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

衆人這才知道,眼前這武夫居然就是昨晚斬下劉廣泗首級的人!

林鬥耀心中雖是暢快,此時也不覺心生感慨。

趙王父子兩代在福州經營,最終趙王以親王身份兼任大都督,劉廣泗,何致元等禁軍將領依附於其麾下,其聲威顯赫一時。劉廣泗是資深禁軍將領,所行多爲不法,卻因爲趙王原故無人可制,其在福州城中也是驕肆無比,常常有犯禁無禮之舉,前一陣在興兵討建州之前,已經有風聲傳出,趙王要保舉劉廣泗爲禁軍廂都指揮,成爲福建路禁軍的最高統領,地位與安撫使制置使同。

結果這廝廂都指揮沒有當上,今日晨間,卻是將自己鬚眉皆白的人頭掛在了福州城頭之上,家產也大半抄沒,真是以爲來者之戒。

衆人也注意到了南安侯府中有大量的財貨,加起來定然超過百萬貫。

各人心知肚明,這其中大量的財物應該是從趙王府搬擡而出……昨夜下半夜起到天明,數百府軍將士絡繹不絕的從趙王府邸搬擡貨物,人羣川流不息的進進出出,幾乎是有把趙王府搬擡一空的感覺。

至天明後,再懸劉廣泗之首級,人們這才知道,連續數天的捕盜靖安之事在昨夜達到高潮,除了劉廣泗被斬,趙王府形同被抄拿,尚有好幾個官員被逮,廂軍武將又有數十人被拿捕,估計也是難免一死。

連續的捕拿盜賊,抓捕和斬首官員武將,還有犯罪的吏員過百人,福州城中的人心卻是逐漸穩定下來。

盜賊絕跡,雖不敢說恢復到太平時的夜不閉戶,但最少天黑之後有急事的人又敢上街了。在此之前,哪怕家裡有人生病,很多人家也是強忍着,非得到天亮纔敢出門。天黑之後,街巷子之中到處都有賊人遊蕩,稍不小心便被搶掠,甚至被毆打,每天天亮時,在暗巷處總能發現屍體,也不知道是賊人的還是被搶掠後殺死的百姓。甚至這些人翻牆入院,每天夜裡都會有百姓家中翻入賊人,然後出現廝打聲,叫喊呼救聲和慘叫聲,聲音雖大,卻是無人敢於施救,最後賊人多半會得手,反抗越激烈,賊人便報復的越狠,百姓受到的傷害便是越大。

府軍入城之後,抓捕的賊人和捕盜營相差不多,不過捕盜營抓到的,除非是巨寇大盜,一般就是站籠關幾天,再打一通板子,訓斥之後交族人帶回。這等賊人豈會改好,一被放出後立刻又與同夥彙集,再次犯罪。

而府軍逮捕的賊人,只要是累犯慣犯,或是毆打過百姓,恐嚇過平民,只要有類似的罪過,哪怕只搶過幾文錢,一律俱是按軍法判處斬刑。

閩江邊上將大量盜賊斬首,若是按大魏正常的刑律,無非就是關押三個月的罪名,結果卻是被全部梟首,閩江側百姓觀看時膽戰心驚,事後卻感覺無比安心。待城中賊通的官吏,將領,甚至勳貴子弟也被處置之後,所有人都是明白,建州戰亂之後引發的盜賊潮已經被平定下去,剩下的就是一些水磨功夫,還有對福州城外,包括其餘各軍州的處置了。只要秦王在,有蔓延之勢的賊盜之患,徹底平定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陳敬中,陳敬輔兄弟二人昨夜也被絞了。”鄭裡奇喟嘆道:“陳滿一家,今天晨間剛開城門便出城而去了。”

楊世偉道:“這兩兄弟對老夫也執禮甚恭,不過從賊之人,能得保全屍身已經算是殿下仁厚,無需替他們嗟嘆。”

鬚眉皆白的老知府自有一腔正氣,陳滿在福州也是頗有身份地位,鄭裡奇也是視陳家兄弟爲子侄,是以有此一嘆,被楊世偉這麼一說,鄭裡奇也是自失一笑,說道:“楊大府說的極是,倒是下官失態了。”

林鬥耀點了點頭,說道:“我等還是去面見秦王殿下,等候下一步的指示纔是。”

衆人無不點頭,此後制置使,轉運使,巡按使等諸多大員趕至,各人彼此見禮,接下來至正堂外等候,不知不覺間,這座曾經籍籍無名不爲人所重視的南安侯府,已經是成了福建路的軍政中心。

……

抵達平戶港口的船隊是二十餘艘船組成的龐大艦隊。

當艦隊抵達時,港口處傳來轟隆隆的鼓聲,還有一些號角聲響。

陳道堅以手扶欄,艦船四周有海鷗上下飛舞盤旋,發出陣陣鳴叫,船首處,藍色的海水被船頭破開,濺起碎玉般的浪花,幾條海豚跟隨海船一路,至此發出鳴叫,潛入海水之中,逐漸遠去。

頭頂是海天一色,白雲在天空漂浮,眼前的平戶港一如其舊,無數大船在港口中停泊,或是剛剛駛出,又或是剛剛到港。

過不多時有大量的小船從港口內搖槳而出,在近距離確定之後,這些小船用勾索固定,搖動船槳,將整支艦隊拖拽到港口之內。

“見過陳大人。”

