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牙將事

“世子,門上又有幾個慕名而來的生員,都是附近鎮上的秀才相公,按此前世子的規矩,都是被我們勸回去了。”

李儀臨時擔任侯府的賓客,孔和是他的助手,兩人一個是舉人,一個是吏員,正好應付紛至沓來的各方賓客。

這等事其實各個府邸都有專門的人來做,在秀才或舉人裡挑一個擅長言談,喜歡結交朋友,豪爽大氣,擅飲擅謔的人才來做賓客,一樣是朝廷的官爵,侯府的賓客專門就是做迎來送往的事,當然從朝廷的文冊上來說,其是迎奉朝廷使節,代王侯至京師參拜祖廟,至戶部上計一年侯府收入等等諸事。

由於侯府三年一朝覲,在時間未到之前,徐子先還不必着急,但在三年時間一至,徐子先就必須得任命賓客,令其代表侯府至京師朝覲。

李儀與孔和都是滿頭大汗,這幾天侯府的客人超過往常的百倍以上,徐子先在這裡住了三個月,也沒有這三天的賓客十分之一多。

附近的官吏,舉人,秀才們,凡是夠資格到別院來拜會的幾乎都來了。

徐子先是一律不見,推託心情不佳,不想以紀念亡父的文章與衆人討論。

拒客原本是不禮貌的行爲,徐子先這樣的做法反而又引發了交口稱讚……其實對徐子先來說,這種玩法在後世太常見了,炒作一波,再低調一波,然後待人們的心理上接受了其地位之後,再從容出山收穫勝利果實。

這種低調相當有必要,特別是他以紀念亡父的名義寫的文章,要是得意洋洋出來大肆接見賓客,趁機揚名,定然會被人詬病,會有人拿這事做文章,沒準來求見的賓客中,就有處心積慮跑來找麻煩的人存在。

“麻煩李公和孔先生了。”徐子先拱手致謝,兩個部下一一答禮。

在徐子先面前只有一位不尋常的客人,來自齊王府的劉長史。

從昨日奉命送了一百貫錢過來,劉長史藉口旅途疲憊,留在別院住了一天。

徐子先也是不以爲意,繼續打熬身體,練箭,寫字,看書。

他知道劉長史必定會詢問很多人,所以徐子先也不會刻意的去表現,一切如常。

在前世也有過這一回事,劉長史奉命來看徐子先,但當時的徐子先鬱郁不歡,過着十分頹廢的生活,最終齊王府送了幾十貫錢來,此後就沒有了下文。

後來徐子先才知道,齊王徐應星與其父南安侯徐應賓是至交好友,如果徐子先稍微有點上進的樣子,齊王都會照顧他,以齊王的權力,對徐子先稍加提攜,徐子先也不會到死都沒有絲毫權力在手。

這一次徐子先當然改變此前的結果,但他並不打算拿任何事影響劉長史,一切如常,盡人事,聽天命。

“世子。”典尉秦東陽匆匆走進內院,抱拳道:“金抱一在鎮子東南看到了李誠父子,李福似乎是到別的莊子上去了,李誠則往鎮上而來。”

徐子先點了點頭,說道:“其發動的時機到了,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

“世子。”李儀神色凝重的道:“推翻李誠不難,怕的是下來其狗急跳牆。”

“再調幾個牙將過來。”秦東陽也道:“人手還是不足,如果是從各莊抽調莊丁過來,怕其中有李誠的人,那樣反而是引狼入室,不如不用。”

“我有個想法。”徐子先道:“閩江南側,聚集了最少幾千人的漳州流民。他們流散在百里方圓內,聽說泉州,建州,俱有流民,十年前的時候,流民更多,達數萬人之多。”

“沒錯。”李儀道:“世子說的不錯,當初海上五盜攻破漳州,這是一次大難,城中軍民死傷過萬人。後來朝廷大軍至,五大盜在撤離前焚燒城池與集鎮,大量百姓逃難,最少有十餘萬人分散逃到邵武軍,建州,福州,和泉州。”

孔和也道:“近年來漳州又恢復了大半元氣,商旅重至,流民也慢慢回鄉。但總是有不少人貧病無法回鄉,原本這事應該官府來做,幫着回鄉的路費,還有安家的費用,耕牛種子錢給一下,一家也不要多,十貫錢就足夠了,流民一千多戶,一萬多貫錢,算得什麼?各衙門都在扯皮,誰也不將流民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

孔和果然在衙門裡不好相處,提起公務來就是氣的不行,有點兒老憤青的感覺,怪不得被排擠出來了。

徐子先微微一笑,說道:“官府的事咱們暫時計較不得,也幫不了太多。但現在侯府裡糧食足夠,流民多半飢寒交迫,我們找一些十五六歲的孩子進府來,栽培幾年,怕不都是合格的牙將,還信的着,靠的住,比在外頭花錢招募的要可靠的多。侯府要建成一都人數的牙將,招募要一些,但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

