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

徐子先倒是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再這麼下去,東藩島會退化爲以貨易貨的貿易手段,再下去,文明限入停滯期,只有外來的刺激會使島上還魂一下,如果突然一下外來的聯絡徹底中斷,這些漢人移民會和高山土著一樣,很容易限入到半野蠻半開化的地步去。

說徹底變野蠻也不可能,但斷絕來往交流,也根本不可能發展起文明。

只有開放,更具有強大的自信,包容,吸引更多的外來者,東藩纔有可能被盤活,纔會更有活力,開發纔會真正的成功。

徐子先現在的資本有一百五六十萬貫,加上昌文侯府在這裡的投入,前期半年內投入東藩的會超過二百萬貫。

加上昌文侯府承諾設立的布匹商行,在短期內東藩會有相當大的變化。

接下來就是農業上的革新與變化,除了棉田布匹之外,便是要有更多的外來作物落戶東藩。

至營門處,陳篤中請徐子先上演武廂的將臺,三千餘廂軍多半穿着普通的戰襖,戴青色折上巾,手持障刀或是長矟,又或是強弩,弓箭,看起來還象個樣子,但多半的人面黃肌瘦,顯然待遇和普通的廂軍一樣,處於餓不死也吃不飽的狀態,至於隊形散亂,刀矟破舊,旗幟混亂,這就更屬於廂軍的常態了。

陳篤中神色略有不安,向徐子先小聲道:“明達勿怪,餘心思也沒有用在廂軍上……我雖不缺錢,也不禁軍各層軍官剋扣貪污,是以廂軍與其餘各處駐軍相同類似……”

“九叔不必多言,”徐子先含笑道:“來此之前,我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雖然不太明白心理準備是什麼意思,陳篤中也是明顯鬆了口氣。

要是徐子先不給他面子,當衆訓斥自己和部下,爲了大局也只能忍着,這面子可就是丟大了。

在下面的廂軍軍官也明顯相當緊張,徐子先在岐州和澎湖可是絲毫不給衆人留臉面,留下一路的傳奇,要是在東藩也如法炮製……

普通的廂軍將士們倒是一臉無所謂,甚至隱隱約約有些期待。

這些都是些苦人,在東藩駐守是苦差,別的地方駐防,總能撈些好處,或是抽空回家去看看,在島上和在澎湖一樣,期限時間滿足之前可是沒有機會回家。

怎料徐子先的表現卻是與在別處完全不同,簡單的訓話,也沒有看操和校閱,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之後,便是叫衆人散開去了。

簽押房中,陳篤中明顯還是鬆了口氣,他對徐子先道:“你的別院也在修築之中,未成之前,明達你只能住軍寨,那邊的軍寨粗成,條件比這裡差的遠,你是在這裡居住,還是到南安溪那邊去?”

兩條溪流相差有二十餘里,中間是大片的平原地區,徐子先的核心地界都在南安溪那裡,新的軍寨,侯府別院,大片的屯民居住區,棉田,俱是在南安溪那裡。

倒是未來的商業區,碼頭,船場,還有一些必須修建的工廠,都是在兩溪之間或是花溪這裡,徐子先不打算搬走別起爐竈。

都是自己的,何必厚此薄彼?

“去南安溪那邊。”

徐子先的回答在陳篤中的意料之中,這位少年侯爺的行事風格,大抵也被陳家的人瞭解的七七八八。

“先去也好。”陳篤中笑眯眯的道:“看看別院修築的怎樣了,要是一切順利,今秋你和文珺就能成婚了。”

雖然已經有了妾侍,徐子先的心還是跳了幾下。

陳家原本是打算在侯府正宅成婚,然後陳文珺會長期在南安別院生活,那邊已經種植了不少花木。

在齊王身故之前,徐子先的打算也是一樣。

雖然開發東藩相當要緊,一年來住兩個月也就差不多了,岐州,南安,這纔是徐子先目前最要緊的基業。

南安一年已經可收入百萬貫,就算沒有這個數也是相差不多。

岐州港經營好了,一年幾十萬貫的收入也是可期。

這兩處地方是根基所在,也由不得徐子先不重視。

現在計劃當然改變了,徐子先估計自己一年中最多有一個月時間回福州和南安,梳理那邊的關係,穩固根基,不使有心人伸手,震懾不法,這就夠了。

大半的時間會留在東藩,或是澎湖,這兩處地方成了真正的根基所在,陳篤敬提前在這裡修築的別院,自然就成了他和陳文珺未來生活的地方。

有個有錢的老丈人,就是好啊……

“別院若是差不多了。”陳篤中提醒道:“需得將令妹等家人接過來,南安雖然有團練,也不是特別安全的所在了。”

徐子先一凜,眼前這人經驗豐富,顯然是知道政爭之下沒有什麼事是政敵做不出來的。南安侯府和趙王府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階段,趙王當然是什麼事都做的出來,陳篤中的提醒,相當及時。

“多謝九叔,”徐子先誠心正意的一揖,說道:“這事我是疏忽了。”

“齊王殿下身故之後,我們陳家有家族會議。”陳篤中感慨着道:“從這件事來看,大魏的內耗情形已經極爲嚴重,更進一步就是彼此刀兵相向了。這一次的北伐若是獲勝還好,大魏中樞的力量還很強,足以震懾不法,若敗,則各方勢力均會蠢蠢欲動,到那時,暗殺就算是剋制的手段了。”

