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

完顏宗樹臉上神色頗爲怪異,有興奮,有欣慰,也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東胡貴人們征伐大魏多年,每時每刻不幻想着有現在這一刻,但完顏宗樹從未想過,決定性的勝利居然是在眼下這種地方,以這麼輕鬆的方式來獲得。

完顏宗樹不僅爲被截斷了糧道的魏軍主力感覺不值,也是替千千萬萬戰死疆場的東胡將士不值。

兩國相爭,大軍互爲攻伐,徹辰汗,完顏德,完顏宗樹,耶律術,耶律明,還有那些諸多的貴人萬戶們,那些披堅執銳的千夫長和普通的甲兵,每個人都爲了覆滅大魏而捨生忘死,因爲每個東胡人都明白,不管東胡怎麼強勢勇悍,只要魏國能恢復元氣,剿滅他們是必然之事,只要魏國國力恢復,不再被東胡侵入關內,毀滅北方的元氣,魏軍動員幾十萬人,徐徐東進,將東胡鎖死後剿除也是相當容易辦到的事情。

魏軍方面,則是爲了保家衛國,涌現出大量的良臣名將,當然還有千千萬萬敢死之士,以血肉之軀執矟步行與強悍的異族騎兵交戰。

東胡人想獲得勝利,但對李國瑞,嶽峙,李友德,麥幾通,劉國定等赫赫有名的大魏名將,也是充滿敬意。

雙方都明白對方,都是意志堅定如鋼鐵,爲了勝利不惜一切,爲了彼此的族羣亦不惜一切的如鋼似鐵般的漢子。

哪怕李國瑞是文官,卻是和東胡人激戰過多次,在完顏宗樹心裡,李國瑞的武勇不下於任何一個如鐵般的東胡鐵騎。

現在這羣老對手都被困住了,糧道和後路都被截斷,被包圍被消滅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完顏宗樹心中並不太高興,甚至有一些彆扭。

如果雙方在奮戰之中,李國瑞等人用盡了謀略和勇力,最終卻是被擊敗,那完顏宗樹會高高興興的衝上戰場,揮動自己的馬槊,將李國瑞等人一一刺死,然後斬下他們的頭顱,薰幹了之後掛在自己的屋子的正中,沒事看看老對手,和子孫後代吹噓當年創業的不易……現在這樣算什麼?這勝利來的太輕鬆,也太詭異,甚至是對手主動漏出了破綻,你以爲是詭計,是陷井,是危險的陰謀,結果卻是愕然發覺,沒有什麼詭計也沒有陷井,就這麼贏了,真的贏了。

蓄積了所有的氣力,抱着犧牲一半宮帳軍人的覺悟來攻克這座最重要的城堡,結果是一拳打了個空,敵人直接跑了。

和魏軍征戰廝殺的這十來年,完顏宗樹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隱約的感覺到,魏人也用光了所有的氣力,出現這樣的漏洞和失誤,看似偶然,冥冥中應該是一種必然。

“佈置防線,宮帳軍也得去挖坑。”完顏宗樹走上堡城,看到了西邊輕騎還在追殺那些四散在山巒峰谷中的大魏禁軍,嘴角也是抽搐了幾下,他知道守堡的指揮是大魏的宗室,聽說還是天子的兄弟,原本以爲是最高貴的貴族,定然有廝殺到最後的覺悟,豈料大魏的宗室貴族卻是出乎意料的毫無榮譽感和敢於犧牲的品質,令完顏宗樹也是大開眼界。

東胡的貴人也有驕奢貪婪的,但首要的品質就是敢於犧牲,膽小畏怯的貴人,註定走不到高位。

地位憑廝殺得來,也只能由廝殺敢死來保住。

大量的宮帳兵下馬,去甲,有器械的便是用器械,沒有器械的只有用長矟,戰刀,所幸的是泥土開凍,鬆軟無比,在肉眼可見之處,到處都有甲兵們挖掘壕溝的身影,而淺溝出現到挖成深溝,所用的時間也是相當有限。

所有人都不惜體力,所有人也都是明白,只要在魏軍主力趕到之前把溝挖好,這一場決定性的戰事,勝利的果實就被摘到手了。

當傍晚之時,嶽字大旗飄揚在半空之時,宮帳兵們已經休整完畢,持矛立矟,肅立在壕溝之側,所有人都看到了魏軍主力的大旗,甲兵們的臉上顯露出了心滿意足的表情,就象是猛獸用前爪按住了獵物,一時半會並不着急吞食,而是要玩弄一會兒,欣賞獵物掙扎時的無力和絕望。

魏軍那邊一片靜默,但明顯的看的出來,禁軍們已經心生絕望了。

一條長過十里,深過一丈的壕溝橫亙在戰場上,聯往錦州方向的道路倒是暢通,但東胡騎兵可以很輕鬆的兩面夾擊,將大魏主力毫不留情的殲滅在這樣的平原區域。

想重新攻克塔山堡,連接後路糧道,魏軍得超過壕溝,再攻克堅堡,就算兩路夾擊,魏軍主力是歸師,但守堡和榆關方向的禁軍,會真的不顧一切,出盡全力?

