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

李開明在建州大掠富戶,雖然其打算治理建州爲根基,但安撫的是普通的百姓,豪紳富戶不在安撫之列。

除了少數名聲極好的官紳之外,大半的士紳富戶家產被抄掠,劉茂七在建州府城打了幾百副夾板,每天拷打那些被逮拿到建州的大戶們,嚎叫求饒之聲半夜都不停,很多建州府衙的人每晚都嚇的做惡夢。

好在拷掠雖重,卻只針對劣紳富戶,對百姓則是施粥舍藥,這樣人心反而逐漸安定下來。

而賊衆也藉此斂得百萬貫以上的錢財和數十萬石糧食,整個建州的精華算是都被劉茂七給用酷烈的手段搞到了手。

趙王和麾下諸將當然不會考慮的太過深遠,不過打下流寇,得幾十萬石糧和過百萬貫錢,這個誘惑可是真正夠大了。

戰場繳獲,按魏軍舊例,七成上繳,三成以賞賜名義賜給將士。

現在當然講不得舊日規矩,估計就是全部留下,朝廷也無計可施。

至於建州的精華被分,地方窮困之至,那是下一任知府的事情,和趙王,諸將卻是沒有絲毫的關係了。

趙王看着眼前,沉聲道:“既如此,當以何法進兵?”

眼前陣列,除了一條可以涉水而過淺而窄的閩江之外,東西南北俱是山,只有建陽縣城依緩坡而立。

四周有大片的山地,丘陵,小塊的平原區。

幾條官道如血管一般自縣城四周而出,幾十個村落和稀疏的林地之後便是依山而建的縣城。

賊衆明顯是以少數兵守城,因爲除了四周羽翼被剪除外,歷來守城只守備城池,那是將自己置之死地了。

守城是要有消息傳遞,有外圍守備,並且考慮到撤退等諸多事情,並不是將兵馬人員往城中一放便可守備了。

賊衆除了留少數人於縣城之中,卻是在城外立下大營,左側大營,背倚大山,約有萬餘人。

右側大營,則屏障了幾條官道,綿延數裡,約有七八萬人,旌旗飄搖,人馬俱衆。

趙王皺眉細看,劉廣泗,何致元等禁軍大將,也是在仔細觀察。

這些禁軍將領,軍事素質還是遠遠超過廂都將領,更是遠超趙王這半瓶子水都不到的親王。

“賊並非一無所長。”何致元皺眉道:“其矟,刀皆具,人人執兵,這和當年流寇在秦鳳,河東,河北時的情形不同。”

“這是建州給他們的好處。”李谷在不遠處苦笑出聲,接了一句。

衆將都是恍然,建州的鐵礦山和鐵場之多,不必多說,大量的工匠,礦工從賊,只要錢糧充足,給他們一個多月的時間,打造幾萬柄橫刀,長矟,有什麼難的?

除了兵器充足外,萬餘人的賊寇中還有不少持盾,束甲的精兵模樣的賊衆在,肅立旗幟之下,隊伍明顯要比鄰近官道的大營要整肅精銳許多。

“賊以大衆護持官道,不斷糧道,以少數精銳在縣城山腳下立營,以爲犄角之勢。”李谷倒是看過幾本兵書,此時分析道:“縣城爲胸,兩處營盤如左右手,倒是打的好算盤。”

“先生是懂兵事的。”劉廣泗譏刺道:“不過持矟拼殺,浴血而鬥,剿滅賊寇,還要是俺們披甲上陣廝殺才是。”

自上陣之後,武夫們桀驁之態盡顯,李谷是推出趙王的功臣,此前不免有些倨傲之態,在陣前之時,劉廣泗卻是不給他留面子,大加譏刺,李谷面紅過耳,十分羞愧,卻只得俯首不語。

“請大王下令?”劉廣泗看向趙王,說道:“怎麼破敵,如何拼殺,當以大王軍令爲重。”

趙王沉吟再三,終下決心道:“以廂軍擊萬餘賊寇,不必急勝,只要圍堵就好。以禁軍破敵大營,將縣城徹底圍住,便可獲勝了。”

劉廣泗,何致元,劉傑,李耀武,何得清,還有林知恩等人都頗感贊同,紛紛拱手答應,表示遵守軍令。

李谷內心感覺不安,廂軍飯都要吃不上了,以孱弱之師攻敵精銳,縱然是六七倍於敵,實難獲勝。

而就算禁軍突破賊寇大營,斷絕官道往來,但賊寇坐擁幾十萬石糧,肯定囤積糧草在城中,水流不絕,食水不缺,圍起來有什麼用?官兵反而肯定會是糧餉不繼的一方,圍城方先斷糧而走,這可就真的成了天大的笑話了。

但趙王躊躇滿志,諸多將領都轟然應諾,李谷一個官職都沒有的幕僚,如何敢在此時出言反對?

