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

“兩個辦法都好,都有可取之處。”徹辰汗有些疲憊了,他從遼州趕過來,一路飛馳,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對任何人都是一種嚴酷的考驗,寒風不可能因爲他是大汗就加以照顧,趕到前方之後就在宮帳中會議,他已經盤膝坐了兩個多時辰,就算如此,他仍然腰背挺直,說話也是不急不徐,語氣沉毅,令人感覺信服。

“若能切斷魏軍糧道,可以事半功倍。”徹辰汗道:“而我軍士氣正旺,若以老虎搏兔之勢對魏軍猛攻,勝負在五五之分,雙方均有機會。”

以東胡軍現在的不利局面,徹辰汗說有五五分的機會,也是建立在東胡軍向來對魏軍的勝率之上,而其實各人都明白,此前東胡軍的勝利主要來自於騎兵的優勢,魏軍就算在本土與胡騎交戰也很困難,稍有不慎就會被優勢的騎兵突襲,糧道和軍情也傳遞艱難,魏軍要花大量的時間集結,形成重兵集團之後纔會尋求對東胡騎兵的戰機。而這種機會相當困難,魏軍在集結的過程中會被不停的襲擾和削弱,甚至集結幾萬人規模的時候,魏軍已經疲憊不堪,糧道堪憂,數萬人的重兵集團被胡騎所突破也非止一次。

但在眼前的戰場上,東胡人想要利用戰馬的機動和衝擊力都相當困難,在錦州和至渝水城的大片地域之上,魏軍廣挖壕溝立下堅壁,到處可以看到木柵營盤和箭樓,還有成片放置的拒馬鹿角等物,光是錦州方向就有三條長過十里的壕溝,繞道是幾無可能。在錦州側後倒是有大片的平地,直抵鬆塔諸山,那裡的防禦倒是相對薄弱,但前提是錦州城被攻克,還有正面營盤被攻克的前提之下。

“請大汗明示。”完顏宗樹所領部族兵精銳不下於宮帳兵,也就有了搶先說話的本錢,其躬身道:“不管大汗做何決斷,我等均會依從。”

完顏德,耶律術,耶律明,諸多的萬戶均是躬身行禮,衆人均道:“一切均按大汗的意志行事,我等凜遵。”

“甚好。”徹辰汗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我們要完成兩件事。第一,打破錦州當面營盤,破敵前營,其二,在錦州城下挖長壕,不必攻城,敵正希望我們攻城,曠日持久,這樣他們的渝水城就安全了,正陷其算中。錦州剛築好城,城中糧草不多,且不會有太多柴薪,就算有糧有水都無法升火做飯,長圍成功之後,最多一兩個月其不戰自敗,不需去硬攻此城。其三,破敵前軍,圍困錦州之後,不必去與敵主力硬憾,若硬攻,我大軍必定會死傷慘重,可以與敵在渝水城外圍相峙,以長壕對峙,然後派精銳去突襲松山塔山,斷敵後路糧道,這樣渝水城側的敵軍主力,也是會不戰自亂,我軍可輕鬆獲勝,保存力量。”

完顏宗樹抱拳道:“還請大汗明示。”

“眼前局面,不利騎兵馳騁。”徹辰汗平靜的道:“惟有下馬與魏人步戰。”

衆人完全沒有料想到,大汗居然是這樣的主張,一時之間,有人迷惑,有人震驚,有人感覺不敢置信,甚至有人是隱隱的憤怒。

完顏德躬身道:“大汗,我契丹,女真,靺鞨,索倫,鄂倫春等各族戰士,無不精於騎射,若與敵步戰,怕是以我之短,擊敵所長。”

“不然。”徹辰汗說道:“我大軍諸部固精於騎射,難道就不精於步射?能在馬上開步弓的只有少量的宮帳戰士,馬戰之時,各人多半隻能用騎弓,而非步弓,所以馬上騎射,多半用來襲擾,真正與魏軍戰,騎弓在側翼馳射,亂敵陣腳。步弓在正面掩射,與其神臂弓相抗,待敵陣亂,乃有重騎兵從側翼飛馳而入,輕騎隨行而進,以騎弓射殺,或是以長矟鐵矛長刀來追斬刺殺敵人。今魏人在我正面列陣持兵,非正面破敵不得入,以步陣對敵,填壕破柵而過,惟有此法,能破此僵局!”

