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

李國瑞眼中露出驚喜之色,笑道:“嶽石屹,你何時上京來的?”

來人便是大魏當世第一名將,以防守厚重,不動如山,無有破綻,以一萬多人對抗三萬多東胡騎兵不落下風,始終如山巒般堅定,直到援兵到來,最終無功而返的嶽峙。

嶽峙的武職官也是一步一個腳印,雖然是河北將門世家出身,卻是從隊官,哨長,都頭,營副統制,營統制,軍都虞侯,軍副都統制,軍都統制,然後是廂都虞侯,廂都副指揮使,直至廂都指揮使,若不拜太尉,廂都指揮使是大魏武官實職的頂峰,勳階爲上護軍,冠軍大將軍,鎮南軍節度使,這已經是太尉層級了,再上一層,也就是輔國大將軍,柱國,再加一兩鎮的節度使,成就武臣職位的巔峰。

“昨夜進京,因爲趕在城門關閉前才進來,安頓下來已經有些晚了,想着就在今天來拜會執政……”嶽峙苦笑道:“沒想到,趕着了這一場大熱鬧。”

“也還好,你來晚了一步,不然的話,很難抽身出去。”李國瑞倒是替嶽峙慶幸。

如果嶽峙早到一天,劉知遠定然會把嶽峙召到身邊,在此定計決疑,圖窮匕現之時,有嶽峙這樣的名將跟在身邊,劉知遠睡覺都要安穩幾分。

還好,真的還好。

“一路過來,聽傳言說劉大參已經被南安侯徐子先誅殺?”嶽峙當然沒有什麼悲傷,也沒有憤怒,劉知遠是他隔了一層的上司,見過幾次面,嶽峙對劉知遠的爭權奪利,爲了黨爭不顧國事,還有不下韓鐘的奢華和個人操守,都是全無好感可言。

唯有劉知遠的北伐志向,嶽峙相當贊同,這也是他成爲劉派外圍的原因之一。

嶽峙雖然是戰術風格猶如磐石,厚重穩定,但在戰略上,他卻是堅定的北伐派之一,以嶽峙之能,當然知道北方禁軍經不起東胡多次的攻擊了,去年河北禁軍在李國瑞的率領下,勉強保持了機動能力,還找到了機會咬了東胡人一塊肉下來。

但也不過如此了,再被東胡入境幾次,民間徹底殘敗,禁軍中能戰敢戰之士也會死傷殆盡,到時候失去戰略主動,各自爲戰,只會被優勢騎兵分割包圍,連還手之力也沒有了。

重要的是,朝廷的財力支撐不下去這樣的打法,如果財力充足,損失多少禁軍就補多少,甚至招募更多的禁軍和廂軍,到處修堡寨給百姓提供庇護,地方上,文官稱職,武將敢戰,就如太祖到宣宗和仁宗年間那樣的情形,歲入兩億貫,完全能做到這樣的防守地步。

這樣東胡入境,得到的遠低於其損失,到時候請東胡人來他們也不敢來了。

但以現在的國力財力,根本做不到這樣程度的防守,只能是被動挨打,越打越弱,東胡人一次比一次的戰果大,到時候可能就不是幾年入境一次,而是每年都會有胡騎入境,甚至一年入境兩次,三次。

邊關的守備會越來越吃力,防守的力量會被削弱,如果到這種地步,就象是伐木一樣,先砍枝條,去其根本,然後伐其根,越砍越深,最後臨倒時踢上一腳,百年大樹,也能這樣輕鬆的被伐倒。

嶽峙贊同北伐,因而支持劉知遠,現在劉知遠被殺,嶽峙的不甘和擔憂,也是相當明顯了。

“傳言是實。”

李國瑞當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來源,好歹是執政之一,他對嶽峙道:“南安侯率百五十人,衝殺至大參府邸,將大參梟首,逼退了期門令徐子威,現在還有兩千多郎衛守在大參府邸之外,等天子的命令。”

“天子可有令,叫樞密院發兵?”嶽峙緊跟着問了一句,接着又嘆道:“這南安侯,象是李友德一樣的猛將?”

“其麾下猛將不少。”李國瑞嘆道:“不意遠在南邊的福建路,也是有諸多豪傑。”

“有機會的話,還真想見一面。”

“要是李友德在,怕是他已經騎馬至大參府邸,去見一見那些猛士了。”

由不得李國瑞和嶽峙不感慨,一百五十人在京師重地,居然悍然衝入大參府邸,將劉知遠這樣的大魏重臣斬首,不提徐子先的膽色,其麾下的一百五十人,也必定是勇猛無比的豪傑,對於久在軍中的嶽峙和李國瑞來說,對徐子先所領的兵馬,也是有相當多的好奇。

這時李國瑞才轉過念來,對嶽峙道:“我還沒有接到詔令,適才都廂指揮使王通來過,又失望而去。”

