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

無數漢子血脈賁張,持矟相行,很多秦鳳路和河東路相隨多年的武官,也是趁機鼓譟激勵部下,留在營中隨李開明的,原本就是訓練出來的礦工精銳,一半礦工在北營,一半在南營,李開明身邊則是有少量的老卒精勁,是其多年護兵,再有武官所率礦工,此時一直以普通的民壯在外持弓而戰,至此時,數千礦工在李開明的率領下,單衣持矟,蜂擁而出。

此役的關鍵之處,已經到來了!

而北營之處,也是鼓聲突然激昂,原本列陣與廂軍相持的流寇主力,竟也是不顧廂軍人數衆多,卻是也在鼓聲激勵之下,向着廂軍大陣猛撲而去。

“小民發如韭,剪如生……”李開明在黃馬之上,悠然而唱。

秦腔倉涼樸實,戰場之上,猶爲激動人心。

“頭如雞,割復鳴!”

相當多的秦鳳人,河東人,一起跟着高唱起來。

這首著名的歌謠還是始自東漢,千百里來無數次起義之時被人傳唱,官府雖屢禁而不止。自流寇再復起事後,這首蒙塵幾百年的百姓戰歌,又如明珠被拭去浮塵,再度迸發風采。

更多的福建路,江西路,荊北荊南的漢子跟着一起歌唱起來。

“吏不必可畏,從來必可輕,奈何望欲平!”

歌聲之中,不論弓手,矟手,盾牌手,無數百姓,礦工,義軍老卒,都是相隨李開明,向着列陣而來的禁軍大陣,迎擊而去。

無數人高歌向前,盾手以刀擊盾,矟手橫矟向前,聲浪一起就再無其餘聲響,連那激昂的鼓點聲也是被壓制了下去。

在無數人的歌聲中,一種無與倫比的感覺涌上所有人的心頭。

這首蒼涼的戰歌,起自漢末,卻是又在大魏的戰場上出現,過往的古老歷史與眼下的現實結合,彷彿是祖先的英靈浮現在半空,俯視着戰場上的這些後輩們。歌聲古老而樸實,象是從墓室中挖掘出來,卻又是和眼下的情形無比契合,歌聲雄壯,悲涼,道不盡黎民百姓的辛酸與苦難,若徐子先在此,必定感覺複雜,甚至無比酸楚。

漢民後裔就是有陳勝,吳廣的這種氣勢,管你是天子官家,達官顯貴,尊貴無比,一旦使百姓感覺受到壓迫,再無活路,則黎首可以揭竿斬木,起兵之後,連天子亦不放在眼中,斬首又如何,細民百姓的頭顱如韭,割之復生耳。

這種豪氣,亦只有華夏一脈相承,沿襲不斷!

而在劉廣泗等禁國大將眼中,眼下賊寇的反撲,不過是迫於無奈的亡命之舉,雖然也略微吃驚於賊寇的勇壯之氣,但禁軍諸將,卻並未將眼下反撲之敵看在眼裡。

雖然其倍于禁軍突前的矟手和盾手,兩翼還可以用弓手棄弓壓上,畢竟賊寇人數八倍于禁軍。但訓練,經驗,裝備的差距,在劉廣泗等人看來,並非可以用搏命的姿態來彌補。

而另一側的北營,萬餘賊寇卻也是擺開了突擊的陣列,向着六萬餘廂軍猛撲過去。

高坡之上的趙王,兩眼微張,着實感覺有些意外,同樣也覺着有些異樣。

賊衆南北兩處大營的情形,實在是令趙王有些想不通透。

多的一方面對禁軍,居然敢於反撲,而人少而精銳些的北營,居然也是主動出擊了。

“如此也好。”徐子威持矟在趙王身側,安撫着自己因喊殺聲亢奮起來的戰馬,對趙王道:“父王,兩邊都很快能決勝負了。”

