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

“爹,娘,兒子慚愧,假期到了,不應期失期的話要有重罰……”黃來貴在道路旁邊向父母跪下,臉上隱隱有淚痕。

在十七百戶住了十來天,黃來貴的假期已經結束,福一號福船已經裝船完畢,預備駛向倭國。

這一次的貨物還未裝齊,裝了有一百多擔生絲,這東西得來不易,應該是昌文侯府幫忙找到的貨源。

一挑生絲一百二十貫錢,在倭國賣六百貫錢一挑,利潤多少可想而知。

所以生絲買賣向來不是賣的問題,而是買的問題。

只要有貨物,有充足的生絲供應,有穩定的供應鏈,做這個買賣只等着發大財便是。

南安侯府肯定是沒有生絲貨源,但以君侯徐子先現在的地位和實力,加上昌文侯府出手相助,在福建的生絲買賣裡分到一些份額是理所應當的事,一次百來擔,一年幾千擔,幾萬貫的利潤,不要說對昌文侯府和大生絲生商們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就算是南安侯府也不會將這幾萬貫的利潤看的太重。

無非是商船新至,需要有熱門貨物墊底壓艙,這樣才能吸引到倭商繼續貿易,也易於在倭國,呂宋,蘭芳各處栽培代理商人。

福船先裝生絲,還有一部份瓷器,茶葉,都是在福建路買來的二手貨物,本大利小,並不合算。

再到澎湖裝一部份豆子,豆油,棉布,湊齊一船貨物,就可以揚帆往日本去了。

“倭國兒子是常去的……”黃來貴頓首道:“請父親,母親放心。”

“放心,有甚不放心的?”黃父撫了撫有些不太開心的妻子,對兒子說道:“你兄弟二人,我對你是放心的,十來年在海外,未見你吃了虧去,可見是個精明靈醒的。就是你兄弟來福,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風險?”

“那斷然不會的。”黃來貴笑道:“兄弟是在水師,半年內,澎湖水師會在東藩和澎湖之間海面上來回巡行訓練,不少船要輪替修理,一時半會是不能出海遠航,水手多是新手,武卒也上船不久,斷然與敵交戰……”

黃母道:“半年後總要打仗的?”

“水師就是爲了防海盜。”黃來貴寬慰母親道:“若是海盜來了,人人均有危險,又不是兄弟一個人。”

“這話說的是了。”黃父慨然道:“現在咱們住的好,穿的暖,吃的飽,官吏清明不欺人,誰的照料?總不能只想佔便宜,不想出力。擊鼓一響,閭里男子都得出來,不出來的不配住在百戶裡頭。咱們南安侯府的人,都是一樣,打起仗來,海盜來攻,不管在陸上還是船上,都要打,不能只想着咱們一家……我所懸心的,就是你兄弟二人還沒有結親,要是結了親,留下兒孫,那就什麼也不怕了。”

說來說去,又是說到親事上,黃來貴笑道:“父親放心,這一次放船回來,估計還是會有賞錢,到時候請父母安排便是了。”

黃父黃母聽了都是歡喜,只是黃母看着兒子離去,不免又是掉了幾滴眼淚。

“叔叔嬸子不必如此。”一旁的李國柱扶着鏟子,笑着道:“黃兄弟是船上的甲板長,將來能當副長,艦長,到這身份,等閒小事和他不相關的,過些年怕是能攢下幾千貫的身家,在哪裡都算得上富翁了,再娶妻生子,還有什麼事可愁?”

黃父正色道:“不管千貫萬貫家私,我們黃家總是要留在東藩島上居住,別處是斷然不去的。”

“我李家也是。”李國柱笑眯眯的道:“哪怕有海盜,疫病,還有野人爲患,我們家是斷然不會再離開東藩了。”

南安侯府做事向來大度,官戶身份和戶籍都是在逐一審覈確定,然後劃分百戶,每家每戶每人均有對牌,出入都有相應的管理,這樣肅清各處匪患,防止奸細滲入,都有很好的效果。

同時也是有承諾在先,若是在東藩住不慣,或是感覺不安穩,只要還清欠債,所有人都能至侯府秘書閣的戶房,申請繳回對牌,要回戶籍身份,可以拿着憑證,回福建任何地方重回民戶的戶籍。

不過以李國柱和黃家人的想法來看,這麼做的人,不是傻子,便是瘋子。

身爲在大魏治下的百姓,要說官府有多嚴苛殘暴,似乎也不盡然。

相比於唐之前的列朝列代,大魏的天子爲官家,對百姓仁德,官吏也相對清明,城市文化就是在大魏發展起來,持續了千年的宵禁也是在大魏取消。

對這個龐大的帝國,百姓們還是充滿着認同感,若非如此,崇德帝在京師殉國時,京師有超過十萬人的士子百姓也隨之而殉國。

這是歷朝歷代都未曾有過的事,足見大魏深得人心。

而近些年來,盤剝越來越重,官府對百姓越來越不耐煩,官吏的態度也越來越不友好,也是相當明顯的事實。

當今天子,急燥操切,他治下的官吏,自然也是被天子的氣息所影響,整個大魏,不可阻止的滑向深淵。

黃父黃母,還有李國柱這樣的普通人,說不出來天下大勢,只知道在福建路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快要喘不過氣來,而在東藩這裡卻是過的無比的鬆快,每天都有點過日子的感覺,勁頭十足!