況且李谷雖然讀過不少兵書,對真正的戰陣之事卻也是相當的懵懂,只是隱覺不妥,卻也是想不通透,更不要說組織言詞來反對了。

……

夜暮降臨之後,諸軍的軍營中反而熱鬧起來。

大量的甲兵被放在營前守備,畢竟攻打一方立足不穩之時,守備方突然襲擊,倉促之下都會略有斬獲。

禁軍諸將經驗還算豐富,加上白天目睹賊寇兵容頗盛,所以也沒有太過大意。

至子夜之後,略作休息的諸將已經全部起身披甲,夜間風寒,兼有寒露,每個身披鐵甲的將士身上都落滿白霜,整個營區嘈雜聲不停,都是在咒罵抱怨。

“劉傑,何得清,李耀武他們,真是不知死的鬼。”

劉廣泗的大帳之中,齊聚五個禁軍的軍都指揮,衆人喝着熱茶湯,隨意吃着點心,臉上都是隨意從容的笑容。

劉廣泗自詡年資最高,甚至有希望成爲福建路的廂都指揮,當仁不讓的坐着主位,其餘禁軍四將,分列左右。

劉廣泗,何致元,林知恩,這三將原本就是趙王麾下,三人一中兩左,將張縱武,楊奮兩人放在其右。

五人原本就有很多勾心鬥角之處,張縱武與齊王親厚,其部下也多依附於齊王,現在則心向中山王。

楊奮則倒向林鬥耀,林知恩也對林鬥耀關係較近,大勢之下選擇倒向趙王而已。

只有劉廣泗,何致元二人是趙王栽培多年的鐵桿,不過劉廣泗的捧日軍下誅除和趕走了很多傾向齊王的武官,戰鬥力其實減弱,只是仗着年資高坐在主位,其餘諸將,多半明捧暗貶,不將他放在眼裡。

劉廣泗自我感覺倒是良好,先說一句,接着便又笑道:“他們一心想撿個便宜,我看他們要嗑掉牙齒。”

“那一萬兵豈是好啃的?”何致元冷笑道:“賊衆老營兵,劉茂七,乃至李開明,多半就在那萬人營壘之中。”

“那且也不必多管。”林知恩道:“其實劉傑,何得清也未必不知道難啃,多半是出工不出力,廂軍疲敝,缺糧少餉,他們也就是搖旗吶喊,壯壯聲勢,諸位將軍也不必太當真。”

衆將俱是凜然,劉廣泗這時也明白過來。

他們禁軍大將暗藏鬼胎,不願去強碰那賊寇精銳,而是選擇去攻打大營,雖然大營人多,明顯是新附之兵,少數有經驗的賊寇當軍官也穩不住軍心,看似難打,其實是容易下口的肥肉。倒是那萬人營壘,當是以大量賊寇和精銳新附礦工組成,是難啃的硬骨頭。

廂軍諸將也不是傻子,慷慨接令,當然也各自有算計考量。

廂軍士氣低落,缺餉少食,接陣之後遲疑不前,趙王憤怒又能如何,難道能盡斬廂軍?只要做出圍困攻打的表象,足夠敷衍便是了。

劉廣泗這時也省悟過來,未免有些難堪。

雙方都在算計彼此,廂軍諸將的打算是出工不出力,禁軍是打算吃肉棄骨,現在看來,彼此都算是得償所願。

劉廣泗冷冷一笑,說道:“賊寇大營中糧草軍械必多,此戰繳獲,他們可別想分潤。”

“這也是常理,他們也沒想這麼多。”林知恩笑道:“就是想咱們破大營,合圍山下營盤,得糧餉後,逼李開明帶精銳遠走,咱們復地立功,分繳戰後所得,他們就滿意了。”

“這幫狗!”

劉廣泗罵了一句,也就不復多說。

……

天色微明之時,諸軍已經吃了早飯,哪怕是廂軍,因爲大戰在即,諸將也想方設法令將士吃得一飽。

官兵這邊動靜很大,相隔數裡,瞞不住賊寇,對方營中也是號角連聲,半夜之後動靜極大,顯然也是在備戰。

戰場以山腳,縣城,官道大營展開,此時不僅人蹤不見,戰場四周的野狗,飛鳥,都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俟太陽升起,逐漸驅走寒露之後,各營中旗幟招展,鼓聲響亮,所有人俱是知道,大戰就要開始了。

此戰廂軍禁軍近九萬人,加上民夫,官兵一方十萬人。

賊從亦有八萬多人的城外大營,近萬人守縣城,萬餘人守山腳一側營盤,也是十萬人之衆。

二十萬人規模的會戰,就在這種心思各異,上下異心,倉促之間便開場了。

至辰時末刻時,禁軍和廂軍整隊完畢,在官道,田野,緩坡之上紛紛列陣。

隊旗,都旗,營旗,軍旗,廂都大旗,分別飄揚招展。

趙王在一處高坡上立中營觀戰,禁軍和廂軍分別從左右而出,其實倉促立營,不過是在大營外紮下木柵,放些鹿角拒馬之類,連壕溝都沒有挖掘。若是名臣宿將,定會將所有將領拘捕到中軍帳前,以軍棍痛打一通……敵寇有千餘精騎,騎兵之威豈是等閒?如果不嚴加防患,不僅糧道危險,若敵騎襲營,千餘精騎穿數萬人之陣有什麼難的?廂軍怕是直接一戰而崩,這仗根本就不必打了。

也還好流寇與官兵交戰,常常慘敗,痛感自身素質遠不及官兵,李開明此役也早就定計,並無拿老營騎兵浪擲的打算,若其不然,怕是騎兵一穿,官兵已經敗了。

趙王卻根本看不出來這一點,相反,他在高坡之上,看到長矟的矟尖化爲點點寒芒,看到無數甲兵從簡陋的營壘中魚貫而出,列爲大陣之後,卻是有一種志得意滿,驕傲之至的感覺。

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十四章 報館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
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十四章 報館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