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

蒲家的人已經損失極大,和武卒的交換比相當難看……這當然是必然的事。蒲家的人只算單人或幾十人的戰法。如果是幾十人的對戰,這些江湖刀客能完虐相同數字才訓練幾個月的武卒。他們的戰鬥意志也不弱,經驗更是無比豐富,武藝個個高強,雖然不是劉益和秦東陽,葛家兄弟這樣的武道高手,但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抵抗的存在。

很多江湖豪客,對付十個八個持刀的普通人跟玩兒一樣,他們力氣更大,招式直接,敢於劈殺,敢見血,動作快捷,普通人根本反應不過來。

對很多慣常打架廝殺的人來說,揮刀劈斬,節省力氣和爆發力氣,這都是最基本的本事。可是現在這些見慣廝殺,武藝高超的人卻是被比他們人數少的多的武卒壓着打。

這就是陣戰之法,蒲家的人雖多,卻是標準的烏合之從,單打獨鬥的經驗沒有給他們任何的幫助,反而是他們的負累。

而武卒們彼此相依相連,可以放心的將後背和左右手外的空間交給同袍兄弟,蒲家僱傭來的人誰敢如此?

在滿地的血泊和屍體之前,武卒矟手繼續向前,哪怕隊列變的稀疏,他們還是跟着劉益繼續向前。

劉益其實力氣也快用盡了。

他的眼前一陣陣的發黑,虛脫感令得他走路開始飄浮。對劉益這種入了武道之門的高手來說,這種情形實在相當罕見了。

武道高手並非完全無敵,人的力氣再調整分配,終有耗光的時候。人體的骨骼,肌肉,經過長期艱苦和獨特的訓練,可以達到常人難及的高度,這並不玄幻。配合高明的殺人術,昂揚的氣勢,在戰場上以少敵多,劉益可以做到。

但他幾乎是一直在拼命了,向前,揮刀,擊斬,再向前,揮刀,擊斬。

徐子先對劉益的知遇之恩,他不是太在意,身爲團練武官,能率兵殺敵,對的起徐子先給他的俸祿。

老實說,劉益對俸祿收入,並不是很在意,他現在的拼命,只是爲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機會和希望。

那曾經的溫柔和笑容,還有被家族逼迫的仇恨,這些東西一直隱藏在心底,爲了殺回去,爲了徐子先的承諾和將來的希望,劉益只能不停的揮刀向前。

他的身上噴滿了鮮血,大半是敵人的,也有小半是自己的。

不管招式再精妙,殺人的效率再高,劉益的身體也不是鐵打的。總會中刀,被人削中,滑傷,他的身法巧妙,儘可能的躲開必殺的襲擊,對一些小的損失就是直接反手一刀,被人砍中了的代價是敵人的頭顱飛向半空。

現在他已經搖搖欲墜,手臂痠軟,力氣快耗光了。

而左翼的戰場雖然有優勢,卻還沒有大局底定,劉益只能帶着部下,繼續前衝。

這股勁,絕不能泄掉,一旦敵人發覺劉益不行了,或是矟手們已經疲憊不堪,很難支撐,這些兇殘的敵人會迅速涌過來,利用人數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武卒給全部殺光。

劉益瞭解眼前的這些人,其實他曾經也是這些人。

他沉迷賭博,酗酒爛賭,從未有人見他做過一天的事,他的錢是哪來的?殺人越貨,對良善揮刀,劉益的腦海深處,不乏這些不堪的回憶。

只能挺住,否則就是一個死。

在這時,大地突然震顫起來了。

所有人情不自禁的看向西邊,天早就黑透了,但是從侯官到南安,南安到水口,水口到谷口,這幾十裡的地方几乎到處都是火光。

黑暗之中,先是大地在顫抖,接着就聽到雷鳴般的轟鳴聲。

疲憊不堪的劉益突然咧嘴一笑,他做了個手式,拼命向前突過去的武卒們都停下了腳步。

所有人都向光和火的交界處看過去,似乎是一隻洪荒野獸,正從光影之間疾掠而來。

“世子來了。”劉益忍不住笑罵道:“他再來晚一些,就只好給老子收屍。”

遠處的秦東陽正在奮戰之中,也是忍不住回頭看了幾眼,聽到急促的馬蹄聲時,這個一直在第一線指揮和奮戰,始終遊刃有餘,面色平靜的大將終於展顏一笑,微笑之時,障刀鋒銳的刀口還是劈斬向下,將一個蒲府牙將的頭顱劈落在地。

鮮血繼續揮灑,然而所有人都看向不遠處,馬蹄轟鳴聲越來越近,幾乎令人神魂不安。

若是在北方,幾百騎兵造成的威勢嚇不住人,北地的人可以通過地面的顫抖程度,馬蹄聲的響聲等級來分清騎兵的數量有多少,幾百騎算不得什麼,幾個邊地大府和駐紮禁軍,沿邊軍寨,隨便哪一個都有成千上萬的騎兵。

東胡入境最少十萬騎,甚至馬都不止十萬匹,十幾二十萬匹戰馬移動時的聲勢,福建路這裡的人是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

葛存忠腿中了一箭,一瘸一拐的擲出一柄短矛,眼看着短矛刺穿了一個人的胸口,他把另一支短矛當柺杖柱着,對不遠處的葛存義道:“世子來了!”

