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開局難

徐子先擱筆後,正打算和小妹去吃飯,徐名來報,孔和孔先生來了。

徐子先也不換衣袍,請了孔和到書房裡來坐,小妹先避開去了。小丫鬟伊然端了茶盤上來奉茶。

孔和等伊然出去後,從袖中掏出一卷賬簿,笑道:“世子,幸不辱命,總算查到了一些證據,算是揪住了李家父子的牛黃狗寶……”

徐子先含笑接過賬簿,略略一掃……孔和的能力真是不差,查李誠是不能查他在隱戶中撈了多少好處,甚至有多少隱戶現在也不能嚴查,這是將來的事情。

孔和是查出了李家父子利用六百多戶官莊莊戶,一千多丁口輪流替自己做事。

侯府一個月用人四十天,一年下來不到四百人應役,剩下的就被李家父子使喚去打短工,一年兩次夏收秋收,夏種秋種,普通農家人手不足的也會僱傭短工,一天最少六十文起……另外就是附近幾個鎮子上的商行店鋪需要短工的,也是拿官莊力役去頂,幾個鋪子都有和李家父子這般形式的合作,商行鋪子給的工錢少,李家父子則是把這種力役頂了錢,自己平安落袋。

官莊的莊戶是不敢拒絕的,這種力役不過四十天,如果得罪了李誠這個提管被革除身份,官府的雜役雖然也是四十天,卻是比這種力役要苦的多。

挖河修路雖然出力,卻是在本鄉本土,最怕調到府城裡當牢子,更夫,或是當轎子,門子,倉夫,幾十天不得回家,供的吃食也差,甚至當上驛傳,急遞鋪的鋪夫,或是在衙前效力,攤上押送軍流犯人的苦差,真真是要脫一層皮,出遠門的可是多半不止四十天,弄到翻倍的時間才能回來也是很常見的事。

“先生辛苦了。”徐子先略略一看就知道李家父子撈了不少,上千號人一直不停的輪流轉替他賺錢,能少麼?

孔和的賬目中算的清清楚楚,李誠在這件事上一年最少能撈五六十萬錢,十幾年下來幾百萬錢都到手了。

徐子先心中暗怒,自己父親當了幾年官還不及李誠這個家僕,真是欺人太甚。

當然李誠會上交一部份,不過那是在多年前的事了,這幾年都是藉口有流民搶生意,免役錢減少了七成以上。

這些錢都是落在李誠父子手中,家臣過的比主人還滋潤,說起來滑稽可笑,細思一下,當然是叫人憤怒異常。

孔和又道:“李家父子在甲字莊蓋了大院,五間木骨大門,內裡幾十間屋子,有前宅和後花園,幾進的大房子,過的好不快活。”

徐子先冷笑道:“怪不得聽說李誠十幾房妾,李福這般年齡都有兩個妾了,他們有錢的很啊。”

“還有在鎮上的頭巾鋪,鞋子鋪,鐵匠鋪,雜貨鋪。”孔和道:“光是這四個鋪子,沒有幾十萬錢也開不起來。”

“沒想到我侯府不事奢華,樸素度日,居然養了這麼一隻碩鼠在家裡。”

徐子先暗想,這麼一算,李誠真是一隻肥羊,其家宅最少值百萬錢,幾個鋪子也是百萬錢,手裡怕還有大量的現錢,還會有大量土地,其家資最少五六百萬錢之多……當然這聽起來很嚇人,如果按現在的錢價,一千錢抵銀一兩的話,李誠家產也就五六千兩白銀,明清之季的小地主的身家差不多也是這樣,並不算太過驚人。

不過轉念一想,徐子先也是捂臉……自己家好歹是宗室侯爵,他估算了一下,府邸在福州府城,最少值一千萬錢,可是這是皇室賜給的宅邸,除爵出宗之後要繳還,算不得自家產業。

別院倒是自家的,南安澤鎮也很繁華,這院子四周都是官莊,易於管理和監督,景緻也不錯,原本就是第一代南安侯修築了當別墅用,規模不大,勝在小巧別緻,三百萬錢怕是值,也就差不多是這個價。

府城大宅中尚有不少器物,別院也是,但御賜物不能賣,也無人敢買,普通的器物兩代南安侯已經變賣了不少,徐子先也是哭笑不得,自家祖上真是不擅經營,守着金山討飯吃啊。

此外官莊是皇帝所賜,不得轉賣也不會收回,算是真正的鐵桿莊稼,但一年十幾萬錢的收入,實在是太少了。

其實略加梳理,侯府基業當是一年能提供百萬錢以上的收入,大丈夫理應提三尺劍平定天下,但當務之急還是不能囊中羞澀,否則難免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孔和也不打斷徐子先的思路,靜靜坐在一邊喝茶。

這一點就看的出來這是個聰明人,知道該說話的時候說話,不該說時就閉口不言。

“孔先生……”

“世子請叫我玄平吧。”

