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

陳文珺其實就是擔心孃家的人介入政治太深,或是太過張揚,這樣會引發幕府的不滿,繼而會影響她與徐子先的感情。

既然夫君對大兄的到來並不反感,甚至有些高興,她自是萬分欣慰,當下輕輕坐在徐子先身邊左側,三人一起坐着閒談。

“你們知道嗎?”徐子先突然道:“我一直有些擔心,害怕所有的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突然一下就不復存在……”

“知道的。”陳文珺和秀娘對視一眼,兩人齊聲道:“你時常做惡夢,會流冷汗,還多次在惡夢中驚醒。”

徐子先自失一笑,搖了搖頭。

真的是什麼事也瞞不過枕邊人,怪不得再厲害的帝王,對結髮妻子也是有完全不同的感情。

“我看到的多,聽到的也多……這一次北上也更是確定了我此前的想法,若是不挺身而出,東胡人會破關而入,不僅我大魏北方保不住,南方也保不住。我,還有你們,還有我們的親人好友,普通的百姓,都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之中……”

徐子先沒有說太多,包括自己幾世爲人的事,哪怕是最親近的枕邊人也不好和盤托出,他只能含糊以應,接着說道:“我時常有這些隱憂,甚至經常夢到大魏忘國,宗廟不保,我的性命也是不保。所以我這幾年來行事特別,殫精竭慮,在外人看來我已經富貴已級,卻還是穿粗衣,吃陋食,似乎在覬覦帝位……確實,天子之位我想要,也勢在必得。但其實就是天子德不足配位,才能亦不足配位。當此危局,如果我不挺身而出,謹守臣子本份,那就只能看着天子把大魏拖入懸崖,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之內。毀掉的不僅是我大魏的家國,也毀掉了華夏天下……這個責任天子背不起,我大魏宗室全體也揹負不起。到現在這種時候,我終於不必再擔心了,水師到如此之強,滅掉蒲行風掌握南洋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就算幾年後東胡入境,我也有幾十萬府軍精銳可以與他們抗衡,有最少幾千萬貫的收益,包括南方的賦稅,徵收的船隻貿易賦稅,還有對海外貿易的收益,足夠我養兵和北伐。退一萬步說,就算保不住北方,只要有水師在,虜騎便不得過江,保我華夏半壁,奪取南洋諸國,將南洋大海化爲我華夏內胡,等國力更強,兵力更足時再北伐驅胡……我能做的到,也必須要做到……”

徐子先最後長舒口氣,在這一刻,他似乎想起了幾年前自己在河邊練箭時的情形。那時候的他更是每天晚上都在惡夢中驚醒,現在,他終於做到了。當年蓄積力氣,練弓箭,練刀,收羅武將,奮發圖強,所求的便是現在這一刻。

而左右顧盼,看到陳文珺,秀娘,還有即將誕生的孩子,還有那萬千忠勇將士和將到手的南洋和整個大魏南方,夫復何求?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徐子先臉上浮現激動之色,似乎要站起來手舞足蹈,秀娘和陳文珺一左一右,按着他的手,輕輕撫摸着。

“你做到了。”陳文珺柔聲道:“你真的做到了。”

“是的,夫君。”秀娘略有些緊張的道:“你已經很久沒有做惡夢了。”

徐子先鎮靜下來,接着在臉上露出微笑,是的,他真的做到了,無論前途還有什麼崎嶇坎坷,已經沒有任何事能阻擋他登凌絕頂的腳步了!

……

“劉家兄弟打下汴州了?”秦東陽穿着繭綢所制的武袍,頭頂戴着扁平的鐵盔,頭盔沒有任何裝飾,黑漆漆的,和大將們喜歡的那種鳳翅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他說話時,諸多將領在四周肅立,地方官員和有名望的士紳則站在他的對面,這裡是廣州,在接到了最新的塘報之後,衆人一起在安撫使司衙門的正堂議事。