“嗯,沒叫咱們失望。”葛二奮力一矛盪開一個敵手的一刺,順手還刺過去,一矛透胸而過,他手一抖,那人直接悶哼一聲,倒在地上。

兩軍交戰時,騎兵自谷口突襲而至,衝入敵陣薄弱之處,這是在戰前開會時徐子先定下來的計策。

張虎臣極力贊同,秦東陽也不反對,葛家兄弟有些疑慮,若是世子不敢出現,戰場上少了個主心骨,仗打成啥樣,他們兄弟可不象秦東陽和劉益那麼有把握。

要是世子就躲起來,鼓山盜兄弟可就被賣了個乾淨。

由不得他們不起疑心,鼓山盜在江湖十來年,想利用他們的官員不知道有多少,貴人們就不必提了。

除了一個齊王,葛家兄弟就沒有真心信過任何人!

現在馬蹄轟鳴,世子率騎兵殺回來,戰況焦灼之時,可以一錘定音了!

……

林鳳山心膽俱裂,在馬蹄聲轟鳴之時,他這個主將幾乎想奪路而逃。

但林鳳山不敢逃,也不能逃。

這一次是他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他現在掌握着蒲家在外暗處的力量,最少也是五成以上的潛藏實力。

這一仗要是打不贏,林鳳山不知道自己會是什麼下場。

“也未必就真的是大股騎兵來襲……”林鳳山身邊有人大叫道:“不要叫南安侯府的人給嚇着了。”

“說的對……”林鳳山道:“各人奮勇殺敵,尚有機會全殲南安武卒!”

就在此時,騎兵的身影終於出現了。

就在右翼那些江湖刀客的身後,寬闊的江堤和官道相連接處,光和影交匯的地方,首先是一匹神駿的大青馬由暗處馳入火光亮影之處。

“世子!”

“是世子!”

“世子來啦!”

此起彼伏的叫喊聲如春雷炸響,甚至很多武卒不是在吶喊,而是在嚎叫。他們在浴血奮戰,在以寡敵衆,內心不乏掙扎,困惑,混亂,甚至是失望。

無論如何,這支團練是世子一手創立,每天朝夕與共,大小事情俱是徐子先一言而決。

不管是秦東陽還是劉益,或是葛家兄弟,還有張虎臣,金抱一,吳畏三,林存信,李福祥等人,還有高時來,金簡,田恆等少年牙將,前者成年武將對徐子先是尊敬有加,凜然聽命,後者是少年牙將的代表,更是對徐子先忠心耿耿,毫無保留的信任,尊重,依賴。

在武官們的影響下,加上徐子先始終堅持與武卒們共同訓練,每天在營管理事務,安頓武卒家人,按時發放軍餉……種種舉措之下,徐子先已經是這支隊伍毫無爭議的主心骨,當家人。

大戰之時,徐子先不在不可避免的還是有些影響到士氣,但當他出現之時,有些困頓的士氣立刻接近爆棚。

人們發覺,世子沒有離開,西去谷口殺散敵人之後,世子率着騎兵趕了回來!

人心沸騰,所有人都是感覺身上的血沸騰了,不少在奮戰中的武卒加大力氣,儘量前衝,他們要用自己敢勇猛的一面,迎接世子的歸來。

徐子先策馬向前,也是心潮澎湃!

這支軍隊,是他一手創立,一手打造,每個人,每個細節,包括每件軍袍的式樣和裁剪,都是他一手確定。

沒有徐子先就沒有南安團練,當然,沒有南安團練,也就沒有徐子先。

庸庸碌碌,等候末日來臨?

當然是奮起一搏!

徐子先拔取障刀在手,他身後是近二百騎兵,張虎臣和徐子先一手創立打造的精銳。

在最近這一段時間,徐子先每天下午都會泡在騎兵的校場內,和所有騎兵武卒一起練習騎戰隊列,策馬射箭,在奔騰的烈馬上揮刀劈斬那些木樁草人。

這是劉益的建議,徐子先已經處於入門的邊緣,只要厚積薄發,不斷的劈斬,用力,收力,呼吸,回氣,蓄勢,爆發,可能半年後,也可能一年後,他終能入得武道之門。

騎戰之法,最要緊的就是決心,氣勢,爆發,衝擊。

徐子先爲人縝密多智,需要的不是平時的鍛鍊了,而是衝擊之時的迅猛一擊!

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五百章 弓弦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十九章 齊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
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五百章 弓弦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十九章 齊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