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

“咱們百戶共有五百六十戶人家。”大病初癒的劉叔敬柱着杖站在百戶官廳前,在他身前是一大羣沉默而憤怒的青壯年男子,也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年男子,他們的臉色陰鬱而沉默,既有憤怒,也有掩飾不住的惶恐和擔心。

青壯年只有憤怒和決死一拼的決心,也有戰勝敵人的信心,而老年人則多半會想起漳州血案,還有陳於泰這麼多年來對興化軍和福州府一帶的騷擾和殘害,而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裡,官府只能任由陳於泰囂張,被岐山盜害的家破人亡的福建人不知道有多少,追昔過往,青壯男子們感覺自己現在有力量,被支持着,而老年人則在內心充斥着種種擔心,這也並不算什麼過錯,年老之後,考慮事情總是容易往悲觀方向走。

但就算是最悲觀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南安侯府掌握的力量,遠遠比外人想象的要大的多。

劉叔敬接着道:“每家出一個壯丁,持弓箭,有矟持矟,無矟帶刀,若矟刀都無,可帶小刀,弓箭,半個時辰後我們從村口出發,到海灘附近的官道前列陣。你們要記住我們百戶的大旗,這都是在此前演練過多次,各人按自己的小旗站好隊,跟隨總旗,百戶旗行走,最終在百戶旗下列陣。到時候,弓手和長矟手,刀牌手,各有站隊,爾等要記分清了,這幾天每天都要如此演練,旁的事先不管了。”

衆多青壯男子無不點頭,劉百戶咳了幾聲,臉上涌現上一抹潮紅。

島上的天氣越來越炎熱,瘟疫漸漸有擴大的跡象,不過由於使用的水源俱是清水,南安侯府的醫官又多,倡導衆人喝過濾後再燒開的淨水,同時侯府在福建和浙江買了幾萬頂帳子,每家每戶最少保證有兩頂紋帳,另外每家都配給了薰蚊草,每天傍晚時分,整個南安到花溪,再到鹽場一帶,到處都是嫋嫋升起的青煙。

就算如此,感染時疫的人還是很多,此前在冬春季節的大規模開發過於迅速,新建的宅邸附近總有未清理完成的灌木和小池塘,蚊蟲到夏初時大幅度增加,此外還有老鼠,天氣越熱,病毒的傳染似乎就會越來越迅速,醫官陳長年每天都帶着人到處主持防疫工作,減少隱患,將感染的人壓制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但不可避免的,隔離所的人還是越來越多。

後來由於擔心隔離所內交叉感染,南安侯府不得不在另外兩處地方分別修築了兩座大型的醫院,其實也是主要將感染時疫的人分別隔離開來。

有些黑色幽默的是,感染的醫生也越來越多了。

在很多時候,早期感染的病人通過丸藥或煎藥治療可以緩解病情,但很多人其實基本上是靠自己的體質。

劉叔敬就是其中一個,他身體反覆發燒,嚴重的時候喝藥都會嘔吐,但他最終還是挺了過來,和他一起入院的死了好幾個,劉叔敬看到有人被搬擡出去焚燒時,心中反而越發堅持,最終他成功的走了出來。

在劉叔敬宣佈命令的時候,每個小旗和總旗都爆發出嘈雜的應和聲,青壯男子們已經攜帶了弓箭或刀矟,他們原本就在獵社或弓箭社內。

侯府不僅不禁止人們結社,相反還一直鼓勵人們結社。

南安侯府這幾個月一直在從各處購買精良的兵器,軍隊淘汰下來的兵器,包括原本廂軍的兵器,都逐漸分配給各百戶的各社。

劉叔敬看看官廳之下,他的百戶其實要是將十五到五十多的男子全部集合起來有過千男丁,每個百戶差不多都是如此。

但少年和老年人的用處不是很大,少年會盲目熱血上涌,老年人沒有經驗,而且精力和體力都衰減了。

奉召至百戶軍旗之下的有五百多名青壯男子,編成十一個總旗,劉叔敬負責提調所有的部下,平時在百戶裡的警備官和提刑官成爲左右副百戶,各領幾個總旗,負責指揮百戶的側面兩翼。

五百多人中,弓手佔大多數,這也是魏人重弓箭的傳統所致,三百多名弓手,劉叔敬將他們編成六個總旗,並沒有和矟手,刀牌手混編。

所有人都沒有甲冑,有幾十人頭上戴着鐵盔,多半的人就是戴襆頭或折上巾,但不管怎樣,每個人都握緊了自己手中的兵器,並沒有青壯男子顯露出畏怯的神情。

軍隊會正面迎敵,這是侯府文告已經確定的事情,如果南安侯府的府軍不避戰,很大可能敵軍會從花溪港附近上岸。

這一片地方海灘平整,擁有完整的設施周全的港口,並且原本就是比較寬闊,平緩,擁有深水又沒有暗礁,兩側還有山脈遮蔽颱風,所以這就是天然的良港。

在另一個時空,大海盜們帶着萬餘移民屯墾開拓臺灣時,就是在這裡先建立十寨基業,利用出海的溪流,在溪流四周開拓土地,在這裡建造港口,這裡原本就是一處相當不錯的地方。

從海灘上岸,兩側俱是山巒,海天俱是純淨的蔚藍色,往內裡行進不遠,便是大片的平原區域,這裡也是東藩最大的平原區,幾十條大小不一的溪流在這裡流淌經過。

敵軍在這裡登陸,很快能順着兩側展開,並且可以看到港口官道和環島官道,再往前方就是幾座大型的建築,那是磚窯廠等工廠建築,往南就是鹽場,往北方就是南安侯府別院所在的區域。