新的崇德十七年式軍服已經列裝完全軍,黑鐵盔是全軍上下一致,但到了管軍大將級別,還是會在頭盔上加上銀星,這樣在戰場上很遠就能發覺將軍們的身影,方便於臨陣指揮。

除了黑鐵盔外,灰軍袍沒有改變,只是下襬又短了些,牛皮製的腰帶殺緊腰身,馬褲和長靴,還有肩膀上的軍銜標識,這都是秦王府軍相當鮮明的特點。

秦東陽已經是廂都指揮使,與他同級別的還有金抱一,吳畏三,張虎臣,劉益,葛存忠,葛存壯,林存信,董瑞祥,李星五等等跟隨秦王很久的大將。

到崇德十七年初,府軍數量已經是陸師二百六十個軍,騎兵十二個軍,加上工兵輜重部隊已經超過一百三十萬人,騾子和挽馬加起來超過十萬匹,運輸車輛超過三萬輛的龐然大物。

就算這樣,秦王徐子先也不是太滿意,騾馬的數量還可以增加一倍,他已經知道在這個時代的泰西,荷蘭人動員三萬人左右的部隊,騾馬數量比軍隊數量還多,車輛超過三萬輛,在西歐平原地區,道路良好的情況下,一天超過百里以上的機動相當正常,甚至可以走的更遠。

當然,西歐的騾馬普遍比東亞這邊要健壯的多,那種耕地用的大馬比成人還高,中國境內的蒙古馬和河唐馬,西南馬都找不出那種大馬。

質量不行,數量也還不夠,但這已經是兩三年來竭力購買的成果了,戰馬的購買則是多元化,不光是對西羌買,北虜也走私出售戰馬給東藩,此外就是往南洋各國,甚至倭國都出售了少量戰馬給秦王幕府充實騎兵。

到十六年底十七年初,總算是編成了十二個軍的騎兵,這些騎兵在追剿李開明的戰事中也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由於幕府故意放任,加上荊南確實是個火藥桶子,李開明在荊南獲得了極大成功,到十六年夏天時李開明已經裹挾了超過五十萬丁壯,再加上家屬隨軍,號稱是百萬大軍,整個東南都爲之震怖。

十六年秋,徐子先授命秦東陽爲荊廣諸路行軍總管,統領騎兵左右兩廂都,加上陸師十廂都,三十萬大軍分別從荊北,荊南,江西諸路出發,征剿已經被全國矚目的李開明部。

李開明此時又是志得意滿,盤踞荊南和廣南東路北部,以韶州爲都,建號稱荊王。

三十萬府軍至,其以五十萬部出戰,秦東陽以騎兵兜其兩翼,近五萬騎兵奔策衝擊時萬馬奔騰,聲若奔雷,賊衆雖多精壯,但不管是訓練還是裝備,還有意志均不足與府軍相比,更何況是府軍中最爲強大的騎兵精銳。

騎兵衝擊之後,潰散的賊衆漫山遍野奔逃,此役算是第二次打斷了李開明的脊樑,令得這個賊首明白,不光是席捲天下的夢做不得了,就算是佔地割據一方靜待時局變化也只是在做夢。此前李開明搞出來的聲勢不過是秦王需要他做到如此規模,使得府軍能順利進入浙南和荊北,現在幕府已經掌握諸路,李開明已經是棄子,再也不需要他的存在了。

另外有一層不宜宣諸於衆的理由,便是荊南難治。

到處是山匪強盜,白天耕地,晚上拿着短刀鋤頭就去搶掠,山谷裡到處都是農民和土匪難分的荊南百姓,李開明在荊南聲勢浩大使得無數當地匪盜或是自願,或是被迫追隨,此時一役之中剿滅,荊南的匪患也算是順道被解決,此後留幾個軍的步兵,在當地廂軍的協助下不停的剿滅殘餘的土匪,一兩年內,荊南的治安問題差不多也就能解決了。

其實就是地方窮困,容納不了太多的丁壯,十幾二十萬人的丁壯跟着流寇走了,地方上的生存壓力一下子也減輕了很多,當然容易治理。

善後的另外辦法就是在當地招兵,不光是府軍,還有防禦用的廂軍,工程兵,輜重兵,還有治安警備士,吏員,以幕府的財力,在荊南這樣民風彪悍的地方負擔十來萬丁壯也是綽綽有餘,一面可以解決民生,二來可以杜絕再出匪盜,三來幕府也能趁機吸吶當地丁壯和精英,鞏固在荊南的統治,一舉多得。

在荊南,兩浙,福建路等地,當然也是一體辦理。

李開明潰敗,五十萬大軍被殺十餘萬,屍積如山,剩下的三十幾萬人以從賊附逆分爲若干等級,普通附逆者判苦役一年到三年不等,分別押解到各地軍州的官府下服役,幕府是打算這些人服役期滿後,或是放歸,或是招募到海船上當水手,要麼勸其到東藩開墾殖民。

