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

天黑時福州府城仍然是城門大開,這令得魏翼相當意外。

從陸路一路折返,先是走的運河道,從通州至德州,再到楚州,揚州,過江到潤州,至江陵盤桓了幾天,再從江陵入水道,經江南抵浙東,再起陸行,經過獨石關和仙霞關,經過衢州,建州,再順閩江坐小船而下,途經谷口和南安時,魏翼上岸去拜訪徐子先,卻知道徐子先已經至岐州上任,並且多日沒有回侯府了。

南安一切如常,氣氛平淡,地方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總體來說,魏翼從大魏北方至江南兩浙,再回福建,除了感覺北方的灰塵太大,建築物和樹木都灰濛濛的之外,最大的感覺就是各處都處於貧困和緊張之中。

其實就算大魏極盛之時,貧困也是相當常見的事,但從來沒有過如崇德十四年時這種大規模的,普遍的,令人絕望的貧困。

河南,秦鳳,河東,永興軍各種處於綿延不絕的天災之中,東南和江南財賦也連年下降,更重要的是百姓普遍的貧窮,魏翼記得,在十來年前他年幼之時,那時候是文宗的末期,地方相當富足,雖然大魏國用財稅是連年下降,但民間普遍富足,每個壯年男子一天都有六十錢到一百錢的收入,當時的物價也低,六十錢能滿足一家四口的溫飽,每天收入一百錢可以保障隔幾天吃一次肉,並且還有節餘,應對日常雜務開銷,衣袍鞋襪和治病的儲蓄。

當然也會有窮人,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窮人,可是魏翼的總體感覺是,現在由北至南,窮人比十多年前普遍增多,而且人們都心懷不滿,感覺身上有沉重的負擔,對未來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希望。

很多人都有不安全的感覺,隱隱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儘管大魏表面上還未失寸土,天子,兩府,一切如常,但人們心裡就是有一種大廈將傾的危機感。

經過進士試,三個月不到的觀政,十幾天的行程,來回萬里之遠,魏翼感覺自己的內心並未變得更加強大,歷練之後也未更精明強幹,對自己的未來前途,魏翼從未擔心。二甲進士回福建路任職,起步就應該是知縣或是七品下八品上的清貴職位,十年之內能到文官五品,二十年內到文官四品,如果朝中沒有強援,自己也不是名動天下的大儒或立下什麼轟動天下的大功,一生仕途大約就是如此。

魏翼的祖父是這樣,父親要稍遜一些,他家族對他的希望就是能追上祖父當年的功業。

對自己的功業,魏翼不是太迷茫,有自己家族的支持,加上徐子先的人脈,將來必定不會太差。

但他現在是對大魏的情形產生了真實的懷疑……至衢州時,獨石關一帶發生了嚴重的叛亂,魏翼平安無事,但感覺更加不好了。

衢州這樣的地方也有大規模的叛亂了,和河南,永興軍,包括荊湖北路,荊湖南路的情形相差不多,就是山民嘯聚爲亂,抗擊官府,直接的原因就是朝廷和地方的稅負太嚴重了。

衢州那裡直接的原因就是鹽價太貴,魏翼到市面上看過,一小包粗劣不堪的粗鹽,貴人們絕難下嚥,一小包就要五百錢,這個價格令那些一天只能賺幾十文的實在難以負擔。

先是出現私鹽販子,然後是團伙,接下來就是大量的山民呼喊口號,搶掠官府的鹽倉,官府進剿,導致山民武裝對抗,直接釀成了大規模的叛亂。

魏翼雖然是官紳世家,但這一次毫無疑問的是站在山民們一邊。

在抵達南安時,魏翼心境不佳,只有見到小妹時才露出歡喜的笑容,不過兩人相見時間很短,徐子先不在別院,南安侯府別院沒有當家男子,哪怕是親近如魏翼也不宜久留。

在同小妹告別之後,魏翼嘆了口氣,在經歷許多之後,毫無疑問魏翼已經成熟了很多,好在對小妹的感覺未變,這也是可堪慶幸的地方。

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前途,加上個人的感情,這些東西在青年人的心裡來回翻騰着,他有時慶幸自己未來可期的幸福,有時候又痛恨自己,這是相當複雜和激盪的情感,也是有良知的聰明年輕人,在成長道路上有這種經歷和思想衝突,其實是一件好事,對魏翼來說就是如此,儘管他現在並不一定清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代表着什麼。

……

抵達福州南門時,魏翼被涌動的人潮擋住了好一會兒。

在擔心進不了城門的同時,他也是令自己隨行的伴當去打聽出了何事。

在福州這裡,一年三百多天,哪怕是上元節那天也未見到如此瘋狂的場面。

大量的人羣在城門外來走動着,人們臉上有相當明顯的狂熱色彩,很多人簡直象是要去殉道一般,神情莊重而嚴肅,有不少中年男子眼中都明顯有淚水,這也令得魏翼感覺出了極大的變故。

哪怕是天子身故,福州這裡都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場面!

