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

“我等遵將令!”

田恆等諸將,俱是高興的滿足臉放光,也是有臨戰前的興奮。

府軍將士俱是驍勇異常,水師營兵平時訓練極爲艱苦,也曾經在海上出戰,肅清沿海小股海盜,至於實戰經驗,委實不多。

水師武官們卻是從府軍前來,不比普通的將士多半是近年來招募的,武官們渴欲一戰,並不怯戰,同時也是想盡量多參加戰事,使麾下將士有實戰經驗,也是真的用心良苦。

至此時,戰意已決,劉益決定將二十艘戰艦悉數開出,同時港內還有大小哨船,福船百餘艘,當然不必用那麼多,不過還是決定將魏翼請來,多派民壯開船隨戰艦而出,大小福船並哨船也出百餘艘,民壯可以在接舷時對敵船射箭,以壯聲勢,聊勝於無。

此時海戰亦沒有明顯的陣列之戰的戰法,不過是齊頭並進,箭矢飛下,用弩,投石機進行遠程攻擊,攻擊時需要停船,否則無法校準,真有決心破敵,不惜折損,則是上來就搶上風,利用潮水和風力,直撲敵艦,用衝角衝擊,側船接舷,先接舷戰,若能壓制敵人,再跳幫肉搏,最終奪船。

劉益等人決斷,便是一意破敵,福船和大小哨船在側射箭,高喝吶喊,擾亂敵艦,而主力戰艦衝擊,直接衝角撞擊,接舷交戰。

這是因爲衆人判斷,海盜船隻雲集一處,澎湖這邊置之不理,顯然是羣盜上岸後戰事不利,進展不速,應該還在東藩苦戰,是以艦隊必定空虛,乘隙破敵,立萬世不朽之功,便在其時。

“任都統制有何見解?”衆人計較定了,劉益轉頭問任忠。

任忠笑了笑,說道:“若諸將只想着展現忠勇,令將士得實戰經驗,那麼現在的計較就足夠好了。若想助南安侯一臂之力,在海上破敵,那麼現在的戰法定然不成。”

衆人聞言皆是大怒,有幾個性急的青年武官,已經從坐中跳起來,冷眼看着任忠。

南安水師也就是朝廷的南洋水師,正式的官職定然是任忠爲最大,他是水師的都統制,可謂位高權重。

徐子先以南安侯之尊,起初的任職也就是南洋水師的觀察使,雖然從兩府到福建路的官員都是明白,以徐子先之能,水師必然落入其掌控之中,但任忠始終還是水師的都統制,這是給朝廷留的遮羞布,扯下來便不好了。

任忠也是明白此理,他投效之後,徐子先對任家子弟也任用無疑,任家之中精通海戰諸事,所以多半在船上的指揮體系裡任職,和戰兵體系瓜葛不大,也是任家有意爲之,不想叫子弟早早進入南安府軍的戰兵體系之內,免生事端。

但無論如何,任忠被徐子先架空挾制,家族子弟進入水師之內,並不受忌憚,這也是南安侯的恢弘氣度。

要知道因爲任家這樣的家族在水師經營超過百年,門生故舊極多,現在的水師縮水太嚴重,南洋水師盛時有大型戰艦就過百艘,其中很多是千噸以上的大艦,水師官兵最多時連岸上人員超過二十萬人,這是相當強悍的海上力量,冠絕天下,不光是在東亞,在東南亞,南亞,包括印度洋麪,大魏水師也是等於無敵的存在。

那時候的任家子弟多在水師任職,從艦長副長到水營官兵統制,都統制,直到水師都統制,甚至水師那時有廂都指揮,也就是管軍級別的大將,再上一步,便是太尉了。

那也是大魏水師的極盛之時,回顧往昔,看到現在海盜橫行,哪怕是任忠這樣曾經毫無進取心,渾渾噩噩過日子的庸將,心中又豈能毫無感觸?