趙王微微頷首點頭,這是很明顯的事,不需要徐子威自詡有經驗的將軍,特意提醒。

廂軍很快就受到了賊寇兇猛的箭雨打擊。

廂軍六萬餘人,分爲數十營,營旗沿四里多寬的戰場擺開,整個衝擊的陣列相當厚實,前陣已經抵賊寇營門前,後陣尚在二三裡後,由於賊營在高坡之上,所以廂軍是以仰攻姿態向上,由於士氣不振,加上原本軍事素養就是極低,在抵達三百步左右距離時,廂軍弓手就開始胡亂射箭,拋射的箭矢多半插在賊陣幾十步外,象是突然生出了一從從的茅草。待萬多賊寇突擊之時,廂軍陣腳居然已經開始混亂起來,很多陣前將士,下意識的想轉身退後,躲到同伴身後,而他們的同伴,也是希望能躲到別人的身後,種種混亂姿態,不要說與禁軍和精銳賊兵相比,就算是那些入伍不到兩個月的賊寇中的平民,廂軍將士的表現也是遠遠不如。

趙王遠遠得見,自是大爲驚怒,立刻派親衛持自己的儀刀至廂軍陣前,斥責何得清,劉傑等人。

諸多廂都大將亦是着急,他們和禁軍大將有默契,禁軍去吃肉,廂軍卻也不會硬啃骨頭……何況硬啃也未必啃的下來。廂軍出工不出力,圍困北營,斷絕其與南營和建陽縣城的交通,最終迫賊寇精銳翻山而走……這樣就算是達成了戰略目標,事後趙王定有重賞。

戰場之上,亦毫無進取之心,但若是廂軍被少數當面之敵輕鬆擊敗,他們也是明白,戰後必被憤怒的趙王清算。

何得清與劉傑等人接連下令,派出親信組成督戰隊,凡有退後廂軍,便在陣前立斬。

砍下幾十顆首級之後,廂軍陣腳稍微穩定。

而賊寇竟並未接連射箭,萬餘人的賊寇精銳陣列極爲嚴整,長約裡許,厚約三排,前排將士大半披甲,持矟而前,長矟如林,竟是沒有想象中的以弓箭對射,直接便是白刃相撲而至。

大量的賊寇披甲而至,放平長矟時,竟是涮涮連聲,近至百步之內時,大量廂軍已經膽寒,因賊寇面色猙獰,那種豪勇與殺意充盈的臉龐,令得廂軍都有無可抵禦之感。

賊寇精銳大半是礦工,帶隊的武官全部是流寇中的老卒精銳,萬餘人的長陣如驚濤拍岸,瞬間之間便是與廂軍前陣相接。

長矟平端,前刺,喊殺聲與不遠處的高歌聲混雜一起,鐵矟刺入人體時的咔嚓聲和噗嗤的悶聲響,還有接連不停的慘嚎之聲,各種響聲,瞬間便是迸發了出來。

而與此同時,不遠之處突然出現了奔雷之聲,很多人下意識的擡頭看天,天空仍然晴朗無比,這也是雙方會戰的根本所在,若天氣陰雨,雙方卻都是不會在那樣的天氣之下展開會戰。雙方都認爲會贏,纔會展開會戰,而陰雨天氣會使弓弦無力,乃至弓箭受損受限,只有晴天,雙方纔會擺開陣列,施展會戰。

天空是一片蔚藍,當然不是冬雷震震,這時趙王等人才醒悟過來,看向不遠之處。

數裡之外的西北一側,在起伏的山丘和田野之間,在一個個荒村之後,千餘賊寇騎兵逐漸彙集起來,如怒濤,似奔雷,又似無可阻擋之巨獸,咆哮呼嘯而來!

這些敵騎,趙王原本以爲是要在側後襲擾糧道,卻是不曾想過,賊寇居然有如此魄力和決心,居然沒有把輕騎放在外策應,或是襲擾糧道,又或是在兵敗時接應逃離,而是如勝負手一般拿在手中,關鍵之時,居然就這樣用了出來!