這些人亦不是惡人,只是難以存活下去才爲匪盜,不過身上沾染惡習,不得不整治一番,否則惡習不改,還是難以管制。

再上一層便是頭目級,苦役期便是五年到十年了。然後便是將領級,或是殺戮多人,惡名遠揚的殘惡之輩,這些便是一律處死。

李開明的老營兵,每一個都手沾鮮血,只要抓獲了便是處死,沒有一個可以免死。

隨軍家屬,也是跟隨到苦役地安置,若是被處死的,便是直接收到東藩先行管制,然後才逐漸安插分化管制,逐漸歸化爲普通百姓。

流寇主力被殲,三十餘萬人被分批押走處置,兩萬多俘虜被處死,塘報奏上,也是給朝廷提了口氣。

秦東陽並未停止腳步,藉口少量殘匪流竄到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大軍分別進駐,按其餘各路的辦法先行軍管,逐漸消化地方勢力,派駐幕府官吏,這兩路也是被拿了下來。

到十七年時,整個南方,除了西南的四川路和雲南路,貴州路,還有江南東路還是爲朝廷派出的官員管理之外,其餘地方已經皆落入幕府之手。

減賦,編裡甲,整肅地方,靖安剿匪,這一些事幕府中人都做熟了,包括先期軍管和後期官吏跟上,架空地方官員這些事,都是相當熟練了。

在這幾年也不是沒有地方官員的反彈,但在秦王府軍的武力威脅之下,還有秦王的巨大威望壓制,地方官員也只能接受現實,賦稅減免,他們爲官的興趣就減低了很多,有秦王幕府派出的中低層官員和大量吏員輔助,這些官員也樂得袖手不理。

對徐子先來說,暫且先忍耐,待中樞失位,天子崩逝之後,他就能名正言順的罷免大批量的官員,換上幕府的主官上任,到時候可以更加名正言順的使用地方上的力量。

秦東陽抵達廣州之後,立刻便是宣佈軍管,安撫使司和諸司官員當然有不滿,但地方士紳,生員,百姓,俱是支持秦王與府軍,各司的官員和州縣主官,也只能默然接受現實。

府軍分駐廣州和各州縣已經十餘日,騎兵接連剿匪,另外追剿逃竄的流寇主帥李開明。

在李開明被抓獲送往廣州之後,秦東陽召集地方官吏,士紳,一併會審李開明之時,卻是傳來了劉安樂兄弟終於攻克汴州的消息。

衆人面面相覷,都有一種不安之感。

汴州的重要性不光是河南路的首府,同時也是中原的咽喉,得汴州這樣的形勝之地,纔可以真正的控制河南路,然後對山東和西北諸路形成威脅,流寇起自河南,得汴州前已經佔據洛陽滑州等諸多軍州,此後便可再得山東,失北方兩路不是最爲致命的,而是河南緊鄰河北,禁軍空虛,朝廷調的二十多個軍被劉家兄弟擊敗,說明精銳喪失之後,禁軍戰力急劇下滑,若以往這二十多個軍的禁軍完全能擊敗十倍以上的流寇,這一次卻是在援助河南路的戰事中多次戰敗,朝廷不得不再調更多禁軍南下,使得北方防線更進一步的空虛。

“流寇已經在兩年內三圍汴州。”金抱一接過塘報,略看一看,便道:“意料之中的事了,來援禁軍不過二十個軍四萬餘人,添油戰法,摳摳索索,真是不知道叫人說什麼是好。”

這個府軍老將還是不改當年脾性,話話毫無遮攔,有什麼便是說什麼,心直口快的很。

在場的官員們不免尷尬,四周的士紳生員們卻是面露贊同之色。

眼下的事就是這樣,朝廷既擔心東胡人的入侵,不敢將邊鎮將士集中使用,又被流寇弄的焦頭爛額,只能四處蒐羅兵馬,湊成一兩萬人三四萬人慢慢的往河南路的戰場上填,這兩年來陸續填進去幾十個軍,戰果卻是相當有限,不僅未能剿滅流寇,卻是將禁軍將士打疲打殘了,既未能鞏固邊防,又不能剿滅流寇,真是兩邊交戰,兩邊失敗。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十一章 時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章 白紙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八十八章 武道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九十八 密談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十一章 時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章 白紙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八十八章 武道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九十八 密談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