“海盜確實遇到大麻煩了。”任忠不理會那些青年軍官的眼光,他們連劉益都敢頂撞,不過任忠也知道,劉益壓的服,也鎮的住這些小傢伙們。事後必定會找碴打這些小傢伙的軍棍,打到他們屁股開花,等閒不敢對上司不敬。

劉益武藝極高,連徐子先的刀術入門也是劉益所授。軍中的少年牙將,武藝有很多是劉益所授,所以任忠說話時,根本不看別人,只看向劉益。

“此時衝擊,出其不意,會有一些戰果,但我敢斷言,戰果不會很大,損失卻不會小。”任忠對劉益道:“海盜登岸交戰,船上還是會有留守之人,一旦遇警,這些人在海上比在陸上還自在,操持帆索比在普通人在地上走路還輕鬆。我等不過二十條戰艦,他們經驗豐富,根本不會被那些民船和大小哨船所惑,衝入其陣之後,就算他們人手不多。但很快會避開我們鋒銳,然後幾船打一船,各種手段一上,我們很快會陷入苦戰。而不管岸上打的如何,哪怕府軍擊敗海盜主力,在海上他們幫不了我們,我們會因爲孟浪出擊遭受損失。事後,各位將受到君侯嚴責,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君侯會問各位,爲什麼他要保留元氣的水師艦船,因爲各位不守軍令,孟浪出擊遭遇損失,這真的是以死謝罪能解決的事情嗎?”

劉益聽的面色凝重,他知道任忠說的是事實。

別的不提,光是大型帆船上的各種帆索就有好幾十種,各有各的用途,在不同的潮汐和不同的水文情況下,不同的風力,這些桅杆,帆,索,舵,錨,都有各自不同的用處。

好的水手,能光着腳,在數到十之前寬到主桅的最頂端,能用最快的速度解開帆索,或是使大船調頭,側舷,飛駛離開,或是與敵交戰。

三百艘敵船,全部是合格的戰艦,就算敵艦人手不足,仍然可能形成多艦攻擊水師一艘艦船的局面。

水師的營兵,水手,俱經過苦訓,但毫無疑問在經驗上仍然遠遜於海盜,任忠說的也是毫無爭議的事實。

田恆等人,就如漏了氣的皮球,坐在椅中不說話了。

劉益倒是不急了,他對任忠笑道:“不管怎說,東藩那邊打的熱鬧,澎湖這邊坐視不理,沒有這個道理。正如田恆說的,刀子不用,就是無用的擺設。經驗就是要戰場上得,越是當心肝寶貝,捨不得用,就越無用處。君侯叫我們不要出來,是此前考慮海盜勢大,不想令水師白白損失,非是說一點兒損失也不能接受。任都統制若有話,可以直說,我等會聽,事後授功,君侯未必會給都統制請功,但咱們自己心裡有數。”

任忠尚未答話,外間傳來腳步聲響,衆人看看窗外,穿着藍色圓領官袍的魏翼在幾個官吏和廂軍將士的簇擁下,匆忙趕來。

這裡是水師衙門,魏翼平時是不過來的,他是地方主官,和水師駐軍只是合作的關係,提供糧食酒肉也是過節時偶然爲之,代表地方父老犒勞水師官兵而已。

而近來受海盜威脅,魏翼是地方主官,負有守土之責,此前漳州之變,澎湖也受威脅,當時的知縣就藉口要向上乞兵援助澎湖,一溜了之。

後來該知縣被充軍秦鳳路某軍寨,但類似的事情還是很多,事關生死,不是每個束髮受聖人教的官員都有與地方軍民百姓同生共死的覺悟。

哪怕事後被罰,只要不丟性命,那就值得了。

魏翼卻是不同,警訊在半個月前就傳來,本地有廂軍但多半是新募,魏翼知道守備力量不足,於是開縣庫糧倉,發給百姓,開武庫募集民壯,於是本地人心安穩,數千民壯持兵器至本島港口處駐守,海盜見武備充足,守禦森嚴,乃未攻擊本島而走。

由此魏翼這個文官也獲得了頗高的聲望,看到他過來,所有武官都站起身來。

“澎湖港口外的羣賊已經不見蹤跡。”魏翼開門見山的對衆人道:“我想水師去哨探過了?”

“是的。”劉益答說道:“我們派船去看過,羣賊都聚集在南安溪下的港口之外,三百餘艘船俱在,並沒有分散圍困。”

“這麼說來。”魏翼沉吟道:“會不會是明達的病情好轉,羣賊吃了大虧,只能繼續在南安與府軍交戰?”

