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

“謝過君侯信重。”衆人紛紛散去,方少羣走到徐子先身側,向這位南安侯拱手致意。

不遠處司從曹的陳佐才和陳道堅還在商議怎麼建立衙門架構的事……徐子先給每個新立的衙門請撥付款項的權力,但要他們先擬定計劃。

比如衙門要設在何處,日常怎麼輪值辦公,需用多少官員,多少吏員,多少武備隨扈人員,日常公使錢要多少,需要撥付多少軍械之類,都是要有計劃之後再說。

司從曹估計會是一個較大的部門,其實和司聞曹差不多都算是徐子先身邊的佐使人員。

“司聞曹的軍謀司,鳳岐打算怎麼構架?”

“選一羣和我一樣的酸秀才,落拓書生就好。”方少羣笑道:“但要博覽羣書,喜歡雜學的纔可以。”

“這不行。”徐子先頗爲嚴肅的道:“風岐還是沒有太明白、軍謀司的重要之處。不是一羣酸秀才幫着我指點江山,是要根據邸抄,軍情,各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分析官員,民風,結社,駐軍,然後根據這些,擬定戰事計劃,規劃行軍路線,後勤補給,出兵數字。雖然仗不一定是按軍謀司的規劃來打,但軍謀司的計劃肯定是我們出兵前的底氣……這麼一說,鳳岐你明白了嗎?”

方少羣在此之前是以爲自己是類似清客幕僚的首領,出謀劃策就可以了。事實上他對成立這麼一個部門還有些不以爲然,畢竟其極爲自負,不認爲找一羣和自己經歷相似的人就可以提供更多有用的見解和思路。

到此時此刻,他才知道是自己沒有想明白。

“我明白了。”方少羣想了想,說道:“情報彙總,歸納,地形繪圖,擬定計劃,這些都可以分成部門來做。招募人員,要縝密細緻,耐煩瑣碎,最好是積年的吏員和有幹勁,識字的軍人,君侯以爲如何?”

“善。”徐子先讚道:“這纔是我需要的軍謀司,鳳岐大才,舉一反三。”

方少羣笑了笑,說道:“君侯下一步的打算如何?”

徐子先知道眼前這個纔是真舉一反三的人物,不過他經歷這麼多,前世固然只是個大學生,但接納的資訊當遠在眼前這人之上,算來前世的徐子先也是一個極爲聰明的人,出身在寒微之極的家庭,還是努力規劃自己的未來,轉世重生之後,數世的靈魂融合,對世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這一年多來也是經歷頗多,方少羣的話,應該是難不住他。

“軍務之事,已經令秦東陽等人着手進行,李左輔會盡力調整東藩事務來配合。然後是工商和牧場之事,牧場要在外圍燒荒,戒備,小心高山土著,所以要配合軍務來行。然後是等着羅方伯那邊送種、馬過來……接下來是招募熟手工匠,將船隊調至澎湖與東藩港口,此後修理大小船隻就在東藩進行,培養咱們自己工匠修船的能力,爲下一步自己造船做好準備……”

再下來當然就是擴大工商,擴大軍隊,水師,艦隊的規模,形成一種良性發展的循環。

徐子先現在不需要,也不打算造歐式帆船,因爲現在歐洲那邊的造船技術也只是剛發展,其船體還是相當笨拙,軟帆技術也沒有把中國的硬帆甩開太遠。

如果在中國沿海與敵交戰,硬帆福船和類似福船的戰艦發揮起來不比歐式帆船更差一些,阿拉伯帆船也同樣如此。

重衝角,重跳幫,重速度,或是重載運人員貨物,各有發展的渠道和空間,不能說誰優誰劣。

但長久看來,講究速度和風力調節,在海上速度更快,更加靈活的軟帆船畢竟是發展的正確道路,歷史上幾百年的記錄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東藩這裡形成了較大的造船基地,徐子先還是希望能夠形成良性發展,最終建成一個橫跨七海,所向無敵的海上力量。

這是他的希望,他的一點夢想,也是決心和意志。

“哦,還有件要緊的事……”徐子先笑了笑,說道:“拆除花溪一帶的大片房舍,留小片店鋪區和商行區,還有倉儲區,兵營區,將大量的百姓拆分到密集的定居點裡去……”

方少羣點了點頭,說道:“不以姓氏,而是隨機打亂拆分居住?然後是以靖安司的警備士負責日常的治安,秘書閣下的刑房,戶房,負責日常的刑案審理和生產生活的管理?”

兩人彼此對視一眼,都有點默契於心和鬼鬼祟祟的感覺,這是兩個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彼此只有欣賞和一點鄙夷,片刻之後,徐子先和方少羣俱是大笑起來。

不遠處陳佐才和陳道堅不解的回過頭來,卻是不太明白,君侯與方少羣兩人,又在笑些什麼?