徐子先點點頭,知道陳家上下的心情肯定都相當沉重。

對文官世家來說,局面穩定纔是他們最希望見到的結果,文官的力量,是在體系穩定的前提下,在大魏的體制之內才容易發揮。

一旦進入亂世,昌文陳家的力量會受到嚴重的削弱,沒有規則就意味着陳家會失去規則的力量,只剩下人情,人脈,和親族。

在這種時候,對南安侯府的軍事力量,陳家會更加迫切的需要和渴求。

陳篤中的配合和善意,一方面是此前交情打的底,另一方面,也明顯是陳家的主流意志。

在這種時候,他們最能依靠的,也就是南安侯府的武力了。

雙方已經綁定的這麼緊,陳家就算想回家依靠趙王,投效趙王,也是沒有辦法獲得在南安侯府這邊的平等地位,也只能跟着徐子先一條道走到黑了。

“在你去南溪港那邊,要不要在這裡見一些人?”

陳篤中的提議蘊含深意,徐子先笑道:“請九叔明說。”

“你過來的時候,萬餘百姓夾道迎接,這可不光是我的功勞。”陳篤中隨口道:“島上移民,最少的是太祖年間,然後在宣宗年間是高峰,其後就停滯了。現在有一千七百餘戶,一萬一千九十餘口,男丁六千多,婦人五千多,老人兩千多,孩童兩千多。”

徐子先微微點頭,也就是說,去掉五千左右的老人和孩子,島上移民的成年人是七千餘人,男女各半,男人稍微要多於女子,大約是幾百到一千左右。

“島上男子不易找媳婦,婦人想離島就外嫁。”陳篤中笑道:“這些年來,外來的水手,夥計,靠幾石米就能帶走一個水靈靈的大姑娘,時間久了,便是男多女少。”

“我還以爲還是溺嬰呢。”

福建地方,從唐時就有文字記錄的溺嬰現象,男子是做農活的主力,生下來再窮的人家也會養育,長大成人就是壯勞力,不虧。

女孩就不同,福建或是全國都有厚嫁的傳統,和後世可不相同。不厚嫁的女子,要麼是當妾侍的,要麼在婆家就擡不起頭來,連孃家被辱罵也沒有辦法。

這個年代,每個女孩出門嫁人,意味着孃家都要損失不少,在其出嫁之前,由於沒有男子的力量,也沒有辦法貢獻多少勞力,只能做一些雜活家務瑣事,貢獻極小。

人類在現實考量面前會變得異常殘忍,將新出生的女嬰溺死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就是女嬰的直系親屬,包括親生父母,祖父祖母來下手,都是相當常見的情形。

“這邊和福建路可不同。”陳篤中皺皺眉頭,說道:“已經是男多女少,再溺女嬰,大夥全打光棍算了。”

“陪嫁還豐厚嗎?”

“都是窮人……”陳篤中道:“倒是男方家給的多些,男多女少麼。”

“哈哈,果然是如此。”

後世男卑女尊的情形相當嚴重了,一個是現代社會的進步,導致男人體力優勢下降,很多活女人一樣能做,並且做的比男人好,這導致女人能接受教育,並且工作養活自己,婚戀上有自多自主選擇權。

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社會問題,生育可選擇和傳統,導致很長時間內男孩出生率遠大於女孩。

在幾十年的變異生育之後,最後導致男人比女人多好幾千萬。

女人再醜不愁嫁,只要放低標準,男人就不一定的,打光棍的大有人在。

這使得社會文化和價值觀扭曲,男人要跪下懇求女性下嫁,並且付出比陪嫁更多的彩禮,而且時人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些現實,在現在的大魏說出來,絕對會驚掉一地的眼球。

“這些事只是小事……”陳篤中不太理解徐子先對彩禮陪嫁的興趣點,還是順着自己的思路接着說道:“島上居民,從宣宗之後就來的少了,但陸陸續續還是過來不少。移民之中,有四成是太祖年間的北方移民,以張,李,劉,王四姓爲主,剩下的六成,就是到宣宗年間的福建移民,以林,陳,兩姓爲主。這六姓之外,尚有幾十個姓,不過有的姓只有十幾戶人家,算不得什麼。其餘的六姓,纔是島民中的大族。這一次歡迎明達你,六族的族老尊長都出了不少的力氣,他們對成爲南安侯的官戶還是很高興,都想當面見明達一次,以表謝意。”

“哦。”徐子先沉吟道:“各族還算抱團嗎?”

“當然抱團。”陳篤中笑道:“島上只有倉大使,典史,稅吏,並未設軍州縣治,所以雖然國家派有吏員,施政上頭也按大魏的規矩辦,但掌控起來可不能和福建路比,所以平時的一些小事,甚至偷盜傷人的案子,也多半是各族內自己處置了。”

“除了造反,殺人,謀逆,怕是島上的官吏也沒空去管他們吧?”

“差不多吧。”陳篤中嘆口氣,攤手道:“實在是有心無力。”

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十七章 揚名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章 秀娘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
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十七章 揚名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章 秀娘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