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

總旗官有話沒有直說,怕壞了士氣,這些野人真的是不怕死,只是此前一直和大魏這邊相安無事,所以還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衝突。

但南安侯府的樞機房已經有機密文書傳送到總旗這個級別,近來燒荒越來越逼近土著地盤,也就是接近山腳……東藩這裡的大山,綿延千里,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七成以上是山地。

當然也不全部是高山,從平原到丘陵,再到山地,山地中也有平緩處,可以立下村寨,種一些簡單的作物。

南安侯府這邊逼的越近,對高山人的壓力就是越大,兩邊發生摩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若是真的打起來,總旗很是懷疑,這些未經過訓練的丁壯,面對那些悍不畏死的野人,就算能贏,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哪怕就死上三十人,也就是十分之一,怕是整個丁壯隊伍就崩潰了,而一旦大規模死人的消息傳出來,對南安侯府的移民計劃也是一個相當沉重的打擊。

瘴氣,荒僻,瘟疫,開荒的辛苦,這些都能拿南安侯府的各種優待和未來的希望來吸引更多的人。

就算新來的還要住幾個月的油布帳篷,但看到那些小院,那些很象樣子的定居點時,心中充滿希望時,一時的艱苦又算什麼?

但要是被土著襲擾,甚至是殺害開荒的官戶,這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情了。

若果真如此,怕是沒有幾個人敢繼續上島上來了。

兩邊的距離說遠也不遠,大約相隔不到二里,只是中間隔着幾處丘陵緩坡,灌木和草從都長的很高,所以看過去並不是太真切,有些模模糊糊的感覺。

在人們的前後左右,四處都有火起來了,這叫丁壯們有些焦慮。

這時左側出現警備士們的身影,剛剛的警報就是他們發出來的。

這些警備士也不敢離的太近,只是遠遠的發出警報之後,仍然保持着和土著裡許的距離。

如果事有不對,這些人未必靠的住,他們畢竟是此前的駐島廂軍,士氣,體能,戰技,都是跌到谷底。

現在他們被留任,此前被剋扣的軍餉按足額的兩貫發,福利待遇也是和南安府兵相差不多,並且也能將家人接到島上,這些待遇足夠叫他們撐過辛苦的訓練,平時也能盡職維持地方治安,不然叫他們上前拼命,還是過於爲難了這些前廂軍將士。

好在,騎兵們的身影很快就出現在了東南側。

十餘騎說起來少,但十幾個騎兵飛馳而來,動靜也並不算小了。

土著們明顯有些騷動,隊伍中有些盲然。

此前他們專心對着十一百戶這邊,現在另外兩側都出現了敵人,人數雖不多,但明顯是正規軍的樣子……土著不是傻子,他們和大魏打了二百多年交道,大魏的正規軍人他們還是認得的。

騎兵中有一騎單獨向前,開始向土著喊起話來。

雙方對答了一陣,又對峙了一柱香的功夫,十一百戶這邊突然騷動起來,土著們後撤了。

“好險,好險。”李國柱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說道:“這一次我真的感覺是差點兒就打起來。”

在場的人都有相同的感覺,與此前的若干次對峙不同,這一次看起來土著是真的想動手。

“經此一事,大夥的膽子是大了不少啊。”李國柱捏了捏弓柄,感覺弓柄上滑滑的全是自己的汗水,適才兩手和背後已經汗如泉涌了。

不僅是天熱和四周的火和煙氣烘烤,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還是惶恐和害怕。

畢竟是普通人,未經歷過眼前這般危急緊張的事。

“無事的,土著也是人。”總旗回首安撫自己旗下的人們,大聲叫道:“真打起來,他們的弓力不如咱們的弓,人不如咱們多,還有騎兵威脅他們的側翼,十來個騎兵他們得調幾十號人守側翼,再放幾十號人守着上風頭的警備士……他們又不知道警備士不能打,是不是?這樣對着咱們三百來人的只有百來土著,真打起來,他們會是咱們對手?”

衆人這麼一想,倒是真的輕鬆起來。

李國柱笑着道:“咱也是七尺高的漢子,對面那些小黑矮子,憑甚就能騎到咱們頭上?”

總旗趁熱打鐵道:“他們是要逼咱們不要開荒,不開荒哪有那麼多田畝休耕輪作?不休耕輪播,產量能上去?按君侯和傅司官他們估算,要是水源足,肥料足,兩年一輪,選育良種,深耕細播,憑着東藩的天時,一畝稻子最少能收三石,這是最低的平均畝產,可能會收四石,五石,六石,這般好日子,能毀在這羣生番手裡?”

“他孃的,來多少殺多少!”

“幹他娘,老子的長矟也不是燒火棒?”

“咱手裡的弓箭,也真的不是擺設。”

被總旗這麼一說,衆怒頓時就是起來了。

各人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放火燒荒,開拓田畝,又不是燒到山上的土著村寨,也沒有往山裡開疆闢土,這幫土著,他孃的出來鬧個什麼勁?

