼德性,你還不知道?此後誰家還能有祠堂?若是這樣,我死後也是蒙羞先人,還有什麼臉面見我康家的列祖列宗?我這一生,臉厚心黑,現在老了,看起來慈祥可親,但人人還是畏懼我,因爲知道我談笑間可殺人。但我這一生至此,仍然有畏懼之事啊。”

康天祈還是頭一回與兒子這般談心,說到最後,康茂才已經悚然動容。

他沉思良久,終是對父親一抱拳,說道:“大人放心,兒將來就算部下星散,死於刀下,逃亡海上,亦不能爲天方人所乘。”

“這般最好。”康天祈重重的嘆息一聲,說道:“老夫少時,大魏還是強盛,誰敢打大魏的主意?現在好了,東胡人越來越囂張,王直老兒招安時說好了的,聽召不聽宣,表面臣服,不聽朝命。但北伐役起,王直還是願意爲朝廷所用,其船隊替朝廷運送軍械,人員,糧草。王直啊,也是盼着朝廷能打一次大勝仗,抽出空,騰出手來,好好再經營水師,在海上重振聲威。幹他孃的,這廝爲了老來子,什麼也不顧了。不過,老夫也是這般想的,若大魏真的再強了,憑老夫現在手中的實力,也弄個節度使,風光還鄉,豈不快哉?現在屈身在這倭國,堪比大名又怎樣,螺絲殼裡做道場,好似錦衣夜行,好生不爽快。現在那南安侯,象個宗室裡出色親藩的樣子,有人說他是少年的齊王,我看不然,他比齊王果決,心裡不象是個把規矩和綱常當回事的人,這樣的人,纔有當霸主的資格。”

康茂才道:“父親的意思是我們幫他們一把?”

“不!”康天祈道:“我們不出手,看他派出來的人怎樣,是不是夠成色,不光看南安侯本人,也要看他使的人。要是唯唯諾諾,膽怯怕事,就不堪扶持。你要記得,什麼樣的主上,用什麼樣的部下。那什麼趙王,也想着要招攬我,你不看看他派的什麼樣的人過來?要不是有點香火情,老夫直接將他派來的人捆了沉海。什麼黃子親王,兒子是天子,做事沒有章法,胡作非爲,以爲血脈高貴便了不起?卻忘了,天子,兵馬強壯可爲之,這話可永遠有理!”

到此時,康茂才方知道有人說自己父親老了是多麼可笑的笑話。

老而彌堅,心性堅定,意志強大,這纔是能縱橫七海,成就一番事業的海盜之王!

……

康家的動向,陳道堅並不知道,但倭國這裡暗流涌動,卻是相當明顯的事情了。

至晚間時,陳道堅挑燈夜讀,大體上了解了倭國這裡的動向。

室町殿那裡,對外貿易,還有對大魏,天方,滿刺加,三佛齊等諸國都沒有明確的態度。

從感情上來說,可能幕府將軍更傾向於和大魏保持良好的關係。

畢竟從遣唐使開始,倭國便開始學習華夏的典章制度文教之道,包括建築和茶道在內,俱是向大魏學習。

倭人的高層,可以輕鬆流利的書寫漢字,能做漢詩,甚至能用漢語來對話。

倭人的典籍,多半是用漢字寫成,雖然雜以本國文字,不似渤海國和朝鮮國,這兩國的典章制度是完全的漢文書寫,他們都沒有本國的文字。

而倭國有本國文字,使用七成左右的漢字,高層可以用全部漢字來看書,寫詩,對話。

不過陳道堅不以爲這種文化上的聯繫能使倭人放棄現實的考量,這很複雜,也能夠叫人理解。

大魏在持續不斷的衰落,天方人咄咄逼人,雖然天方在本土也面臨各種壓力,隨時也可能分崩離析,但最少在目前的階段,其看起來還是龐然大物,凜然不可侵犯。

倭國的高層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和南安侯府的合作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容易被看成在天方和大魏之間做出選擇,其慎重,遲疑,相當的可以理解。

