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

陳篤竹滿是皺紋的臉轉向一邊,對身邊的衆人道:“秦東陽,劉益,葛家兄弟,張虎臣,都到了。”

徐演達興致勃勃的道:“嗯,兩千多水師將士,六千步卒,五百多騎兵,全部聚集起來了。”

林定一笑道:“自中山王府開闢東藩,各處均有駐軍,如眼前這般,將所有將士聚集在一處,這還是第一次。”

“尚有一個軍的警備士和兩個軍的新軍留在岐州未動。”陳篤竹接着道:“這也是爲了未來大戰在做準備了。”

“真是枕戈以待了。”楊釋之讚道:“不光是將士,各種準備,也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衆多商人都無不是點頭,以他們從商多年的經驗和智慧,加上最縝密苛刻的眼光來審覈,用最精細的辦法來檢查,也實在是挑不出來這一次東藩準備戰事的絲毫毛病了。

大量的戰馬,雜馬,騾子,毛驢,都分別由將士照料畜養,整個港口東西十餘里,南北不到二十里,各種牧畜已經超過萬頭,且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之中。

除了牧畜和大量的糧食外,各種軍械也是堆積如山,大量的車馬,雪亮的鐵鍬,鏟,還有各種修造雲梯和橋樑的器械,當然也還有各種藥材,備用的布匹,以及軍靴之類,還有帳篷,各種雜物,此外還有大量的軍醫官也渡海而來,隨時能組成一個戰場用的野戰軍醫院。

加上軍政各司的準備籌劃,對軍人家屬的安置和優待,一旦有將士陣亡,各種照顧無微不至,甚至會有普通的百姓眼紅,如果不是要拿性命來換,那烈士家屬的待遇,實在是令人羨慕之餘也是相當的嫉妒了。

這種備戰之法,對眼前這些商人來說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哪怕是自詡見多識廣,曾經在中原遊歷時經歷過剿殺流寇的大戰,在代北時親歷過西羌入侵大戰的陳篤竹,也是興起無限的感慨來。

“江面遊弋的小船,怕是也不簡單。”魏九真突然道:“近來來往岐州和出海的船隻,無一艘不被搜撿盤問。從福州和興化軍過來的,更是防備至嚴。出海尚且如此,那些能上岐州港口來的,無一不是被盤查多次,根腳清白無誤的才能上來。”

“現在已經不止如此了。”林定一笑道:“只有軍中來往船隻,役夫,還有咱們各商行相關人等才能上島入港,非如此,不得擅入。就算能上島入港的,想要再外出,得交代去處,所行何事,沒準就有軍情司的人跟着,一路防守戒備……論起間諜細作,古往今來也有不少記錄,現在看來,古人所記的那些什麼奸諜之事,與當下的中山王府相比,都成了淺陋無比的笑談,不值一曬。”

這話使得衆人無一不點頭稱是,誠然如此,也確實是如此。

軍情司的人,或是架小船巡行海上,或是在福州等地刺探消息,防止奸諜上島。

不僅防着流寇方向,對福州方向的刺探也是一樣的防患,衆人久在岐州港口,對各種防患情形和力度,都是看在眼裡,見的分明。

這樣的組織和調度,也就只有中山王府做的出來,其餘的各方勢力,相差極遠。

此時整整一個軍的府軍將士下船完畢,排列整齊,開始向營房的方向開拔。

長矟如林,將士行路時發出春蠶食葉般的沙沙聲響,確實如商人們所說,新軍將士經過近兩個月的訓練,步伐隊列和老府軍相差不多,但論起真正在行軍時的表現,老府軍仍然勝過新府軍多矣。

在行軍之時,所有的將士都是面無表情,靠近些看,一張張臉龐都相當的冷靜沉穩,甚至是有些漠然。

眼神亦是如此,漠然,冷靜,從容,沒有太過多的感情色彩。

這支軍隊,猶如一隻蠕動的長蛇,冷靜的表面之下,藏着令人膽寒,足可以使人致死的劇毒!