一切都完了。

雙方主帥都經驗豐富,意志堅定,但李國瑞是被迫行事,終究還是有破綻,而徹辰汗則排除了一切干擾,上下齊心,勝利的天平傾斜向東胡這一方,由來亦非無因。

完顏宗樹騎馬至壕溝之側,對面的嶽峙似乎是心有靈犀,亦是策馬向前。

兩個統帥打量着對方,四十歲的嶽峙面色平靜,並無異常,完顏宗樹臉上也沒有什麼得意之色,兩人的神情都很平靜。

“想不到吧?”完顏宗樹朗聲道:“三年前我被你在河北擊敗,灰頭土臉,回來之後被大汗罰了一百頭牛,簡直叫我無地自容。現在呢,我可是要把本錢收回來了,將你們全部消滅只是熬時間罷了。”

“你們也很吃力啊。”嶽峙臉上還是很平靜,迴應道:“糧草不足了吧,部民疲憊了吧,掠走的我大魏的百姓,這一戰死的差不多了吧?我大軍糧草最少還夠撐半年,你們能不能撐半年?我大魏天子和兩府宰相不可能坐視我大軍被困,定會再湊大軍前來救援,你就這麼有把握再扛住我大魏的二十萬禁軍?想吃下我們,你怕是沒有那麼大的胃,也沒有那麼硬的牙齒啊。”

完顏宗樹臉上顯露笑容,嶽峙的話明顯就是在替身後的軍隊打氣,突然被斷絕後路,魏軍怕是士氣已經跌到谷底了,現在不僅不能攻堡,還得小心被宮帳軍繞過長壕主動攻擊,以嶽峙的老辣沉穩,當然不會現在就給完顏宗樹機會。

對完顏宗樹來說,現在揭破嶽峙也沒有意義,嶽峙身邊的河北禁軍,河東禁軍,西北禁軍都異常的強悍和堅韌,未至最後絕望關頭,想以言語打擊來動搖他們的軍心,完顏宗樹既小覷了這些大魏勇士,也是小瞧了自己和東胡的將士們。

完顏宗樹只是微微一笑,說道:“咱們半個月後再看。嶽峙,大魏完蛋了,你們戰敗,大魏被我們滅國是遲早的事了。你身爲太尉,若歸附我東胡,當然也不會吝惜名爵,我可以替大汗先發話,你若歸附,漢民奴隸,歸附禁軍,皆是你的部衆,你可以爲一部那顏,與我們平起平坐!”

就算是嶽峙,也是有些動容。

五部那顏是東胡國的基石,耶律家,完顏家這兩家是東胡最頂尖的貴族,只有這兩家纔有資格成爲那顏。

如果東胡能進攻大魏國內,肯定會有更多的貴族出現,爲了掌握那麼大的國土,東胡人也會分一些權柄出去,並不奇怪。

比如他們給一些歸附的渤海國人或北虜世侯名義,世代爲侯,掌握自己的部曲和地盤,待進入大魏之後,對投效的大魏禁軍和高官顯貴們,顯然也會有一整套的拉攏辦法。

東胡上層很清醒,知道憑二十萬東胡軍不可能包打天下,不說別的,大魏一路就有過千萬人,二十多個路,東胡大軍一路駐紮一萬餘人,千萬以上的魏人反抗起來,一個路幾十個州縣,處處皆反,一個縣只能駐兵幾百,東胡兵是精銳,又不是神仙,沒有漢人的歸附效忠,東胡人不可能掌控大魏,獲得華夏的統治權。

對嶽峙這一類有名望,有地位的大將進行拉攏,不下血本當然是不行。

賜給那顏稱號,給嶽峙部曲,兵馬部民都有了,將來再有地盤,地位不在完顏宗樹之下,以東胡的王權來說,老資格有實力的那顏可以連大汗也不甩,比在大魏當臣子要舒服的多了。

惟一的代價,就是要把一直以來的信念和堅持,把大義和祖宗,還有親朋好友和百姓們,一律賣個乾乾淨淨。

嶽峙臉上浮現笑容,他沒有言語,臉上的表情就是答案。

完顏宗樹嘆了口氣,說道:“嶽兄何必這麼堅持?你效忠的大魏徐家,那個天子,還有守塔山堡的那個徐子威,都是什麼東西?這樣的宗室,這樣的貴人,值得你這樣的漢子替他們效力,他們配嗎?”

嶽峙微微一笑,說道:“我大魏宗室數千人,確有沒有出息的,甚至有不法之輩。但二百餘年,從軍者不知多少,戰死疆場者不比將門世家來的少,奉公守法的,成爲一代名儒的,或是樂善好施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就以現在來說,徐子威父子確實都是鼠輩,但宗室之中,不乏駿才,甚至是天賜之才……”

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十九章 齊王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章 白紙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十四章 報館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
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十九章 齊王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章 白紙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十四章 報館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