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

“不要殺,不要殺我。”一個穿便袍的男子掉落下來,所幸角樓下方種植着花木,土地很軟,那人摔的不輕,但很快爬起來,大聲道:“本官是參知政事劉知遠,沒有天子詔命,誰敢來殺我?”

“假冒朝廷高官是死罪。”徐子先走過去,看着那個五十左右的男子,說道:“你真是劉知遠?”

“本官正是……”

劉知遠內心還有最後的救命稻草,韓鍾未必敢擅自殺掉他這個大參,破壞了天子的平衡大局。

本朝政爭,也很少涉及到性命,戰敗者辭官回原籍養老就是。

適才徐子先等人悍然衝殺進來時,劉知遠渾身的血液都好象凝固了一樣。

他任地方官多年,經歷過若干次戰事,但從來沒有哪一次戰事,他能看到武夫們展露如此悍勇的一面。

大魏的禁軍不行,傳聞中的東胡兵似乎也是這樣悍勇,但劉知遠沒有見識過。

接下來劉知遠就是看到了自己的部下被人一邊倒的屠殺,完全不是對手,等角樓起火時,劉知遠的大腦裡還是一片空白。

所有人都只能跳下去,包括劉知遠這個尊貴的參知政事在內。

能不能保住性命,只能是看對方能不能認可他的身份,這是最後的一線生機。

“你是南安侯徐子先?”劉知遠慌不擇言的道:“若放過在下,在下面見天子,力勸天子封侯爺爲親王。”

徐子先沒有出聲,只是叫人將劉知遠看住。

過了一刻功夫,後院的喊殺和慘叫聲也逐漸停止。

大量的俘虜被押送出來,約有一百多名牙將,都是面色灰敗,渾身顫抖,他們更多的同伴已經被追斬過程中殺掉了。

這些牙將也是投降及時,所以保住了性命。

一百多人的男子被一半押了出來,多半是奴僕模樣,也有十來名幕僚清客打扮的男子。

“那人就是方少羣。”張虎臣全身是浴血,但並沒有受傷,只是一副殺人殺多了的滿足模樣,指指一個不到三十,身量很高,略顯瘦弱的男子,說道:“侯爺說要對他客氣些,所以兄弟們都沒有冒犯。”

徐子先默默的打量着方少羣,同時發覺對方也在打量自己。

“狷狂書生。”這是徐子先對方少羣的第一印象。

眼前遍地的屍體,被斫斷頭的也不在少數,方少羣的生死可謂在徐子先的一念之間,對方卻是渾不在意的樣子,只是瞪眼看過來。

“貴介公子。”這也是方少羣對徐子先的第一感覺。

不管怎樣,徐子先是生在侯府,長在侯府,一些習慣上的東西沒辦法徹底去除。

比如腰間的掛飾,都是相當精美的玉器,穿着的箭袍和武卒一樣,但靴子卻是精心揉制而成的鹿皮靴,價值不菲,而且作工十分上乘,不是貴人是穿用不起的。

加上不俗的儀表,高於常人的身高,還有二十左右的年齡,這樣的人出現在京師街頭,很容易就會被歸類到帶着祖上恩蔭的貴公子哥的行列裡去。

就算穿箭衣,也會被認爲是一個喜歡打獵的貴公子,和普通百姓是兩個階層。

再看一眼,徐子先略有改觀,對方的氣質雖然有明顯的狂狷之色,但眼底深處卻是閃爍着睿智的光芒,這種眼神,是飽讀之士加上在紅塵俗世打滾,歷經世事,洞徹人心之後纔有的眼神,裝是裝不來的。

而想一想,方少羣在劉知遠府邸是最頂尖的幕僚待遇,劉知遠給幕僚的饋贈來說,方少羣都是最頂格的一位。

而方少羣因爲反對劉知遠瘋狂的北伐計劃,不惜破壞自己已經得到的一切,不得不說,這個人聰明之餘,也是相當的瘋狂。

至於方少羣傳遞消息的辦法也是十分巧妙,找到的目標是王直那個老狐狸,透露消息之後方少羣還順道指明瞭方向。

這個人,聰明多智近妖,簡直令人畏懼。

而方少羣也是略微修正了一下對徐子先的看法,從貴介子弟,變成了赳赳武夫。

徐子先站立之姿與張虎臣等諸武官是一樣的,兩腿略開,腰背挺直,身上蘊含着無盡的力道,障刀還是沒有收在刀鞘裡頭,刀身上還在流淌鮮血。

斧子當然丟開了去了,臨時找的長斧,不是什麼好東西,一般的情形下也用不上。

這一次破門之戰,徐子先反而放棄了此前的一些想法,他記得國外的早期方陣中,有巨斧手,重戟手,現在看來,還是不要弄那些花哨的東西,就以長斧來說,若不是在這樣狹窄的庭院中交戰,十幾斤重的重斧,哪有幾斤重的長矟好用?哪能如長矟那樣可挑,刺,揮,而且那般收放自如?