徹辰汗一到戰場,其實就下定了步戰的決心。

不管是李國瑞還是嶽峙,甚至麥幾通和李友德等人,無一不是大魏最爲傑出的將帥,他們的佈陣,防禦,攻擊,最少都是中規中矩,哪怕是剛趕到寧遠附近的李恩茂和李健等人,說是庸材,但以大魏的體系來說,或武將世家,或從武舉到武進士,金鼓,行軍,軍糧,器械,佈陣,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本事,任何一個爬到廂都指揮甚至太尉的武將,最少也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了。

以大魏的體制,雖然出不了霍去病,但也斷乎不會由趙括來領兵,這是絕無可能之事。

魏軍陣列,沿渝水擺開,袋口小,越往內延伸袋口便是越大,且有錦州城,渝水城二城爲基,若東胡騎兵按此前的戰法猛打猛衝,便是會越衝越覺得敵陣寬廣,身側有堅城,前方是密密麻麻的軍寨和長壕防禦,越往內攻便是越吃力,且地形受限,騎兵的長處發揮不出,固然能以銳氣破魏軍前部,待到突入中軍之後定然陷入苦鬥,那時魏軍不管是纏鬥,或是放出幾萬騎兵當勝負手,東胡騎兵都必定會陷入首尾失衡,被人一擊在腰的尷尬境地。就算東胡騎兵彪悍勇武,戰場上兇悍絕份,且射術,技擊,配合,都處於戰士的巔峰狀態,不會被魏軍包了餃子,二十多萬人全部交代在這渝水之側,但若是仗打成這般模樣,可謂正中魏軍下懷,纏鬥之後,東胡人無力繼續突進,渝水城,錦州城全部能守住,此後建立糧道,以少量精兵配合騎兵守備即可,對東胡來說,等於是坐困於遼東等死的局面了。

徹辰汗當然不會接受這樣的結果,破局之法便是反手佈下更大的口袋。

“我適才說了,爲了子孫們的將來,捨得這一身血肉。”完顏德已經明白大汗所想,當下頓首下拜,說道:“那便步戰。”

“步戰破敵,我東胡兒郎難道下了馬就不是這天底下最好的戰士?”

“魏人一直不服,說咱們靠着戰馬才贏的他們,且叫他們見識一回我女真兒郎的武勇,便是陣戰又有何懼?”

“那便戰!”徹辰汗站起身來,高胖的身形在帳篷裡有一股令人懾服的氣勢,他環顧左右,看向四周,沉聲道:“此戰定我國百年氣運,無需擇時,明天便是良日,辰時初刻便是吉時!”

幾十裡方圓的戰場上並不沉悶,哪怕是入夜之後,時不時的也會有馬蹄聲響,還會有火炮發射時發出的巨響聲,到了四更前後,東胡軍的營地裡有明顯的軍隊調動的聲響,並且有大隊人馬向前開進的巨大響動。

超過萬人以上的軍事調度,想用奇襲方式獲得先機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人馬一多,造成的動靜根本不可能掩飾的住,那種突襲,偷營,埋伏之類的奇特戰事,多半是在小說和演義裡,正史之中,合戰之時,多半是將領對自己軍隊的掌控,對敵人的瞭解,地形的利用而已。