樞密院有發兵之權,政事堂當然也有,而各廂都指揮有統兵管兵之權,卻又沒有發兵之權。

事實上樞密院也是要奉詔,特別是京師重地,哪怕是樞使也沒有權宜之便,只有地方有警而且是盜案一類的小事,多半是政事堂和樞密院就能決斷。

比如任徐子先爲團練使,允許招募團練武卒,這就是政事堂的決斷,而且是樞密院行文給福建路大都督府。

至於派少量兵馬平定盜亂,而不是與外敵交戰,樞密院方可自行處斷,要是派出管軍一級,也就是廂都指揮一級的大將出徵,則必由天子,都堂下詔命,堂札,然後樞密院方可照此奉行。

王通當然希望天子在天亮後能下詔平亂,徐子先能率一百五十人擋住兩千多人的郎衛,卻絕對擋不住一個軍的京營禁軍。

好歹京營禁軍多次奉命出征,軍中頗多有戰陣經驗的武官和士卒,一百五十人,再悍勇也不是一鼓之敵。

但天子沒有詔命,王通只能失望而回,身爲劉知遠的鐵桿,禁軍武將中的高層,定然會在韓鍾主持的清洗中第一輪就被涮出去,多半能保住性命,但權力是保不住了,王通現在期盼的應該是不要抄家,給他多留一些家產就好。

“幾個廂都指揮,三司使,吏部,幾個寺卿,嗯,還有我與何獾……”李國瑞對嶽峙算了算,估計幾輪清洗下來,朝官七品以上的要去職二百多人。“

“還好。”李國瑞笑道:“若是韓相公倒臺,這數字要加幾倍上去,朝堂要爲之一空了。”

“執政有些冤枉。”嶽峙沉聲道:“其實執政並不是劉知遠的私黨,只是與在下一樣贊同北伐纔會與劉大參走的近些。”

“且看天子心意如何。”李國瑞道:“韓相公已經又轉而支持北伐,我輩要能留着,怕就是韓相公不會食言,事非曲直,但在人心,我不會爭,了不起出外而已。”

李國瑞能成爲執政之一,最要緊的還是他去年對東胡的大勝,那是實打實的野戰功勳,朝廷怕是沒臉皮說李國瑞是攀附劉知遠纔得到的執政,這把清涼傘,是李國瑞自家憑功勞取來的,要拿走,沒臉皮的是朝廷。

況且只要天子和韓鍾要北伐,就離不得李國瑞來主持這一場世人矚目的大戰。

相同的道理,嶽峙,李友德這樣的大將也離不得,這也是嶽峙知道劉知遠身死後,並不慌亂的底氣所在。

“現在就等韓相公入宮了。”李國瑞笑道:“天子怕是心氣不順,不會這麼順順當當的叫韓相公將事情辦妥當,總得有些波折。”

“天子就喜歡弄些小手段。”嶽峙不以爲然的道:“天下事敗壞至此,萬方有罪,總也得有個源頭。”

李國瑞深以爲然,權相,內爭,兵變,大魏朝堂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天子,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但話說到如此地步,也就差不多了,總不能將天子攆下臺去?

誰還能衝入宮禁,斫斬下天子的人頭?

“我要去內東門。”李國瑞道:“想來去那裡的人已經不少,現在就看天子和韓相公如何做了。”

“希望能以國事爲重。”嶽峙嘆息一聲,說道:“外有強敵,可萬萬不能再內亂。”

“難。”李國瑞也是搖頭一嘆,嶽峙要去樞密院和政事堂報道,昨天進城時,想來已經在宣德門報過名,接下來赴政事堂,樞密院,嶽峙是奉召入京,很多人猜測嶽峙要任京營的廂都使,成爲十管軍之一,但主持此事的劉知遠已經被殺,嶽峙的安排得看韓鐘的意思,到底不是自己的嫡系將領,嶽峙能不能留京,難說的很。

至於李國瑞自己,在黨爭之後的大清掃之下,是不是能留在京師,也是真的只在兩可之間。

國事如此,還有什麼可說?

……

韓鍾已經趕至宮門口。

天一亮,相府大門洞開,王直帶三百人,加上宰相的一百元隨,四百人浩浩蕩蕩自相府內而出,石遇吉和陳常得已經跪伏在地上向韓鍾請罪。

韓鍾也就是瞟了這兩人一眼,一言不發的起行。

那一千多人的郎衛,神色間充滿畏懼之意,見韓鍾時,居然有不少人在戰抖着,手中的長矟也象是一種負擔,如果韓鍾咳嗽一聲,怕是會有不少郎官和金吾衛當場跪伏在地。

“天子就是派這樣的人,來取我的性命?”韓鍾內心不無鄙夷,心想:“不過如此。”

此前戰戰兢兢,現在看來,天子威權不過如此,郎衛不過如此。

若是能劉知遠倒臺之後多掌握些禁軍的力量,府中多養得用的牙將,天子的郎衛也沒過如此,自此之後,最少三年之內,天子扶不起一個再如劉知遠般的人物來與韓鍾對抗,這幾年將佈局之事做好,就算天子有心算計,十年之內,韓鍾都可以平安無事。

這就是大局,手握重權,掌握朝廷的重臣宰相,不是那麼容易去位的。

特別是在當今天子的手下。

越是喜歡小心思來算計臣子的君上,就越是容易摔倒在自己挖的坑裡頭,韓鍾想到這裡,不覺在臉上露出冷笑。

不過如此……

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三十章 江邊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
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三十章 江邊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