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

“真是羣傻子……”讀書人並不服氣,但看到黃來福幾人都是膀大腰圓的漢子,卻也不敢再爭下去,只是嘀咕着不服氣。

黃來福等人也不與他再爭下去,讀書人貴重,普通人對識字的人多加幾分尊重,這在大魏是行之四海不被質疑的行爲準則。

從江灘穿過一條小道,到了堤岸邊上,黃來福等人才看到不遠處的碼頭。

碼頭只靠着大船,沿江的棧橋上停着十來艘大福船,還有幾艘外來的軟帆船,這些大船俱是幾十米長,在海上時並不覺得怎麼樣,在閩江岸邊看到這些大船,還有來來往往搬擡貨物的工人,給人的震撼感相當強烈。

小行商急着過關卡往福州去,匆匆走了,臨行時還翻了那讀書人幾個白眼。

南安稅卡對五十貫以下的小行商免徵捐稅,而對大商人特別是色目商人徵以重稅,這使得很多小商人慶幸之餘,對徐子先充滿感激,還有一種出了口惡氣的痛快感。

對讀書人質疑南安侯徐子先,這個小行商當然十分不滿,若不是大魏有尊重讀書人的傳統,怕是他就要和這酸丁動手了。

黃來福看了看港口和棧橋,又看了看大片的倉儲區,心中大致有了數。

這樣的地方,除了泉州港,漳州港,就是江陵,明州有這等港口,規模當然更大,泉州一港口停泊的船隻每天都有幾百艘之多,誇張點說,泉州的停船和從泉州港口出發的船隻,完全能在海面上一路接到呂宋!

閩江上的這個港口,從規模上來說當然不能和泉州港口相比,但從這一點來說,南安侯世子重視海貿,眼前的碼頭港口就是明證。

在東面一側,茂密的綠色草灘上開出了多條道路,還有一些窩棚之類的建築。

江面上全是放養的鴨羣,那些窩棚和小船就是放鴨人所有。

再遠一些,就是修好的小規模棧橋和港口,有幾艘水艍船和福船停泊在江邊,過百艘大小哨船也停泊着,幾十個工匠在那裡修修補補,還傳來一陣漆味,顯見得是有人在給這些船重新上漆防水。

黃來福點了點頭,知道兄弟說的不差,這裡確實是要大上水營,自己這樣的老水手確實是有用武之地。

那些大小哨船,小哨船四漿無桅無帆,大哨船四漿或八漿單桅獨帆,這些船黃來福沒甚興趣,這種小船最多江面巡撫,近岸打魚或巡防,要到大海上,最少還是得那些福船纔夠格。

他相中的,當然是那幾艘已經修補好,靜靜泊在岸邊的福船。

福一,福二,福三,水一,水二,靈一,靈二,走的近了,黃來勇看到船隻上方都飄蕩着旗幟,這些名號應該是各艘船的名稱。

不遠處的官道上,大量的車馬聚集,各色目商人愁眉苦臉的交納着大量銀錢,他們的利重,交了錢還是很合算,只佔他們利潤的一小部份,但是從向來通行無阻,不納一錢,到現在得拿出一部份錢交納上去,這些色目人的心情都不是很愉快。

黃來福也是用厭惡的眼神看了一眼這些色目商人,其實商人愛財是常態,海面上不僅有海商更有海盜,大魏人也有當海盜的,搶掠殺人都幹過。但大魏人骨子裡還有一些底線,一些仁德忠恕的想法是烙在骨子裡的,而這些天方人,黑眼球見不得白銀子,爲了銀子什麼樣的喪心病狂的事都做得,而且毫無心理負擔!

黃來福後來才知道,在天方教義裡頭,搶掠外教人的財產,殺掉外教人不受約束,不受他們的上帝責罰,甚至還會受到獎勵!

這種教義的縱容,加上天方人原本就瞧不起本國之外的人,所以他們在海外行事更加的肆無忌憚,毫無約束,很多殺人放火的事做起來毫無心理上的顧忌,比如十餘年前的漳州之屠,下手的主力就是天方人蒲行風和他的部下。

黃來福在海外久了,對天方人的事知道的很清楚,看着那些天方色目人一臉不高興的交錢過稅關時,他心裡也是沒來由的一陣暢快!

停泊戰船的碼頭處也修了一些房舍,大約是百餘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院落。

有十幾頭耕牛和幾十個農人正在用千把斤的石碾子來回的夯實鬆土,黃來福知道那裡是訓練水營士卒的小校場。

除了操船,在船上操持牀弩,還得在船上用神臂弓,射箭,在船上射動移動的草人靶子,在岸上則練近身搏鬥,體能等等。

當然,最基礎的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內務訓練等等,是和岸上的武卒一體,這一點不會有任何的區別。

本事練的再好,首先是取忠誠,這是徐子先在接納新武卒訓話時的第一篇。

掃盲課程,首要就是講一個忠字。

黃來福看到的是訓練營地,新武卒還是普遍在別院一側的武卒營裡吃住訓練,要等新兵課程完結後,這岸邊的訓練基地也完工了,會在這裡進行特殊的水營兵的訓練。

主要還是游水,操船,擺弄船帆,結繩,還有船上搏殺等訓練,在岸邊練的再好,也不如行船實練,這也是徐子先的理念。

黃來福掃了一眼,他對這些東西興趣不是很大,畢竟是來應募水手,並不準備當兵吃糧。

不過他在上岸時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武卒大營,那裡已經是相當出名的所在,想到自己的兄弟也在裡頭,黃來福輕輕搖了搖頭。