“多半是如此。”劉益道:“我等猜測是這樣,現在正在計較。”

“還計較什麼?”魏翼道:“澎湖這邊當然要出手,對東藩能幫多少是多少!”

“我們需要大量的小船,乾柴,桐油,還有悍不畏死,敢駕小船撞向敵船的人。”任忠突然插話道:“要想贏,想真的幫南安侯,就聽我的安排,不要出那些外行人想當然的主意了,披堅執銳,撞船跳幫,過一年之後再說!現在水師將士,就是從普通人剛到水師官兵,想光着腳板,爬到幾丈高的桅杆頂,想披着幾十斤的鐵甲,從晃盪着的船上一邊跳到敵船上去殺敵,哪有想的那麼簡單?兩船撞在一處,有開有闔,要趁併攏在一起,抓在盪開來的那一瞬,找到時機,跳到人羣稀少處,反應要快,滾身要快,出手要快,格擋要快,不然披着幾十斤甲落水是死,跳過去在人家刀矛密集處,瞬間就死了,你們真以爲這事簡單?我現在四十多歲,二十年前曾多次和海盜在海上交戰,我從會走路就上船了,那時候帶着部下跳幫,不要說手心裡全是汗,褲襠裡頭也全是溼的,老子不知道是出的汗,還是嚇尿了。不過老子好歹是跳過去了,前腳踩到敵船船舷,大半隻腳在側後懸空,當時有海盜持矟來刺我,我身一偏滾下去,正好落在一處角落,又有兄弟接連跳過來,我起身拿刀持盾,從側後砍殺那些海盜,後來又跳了一氣,跳過來的人反而越來越少,我看事情不對,趕緊且戰且退,找到一個角落脫掉鎧甲靴子,丟掉兵器跳到海里,等我游回本船後才知道,除我之外,跳幫的二十多個袍澤兄弟全都死了。”

衆人一時愕然,這個貪財無能的水師都統制,居然還有這麼一段過往?

任忠苦笑一聲,說道:“看不出來,是麼?不是爲南安侯所逼,我怕是也不會反思自己所爲。回想這幾年任都統制的經歷,真是叫人慚愧欲死。我雖是世家子弟,若不是當年敢於拼殺,立下不少戰功,水師都統制的職位,又怎會落到我頭上呢?”

任忠精神一振,接着道:“所以各位不要說那些外行話了,現在的水師官兵和我們的那幾艘船,就算是趁亂而進,擊敵所虛,也多半逞一時之勇,最後定然吃虧。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備小船,南安侯府原本有二百餘艘小船,淘汰了一部份,還有一百五六十艘,加上澎湖的小哨船,漁船,最少要湊三百艘左右,堆滿曬乾後的稻草,豆杆等易燃之物,在這些物事上澆滿桐油,準備好引火用的布條,多使人架船,順風而下,相準敵船聚集之所,臨近之時點燃船隻,火熱一起,要以撓勾鐵爪將小船固定在敵船船身,然後駕船人方能跳船逃生,除此之法外,我們根本毫無出力的本事,也沒有拿去冒險的本錢。”

劉益也算是亡命徒一個,聽說此法,還是有些吃驚的道:“海戰有火攻之法,這個我一直知道,但從未知道是這樣的攻法。以柴薪浸油,火勢一起幾乎能將附近的人炙烤熟了,不是一起火,人就跳海逃生嗎?”

“當然不行,這是傳言罷了。”任忠搖頭笑道:“外行人瞎想的。大海上又不是江河,總有人拿三國時的故事對比海上交戰,這怎麼能比?曹氏舟師都是荊州降師,爲了不使艦船散亂,纔有固定鐵索之舉,此外就是曹軍不擅水戰,將士上船眩暈嘔吐,不得不固定船隻,減低風浪。你們想想,那是什麼地方,不過長江。我少年時聽人說長江之寬有若大海,後來去了就笑死我了,不過比閩江寬一些,終究還是大江罷了。說句狂話,就長江不是泛水時的水面,我能在江面上一邊躺着喝酒,一邊就能游過來。我閩人善泳者,遊江河只要不遇洪水,都是如履平地,不,應當說比在平地還輕鬆。而在海上,隨意一個浪花就可能幾丈高,颱風一至,天地一片蒼茫,浪花拍擊翻動,比最大的戰艦還要高的浪頭都有的是,就算風平浪靜,海上太大,各艦間都有相當遠的距離,不可能聚集到一處,風浪極快,小船若是不以鐵爪撓勾固定到大艦上,就算從遠處相準了,火起之後,多半也漂到別處去了。而大艦很容易調整躲避,人家又不是傻子,就停在原處等着烈火來燒。小船迫近,必須要在近處點火,不使敵艦有太多反應時間。就算如此,也會遭遇弓矢和拋石攻擊,只是船小,一般不會被命中,被打中了射中了,只能自認倒黴。火起後,一定要固定至大艦船體,然後才能跳水,否則徒勞無功。所以火攻之戰,一則是小船要多,二來要有相當多的膽大如斗的勇士,水性還得好,不然的話遊不回來,接應不到,不是被燒死就是被淹死,這般九死一生,敢去做的人,真是萬中選一的勇士。”