廂軍將士立刻譁然了,正面對賊寇精銳,原本已經難以抵敵,側翼又有千餘敵騎,雖然是輕騎來襲,卻仍然有奔雷之勢……騎兵對步兵,特別是對缺乏訓練,沒有戰術素養的輕步兵,根本就是以強擊弱,有着天然的優勢。

有廂軍將士目光渙散,叫道:“敗了,敗了。”

“敗又如何。”有人滿頭大汗道:“身後有督戰隊哩。”

“督戰隊又怎樣?”身高力壯,在軍中頗有威信的邱光宗大叫道:“大將們把咱們的餉,械,糧都拿去瓜分了,打仗時卻叫咱們賣命,天底下有這種道理沒有?老子昨晚臨上陣賣命,還想着家人無人養,臨死之時,吃的最後一餐還是水煮黑豆,卻他孃的大魏,去他孃的趙王,老子們也反了吧!”

邱光宗是早有預謀,其早在暗中串聯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廂軍將士,甚至有一些隊官級別的也是早就有意,此時邱光宗振臂一呼,願意和他一起造反的當然寥寥無已……廂軍糧餉再缺乏好歹能活的下去,還能勉強養活家小。但待遇太差,所遇不公,也使得大量廂軍將士毫無戰意。

此役之前,李安遠,鄭裡奇,楊世偉等人最擔心的糧餉之事,果然也是應在了這些廂軍將士們的身上。

賊寇騎兵突前,如快刀切肉般的切入廂軍大陣,而大量的廂軍將士卻是在陣前逃竄,甚至倒戈,不少廂軍轉身衝向自己一方的督戰隊,用奮勇之姿,猛然砍殺那些將領派出來的親衛,反是將督戰隊砍的屁滾尿流,潰不成軍。

頃刻之間,局面立刻倒轉,六萬多廂軍立刻潰散,任由騎兵左衝右突,很多廂軍將領想收攏隊伍,卻是根本無此可能,只能也是分別逃竄,往昨晚臨時所立營壘逃奔。

在趙王父子目瞪口呆之時,南邊的戰場卻仍然是在焦灼苦戰之中。

在嘹亮悲壯的歌聲之中,受訓不到兩月的建州民壯與大量的禁軍混戰着。禁軍吃虧在人數太少,且弓手太多,突前的禁軍將士不過三千餘人,被十倍的民壯圍困苦戰。就算如此,也很明顯的能看的出來,大量賊寇並無陣列,幾乎是各自爲戰,只有少量的不到千人的精銳勉強能成陣,抵住禁軍銳氣。而大量民壯,執各種兵器,陣列一團混亂,卻是能與強悍精銳的禁軍苦苦相鬥,雖然死傷極慘,但歌者不絕,很多普通的百姓,就是拿着劣制的兵器,在歌聲之中,一往無前的衝向前方,與那些技藝嫺熟,身披鐵甲的禁軍纏鬥。

甚至身負重傷,手無寸鐵的民壯,也是在臨死之時,或是衝向前方,或是纏抱,甚至在地上打滾,用牙齒去咬,只要能纏住一個禁軍將士,便是死而無憾。

“王建州真是罪該萬死!”

看到北側崩潰,廂軍猶如滾水潑過去的積雪,頃刻融化,而南處精銳禁軍卻是被數萬流寇纏住,根本無力脫身之時,趙王也是咬牙切齒,恨死去的王越入骨。

若不是王越弄的建州天怒人怨,人心盡失,這些剛剛造反的建州百姓,怎麼會如此奮力苦戰,不懼死亡?

就是因爲此前太苦,百姓已經快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李開明豎旗之後,雖然拷掠了很多大戶,使得地方不安,但其對治下的普通百姓卻是施粥舍衣,使得初入寒冬之後的建州並沒有預料中的大量貧民因飢寒死亡,而是保住了大半人的性命。

現在這些北營民壯的妻兒老小都在縣城或其餘地方安置,此戰獲勝終有喘息之機,所謂的歌聲之中慷慨赴死,其實不過就是此前憤怒情緒的反彈,另外就是想擊敗官兵,使妻兒老小能平安度過一冬。

至於更長遠的想法和目標,這些正在奮力拼死一搏的建州百姓卻是不會去想,也不可能去想的。

趙王切齒痛恨之餘,也是感覺大勢已去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十九章 齊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百章 弓弦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九十章 獻祭第三章 秀娘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十四章 報館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十九章 齊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百章 弓弦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九十章 獻祭第三章 秀娘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十四章 報館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