“也好,玄平兄,李誠父子非除不可,然而牽一髮而動全身,在此之前我要略作準備,拖延時日……秀娘是乙字官莊的人,其父謝銓,應該易於尋訪,一會請玄平兄帶五千錢,替我去做一件要緊之事。”

孔和拱手一笑,說道:“查帳之事已畢,在下正閒着沒事做,世子但吩咐下來,在下自當效力。”

孔和離開之後,徐子先沉吟片刻,感覺事情相當緊急,查帳的事很可能會走漏風聲,他在此前提點過李誠父子,若以對李誠這般人的瞭解,怕是其絕對不會退讓,應該會以徐子先安排的步子去走。

一步步逼反李誠,再掌握各莊和隱戶,這是第一步,身邊要有得力的高手,建起一都的牙將隊伍,這是第二步。再要防着李誠狗急跳牆,武力來襲,這是第三步。

在此之前,最少一千貫百萬錢的啓動資金,現在別院只有幾萬錢的存款,實在相差太遠。

徐子先感覺到困難,但並沒有多少畏懼和遲疑的情緒,好似遊戲開局,其實一窮二白時反而最有興味,要是用修改器上來給你錢百萬貫,智力武力政治值都一百的部下給你幾十個,這遊戲反而是不好玩了。

當然徐子先也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看似閒適瀟灑,其實危機步步來襲,幾年之後人人都有亡國之憂,到那時再着手發展自己的勢力就是晚了。

可以放鬆心態,類似遊戲,但如果真的把這事當遊戲,怕是下場就會十分悽慘。

徐子先想了一會,便又提起筆來,示意來提醒自己去吃飯的徐明和伊然稍等,自己凝思片刻,開始書寫文章。

過了一會兒,小妹也趕了來,與小廝和小丫鬟一併坐着,三人一起支着下巴,看徐子先一字一畫的寫字作文,小妹兩眼裡俱是笑意,忽地又想,若是父親還在,看到兄長如此長進,不知道會有多開心,一念及此,臉上反是有戚容,

過了一陣,小女孩不禁又想,大兄似乎很少想起父親,也少提及,看來男子心狠,不過已經過去快三年,服孝期都滿了,大兄想不起來似乎也不能怪他。

只盼大兄真的能出人頭地,到時候自己去父親墳上掃墓時,對父母俱是有話可說。

女孩兒早熟,這年頭的女孩更是如此,徐子先怕是想不到小妹坐在自己左側,居然想的是這些事。

……

魏翼回府城不久,就在自家接了趙王府的請帖,原來是六王子徐子文又開雅集,特意請他去赴宴。

徐子文的雅集不要說是在福州,整個福建路乃至大魏境內都較爲出名。

大魏幾個文教昌盛之地,首推江陵府所在的江南東路,然後便是福建路,再下來是浙江北路,再下來是江南西路。

此四處地方,可謂人傑地靈,是大魏二百多年來文教最盛之處,多少知名的名臣,大儒,名士,畫家,詩家,俱是出自這幾處地方。

哪怕京師有幾萬文武官員,大量的宗室勳貴和諸多名士,論起文教之盛仍然不如這幾地,朝中文官,問起出身籍貫,十個裡頭有六個到七個都是這幾處地方出身。

後來朝廷有意抑制,先是宰相不用福建路人,再下來轉運使不用浙江人和江南人,國初時還在黃河以北單開北榜,取士標準要比南方寬鬆的多,這才使南北兩邊的官員維持較爲平衡的數字。

到開國百年之後,北方逐漸追上來,南北榜取消,不過北方進士數字還是不及南方,且北方考中秀才,舉人,都要比南方容易的多。

福建路是文教排行第二之所,二百多年來不知道出了多少名臣大儒,趙王府財力雄厚,六王子徐子文和徐子先一樣都是四品明威將軍,少而聰慧,六歲就提筆能文,十四歲便中了秀才,十七歲冒名中了舉人,雖然並不作數,但所有人都知道,徐子文只要進京參加鎖廳試就能中文進士,只是這個進士對趙王府不是太重要,宗室文官只能以縣丞做起,府州通判止步,趙王府又不缺那點官俸,所以徐子文一直留在府中,替父親趙王招攬文人墨客,其府中雅集也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天下文人,怕是沒有幾個不知道趙王府的雅集,多少次的詩文歌賦都刊印成冊,發行天下。

若不是趙王是天子親父,一直站在天子這一邊,一般的宗藩親王可是不敢這麼高調。

魏翼家世只是普通的官紳,此前可是好不容易攀附到趙王雅集的圈子裡去,回想起來真是一路艱辛。

這種雅集就是後世高等級的權貴圈子聚會,只是後世這等聚會以美酒和嫩模著稱,而此時的雅集畢竟還是要拿出真東西來,否則進去了也只是混在外圍,不受衆人待見。

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九十章 獻祭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
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九十章 獻祭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