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

“徐子先回來好幾天了,一直未至岐州上任,在折騰搬遷流民至東藩之事,聽人說,陳篤敬要和徐子先聯手在東藩開墾棉田,可見他們的心思都用在東藩棉田上了,有錢有糧,還養着兵,就是要對抗大王,哪有什麼心思真去剿殺陳於泰?徐子先此前一直宣稱要剿殺海盜,咱們不如叫養着的幾家報紙,連續刊文,提起徐子先過往的戰績,還有其說過的豪言,將輿論造起來,最好再提及徐應賓當年之事,輿論一起,想壓下去也難,其想低調上任,與陳於泰不起大戰,怕也是難了……”

“這招……”趙王有些猶豫,李谷的想法是沒錯,用輿論把徐子先擡起來,其長久沒有動作,再以輿論質疑,對徐子先已經養起來的聲望會是相當沉重的打壓。

如果徐子先上套,也是好事,其爲了名望聲譽,那就只能和陳於泰死嗑到底,陳於泰豈是好相與的?兩千岐山盜的戰力,絕不下於一個軍的禁軍,重要的是地勢,從海上來攻要強攻有守備的海灘,從岐山一面地勢太過險峻,徐應賓就是栽在地理環境之下,被岐山盜伏擊,大量軍兵戰損,事後被朝廷追責,弄的相當狼狽。

“陳於泰最近老實的很。”趙王沉吟道:“其弟被徐子先所殺,也是忍下來了,是不是名過其實?”

“殿下,”李穀道:“陳於泰縱橫福建路近二十年,非精銳不收,其部下悍勇難當。河橋一敗,是被徐子先打了一悶棍,非戰之罪。這陣子岐山盜不出來,還是有王直要招安,各家談好了約束部下不得輕舉妄動。現在王直已經授節度使,我估計就算徐子先不去找陳於泰,陳於泰也不會放過他……只是南安團練也練的不錯,固守不動,陳於泰考慮折損太大,一時半會的不會去南安,若是徐子先貿然去攻岐山寨,那就是他自尋死路了。”

趙王喃喃道:“他不想動,就拱着他動?”

“是了。”李谷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說道:“這就是將他放在火上烤!”

“好,此策可行。”趙王道:“買通一兩個主筆,再質疑一下,爲什麼徐子先回福州後,遲遲不去接印上任,其意若何,難道是懼了陳於泰?”

李谷覺得趙王有些操之過急,不過還是笑吟吟答應下來。

……

身材高大的黃來福站在八漿獨帆的大哨船上,身體隨着波浪在起伏不定。

由於哨船上人太多,導致船身被壓的很低,波浪涌起,水花不斷拍打,經常有水涌入船身,在行到江心一半時,船身裡已經進了沒過鞋幫的水了。

有一些百姓有些不滿,或是有些驚慌,黃來福這樣的老水手卻是知道這點事算不得什麼,在海上他們也會駕着這種哨船大小的漁船去捕魚,一個浪過來,船身整個翻了也是常有的事,也沒有什麼要緊,衆人在海里游水,將船再頂回去便是。

有一次,黃來福和幾個人架着單桅小船,從泉州港下海,直抵澎湖,再至東藩,用一些農具,刀劍,銀首飾,換了土著不少沙金回來,那一次算是發了一筆小財。

只是這等事太冒險,不說大魏這邊轉運使提刑司會嚴查此類走私貿易,就是海上風浪,水性再好,經驗再豐富的老手,也是稍不小心就會葬身大海,將一身肉餵了魚腹。

黃來福已經年過三十,江湖上討生活感覺不易,他的弟弟黃來貴這兩天着人寫了封送到邵武軍,說起南安團練之事,請他這個兄長趕緊到南安來。

黃來貴不是叫黃來福來當武卒,武卒待遇不差,但對黃來福這樣的老水手來說,第一受不了那般約束,第二年齡大了,體能下降,訓練時肯定有些吃力。第三,黃來福是老資格的水手,不僅在福州近海行船經商,在澎湖和東藩打過魚,買過沙金,還曾隨大船下過南洋,去過倭國,暹羅,真臘,三佛齊,滿刺加,算是將沿海貿易圈跑了個遍。

這也是當時福州水手的常態,甚至是整個福建路的常態。

南洋各國移民,要麼是廣東人,要麼就是福建人,除了這兩處地方之外,極少有外地人,也是因爲廣東和福建對外貿易發達,而福建多山少田,人口衆多,從唐末時就有不少福建人乘船出海,從此一去不返。

現在南洋各國,三佛齊和蘭芳俱是漢人創立的國家,整個南洋的漢人有數百萬人之多,除了南洋各國,緬甸,暹羅等諸國也有不少漢人,佔其國家總人口的二成到三成左右不等。

福建人並不畏懼出海,甚至樂於出海,黃來福若是有門路在外,恐怕也是在海外不歸,只是他生性粗直,不擅交際,空有一身好本事卻無人賞識,幾次往返都沒有落下什麼錢財,也沒有人脈在海外安身,只能又折返福建。