東胡人沒打算掩藏形跡突襲,魏軍也明顯有了正確的反應,前軍和中軍將士陸續開赴到壕溝營壘之前,從錦州城下到渝水側,近十里方圓地方前軍和中軍的近十萬人,戰線不僅正面寬廣,而且縱深頗多,中軍和駐隊也全部動員,李國瑞的打算是以逸待勞,全軍動員之後,陸續沿渝水和營壘展開,以戰場的寬度,還有東胡人側後的錦州城都是對東胡騎兵的威脅,李國瑞將一些精銳兵馬,特別是少數騎兵都放在錦州城裡,一旦東胡騎兵能在前軍陣列打開口子,魚貫而入,則兩翼和後隊兵馬會持續向前,錦州城從側後出擊擾敵,如果這一仗打好了,很有可能對東胡人造成重創。

轉運使張邦文身上一襲紅袍,率領四萬多民夫在前營和中軍準備吃食,五更前後,大軍陸續調度完畢,這時天色黑沉與半夜時沒有區別,惟有各人頭頂的啓明星變得異常明亮。凌晨之前的寒氣簡直比冬天的朔風還要令人難受,所有人都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持矟將士的手都凍的冰冷,他們根本就是風寒徹骨,但在嚴格的軍令之下,不得擅自走動,也不敢跺腳取暖,後來民夫們在各營陸續燃起篝火做飯,接下來將士們分批到篝火前喝熱湯,吃剛烙好的餅子,大軍的糧食從京師到薊州,平州,榆關,寧遠,過鬆塔諸堡,直抵渝水側的大營,沿途運輸的線路超過千里,耗損數目相當驚人,這樣的物資損耗也就是大魏能承受至今,換了東胡的國力怕是早就跨了。

在此之前也是有王直的船隊從津海和登州等地運糧到遼西各島,不過各處的儲糧紛紛告罄,王直的船隊也需要停泊休整,這樣海運也是停止了。

每處篝火前都有大型的湯鍋,鍋裡多半是一些海帶之類的提味提鮮的東西,每個將士都有小型的鹽包,他們領了烙餅,或是撒些鹽在湯裡,將餅子泡在湯裡吃,或是直接將鹽曬在餅子上,就這樣吃起來也是很香甜。

只有隊官以上纔有一些鹹菜之類的佐餐,到都頭以上,便是有肉有湯,整個營區都是飄蕩着飯菜的香氣。

天色微明之時,東胡軍開始有所動作。

數萬漢人奴隸如蟻羣一般涌了上來,黑壓壓的人羣排列的過於密集,當魏軍前哨部隊陸續射箭和發射牀弩的時候,對面是成羣的人倒下去,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魏軍也並不心軟,神臂弓和牀弩發射不停,只有偶爾的間歇。東胡軍侵入大魏境內時,驅百姓填壕的事也並非一次兩次了。一時心軟,不僅魏軍可能戰敗,連累的還可能是更多的百姓。

多次之後,魏軍已經習慣了對自己本族的百姓進行密集的遠程打擊,爲了自保,爲了保護自己和更多族人的性命,也就只能將眼前的族人如牛羊一般的射殺。

這便是天道,天道之下,人命皆不及螻蟻。

漢軍奴隸們也是知道不可能倖免,前方是如雨般的弓矢,後方則是東胡人押陣,只要他們停滯不前,或是稍有猶豫,不僅他們本人定然被斬首,其留在東胡後方的家人也會被斬首,他們只能奮力向前,不光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妻兒和朋友。一隊之中,只要有一人在戰場逃走,則不僅斬其家人,若無家人,一隊之中有人逃走,一隊的漢奴和其家人也是皆斬。

這樣的嚴刑酷法之下,被掠的魏人早就被摧殘的毫無血氣,況且就算自己並不畏懼死亡,也要顧及家人和隊友的家人。

哪怕明知道此時是在爲虎作倀,這些漢人軍奴也只能持續向前,不停的有人倒在箭雨之下,但還是有更多的人涌向前方。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十四章 報館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六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十四章 報館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六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