栽培少年,當成自家的子弟作養,忠心上,能力上,都是信的着,靠的住,確實是比外來的要可信的多。

這般的做法,當然惠而不費,比花錢僱傭現成的豪傑武士要省很多。

一個少年給五貫安家費就足夠了,本朝不準買斷死契,也就是不準養奴婢,但最長可籤五年奴僕的長約,招募五十個少年要不了三百貫錢,而要是請身手不錯的豪傑壯十,一人最少五十貫,還最多效一年,忠心也不能保證。

“世子這法子大妙。”李儀第一個表示贊同,說道:“府中糧食是足夠的,年底下時不少隱戶交不上進奉錢,允他們交糧食,醃肉,魚,糧食,都還有不少,多幾十張嘴也夠吃好一陣子了。”

“武器也有。”身爲典尉,秦東陽早就查過武庫,當下一拍拳,笑道:“練力氣的大弓十柄,步戰硬弓五十,角弓三十,盾牌三十,長矟三十,鐵矛三十,障刀三十,橫刀十,儀刀十。尚有箭矢十來萬支,角,筋,弦堆了一牆角,我沒細數。”

“就怕難以爲續。”衆人都有點興奮,孔和卻潑冷水道:“糧食和肉總有吃完的一天,一下子多幾十張嘴,往後去定要買糧買肉。練武的人不吃肉是沒力氣的,總得吃飽吃好。武器會有消耗,得打新的,價格卻不便宜,還有就算招募僕役少年,練兵可是苦活,比當僕役累的多,沒有月賜賞錢,怕是撐不了太久。我有好友是在齊王府當司帳人吏,齊王府也沒有滿編一指揮,但有三百兵,多是齊王多年帶出來的勁兵悍卒!這三百牙將,輪班住齊王府,每人每月五貫月錢,年底加賞三四貫錢,另外輪值時吃住在府裡,一個月最少用錢一千二百到一千五,三百人光是吃就要花幾百貫,加上鎧甲,兵器,箭矢的損失,齊王養這三百兵,那是要花幾萬貫一年!”

李儀和秦東陽都是臉色一變……這世道是真的找不出來比養兵更花錢的事了。

朝廷一年歲入一億六千萬貫,養了一百二十萬兵,一年消耗掉財賦收入的七成還多,剩下的三成用來養皇室,文武百官,到了賑濟百姓,公務開支,比如驛站,河工,道路,橋樑,賑濟,常平等開銷時,朝廷已經難以爲續。

所以這幾年國用日漸窘迫,朝廷捉襟見肘,而百姓壓力也一天大過一天,就是福建路這裡,也是對朝廷有相當大的不滿。

李儀皺眉道:“咱們南安侯府不能和齊王府比,齊王府有實食封官莊和私莊一百六十多個,戶一萬一千餘,力役,隱戶,光這些一年收入就有十幾萬貫。還有大量店鋪,錢莊,還有幾條海船出海,二百年積攢下來的傢俬也是不少……況且齊王養的兵,不受忌諱,因爲這些牙將多半年過四十甚至五十,都是跟隨齊王多年,年邁有傷的老兵,齊王不忍棄之,朝廷也知齊王苦衷……”

衆人面面相覷,朝廷知不知道苦衷是無所謂,問題是侯府要養肯定是要養精兵,從徐子先的態度裡衆人都能看的出來,這位世子是要想將來大有展布的人,待中了武進士之後,朝廷會授給實職,到時候不管是回福建還是去別處,一都牙將就是世子在軍中的根基所在,也是建功立業的最大助力。

很多爲武官的宗室都是這樣做的,以牙將爲左右臂,建功立業,以圖襲爵時朝廷念着宗室有功於國,允許多承襲一兩世或三世。

對宗室侯、公,王來說,這就是他們爲官的最大動力。

只有南安侯府這種窮瘋了的宗室,纔會想着當官的那點俸祿,這真是說來慚愧,不說也罷。

孔和看看衆人,說道:“就以五十少年加現有的十餘牙將,六十來人,每月五貫錢……”

徐子先以手捂面,說道:“孔玄平你不必再算了,我會想辦法……”

衆人都是用同情的眼光看着眼前的世子,一般的侯府世家,錢多了沒有,十來萬貫家產總歸是要有的。

最不濟也得有幾萬貫錢藏着,還有一些器物古董一類的財產放在家裡保值。

南安侯府就有趣了,除了御賜物,幾乎是象水洗過一樣,想變賣家產當個不肖子孫都沒有機會,祖宗自己就先不肖了。

怪不得首代南安侯身爲皇子,連個國公也沒有撈着,直接被攆出京師貶放福州,也沒有獲得多少財富,官莊都才賜了六個,一年才一千多貫的收入,對一個宗室侯爵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羞辱。

“總會有辦法。”徐子先倒是沒有太多沮喪之意,笑着道:“我既然想的是叫南安侯府大放光彩,就不能叫眼前的這點事給難住。招募人手,加以訓練,這事不能再拖下去。秦典尉,這事就交給你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三章 秀娘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十四章 報館第三章 秀娘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
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三章 秀娘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十四章 報館第三章 秀娘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