這一次兄弟在南安立下身,立刻寫信說起南安在大興水營,需要大量有經驗的老水手,南安侯爲人仁德厚道,對下頭的人很是關照,可以爲安身立命之所……黃來勇接信後並沒有立刻動身,而是找不少人打聽了一下,南安侯確實爲人厚道,南安武卒的待遇相當不錯。

黃來勇對養濟院更有興趣,黃家兄弟常年在外,老爹老孃已經年過六十,無人奉養不是個事,這等事在普通的百姓人家再普通不過……福建兩廣俱是重男輕女,當然整個大魏也是如此,但福建獨有溺殺女嬰的風俗,而且相當普遍,這使得男多女少,沒有男丁撐着門庭,斷了香火,還在宗族沒有地位,被人欺負,但男丁生下來又討不着媳婦的,也是大有人在,更是叫普通百姓着急跳腳。

這種情形算是自做孽,不過黃來勇可想不到這麼許多,他想着若是兄弟二人能在南安落腳,不管收入多高,能將老爹老孃接到南安來居住,有人照顧,這才能放心在外打拼。

船身一震,小哨船終於靠了岸,撐船的漢子鬆了口氣,嘎着嗓子道:“各人小心些,自己跳下船上岸,莫滑倒了。”

黃來勇用鄙夷的眼神看了一眼這個船老大,這水準在漳州泉州就別想討海吃飯了。

船在江面上行的甚是不穩,停的岸也不好,有一些幹灘可停,這人卻是將船停在了溼滑地方。

一些小商人小心翼翼的抱着貨跳上岸,有個抱孩子的婦人想下又不敢,急的想哭。

黃來勇和那婦人說了,將孩子抱在自己懷中,一躍上岸。

衆人喝采一聲,那婦人上了岸,揖身拜謝。

“俺男人在南安當團練,月前找了房子叫我母子過來安身,”婦人拜謝道:“看大哥的樣子,莫不也是來當武卒,若是了,叫俺男人擺酒謝過大哥。”

“莫客氣。”黃來勇知道從對岸過來不少人,都是老武卒的家人,此前一千六百多武卒,一半是南安水口各鎮的人,一半是從對岸招來的流民,都是住在邵武軍一帶,現在黃來勇一路過來,流民已經相當稀少,基本上不是在南安當了武卒,就是在碼頭港口找了活計做,或是等着安置東藩。

“南安侯真是大善人。”一個小行商由衷的道:“這娘子此前定是吃了不少苦,現在能在南安安身了,算是苦盡甘來。”

這流民婦人身上穿着的衣衫相當破爛,衆人俱是見着,聽着這小行商的話,俱是點頭稱是。

“我看了最近的報紙。”一個讀書人在擦拭着靴子上的泥巴,大聲道:“流民之慘,主要還是海盜所害,現在人都說南安侯應該儘快去剿滅陳於泰,手握雄兵卻坐在南安不動,坐視陳於泰肆虐,是何道理?”

“放你孃的屁!”撐小哨船的漢子,還有幾個漿手都很可能加入南安團練,成爲水營官兵的一份子,聽到讀書人的話就罵道:“你個酸丁知道什麼?打仗拿着刀就上,他孃的,最討厭這些酸丁,屁事不懂,就知道胡咧咧。”

“江灘一戰,”讀書人梗着脖子道:“南安侯不是一戰敗數千匪盜,陳於泰才兩千人。”

“你這話就不對了。”小行商面露不悅之色,說道:“你也是讀書明禮的相公,想想什麼是主軍,什麼是客軍,還有陳於泰的部下,是那些烏合之衆能比的?”

“還有地利。”黃來福也忍不住道:“岐山盜在岐州海口,海灘防備森嚴,還有艦隊,這邊水營還沒開張,從岐山那邊走,都是山道,大軍行動不便,沒有周詳計劃,地理不利,連上任也沒有,就能將岐山盜給滅了?你這書生,說是高看南安侯,還是成心爲難,非議?”

這一下那讀書人徹底啞了火,他也是在報紙上看到的一些誅心之論,什麼南安侯不欲出頭血戰,損耗自己的實力,徐子先已經功成名就,不會再和陳於泰去拼命等等。

讀書人有一些天生就喜歡陰謀論,總覺得天底下除了同輩之外就沒有好人。宗室坐而食利,漠視百姓性命,哪有什麼好人?徐子先此前的佈置,不過就是爲了自己的功名富貴,現在官職實封爵位都是到手了,徐子先哪還有動力去和陳於泰拼命?

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
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