“我願往。”田恆到此時此刻才明白過來,君侯將眼前這人留任是多麼英明,府軍從軍官到士兵,在南安侯府的訓練和實戰體系下都會成長,在軍法,軍政,撫卹福利等全套的體系之內,每個府軍都會英勇善戰,驍勇敢死。

但海戰,真的是另外一個範疇,也是南安侯府的將士們從未涉足過的領域。

這個領域並不簡單,以艦船來說,平時的帆索升降,船身保養,出航時的食物清水攜帶,遇到風浪如何躲避,如果測定星位,觀星引航,還有入港前後要熟知各處的礁石區域,避免觸礁等等。

水手的管理,薪餉,也有大學問,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至於交戰,光是任忠現在隨意說出來的這些,就已經是相當複雜了。

但一涉及敢於搏殺拼命的勇者,南安侯府顯然最不缺乏的就是這樣的角色了。

田恆身後,所有的軍官一併站起,一起道:“我等俱願往。”

任忠眼神閃爍,一時竟有不敢與這些青年對視的感覺。

曾幾何時,他曾經也是一位敢於拼殺的武官,在海上帶着袍澤兄弟肅清威脅大魏商道的海道,使貿易暢通,海波太平。

而從何時起,他開始對正經事無動於衷,只想着權力,金錢財富?

真是慚愧啊。

不管任忠如何,任家子弟如何,沒有眼前這些敢死的武官,何談海戰?

田恆又接着道:“不管如何,戰事還要以命相搏,我願率部前往,雖死不怨。”

任忠感嘆一聲,說道:“以小船三百計,每船最少要兩到三人,出動的人手要千多人。但不能全部由水師將士前去,水師將士不擅操船,但水性算練出來了,水手,民壯中能駕小舟者架船,水師將士負責點火,與敵艦相連。水手和民壯做不來這樣的事,把自己放在烈火邊烤,不成功不跳船,他們沒有這個膽色。”

“還是要挑一些大膽的。”魏翼此時道:“水手由你們挑,民壯我來挑,都要膽大心細的才能入選,我不能叫水師將士點火後,小船上已經無人架船,只能在海面上打轉。”

“分頭行事吧。”劉益站起身來,意味深長的道:“此事是我的決斷,此役若能成功,我南安水師,也算是站了起來,能和府軍另外兩軍平起平坐了。”

衆武官均是感奮,他們原本就是步卒武官,曾多次參加大戰,現在調到水營裡頭,只能坐視東藩島上的南安府軍與敵人奮戰,內心不可能毫無波動。

他們甚至感覺愧對島上的同袍,這種感覺只有多次上過戰場,曾經與夥伴們浴血奮戰過的軍人們纔會懂得。

他們是感覺自己拋棄了夥伴,看着他們和兇殘暴戾的敵人浴血拼殺,倒在地上,身上的創口沽沽流淌着鮮血,每當想到這樣的場面,這些軍人就成了暴燥不安的野獸。

шшш ▪Tтkд n ▪C ○

他們渴望廝殺,渴望流血,不管是敵人的還是自己身上的鮮血,唯有在戰場上與敵人浴血拼殺才會叫他們安靜下來。

現在,終於有了上場的機會,儘管府軍將士不會全部出動,但武官們多半會出現在海上,他們絕不會將機會拱手讓人。

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十章 江邊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十一章 時光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七十一章 變化
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十章 江邊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十一章 時光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七十一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