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

大內盛達的臣屬們知道他的不悅,但沒有人摸的清楚這位家主最真實的想法。

大內家的決斷會影響到室町,進而影響到所有的大名,包括倭國的國體在內。

大多數人會反對和天方人合作,進而接受天方的宗教和文明。

倭國受到華夏的影響比他們自己想象的還要深遠的多,但他們也知道斷然拒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特別是大內家也摸不清楚康天祈對天方人到來的態度,是合作,還是對抗?

一羣家老,老中跪伏在大內盛達的腳邊,感覺家主還在窗前凝視。

今天家主凝望遠方的時間也未免太長了一些?

室內燃燒着香燭,整個室間是一種清香淡雅的味道,倭人的貴族從遣唐使的時代算起都有好幾百年了,論起雅緻,享受,還有禮儀,應該不在大魏的貴族之下。

大內盛達久久站在窗前,其實已經稍微失儀,倭國的大名照樣困於規矩之下,行走站立俱是要有威儀,不可以失態。

一個家老稍稍立直身體,微微輕咳一聲。

“都起身來看。”大內盛達轉過頭來,臉上神色可堪玩味,他道:“魏國人,往天方人的駐地去了。”

所有人都呼拉一下站起了身體,走到窗前,觀看遠處的情形。

各人都是看到,一個穿青袍的大魏官員打扮的少年人走在隊伍的正中,身形高大,藉着火把亮光可以看到是一個俊俏的少年人,其手握橫刀,大步而行。

三十多個披甲持矟,或是持橫刀,持弩、弓的甲兵,分列在隊伍的前頭兩側。

其餘幾十個魏人,或是長矟,或是橫刀,或是弓弩,形成了一個尖銳的三角箭頭。

決絕,一往無回,無人長歌或叫囂,但倭人顯貴們明顯感覺到了一股決心和意志。

“魏人也如此決死嗎?”大內盛達受到了一定的震動,他的年齡和大名的身份,已經使大內盛達經歷過若干次生死交關的大事,支持室町導致的戰爭,家族內若干次以刺殺爲結果的陰謀,天方人的壓力,蒲行風的壓力,康天祈和王直的壓力。

但看到魏人持長矟和橫刀一往無前的向前而行,這種事,對大內盛達來說還真的是頭一回。

至倭國和筑前國的魏人很多,在筑前國還有一處著名的長壘遺蹟,這是北虜在大魏太祖興起之前,曾經從朝鮮跨海攻擊倭國時的遺蹟,北虜被倭人稱爲元寇,元寇在這個時空只入侵過一次,十餘萬人登島,北虜佔小部份,大部份是女真僕從,朝鮮人,還有渤海國人,契丹人,這些僕從軍也是彪悍勇武,擅長弓箭騎射。

北虜是打算征服倭國,然後將朝鮮,倭國混爲一體,徵調倭國和朝鮮的人力財力物力繼續南征。

這個打算卻是破滅了,在上島後不久突遇大風,整個艦隊被毀滅,上岸的幾萬人失去後勤補給和斷了後路,在長壘前被幾十個幕府大名和源氏大將領所領的公方軍隊擊敗,幾萬人喪身海灘和長壘之前。

這次事件給了倭人很強烈的信心和暗示,就是本土很難被征服,大國也不可畏。

後來大魏、建、國,一路北伐將蒙元驅出中國,就算如此,倭人也失去了對大國的敬畏心理,不復唐時那種畢恭畢敬的學生姿態。

大魏立國之後,四周的小國俱來朝貢,接受冊封,甚至很多小國冊立太子,新君繼位,都要上報大魏,獲得允准後纔有法理上統治權。

但倭國不是,從來不是。

魏人在倭人眼裡,有些懦弱,自私,膽怯。

很多大魏商人確實也是有類似的小毛病,內鬥,自私,見利忘義。

這給了倭人很多口實,很多倭人公卿和智識之士,甚至是一些和尚,都是在感慨魏人和唐人是兩回事,雖然也是華夏,也是衣冠之族,但兩者之間有差距。

倭人還不至於如清朝那樣自稱衣冠在倭,但對魏人的輕視已經相當明顯了。

大內盛達也是在此時此刻,才感覺到魏人也有驍勇不懼死的豪傑好漢。

一個家老喃喃道:“我原本以爲這個使者敢剖腹就是難得的勇士了,不過我也知道魏國人沒有剖腹謝罪的傳承,但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居然敢來攻擊天方使團。”

“我等應該派兵去援助使團嗎?”

“使團間相攻,我們沒有這個義務相助哪一方吧?”

“我感覺置身事外,事後再問罪魏人使團,逼這個少年官員自殺,此事可以了結。”

家老們議論紛紛,最終將目光投向大內盛達。

大內盛達微微一笑,說道:“魏人是有這般的傳承,君等忘了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了嗎?”