雖然事多活多,但每人都不覺得苦累,因爲希望就在眼前。

李國柱讀過幾本書,心裡隱隱有一種感覺,不光是南安侯府給了各人希望,如果是用鞭子棍棒打着叫人做事,怕是適得其反。

能叫所有人都服氣,覺得在這大島上有奔頭,李國柱總結了兩個字的結論,便是:公平。

……

衆人在路邊說着閒話,地方是在十七,第七,第九百戶的村頭北部三四里外。

回身能看到箭樓,前方的不遠處有一座磚石建築的小型的方城,有幾十個侯府府兵駐紮着,給人安心的感覺。

近日來已經不再有嚴重的草木燃燒的味道了,沿着環島官道兩側,方圓二百多裡的地方,適合開荒之處已經都燒過了荒,連蚊蟲也少了許多。

今天的任務,是開始修築各百戶之間連接大官道的分叉道路。

在此之前,所有的地方都是一片荒地,溪流,林地,丘陵,灌木,層層疊疊,望之不斷。再加上遠方隱隱可見的高山,給人荒涼恐怖的感覺。

這是一片蠻荒之地,背靠大海,前方高山,如果沒有大毅力大決心來主持開闢,怕是根本不能在這樣的荒涼大島上安身。

閒站了沒多會,人羣一陣騷動。

從西南向馳來五六匹馬,蹄聲得得,遠遠就聽到了。

劉百戶近幾天發燒,一直半躺着休息,這時才掙扎着起來。

“十七百戶劉震見過上吏。”

“劉百戶辛苦。”

來人語氣很溫和,三十來歲年齡,面白無鬚,兩眼看起來就很精明,穿着藍色短袍,馬褲馬靴,看起來也很乾練。

現在南安侯府的文吏,除非是在有什麼文事活動時寬衣大袖,平常時候均是穿這種類似箭袍的短袍,方便辦事。

四周傳來一陣嗡嗡聲響……傅謙主持匠作司,麾下有規劃處,交通處,營膳處,水利處等處室,島上他怕是都走了十幾次了,拿眼前這一片百戶村舍來說,就是匠作司的工程。

民壯是抽調選用,匠作司的正式官吏和匠人已經超過千人,傅謙身爲主事者,也是一方大員,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其很受南安侯徐子先的倚重,是君侯身邊的大吏。

這樣的大員,就算放在福建也是名吏,就這麼急匆匆的出現在各人眼前。

傅謙身邊是六個從屬,其中四個是匠作司的吏員,兩個是南安府兵騎營配給傅謙的護衛。

島上還不能說是完全的安全,傅謙這樣的身份,萬一被什麼不開眼的土著出來割草砍了首級,南安侯府的損失可就太大了,適當的安保護衛,理所應當。

“你們諸位都辛苦了。”傅謙受了渾家的教導,知道越是低調謙和,自己的形象和名聲便是越好,當下還向着諸百戶的官戶們,拱手致意。

衆人亂哄哄的還禮,臉上都是激動和高興的神情。

這時傅謙才跳下馬來,幾個從吏也下馬,有個從吏胸前掛着牛皮包,這時從包裡取出地圖,並且取了一支炭筆出來。

這種野外作業,匠作司的人已經相當習慣了。

傅謙將圖紙壓在圖邊的綠草上,按平實了,接着用炭筆畫出路線給幾個百戶看。

“三個百戶間各間隔五里路左右,分別到官道各是七裡,五里,五里半,你們修到官道相加的路程是十七裡半,彼此相連要十五里,要修三十多裡的路,當然是夯土路,夾灰石的,純石子的路,或是石板路就別想了,挖溝排水種樹開石碎石,一里路要幾千貫的成本,路要這麼修,不等路修好咱們侯府就破產了……這段工程要在開荒前完成,工程期二十天左右。我們匠作司會出工程大匠十人,二匠五十人,你們三個百戶,出丁口一千人以上,騾馬三個百戶能出多少?”

劉百戶咳了兩聲,說道:“本百戶能出馬六十,騾驢一百一,牛五頭。”

其餘各百戶也相差不多,三個百戶加起來有近二百匹馬,三百多頭騾驢,十來頭牛。

傅謙點了點頭,說道:“碎石路要取山石碎成相等的石子,着實不易,這一次還是繼續修夯土路。夯土路不能用新土,要用板實老土,取土方是大工程,好在你們人手,騾馬俱足夠,省了不少工、力。還要燒石灰和螺絲殼,近月來在海邊已經準備了不少,也是該夠用了。你們用工,計入侯府每人四十天力役之內,做幾天,各百戶錄計幾天,到時候各百戶的上計吏先去我匠作司對帳,用印之後再去工房報備,最後給戶房歸檔免役,這事也要做好了,不要弄到官戶們有怨言。要是有哪一家四十天役滿期,那麼丁壯每天給錢一百,每口給錢六十,每天按日結算,各百戶的公費錢都還充足吧?”

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十四章 報館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
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十四章 報館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