再下來,方少羣打量的則是張虎臣,劉益,林存信,李福祥,還有高時來,田恆等人。

俱是一時豪傑,而徐子先二十左右的年齡,南安侯也不是什麼宗室高門,居然能羅致到這麼多出色的人才?

還真是令人驚歎!

“方先生,京師肯定不能存身了。”徐子先收起刀,走到方少羣身前,抱拳道:“隨在下去福建路如何?”

方少羣背主的事,肯定是瞞不住,遲早傳揚開來。

這樣的人再聰明,京師的貴人們也肯定不敢再用,而且定然會被劉知遠的餘黨所報復,回家也只會牽連到宗族。

“上來就招攬啊……”方少羣笑了笑,說道:“我是心灰意冷了,打算找個道觀寄居,當個道士算了。”

“先生何必自欺欺人?”徐子先也是笑道:“以先生之才學,胸懷抱負,還有年齡,就這麼找道觀隱居?底下幾十年看南華,燒丹煉藥?”

“先生必定以爲福建路太偏遠,難以施展。”徐子先又道:“我只想說,京師雖然是風雲激盪的中心,但在這幾年,不易施展,也不是施展才學的地方。放眼朝中,我不知道方先生能將才學託付何人?”

方少羣皺眉,他確實並沒有去福建的打算,哪怕留在王直那裡,在方少羣看來也是比去福建要合適一些。

畢竟福建雖富,卻地處東南,距離政治中心的燕京太遠,哪怕是次中心的江陵也是太遠了。

不過徐子先的話意有所指,由不得方少羣不仔細考慮。

“朝廷意欲北伐,不過癡人說夢。”徐子先很直率的又接着道:“當今天子在上,北伐大計勢不可免,這般大勢之下,留京又有何益?”

方少羣道:“總是事在人爲。”

“說的好,事在人爲。”徐子先點頭道:“我的意思是將來之大勢在海上,能在海上稱雄者方可言大勢。”

“王直久在海上,可是隻巴巴到燕京送錢給朝官,可沒見大魏朝官跑到海上去找王直送錢送物。”

方少羣還真是言詞如刀,反應敏銳之至。

徐子先道:“時勢不同,選擇不同,做法不同,方先生就真的一點不好奇?”

說到此,也是差不多把話說遲了,這人如果真的還是不肯跟隨,那也沒有辦法……當然是強行綁過去。

徐子先可是沒有放棄人才的打算,方少羣的智略遠在李儀,孔和,傅謙,還有眼前的陳佐才,陳道堅等人之上,有這麼一個謀主,徐子先要省多少心力!

此人在京師孤身一人,先是母喪,後是父喪,守孝多年,連妻子都未討取,可是一心用在劉知遠的大計之上,若不是劉知遠昏頭,對方少羣不夠信任倚重,還有瘋狂的北伐計劃,哪至於落到如今的下場?

這就是大勢所趨……逆天而行的人,哪怕是有方少羣這樣出色的謀士,最終還是隻能有落敗身死的下場。

現在的歷史走勢出現了偏差,徐子先的記憶裡是北伐沒有那麼大規模,而且戰事持續時間很久,戰敗之後,劉知遠相位開始不穩,天子佈局後,斷然將其換下,並且下獄,論死,在西市斬首,家產抄沒,男十六歲以上斬首,以下流放,女眷皆沒官爲奴。

下場也沒比韓鍾強到哪去。

其後天子就陷入了瘋狂之中,幾乎是一年換三四個宰相的頻率,大魏宰相從百官之首變成了替罪羊,國事稍有不順就免去首相,甚至逮拿問罪。

底下的參知政事,權同樞密,還有各部的尚書,也是動輒獲罪。

在東胡入福州之前已經有人統計過,崇德十四年後,易任十七任宰相,逮拿下獄者六人,論死者三人,朝官七品以上的,問罪的有三百餘人,論斬的七品以上的大臣,有五十餘人。

到燕京被圍時,崇德帝才發覺外無援兵,內無忠臣,所有人都盼着天子去死,除了少數內侍外,當天子臨死之前,這才發覺自己已經衆叛親離,從重臣到小臣,竟然無有一人出現來救助君父。

孤家寡人,不過如此。

當然,衆人棄絕的是崇德天子,從河北到山東,再到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兩浙,兩湖,諸路俱是有風起雲涌的抵抗,只是各路離心,一直未曾合力,趙王倒是在福建登高而呼,可是他根本沒有德才威望,無法合聚衆力,最終趙王掌握的也就是福建路一路而已。

就算是福建一路,那些涌現的英雄豪傑,比如葛家兄弟,劉益,張虎臣等人,也都是各行其是,沒有哪一路豪傑願意依附到趙王麾下。

父子二人,還真是一路貨色。

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章 秀娘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十六章 更好
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章 秀娘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十六章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