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

傅謙嚷了幾句後回到徐子先身邊休息,一屁股坐下,然後用毛巾擦汗。短短時間,這個曾經不得志的文人變的精幹黑瘦,兩眼中滿是精光,說話果決有力,連傅妻對自己丈夫也是極爲滿意。

唯一不滿的是傅謙曾考慮想納妾,畢竟現在住的是三進的宅邸,四十多間屋子,除了妻子和幾個兒女外,還有僱傭的五六個家僕僕婦,人少了房間顯的空曠,可想而知傅謙將來會積攢更多的錢財家業,錢多的話也希望能多些兒孫繼承。

此事被徐子先給打消了,籌備中的明法學堂有很多兄弟爭產鬧到家破人亡的案例,多半是妻生子和妾生子的矛盾產生,厚厚一疊卷宗給傅謙看過之後,他果然不再提起納妾的事了。

“還得再忙五天不到。”傅謙對徐子先道:“現在有三萬多人在田裡忙活,每天每人種植五畝左右,由早及晚,一共不到十天時間,我們種植的面積是一百二十七萬三千六百二十畝,嗯,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傅謙半躺下來,喃喃道:“君侯,如果這事不是我自己做下來的,旁人給我說東藩種了一百二十多萬畝豆子,就在這短短時間,我怕是以爲他是個瘋子。”

“移民是從年後開始的。”徐子先也是半躺着,笑着道:“算來也有半年了,這不算什麼。”

真的不算什麼。

這個歷史時空的時間節點相對比較含糊,但還是能判斷出來這是文藝復興百年之後左右的光景,歐洲開始復興,和天方人爭奪東歐到中東的地盤。

在海上歐洲人開始殖民,到處都是他們和天方人爭奪殖民地和財富的戰場。

各國都開始大發展,商業發展相當蓬勃,原本的小規模的領主制度開始崩潰,大規模的各種行會佔據主導力量,再過百年,王室和貴族們都靠邊站了,資本的力量開始主導一切。

在資本初興時,也大約就是這個時間點,英國有了羊吃人運動,並且有了大量的僱工式的莊園。

莊園主們將自耕農家庭組織開除出自己的莊園,開始大量使用僱工。

他們發覺原本要二十個家庭耕作的土地,僱傭五個健壯的壯勞力,使用充足的畜力和優良的工具,獲得的生產效率反而比更多的家庭組織要更高效,產出更高。

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被迫到城市裡尋找工作,正好資本在興起,大量的紡織工廠吸納了壯勞力,海外殖民吸納了更多破產的農民家庭,大量的英國貧民和愛爾蘭貧民踏上了去殖民地的船隻,全球殖民開始了。

在東藩,徐子先沒有把所有官戶變成僱工的打算,但在其後的甘蔗田,茶園,還有豆田,勢必會使用大量的僱工,僱工和官戶形成良性的竟爭關係,這樣對徐子先這個大莊園主是最爲有力的情形。

小家庭模式的官戶是穩定的基石,也是以後官吏的最大來源,更是最好的徵兵對象。

他們會以保護所得的一切爲目標,穩定,堅毅,敢戰。

這也是盛唐時的府兵,唐中後期的節度使也有相當的戰力,使用的是職業軍人。但唐初到中期的疆域,無數場赫赫有名的勝仗都是府兵們在大將軍的率領下打出來的。

唐的府兵來源於自耕農,來源於建國初期的授田,每家每戶由國家授給足夠小康生活的田地,然後他們替國家服役,自備戰馬,橫刀,騎槍,弓箭,然後替國效力,出身入死。他們就算戰死,有子弟繼承家業,生活不會困頓,所以府兵們勇於衝殺,保衛他們所擁有的一切。

在府兵衝殺的時候,他們身後是自己的田畝,家人,充足溫飽的生活。

當土地兼併開始的時候,貧富不均,上欺凌下,府兵制度便由此崩壞,唐朝只能改府兵爲募兵,授節度使長期鎮邊,這就是禍亂之源。

東藩現在的一切都做的很對,鼓勵工商,對外貿易,最大宗的產出是糧食,最多的羣體是自耕農,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屬南安侯府,但人們獲得了充足的土地,溫飽至小康的生活,男子們勢必要爲這些甘願拋灑熱血,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府兵制。

更加高端,更多人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比如成立貿易公司,每個投入付出多的人獲得的紅利就越高。

土地,自耕農,商行,船隊,貿易,軍隊,這是一個更高端的府兵制,會產出一定數量的職業軍人,但充滿着府兵的責任感。

小小的島嶼,迸發出更強的力量,這並不是奇蹟和癡人說夢,而是基於時代的進步。

如果是在千年前的漢唐之際,管制更嚴,人力更少,船隻更少,貿易的幅度小,除了可以做最原始的屯田之外沒有別的出路。

而荒島之上的屯田不會有什麼結果,只能在大陸上發展,如曹操和李家那樣,曹操是宦官勢力和士大夫勢力的結合,他的根基不如袁氏,所以他戰勝袁氏集團就相當困難,而可以橫掃張魯劉表這些弱勢的勢力。