婦人時不時的尖叫着,男子們都神色嚴肅而略顯緊張,似乎是在等候大事發生,又象是已經發生了一件天大的大事,而人們還不敢確定其已經發生了。

“公子。”長隨奔回來,臉上也是一臉的嚴肅,似是在強行壓抑着跳躍和歡呼的衝動,這個魏府伴當對魏翼道:“聽人說是有岐山港那邊的消息,南安侯帶着部下,昨夜翻越了岐山,衝入港內殺了陳於泰和他的部下,岐山盜已經被剿滅了?”

“啥?”

魏翼下意識的問了一句,長隨又補充了幾句細節,比如已經有船隻去運送頭顱,大府楊世偉第一時間趕赴岐山港,應該會在岐山覈實戰報。

現在最新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所有人都不能確定,天黑之前,四周最少方圓五十里範圍內的人們都聽到了消息,這也是福州城門外聚集了大量人羣的原因所在。

陳於泰在福建路可謂是天怒人怨,這樣早就該惡貫滿盈的海盜頭目到現在沒有授首,完全是大魏軍方的恥辱!

對很多福州和漳州,泉州的百姓來說,陳於泰這三個字就代表着太多苦難和仇恨,這三個字完全是浸泡在鮮血裡的魔咒,這麼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因爲這個名字而家破人亡,親人離散,直接死在岐山盜手裡的人最少超過萬人,這就代表着一萬個傷心欲絕的家庭,而漳州之亂,陳於泰是帶領蒲行風等海上諸盜的先鋒,漳州城破被屠,那一次就有數萬人死在海盜手中,事後數月間,附近州府組織的青壯男子都在不停的收斂被害人的屍骨,一兩年內,漳州府城中只有少量人居住,一直到近十年之後,現在的漳州還沒有完全的恢復元氣,這都是拜陳於泰所賜。

這個人如果被押解到福州這裡,斷定沒有辦法活着進府城,甚至沒有辦法保留完整的屍身。

聚集在府城內外的人多半都是與陳於泰或是岐山盜有直接的血仇,在這個時代,足夠叫人奮不顧身的去撕咬其身上的血肉,甚至是將其零碎斬成肉沫。

“魏燕客,燕客!”

不遠處有人在叫喊着,魏翼凝神注目過去,卻是週報的主編鄭明遠。

“鄭主編。”魏翼跳下馬來,拱手笑道:“久偉了。”

鄭明遠一臉興奮,拉着魏翼道:“燕客,先要恭喜你,高中二甲進士。不過,眼下之事更值得咱們高興。”

“多謝主編。”魏翼笑道:“小弟的這一點喜事,和誅除岐山盜相比,那又什麼也不算了……我想鄭兄拉住我,應該是有所委託?”

鄭明遠也是進士出身,不過是三甲,先在某縣任縣丞,後來感覺熬資歷熬到軍州同知就算前途頂點,很難出人頭地,其文筆倒是相當不錯,十年間從週報一般的主筆到主編,雖然不是官員,其影響力倒是超過了普通的知縣,可見其當初的選擇並不算錯。

“燕客人生的俊秀,性格卻是直爽,果然是有起錯的名,沒有取錯的字……”鄭明遠也是豪爽脾氣,當下笑着道:“燕客你遠道而返,還未進府城,但週報急欲要登剿滅岐山盜報道,現在缺乏細節,若想趕在明天出特別刊,今夜就非得多瞭解一些細節不可……”

“明白。”魏翼對此事當然不會拒絕,笑着答應了下來。

魏翼距離報道上任還有一段時間,原本是要在家裡多休息幾天,見一見親友,休息調整好之後再去安撫使司報道,對他這種新科進士來說,不管是主政一縣還是在福州府或某軍州任職都是會很快安排下來,缺額不是很多,但安撫使司會盡量安排比較清貴和重要的職司給新科進士,當然也是要視其考試的名次,加上家族的運作。

以魏家的家世加上魏翼的名次,應該是會安排一個比較好的位置,清貴,容易出功勞,也容易升遷的官職。

加上徐子先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南安侯現在在福建路炙手可熱,誰不知道魏翼與徐子先的交情,還有傳言,魏家將與南安侯府結親?

魏翼的父親已經有傳言,將至興化軍任宣撫副使,這個職位等同觀察使,上州知州,算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升職轉遷。

在這個位置上,上至宣撫使,知府,或是一路四司的副使,均有可能。

這種轉遷只有安撫使夠資格做出決斷,可想而知這是林鬥耀對徐子先持續釋放善意的一種表示。

當然地方政務錯蹤複雜,林鬥耀在人事安排上不可能一手遮天,只能是昌文侯府等地方實權勢力也相當贊同此事,這種轉任可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對週報來說,魏翼欠一份人情,當初以解試舉人的身份至週報能任主筆,這本身就是一種人情。

其次,事情事關徐子先,魏翼自是責無旁貸,理應走這麼一趟,並且寫出相當出色的文章。

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章 白紙第十七章 揚名第十一章 時光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
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章 白紙第十七章 揚名第十一章 時光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