是以當張伯甫返回駐處,向陳道堅稟報大內家暫時沒有見面的計劃時,陳道堅也並沒有顯露出生氣等負面情緒。

“大內家的意思恐怕就是不過問,也不保障什麼。”張伯甫相當生氣,說道:“此前我們已經花了幾千貫,從其武士到管領老中,家老,幾乎人人都曾經送到,這可是幾百萬錢,且是大魏的特產,字畫,古董,在倭國這裡更是值錢的多。東西收了,卻不替人辦事,倭人自詡信義無雙,看來也是吹牛的多。”

“事涉大政,送禮是無用的。”陳道堅合上卷宗,笑了笑,又捏了捏鼻樑,對張伯甫道:“若其大將軍,各家大名未能達成協議,最要緊的是大內盛達這個家督是怎麼想的,是選擇現在就對抗滿刺加和麪臨蒲行風的威脅,還是虛與委蛇,拖延時間?”

“更關鍵的便是,我們南安侯府還沒有展現出叫其尊敬的東西。”陳道堅若有所思的道:“棉布,生絲,包括鹽茶糖,這些東西咱們正在努力,可都還沒有成功,從商業上,咱們是有潛力,可是人家只是看到咱們的宣揚,未見實物。若是你是倭國的大名,你願意現在就投下重注嗎?至於水師,軍隊,人家更是隻聽咱們自己說,也未見咱們的艦隊出現在倭國港口。所以輕視咱們,甚至不把咱們當盤菜,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是這個道理。”張伯甫低了低頭,小聲道:“但輕視還不算什麼,我聽一個小者說,天方使團中有蒲行風的人,知道咱們南安侯府派人到這裡,天方人估計是要和倭人交涉,讓大內家把咱們全部斬殺,以確定合作的基石。若是如此,小人的性命不打緊,怕就大人也有風險。”

陳道堅很沉穩的道:“你怎麼看?”

“並非空穴來風。”張伯甫面色蒼白的道:“我看大人今夜就登船走,脫離險境。”

“那你就成了笑話了。”陳道堅臉上浮現出笑容,他對張伯甫道:“你以爲真的有人透風給你?花的錢不作數,透風給你無非是兩個用意,一則是告訴咱們,倭人的猶豫和不友好來自蒲行風的壓力,和他們自身無關。二來試試咱們,看咱們是怎樣的反應。這一次就算真的叫咱們跑了,以後還怎麼談合作?遇事則逃,象個當使臣的樣子嗎?”

“可是我等身在異國,又有何辦法可想?”

“倭人的習性你不懂。”陳道堅道:“咱們若能解決最好,解決不了,也該留在這裡切腹,向我們的主君謝罪,也向主人家謝罪,給人家帶來了麻煩……這就是倭人的習性。辦不了事,就拿命抵。”

張伯甫瞠目結舌,說道:“這是什麼道理?”

“這是他們的‘道’,”陳道堅道:“他們生活在自己這圈圈裡,活的也挺好。”

“那咱們怎麼辦?”

“怎麼辦?”陳道堅突然笑起來,說道:“既然在這裡,就用他們的道來解決事情……你把駐處所有的人集結起來,我派人傳令到福一號,調所有的水師戰兵前來。”

“好!”張伯甫出於意料之外的沒有推託,也沒有膽怯畏懼,他咬着牙道:“當初選調人到這裡,就說了不比在東藩安全,既然出來了就要搏一把,我聽陳大人的。”

“甚好,”陳道堅安然道:“水手們願來的,告訴他們每人賞錢二十貫,這事我作主了。戰傷,戰死的,按府軍的例子辦,給撫卹錢,給他們的家人養老。不願來的,也絕不責怪,水手原本就不是戰兵,沒有義務執矟交戰。”

“是,小人立刻去辦。”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九十章 獻祭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十七章 揚名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十一章 時光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九十八 密談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九十章 獻祭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十七章 揚名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十一章 時光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九十八 密談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