要是真的被土著一攔,各人就慫了退回來,以後還怎麼繼續燒荒闢土?

從後世環保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燒荒簡直是對自然生態最野蠻的破壞,但人類從狩獵到採集野果,再到畜養動物,然後到種植作物,這是一步一步走向進化的道路。

不要以爲山民狩獵很舒服……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是最辛苦的狀態,明朝末年的紀錄,女真各部都要不停的拿本部的特產換大明的鹽,鐵,糧食,藥材,耕牛,爲什麼?因爲種地的收入最穩定,可以使部族富裕,增加部族的人丁。

最強大的遊牧民族,比如蒙古俺答汗部,其也是種地能手。

建州部就是祖孫三代立志耕作,以耕戰而不是漁獵起家。

純粹的牧民在漠北,窮的連箭矢都是用骨制箭矢,毫無戰鬥力可言。

最純粹的漁獵民族是鄂倫春人,索倫人,鄂溫克人,這些通古斯人在幾百年後還有一些小部族生活在河畔和密林中,以漁獵的方式維持生活,他們住雪洞,吃生肉,豐年部族添丁進口,荒年成片餓死凍死,這纔是遊牧和漁獵民族的真實生存情況。

後人不明所以,吹噓這些在山裡,草原,森林裡的少數民族彪悍勇敢,他們要真的彪悍和勇猛,那就是漢人在草原和密林裡啃生肉,摘野果了。

而漢人恰恰佔據了易耕作的大片良田,東亞最大的平原,最長的江河,最豐饒的土地在漢人掌握之中,只是文明老大,腐朽從生,自身的力量不斷的內耗掉,纔有被異族得手的可能。

騎兵們很快又策騎歸來。

“國基兄弟。”何百戶遠遠叫道:“土著們過來爲着何事?”

騎兵都頭叫道:“說是咱們燒荒距離他們的村子太近了,有危險。”

“這不是放屁麼。”何百戶怒道:“咱們這裡,距離他們村子最少還得二十里。”

林國基點頭道:“近來這樣的事很多,土著似乎都有不安份的跡象……何百戶,你們抓緊燒荒,一會我們掩護你們退回去。”

“君侯最好出一次兵。”何百戶眼中冷芒閃爍,與此前和黃來貴說話時的那種商人般的圓滑,這個時候,纔看的出來一個老兵的風骨!

什麼叫見過血的老兵,不懼廝殺,不怕上陣,甘於流血拼殺的,這纔是老卒!

普通人,因小事吵架,多半都是虛張聲勢,能揮拳打起來的,十個人中怕只有一兩個。

而武卒們,則是持矟帶弓,乾的是要人命的買賣,何百戶臉色一冷,已經有不少人感覺到了威脅和壓力。

林國基點了點頭,也是感佩眼前老兵的氣息,他抱了下拳,說道:“待十一百戶這裡燒荒結束,我們立刻返回,上報都頭和侯府樞機房知道。”

“這樣最好不過。”何百戶正色道:“宜早不宜遲,我怕耽擱一天,都會出色!”

……

害怕出事的不止是十一百戶,徐子先在早晨起就接到連續三起警報,到了午後,一共是五起。

都是燒荒,或是在田畝外圍邊緣看到大隊的土著。

下午時,樞機房將最近數日土著出動的頻率彙總分析一下,由李儀親自找徐子先稟報。

“君侯,我看是山中幾個近平原的部落,不高興我們過於迫近,生番也不是沒有腦子。他們出動一二百人的規模,連續多次,應該是一種警告。”

“李公說的是。”坐在徐子先下首的方少羣欠一欠身,說道:“以在下看,先是警告,應該是出動十幾人到數十人的規模,稍做襲擾。到現在出動一二百人的規模,應該是已經在考慮是和我們交手了。如今天上報之事,十一百戶遇到二百多人的土著,不是應對得法,應該是已經打起來了。”

“是的。”李儀臉上露出憂色,說道:“我們樞密房的人也是有這樣的判斷。”

方少羣掌軍謀司,就是針對東藩內外,包括整個大局的謀劃,判斷。

樞密房也有這方面的功用,但主要還是研判東藩島內的局面。

畢竟秘書閣現在統領的地盤只有東藩,就算是澎湖,明面上還是算屬於大魏所有。

“鳳岐有什麼建議?”李儀看着方少羣道:“現在這局正好,最近又到了三百頭牛,算來島上已經有一千七百頭牛,就算兩月內再到一千來戶,也能三四戶輪着一頭牛。還有六千一百匹馬,騾,驢,牧畜是足夠了,人力,丁口,也是足夠。下個月,燒荒到環島官道差不多的距離時,新的定居點留千餘壯丁繼續跟着大匠們做事,還有千餘壯丁繼續造各個工廠和船場碼頭,剩下的,最少還有兩三萬人的丁口可以大規模的挖渠挖井開荒,這個時機正好,天氣還趕得上種一季稻子,若是把這時間浪費了,就實在太可惜了!”

-------

感謝大家支持。

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
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