“可我們不是西域小國!”一個家老抗聲道:“這樣置我們的顏面於何處?”

“時勢變遷,不可拘泥古人故事,但也沒有必要強自出頭。”大內盛達用悠長的語調道:“把今天的事告訴康天祈,蒲行風的人被殺,他來決斷吧。”

在場衆人頓時瞭然,康天祈纔是最需要決斷的一個。

和蒲行風是走向對抗,撕毀盟約,還是繼續合作,甚至倭人的決斷,也是得看康天祈的意思。

康天祈的實力不足以掃平全倭,但他的艦隊能使倭人不能再做一文錢的買賣,這也是不可忽視的事實。

這些家老大臣們叫的兇,但如果說此後被封鎖海岸,一文錢也賺不到了,他們準定會閉上自己的嘴巴,一個字也不敢往外迸。

如果一直窮下來,倒沒有什麼,富起來之後,享用不斷,各國的珍奇物品,新鮮貨色不斷的來到,每天都有錢賺,每天都有好東西享用,甚至倭人公卿貴族們還享用着南洋各國的漂亮婦人,要是一切斷絕的話,他們將不知如何是好。

“還是家督英明。”一個老中伏下身段,趴在地上道:“臣下一切都聽家督決斷。”

“家督英明。”衆人一起伏下身去。

“先別急着稱頌。”大內盛達笑道:“這邊還沒打出結果來呢,魏人有決死之心,突襲而來,勝算是大,但天方人也彪悍勇武,勝負猶未可知。”

……

陳道堅覺得自己的心快跳出腔子裡來了,耳朵裡簡直是一直響着砰砰砰的心跳聲。

他的手心在出汗,後背也快被汗水濡溼透了,在大步邁向前方的時候陳道堅突然在懷疑自己。

好好一個生員,在大魏也是天之嬌子,可以當吏員,也可以辦學,爲什麼會走到異國的土地上來,與異國人做生死搏殺?

在這一瞬間,陳道堅差點兒丟掉手中的橫刀!

但在最後一刻,他還是緊了緊右手,將手中的橫刀握的更緊了。

南安侯,宗室血脈,貴胄子弟,每一戰俱在隊列之前,陳道堅親眼目睹過好幾次大戰,他們這些文官吏員也一直接受完整的軍事訓練。

這是徐子先的理念,法先秦兩漢和盛唐,文可爲相,武可出將。

先秦兩漢到盛唐,士大夫根本不分文武,除了少數談玄論文之士,文可安邦定國,武可提槍上馬,這才配得上“士”這個字。

先秦之時,除了王侯公卿,負責朝廷日常運作的是士,出征異國,催鋒陷陣,勇往無前的,也是士。

後人自稱士大夫的,只能提筆,不能上馬,徐子先並不認爲這是合理的情形。

制度上可以區分文武,而強迫文人不識稼穡,不懂兵戈,武人大字不識幾個,這都是不正常的情形。

得益於這樣的理念,陳道堅在這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強身健體,學習騎術,鍛鍊刀術,現在的他,長身而立,在暗夜中藉着火把的亮光往前方而去,最終抵達目標所在之地。

聽到內院的吵鬧聲,還有聞到酒菜的香氣,陳道堅沒有絲毫猶豫,橫刀所向,重重的劈向單薄的門戶。

咔嚓聲響中,木門被劈斬裂開,陳道堅再順勢一腳,已經搶先殺了進去。

三個隊的水師府兵相隨於其後,每隊兩刀牌手,兩長矟於前,四長矟於後,四弓弩手於後兩側。

隊列整齊,兵器的寒光耀眼,長矟如鋼鐵森林,如林而立。

“踏步向前!”

“踏步向前!”

院中傳來府兵們悠長的口號聲,還有天方人和滿刺加人驚惶的叫喊聲,接着海盜們推翻篝火,抽出近在身邊的兵器,這些使團中人除了少數是天方來的真使節外,大半是蒲行風的部下或是滿刺加的軍人。

相對來說,他們雖然喝的醉醺醺的,有些人都快站不穩了,但在遇襲的第一時間,這些人還是能做出最正確的反應。

還是晚了。

三個旗隊的府軍有十二個弓弩手,其中有三個神臂弓手,現階段來說南安侯府的神臂弓還是太少,但徐子先除了少量裝配騎兵外,大量的神臂弓都被列裝了水師將士。

“射手,射!”

哨官在隊伍的最右側,在水師府兵們衝入院中的第一時間,哨官的命令隨之而下。

十二個射手,三個弩手先發射,他們相對簡單的多,此前神臂弓已經放好了五支箭矢,並且拉好了弓弦,他們平端着弩、弓,神臂弓有瞄具,在相隔不到二十步的距離幾乎沒有射偏的可能。

三支短箭最先飛掠而出,直中對面三人的面門和胸口。

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
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十七章 揚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