這個方圓數十里的地方,有大片的建築羣,溯溪而上是成片的工廠區。

只要在高處,在附近的丘陵小山上俯瞰一圈,大片的農田區,在農田區錯落有致的百戶村落,一座座在溪邊建造完成的工廠,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會落入眼簾之內。

很難想象海盜們會不心動,他們不太可能再把幾萬人放在船上,在各處瞎轉悠,最大的可能戰鬥就會爆發於花溪港口。

府軍已經在花溪附近構築了一些工事,在港口區三裡之內有兩座城堡,內裡的官道附近還有兩座。

四座城堡都是高十米左右,四周百餘步,可以容納一百餘人,四座城堡都有牀弩和神臂弓,數量並不多。

牀弩要幾個人拉動,射出的箭矢等於是一支短矛,三百步內可以穿透披重甲的人體,並且勁力不衰,如果在二百步內,射穿好幾個人也不在話下。

在戰陣上,牀弩的擊發聲響起的時候,也是敵人精神最爲緊張的時候。

四座城堡,海灘近岸兩座,一南一北各一座,形成了一個簡單的鎖鏈。

侯府樞機房在此時再下令,各百戶編成部曲,於環島官道至南北城堡處列陣,設鹿角,挖壕溝,立起數十座箭樓,以備非常。

府軍當然是會奮戰,但若戰而不利,可以退至工事與敵對峙。

這一次的交戰,南安侯府當會使用自己治下所有的每一分力量,除了編成隊伍的百戶民壯外,還有一些男子被分派任務,他們在戰場不遠處設立補給點,有的成爲火兵輔助,有的則是輜兵輔助,有人任醫療輔兵,各有差遣任務,他們會搬擡傷兵到醫療帳篷,協助火兵燒火做飯,搬擡糧食物資,也會與輜兵一起,運輸所有所需要的物資。

“除了男子之外,樞機房在邊境線幾座城堡處設立了臨時的躲避點。”劉叔敬對所有人道:“各家的老人,婦孺,俱可以到那裡去躲避。”

有人道:“府軍在海邊列陣,我等在官道附近設陣,還有軍堡,壕溝,箭樓,鹿角,又何必再叫人躲到警備線那邊去?”

沿着環島官道外圍,越過最後的農田區和水渠區域,那裡便是對土著的警備點,沿途會有城堡爲支撐,箭樓,壕溝爲輔助設施的警戒線。

隨着和土著貿易的展開,雙方的衝突減緩,彼此的戒備心理也減低了許多,侯府現在的安排,很明顯並不是要依託那些哨兵警備士,或是城堡,箭樓,而是打算在最危險的關頭,將婦孺們轉移到山中去。

海盜們遠道而來,對東藩的情形不是很清楚,也不會冒險深入山中和土著再打一場,而大半的婦孺躲避山中,肯定還是會有風險,誰也不清楚在這樣的環境下,土著們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若真的府軍戰敗,婦孺們躲到丘陵深處,山巒深處,遠比留下來要安全的多。

這並不曾明說,有人對徐子先表示反對,認爲預先安排老人婦孺的退路,會使前方的將士沒有堅定的戰意。

徐子先聞言則是大怒,打贏了當然好,徐子先也認爲贏面較大,但一旦失利,幾萬老人婦人和孩子,就這麼放給海盜去殘殺禍害?

很多人畏懼謠言和預先的撤離計劃,但徐子先一意要這麼做。

所有的安排幾乎都是透明化的,對壯丁的使用,婦孺老人的安排,包括他們在山中躲避時的安全,會安排一部份步兵和警備士去保護,並且有輜兵跟隨,帶着糧食,醫官和藥材,深入山中躲避,如果戰事不利,軍隊可能化整爲零,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在各處與海盜展開游擊戰,一般來說,在冷兵器時代軍隊崩潰了就徹底完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集合再戰,但徐子先對府兵們有充分的信心。

他們的家園在這裡,親人在這裡,能往哪跑?

劉叔敬沒有談的再細緻,事情就是大致如此的安排,無需再多說了。

他身體還有些酸澀,但在此時,百戶官的作用便是體現出來,常期在任上的百戶官熟知每個人,包括每戶的壯丁和小旗官,總旗官們。

在激昂的銅號聲中,五百餘被選中的壯丁集結起來,開始在各色旗幟指引下匯騰成一股洪流,隨着百戶大旗,走出村落。

--

今天有事,更晚了抱歉。

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十四章 報館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三百章 白紙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十四章 報館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三百章 白紙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