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

月前徐子先就陸續保舉了所有佐屬在團練中的官職,此前他是要考察,數月下來基本上也是看清楚了。

再拖延下去,就會挫傷部屬的信心和耐性了。

但上報之後,大都督府早就批了,團練情形特殊,雖然是朝廷官職,但和各地州府和禁軍,廂軍的文武官職序列不太相等,雖然也是朝廷正式的官職,但基本上團練官要調入容易,調出很難。

除非官聲顯赫,擁有世人仰慕的大才,或是立下大功,海內聞名。

比如吳時中這樣的,就算入團練爲官,想到他處爲官,只要左相韓鐘不刁難,也是相當容易的事情。

而其餘的佐官,入職容易,平調到州縣任職,就不是那麼容易和簡單了。

所以一般團練使保舉的官職,基本上都會批覆,畢竟等於是地方自治,對官場體系的衝擊不是很大。

但安撫使司一直沒有批覆,這當然是有意刁難,反正公務繁多,安撫使司也不說不批,只是要覈查再上報,然後纔有安撫使林鬥耀批覆,在批覆之前,南安團練只能等着。

此次大勝之餘,徐子先已經上奏指稱安撫使司並未盡力,如果朝廷複查,到現在團練官職都沒有批覆,這是一個明顯的漏洞,很容易被人指摘,林鬥耀回府城之後,也是迅即批覆下來,委狀,官印,官袍,一應俱全。

“我可不會感激他。”孔和冷冷的道:“此等蠹吏,只知道作威作福,於大事臨頭時根本毫無作用。武卒之中,我勸世子也要多做一些功夫,林某人上次前來南安,頗爲做作,還是得了不少人心。”

“那倒不必。”李儀勸道:“世子行事但光明正大,坦蕩從容,日久自見人心。和林鬥耀爭士卒之心,並不恰當。”

林鬥耀探視傷患,溫言撫慰受傷的武卒,當時確實是叫不少武卒感動。不過徐子先並不打算多做什麼,或是禁止武卒間對林鬥耀的誇讚。

這是人之常情,高官顯爵的探看慰問值得誇耀和高興,並沒有什麼不妥。如果徐子先禁止人們議論感激,反而會顯得自己小氣偏激,效果適得其反。

李儀的鎮之以靜,時間久了,人們自然知道林鬥耀的虛僞,這纔是最爲妥當的處理。

軍心人心,如果是那麼一通表演就能奪取,那世間的人心也就太好爭奪了。

“李公說的是。”徐子先道:“玄平太偏激。”

孔和拱手一揖,雖然不會反駁,顯然並不算太服氣。

好在李儀等人都知道孔和的脾氣,也無人與孔和計較。這人向來耿介偏執,認準了的事很少改變看法,但能力也是一等一,侯府的事和團練的事,繁瑣複雜,孔和料理起來井井有條,能任繁巨,不懼辛勞,已經成了李儀之下,徐子先最爲倚重的僚屬。

“奉常李公,任團練長史,正六品。”

李儀神色激動,他的侯府奉常是七品,能升到長史,就算將來不能再升,六品的官,勳,階,也足夠回鄉安居,對的起祖宗先人了。

當下李儀起身而拜,上前領了官狀印信。

“典尉秦東陽,任團練司馬。”

司馬從六品,秦東陽當然也是升官了,其從座中站起,向着徐子先行了個軍禮,也是一般神色激動的領了官狀。

“孔玄平,爲錄事參軍。”

孔和向來沒甚表情的臉龐上,也是露出了罕見的激動神色。

他在此前不過是侯官縣的一個孔目官,不入流的小吏,而且爲人端謹自恃,不肯同流合污,被人排擠的很厲害。

後來因事惡了趙王,不過是趙王下手札到侯官縣關說某事,從知縣張天勝到各個官員都沒有人敢頂回去,只有孔和堅持不肯辦理,後來因此事被攆出縣衙,若不是徐子先上門聘請,怕是孔和要麼遠走他鄉,要麼只能去到某商行求職,當個帳房就算不錯的出路了。

短短數月,其從被革職的吏員到正式的朝廷命官,命運變化之奇,就是孔和自己也想象不到。

等領了官袍,印信,委狀回家,不知道寡居多年的老母,會有多麼高興?

“下走無有什麼可說。”孔和儘量還是板着臉,對徐子先道:“只有更努力的替世子效力,方能報得眼下之恩……”

“玄平言重。”徐子先從容的道:“你也是我的左膀右臂,這是你積勞之功,沒有什麼大恩可言。”

孔和不語,拿了自己的委狀印信退下去。

“陳道堅,錄事。”

“陳佐才,司功。”

“傅謙,司倉。”

陳道堅落落大方,團練七參,俱是從七品,以秀才至七品朝官,年剛滿十七,簡直是異數,但陳道堅上進之心甚篤,他還要考舉人,考進士,以正途出身,這也是徐子先對他的期許……團練官職不能任親民官,如果陳道堅能考中進士,未必能回福州府任官,但只要回福建路,任某縣知縣,對徐子先的助力要比現在大的多。

傅謙和陳佐才當然喜笑顏開,他們等這一天也是等太久了。

“劉益,司法。”

衆人莞爾一笑,酗酒好飲的前賭徒劉益任司法參軍,世子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劉益本人卻是無所謂,接了印信委狀後乾巴巴的一笑,說道:“劉某做事向來荒唐,但居官行事,日後有得罪的地方,還請諸位不要怪罪。”

衆人愕然,難道這是劉益?