好男不當兵,這話在大魏不算太有市場,畢竟禁軍待遇不差,廂軍也能養活家小,不至於被餓死,但不管怎樣,經歷唐末的武夫之禍以後,華夏對武人骨子裡有一種提防和輕視,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主動當兵吃糧的人畢竟還是不多。

在水營碼頭已經修了木柵圍牆,還有磚房建的官廳,並沒有太多雕飾,顯得樸實無華。

幾個穿吏袍的人在正堂兩側坐着,黃來福和一羣人領了號牌,待叫到自己號牌的時候,他急匆匆走進大廳,向着叫號的吏員叉手一禮。

“不必多禮。”吏員很溫和的微笑一下,算是還禮,手做了一個手式,是令黃得福坐下說話。

黃得福謝過了,心裡感覺怪怪的,這南安真是處處於衆不同,在別的地方,尋常百姓見了官當然畏懼,便是吏員也不是容易打交道的。

“姓甚,叫甚名?”吏員已經取了一支短筆在手,在黃來福的眼前墨水瓶裡蘸了一下墨水,等着黃來福說話。

“姓黃,叫黃來福。”黃來福略有些拘謹,不過他是識得字的,小時候上過蒙學,將自己履歷一一報出來之後,看到吏員寫的一般無二,心裡放心了許多。

“你稍待一下。”吏員書寫完了,等墨水乾了一些,叫黃來福等着,他取了剛記好的行狀,往後堂走去。

黃來福心裡微微不安,也不知道自己合不合式,但聽了一陣子,發覺來應募的水手資歷本事多半不及自己,心裡安頓了許多。

“你隨我來。”記述的吏員從後堂轉出來,向着黃來福招了招手。

黃來福一臉懵懂,隨着這吏員一起轉入後堂。

進來後才知道,轉了一圈,進入一個更大的院子,兩邊廂房對列,不少吏員神色匆匆的在各間屋子裡走來走去,也有和黃來福差不多的人跟着一併出入。

“這位是團練長史李儀李公。”吏員指着一個方面大耳,一臉嚴肅神色的中年官員,說道:“李長史,這是那黃來福。”

李儀這陣子就是在水營這邊坐堂,團練那裡有秦東陽和劉益,張虎臣等武職官負責,日常的開銷一類是孔和負責,器械方面是傅謙負責,這天徐子先帶着人去看水力紡車,就在南安河一側,李儀沒有跟過去,這邊水營的事情也多,特別是修補船隻和招募手水的事在同時進行,在夏天來臨時要日夜不停的操練水兵,裝載弩機,所以時間相當緊急,不可怠慢。

現在衆人計較,要想順利開發東藩,啓動資金最少過百萬貫。

開發出來是件大好事,所有人都樂見其成,而現在團練,碼頭,乃至侯府的紡車和力工收入是已經不少,但全部投入東藩是不可能的事,不要說這些在修的船,還需要建造真正的大型戰艦,每艘都是十萬貫以上的預算,以李儀對徐子先的瞭解,建船之事刻不容緩,只要財政上稍有盈餘,怕就會立刻和林定一談,是籌集了款子再動工,還是有一部份預付款就造,按李儀對徐子先的瞭解,怕是有一部份錢就會先造起來。

造船之事就是爲了開發東藩,保護航道,防備岐山道,剿滅陳於泰的希望也正在這水營之上,由不得李儀不重視。

現在又有流言浮議,徐子先回福州之後,還沒有到岐州接任,雖然官員接任有時間緩衝,但徐子先這種不急不慢,只顧南安甚至是東藩的經營,對岐州官職不是很在意的姿態,也是引發了種種流言。

福州的幾家報紙,多半把徐子先捧的很高,什麼不忘父仇,與陳於泰不共戴天,矢志復仇,乃有河橋一戰,江灘之戰更是展現了武卒的能力云云。

也有少數兩家唱反調,認爲徐子先就是爲了自己,根本沒有什麼孝順之意,如果是真孝,應在接任之後第一時間去岐州,替父復仇,剿殺陳於泰,還福建路百姓一個清平世界。

現在徐子先並無此意,說明這個宗室國侯的胸襟度量,不過如此。

這種論調令李儀等人大爲光火,但這等事卻也是無法還擊,這種誅心論在南安本地沒有什麼市場,經歷過的人反而知道做事的困難,最討厭的就是四處的那些讀書人,他們喜歡看報紙,發議論,對權貴天生的不以爲然,這等氣節原本是好事,但如果輿論一直這麼對徐子先有非議,怕是真的會對徐子先的聲望有影響。

浮議,造船,募人,團練,開發東藩的使費壓力,使得李儀等人每天恨不得把自己劈開來用,他們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藉此減輕一些徐子先身上的壓力。

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九十章 獻祭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
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九十章 獻祭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