這纔是真正的精銳,是百戰不死之老兵構成的強兵。

不會暴燥,不會過於激動,當然也不會膽怯。

有一些情緒波動,但在羣體之中,個人的情緒很快就消解掉了,融化在羣體之中。

持矟的矟手,持弩或弓的弓、弩手,還有那些穿重甲的刀盾手,純操控牀弩的牀弩手,這些老府軍將士,經歷過若干次激戰,方有眼下的風采。

他們的舉手投足,並不刻意,但幾乎所有人都同時擡腳,再同時落下。他們的手臂擺動也是一樣的旋律幅度,離遠了看,幾乎就象是一副世間最優美的畫面。

待他們抵近營房時,旗幟招展,所有人猛然定步,然後便再無分毫動作,整隻軍隊,猶如是渾鐵所鑄,而散發出的氣息,又如同一隻荒野裡的兇獸,令人膽戰心驚。

一羣商人都是爲這隻軍隊的氣勢所懾服,一時囁嚅不敢復語。

更多的輜重兵跟着下船來,軍下各都的物資,騾馬,軍需等都由輜重兵負責搬運下船。

幾艘大船的物資並沒有完全騰空,大半是將雜馬和騾驢給帶下了船,這些牧畜短途坐船還好,長途坐船容易生病,非得下大精力照料,不如將它們都帶下船安置的好。

很多工具,糧食,藥材,布匹等軍需物資,直接便是留在了船上。

秦東陽,劉益,葛家兄弟等人並沒有被引到港口中的臨時王府,而是被引到碼頭的西側,徐子先正在那裡,他穿着短袍,袍角下襬只到腰間,褲子下方則是打了行纏,勒緊了褲角,並沒有穿靴,而是穿着一雙綁了細繩的麻鞋,這樣的打掃,當然是從岐山上攀山剛下來。

“見過王上。”

“見過殿下。”

“見過大王。”

中山王府規則不重,徐子先更不是以名爵壓人的性格,對外人都如此,何況是自己的心腹部下們。所以雖然頗久不見,諸多大將們也並沒有刻意擺開隊列,正經拜禮問侯,而是紛紛行着軍禮,亂七八糟的向徐子先致敬問好。

“各人都到齊了,很好。”徐子先臉上顯露高興之色,又看了看海邊,說道:“咱們近期能抽調的大船,大體上也到齊了?”

這話當然是劉益來答,他上前一步,笑着道:“殿下,是差不多到齊了,其中還有一部份是澎湖民船,這得益於魏燕客這個澎湖令的鼎力支持。”

劉益說話,不知不覺間竟也是頗有章法了,徐子先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些部下,是徐子先從山澤草野人刻意尋覓而來,他們能在數年之內紛紛冒頭,出自草莽之中卻紛紛做出一番事業,可見時勢與運數都超過常人,只要稍加點撥任用,其猶如被抹拭過的明珠,放射出原本就擁有的光芒。

“你們看這江水與海水。”徐子先看着眼前,原本清澈的閩江水到了海口,不知怎地變成了黑灰色,看起來十分渾濁,而其與蔚藍的海水相爭,彼此纏鬥,待到了下游出海口時,更是江面寬闊爲黑灰色,再往前方,濁流便是猛然消失,只剩下蔚藍一色的海水了。

衆將不知徐子先何意,只得茫然看着江海匯流之處。

“若經營好大勢,便如眼前之茫茫之大海,管你氣勢洶洶,濤濤而下,只管張開胸懷,任你施爲,則最後江水爲海水所融,這便是得大勢!”

衆將聽聞,有人臉上顯露出若有所悟的神色,而多半的人,卻是不得要領,畢竟眼前這位王上剛從岐山下來,又對着眼前的海水和江水發感慨,這思緒有點叫人追不上了。

劉益拱手道:“殿下,可是去見李安遠了?”

徐子先點點頭,說道:“大軍將要離港上岸,時間不遠了,輜重營和工兵營隨時準備前期出發,大量的軍需物資需從水上走,我令李安遠早做準備,徵調一些有經驗的船伕,水手,縴夫,預備隨大軍一併起行。”

岐州港口內其實不太缺人手,最少還有過萬民夫和新軍將士駐在島上,還有一個軍的警備士預備隨行入建州,這些都是現成的人手。

但船行江上,溯流而上,不是蠻力就能解決操船和拉縴的問題,沒有經驗,只會使蠻力,不知道適應水流環境的,不僅是事倍功半,還很有可能損傷船體。

此次大戰,除了少數水師官兵操持戰艦巡行海上,防止被人從海上突襲之外,大半的水師官兵都棄艦上陸,參與此戰,此時的岐州島上,聚集着三個軍的府軍陸師,還有一個軍的水師官兵,此外便是張虎臣高時來的騎營官兵。

而船隻更有百艘以上,戰艦,福船,靈船,不分官船私船,俱是在港口待命。

整個中山王府都因爲此次戰事而如一張崩緊的步弓,引勢待發,只待徐子先這個操弓之人,隨時撒開手指了。

事關水運,劉益不得不關心,又叉手道:“李安遠答應了?”

“嗯,答應了。”徐子先笑了笑,說道:“我約李安遠見面之前,魏益便以岐州防禦使名義和他打過交道,言語之間,已經略知他的想法了。其見廂軍軍紀敗壞,又見禁軍餉,械,錢糧俱不足,士氣不振,其心早就在我。此次翻山見面,掩人耳目是我的意思,其實要按他的意思,他本人倒是想坐船直接來岐州港口的。”

徐子先也是啞然失笑,自己搖頭笑了起來。

劉益卻是不覺一曬:“李安遠這廝,居然和君侯一樣的想法?”

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六十章 邀約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
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六十章 邀約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