徐子先卻是微笑起來,對人才當然要人盡其用,劉益這人外和內剛,看起來大大咧咧,內心卻是極清明的。

而且是廣南東路的大宗族世家出身,世家子弟,自幼都是要學習儒學經義和大魏律法,上次談話後,劉益大有改變,用他來當司法參軍,相當合適。

“葛存忠,任司田參軍。”

“葛存義,司兵參軍。”

“張虎臣,司士參軍。”

“陳長年,醫學博士……”

“林九四,匠作博士……”

葛家兄弟原本就有六品武官勳階,但團練官職也非得授與不可。

吳畏三,金抱一,金簡,高時來,林存信等人,俱有團練武職,也是一併有官狀下發。

至哨官一級,徐子先都是保舉了武忠郎或保義郎,九品到八品的武勳,他們的武官散階則是陪戎校尉或御武校尉。

勳只是榮譽爲主的獎勵,朝廷也會賜給勳田,官袍,在政治待遇上比平民高一些,但並不代表實際的職和散階。

如果勳位高,也可以直接出任官職,比如宰相之子一般會授給五品勳位,直接可以出任地方官員的七品佐雜官職,想任親民正印官,需得等積勞考覈之後纔會授給。

散階則是與官職對稱,有什麼樣的官職就有什麼樣的散階,就算調任,也是按散階的職位高低來授職。

職,勳,散階,構成了一個官位的整體,缺職,只有勳,階,就是在家寄祿閒居的士紳了。

叫衆人意外的是金創醫生陳長年被任爲醫學博士,雖然醫學博士就是州府聘請的醫者,和京師太醫院的職能相當,但一般都是積年的名醫方能擔任,金創醫生能任此職者很少。

說是醫職,但也是朝廷認可的從九品官位,一樣有勳官散階,並且還有屬吏,有白直,執刀,佐,吏等,陳長年以一個金創醫生一躍成爲官員,也是罕見了。

“陳博士不要妄自菲薄。”看着一臉惶恐,在自己面前唸唸有詞的陳長年,徐子先正色道:“還是要請陳博士多延請各地的金創名醫,團練有保衛鄉土之責,有時候還可以主動出擊,兵兇戰危,縱官員,將領,佐吏也不可免,有你們這些人在,等若給我們這些人減了幾分後顧之憂……”

“感不以死報之?”陳長年是個三十來歲近四十的中年人,身爲醫者,自身的身體當然保養的極好,面容白皙,身體壯實,此時臉上滿是激動之色,抱拳道:“下走一定儘快充實醫士,不負世子所託。”

“好,甚好。”徐子先連連點頭,又看看一臉惶恐不安的老匠人林九四,笑着道:“九四阿公也當了官,張忠他們兄弟幾個,當你的屬吏吧。碼頭工地,你還要多費心。另外,養濟院這裡也要擴建,再建個小學堂,叫陣亡將士的子女能夠讀書識字……武卒中也有人想上進的,也可以到小學堂來讀書。”

林九四唯唯諾諾,只知道大揖參拜感謝,連句囫圇的話也說不出。

匠人爲官在大魏不是沒有,但也是越來越罕見了,林九四能爲官,怕是自己也想象不到。

至於算是把侯府牙將和團練體系正式合二爲一,侯府牙將,發展最差的少年牙將也當了隊官,多半的人都在騎兵都裡,成爲武忠郎和陪戎校尉。

徐子先的打算是明年再看,如果碼頭髮展的好,真的日進斗金,可以再組建一個到兩個騎兵都。

少年牙將多半到騎兵裡去,他們年輕,也識字,熟諳兵法,在徐子先的認知中,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是當之無愧的戰爭之王。

就算是大魏的養馬地不多,戰馬稀少,這也不是不組建強力騎兵的理由。

只能說朝政混亂,缺乏實心任職的朝官,養馬政策弄的北地百姓苦不堪言,卻毫無成效。

前唐之時,朝廷養馬過百萬匹,馬政成功之處遠過大魏,而大魏工商發達,經濟實力遠超前唐,卻一直不能解決養馬之事,可見事在人爲,並不是說中國就真的不能成批量的養馬。

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九十八 密談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八十八章 武道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五十四章 祖訓
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九十八 密談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八十八章 武道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五十四章 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