到了唐得天下,無非就是源自北魏六鎮產生的關隴武裝集團的支持,李家屯田養兵,李世民可以橫掃羣雄,唐軍的後勤能力是最重要的原因,沒有別的。

如果是那個時代,徐子先現在的身份地位想獲得士大夫們的財力和人力支持,幾乎是沒有任何可能。

羣雄逐鹿的時候,慢一步可能就再無機會。

如朱元璋那樣順勢而起,剪除羣雄,逆天北伐的存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就只有他一個人而已。

“平均畝產能到多少?”徐子先坐直身體,傅謙能不顧形象,他卻只能稍稍放鬆一下,那麼多人時時刻刻在看着他。

上位者有上位者的榮耀,權力,金錢,但也有無形的束縛。

據說所有的天子坐椅都是四邊不靠,官家富有四海,但就是沒有一把可以舒舒服服坐着的椅子。

“不好說。”傅謙道:“東藩的氣候很適合,豆子也是喜歡暖和的天氣,溫潤些更好。只要注意防蟲害,防田鼠,時時鋤草,我想每畝一石以上是可以保證,多了不敢說。”

“這還是咱們已經深耕幾次,水利做的極佳,還上了河泥堆肥。”傅謙笑道:“很多新田種豆子,能收幾鬥就不錯了。”

“我覺得能到兩石。”徐子先道:“咱們可能收幾百萬石,過億斤的豆子。”

“現在豆子賣三百錢一石,”傅謙道:“穀子賣五百到五百五十錢一石,油就貴的多了,還是榨油賺。”

“現在糧價還沒有到高峰。”徐子先道:“榨油是肯定要的,還可以給各官莊的作坊做一些豆腐分給官戶,軍隊,工廠,船廠,船隊,都可以給相當多的豆子,咱們中國的船隻向來會在船上做豆腐發豆芽來補充維生素,這個天方人不懂,泰西人也不懂,所以他們經常會得敗血症。”

“我明白了。”傅謙道:“豆子保存要脫水,防潮,這事在東藩不好做,但我們能做好,現在就籌建吧,準備建大型的倉庫。”

“要比你想的還要大。”徐子先道:“底下還有稻米,棉花,生絲,茶葉,糖,要分門別類,建在軍營內裡地方,最好找個四面環丘的所在,可以建丘陵上,易通風,防守,防火。”

“好的,”傅謙坐直身體,答應一聲,接着笑道:“君侯還真是事無鉅細,皆能考慮周全,相比之下我就差遠了。”

“當你能綜覽全都的時候,都勢要推着你多想多考慮。”徐子先臉上也有些疲憊,他道:“如果想的不周全,那麼最終的結果會叫自己難以接受,還是不要爲難自己,凡事多想想,多想幾步比較好些。”

“牢之不知道怎樣了。”傅謙盤腿坐好,感慨道:“咱們這裡算是欣欣向榮,如果船隊在呂宋和倭國都先一步建立貿易關係,咱們的布,茶,絲,糖,都能順利的出售,侯府在東藩就真的發展起來了。”

“此事不必急。”徐子先倒是很悠然,說道:“第一,牢之是個很能幹的人,雖然年紀比我還小几歲,但已經歷練很久,非一般的人可比了。其二,咱們的貨質優價廉,打開銷路,甚至供不應求是理所當然之事。”

傅謙點了點頭,勉力起身,又是向遠方的田畝中走去。

……

“呃……”陳道堅吐了幾口酸水出來,甩了甩腦袋,終於是清醒了過來。

福一號經過數日的航行,終於抵達了長崎港的碼頭。

這一片海域還是和澎湖一樣,蔚藍的海水,簡陋的碼頭,所不同的就是有各式各樣的人羣,大片的海船停泊在港口各處,船帆有升有降,船隻有入有出,顯示出與澎湖截然不同的繁忙景像。

幾天的船上時間還未使得陳道堅精神和體力崩潰,只是略感不適而已。

年不滿二十的後生精神體力都處於人生的巔峰期,陳道堅吐了幾口酸水,又痛痛快快的喝了一壺清水,整個人都是緩了過來。

福一號的船長鄭紹來,副長林清臣,貿易副使林貴,正使當然是陳道堅,不過衆人知道,陳道堅這一次主要是親身參與,其後會向南安侯彙報,彙總經驗,他不可能長期擔任正使。

船上的甲板長黃來貴在下令放下船帆,船隻在倭國這裡會停泊較久的時間,畢竟這一次要建立長期合作的貿易關係,尋找靠的住的貿易伙伴,以在此前的經驗來說,倭國這裡的大商人很多,但最好是找當地的大名來打交道,這樣可以在商業上合作,在當地的很多權益也能夠得到保障。

鄭紹來指一指停泊在遠處一處港口裡的船隻,俱是大船和戰艦,他小聲道:“陳正使,那裡就是康天祈的船隊。”

“他們和倭人是一體嗎?”

“也不算。”鄭紹來道:“康天祈只是在這裡放着一支艦隊,其人在琉球居住,部下也多在琉球,平時他向西洋各國來的商船收稅,也派部下北上南下打劫商船,但並不是太過份。這一片海域總體來說還是較爲安全,因爲只有商船不絕,康天祈的利潤纔不會中斷。相比蒲行風,顏齊,李旦三人,康天祈和王直向來都是比較安份的大海盜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十章 慶功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十九章 齊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九十章 獻祭
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十章 慶功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十九章 齊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九十章 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