“張兄,鄧兄,少禮了。”

張伯甫已經從一等令吏轉爲戶房外貿司的駐外商務主事,從八品官職,一襲圓領藍袍,頭戴展腳襆頭,着犀角帶,長身玉立,雖不及陳道堅少年俊俏,有翩翩君子之態,亦是頗具漢官威儀。

從四周倭人敬慕的眼光來看,張伯甫在此地算是頗得人望。

跟在張伯甫身後的是鄧方,也是向着陳道堅微微一揖,臉上露出微笑。

陳道堅還了一禮,笑道:“鄧兄,好久不見。”

不過四周的倭人也是看到了張伯甫和鄧方主動向陳道堅行禮,一衆倭人都顯露出吃驚的神色,有一些記憶力好的,便是想起這個漢人少年在不久前還住在大內家的館舍之內,於是眼神中顯出恍然大悟的神采。

此次入港的船隻極多,陳道堅和張伯甫,鄧方也不多說,三人與當地的大內家的家臣會商,很快便是決定了搬擡貨物的次序。

港口中搬擡貨物的倭人衆多,很快就聚集了過千人之多,如蟻羣般的人羣開始登上停穩的福船,藉着多條踏板,將船艙裡的貨物搬擡下來。

由於商船衆多,很多倭國商人,甚至是南洋各國的商人也跑過來瞧熱鬧,搬擡一陣之後,所有人都看的出來,此次貨物,當是以棉布爲主。

棉布一匹是長三十三米,重五十餘斤,在以往,大魏棉布質量最普通的粗布,一匹是賣三貫錢左右,稍好一些的,賣到五六貫,十餘貫也不在話下。

細夏布,或是有花紋的上佳的松江布,賣到好幾十貫一匹也是有的。

此時此刻,大魏經歷着各種物資短缺帶來的嚴重的通貨膨脹,粗布也漲到了四貫到五貫一匹,連帶着出口的價格也大幅度的增漲。

往倭國,呂宋的布匹,不僅數量不足,而且價格都漲到了七八貫一匹,往呂宋的還要貴一些,一般都賣到十貫一匹了。

就算如此的高價,在倭國,呂宋等國仍然是搶手貨。

張伯甫的倭語已經極好,和幾個事先就有訂約的大倭商交談,但他們並沒有得到定約,而是隻得到了一個在明天會談的機會。

頗多倭商表示不解和不滿,他們不知道爲什麼秦王府要用這樣的方式。

倭商做生意還是相當的講究誠信,倭國商業氛圍其實比大魏還發達,很多大商人聚集在各大名領地下的各町之中,他們彼此聯合,交易,控制着各處的商業脈落,甚至這些倭商能聯手借錢給大名,也不怕大名不還款,一般都是用領地的收入當抵押,大名還不起錢,也不敢派出武士來硬的,一旦壞了名聲,商人就連一文錢都不會再給壞了規矩的大名。

整個倭國,表面上是天皇和大名在控制,其實商人更具活力,對國策的影響力也是相當巨大。

張伯甫最後對陳道堅介紹兩個商人道:“這是福吉正綱,這位是大內宗勝,這兩位是身家億萬錢的大豪商。”

兩個倭商一個年紀頗老,鬚眉皆白,穿着也是普通的布料,另一個則是三四十歲年齡的中年人,穿着華貴的絲袍,兩人俱是很恭謹的向陳道堅行禮。

“此次我們帶了二十五船的棉布來。”陳道堅態度和悅的道:“按照約定,我們會持續的和貴國商人貿易,此次就有十四萬多匹棉布運來。下一季我們的棉田會擴大,在年前估計會有二十萬匹布,到明年,布匹生產爭取超過五十萬匹,除了少量給官吏,百姓,將士們所需的布匹外,皆要外銷。現在秦王對銷往呂宋還是日本頗有疑慮,本官實說了吧,就是要盤算棉布銷售在哪一處更合算,利潤更大。”

兩個倭商聽到布匹數量,氣息都是更粗重了一些。

一年三十萬匹,乃至五十萬匹,這就是過千萬斤的棉花,除了夏布較細較輕之外,冬季用的厚布都是極爲厚重,幾十萬匹重,從棉花到籽棉,再到皮棉,經過反覆晾曬捶打,五六十萬匹布就是近兩千萬斤的棉花產量,現在整個倭國的棉花產量,各個大名領地的加在一起,也沒有這個數字!

中年漢子是大內宗勝,他對陳道堅沉聲道:“陳大人,往呂宋去,恐怕要面對盤踞宿務島上的海盜?”

陳道堅冷冷的道:“我軍在東藩大勝顏奇,劉旦,築成京觀之事,難道你不知道?”

大內宗勝一滯,他當然知道此事,是以對眼前這個年不到二十的魏人官員都相當恭謹。倭人只認強權,越是強勢便越是敬服,陳道堅的態度越是惡劣,這個倭商反而越是膽怯順從。

看到陳道堅冰冷的目光,大內宗勝心中一驚,趕緊道:“是在下失言,想必中山府軍根本就不將殘餘海盜看在眼裡!在下失言,抱歉。”

這倭商將身體一躬到底,臉幾乎都要碰到地面了。

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章 秀娘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八 密談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十七章 揚名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
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章 秀娘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八 密談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十七章 揚名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