……

四月下旬時,小妹在南安侯府終於清理乾淨物品,一些敕書,誥命,還有御賜物品也要一併帶走,或是送到南安的別院之內。

小妹在臨前之前變得特別忙碌,因爲到了秋天時陳文珺也要嫁到東藩,有一些最後的禮節徐子先卻是無空,只能委託妹妹前往昌文侯府交涉,好在侯府也知道現在是東藩的要緊關頭,是以也沒有太在意。

福州的一切俱是如常,齊王逝世之時福州曾經大爲震動,不少百姓相當恐慌……當時其實要是稍有不妥,福州確實很有可能成爲戰場。

還好,值得慶幸的是趙王,林鬥耀,徐子先三方談判成功,徐子先保留南安一隅之地,留着新修的倉儲區,一個營的團練保護地方,收取團練捐。

對此很多色目商人肯定不滿意,但他們的後臺是蒲家,蒲家現在灰頭土臉,根本沒有資格在這樣的話題中插嘴,這事算是定了下來。

對趙王來說,他更想要的是齊王身故後對廂軍的影響和掌控,一年區區幾十萬貫的團練捐只是小錢,趙王不會放在眼裡,小家子氣,田舍翁麼?

岐州港被迫放棄,對南安一系來說是最重大的損失,但有失有得,能得到完整的東藩來做發展,也算是相當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趙王在四月中時得拜大都督,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

林鬥耀則接管了禁軍一部份軍官和勢力,和趙王在禁軍中照樣分庭抗禮,並且兩府相當默契,到現在還沒有派制置使過來,仍然是由林鬥耀兼領制置使,這使得林鬥耀在權勢上能與趙王對抗。

加上拿走了南洋水師的徐子先,現在福建路的格局是趙王實力稍稍佔優,林鬥耀次之,和昌文侯府聯手的南安侯徐子先再次之。

小妹進福州城時,得到了相當的優待和照顧。

離城尚有數裡,一隊廂軍就迎了上來,護衛着車馬進入福州府城。

在從城門往侯府的路途之上,一小隊禁軍騎兵趕了過來,護着車隊直入宗室街,進入南安侯府後他們才離開。

這種禮遇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只有極少數人會有這種超規格的待遇。

而小妹注意到,不管是行人,禁軍,廂軍,或是巡守的官員吏員,或是路上的行人,又或是宗室街裡的那些平素眼高於頂的君侯物們,對她的這種超規格的待遇都沒有什麼奇怪的感覺。

小妹有一種感覺,便是她受到的一切優待和禮遇,人們都感覺理所當然。

回想起來,徐子先剛崛起時,回到宗室街時,很多貴族之家根本不以爲然,有相當多的負面情緒。

比如嫉妒,眼紅,甚至是敵意,詛咒等等。

到了此時此刻,雖然趙王一脈還是和南安侯府敵對,但最少在表面上,大家反而象是平等了,客客氣氣,彼此象是通家至好一般。

甚至在宗室街侯府等着進門時,靖遠侯府的車隊正好經過,靖遠侯陳滿和其妻子,還有陳家兩兄弟經過,陳滿夫妻下車時,看到小妹時臉上滿是僵硬和不自然,陳家兩兄弟更是尷尬。

小妹曾經和陳家有婚姻,後來徐子先當家替小妹退了婚,此事鬧出了不小的風波,不過當時徐子先纔剛崛起,且又被趙王和林鬥耀聯手打壓,陳家只以爲南安侯府太過狂妄,這兄妹倆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當時還曾經放出傳言,陳家原本就看不起南安侯府,對退掉這門婚事,心滿意足。

誰料一年時間過去,福建路的格局竟是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眼看小妹進入侯府,陳滿恨恨的看了兩個兒子一眼,特別是小兒子。

如果不是這兩個蠢貨一直與徐子先過不去,這門親事也不至於被退掉?

小妹嫋嫋婷婷,氣質容貌俱是上佳,這還罷了,現在的南安侯府,豈是當初能比的?若是結了這門親,靖遠侯府也完全可以自立,陳滿父子也不必每天都去趙王府點卯,搞的跟趙王府的下人僕役一般的地位,現在的趙王,就差給陳滿父子發幾柄掃把,叫他們父子去門前灑掃應役了!

這也並不奇怪,陳滿這樣的空頭侯爵,祖輩的餘蔭也差不多消耗掉了,且是民爵不能世襲,還沒有宗室內的人脈和情份,如果不是要拉一家侯府出來壯聲勢,趙王對陳家實在是興趣缺缺。

陳妻看着小妹的身影,有些忌恨也有些期盼的道:“這小妮子真是生的不壞,還能不能?”

“別想了……”陳滿恨恨的道:“徐子先那小子,將他妹子許了給城南太常少卿魏家,雖未訂親,也是差不離了。”

魏翼之父年前辭官,辭官之前照例加封,得賜太常少卿,相當清貴和高階的職位,按魏家現在的實力肯定是不夠格得到這個位子,很明顯是有君侯物在後出力。

在福州能影響朝堂授給文官職位的,只有昌文侯府一家。

這樣事情就相當明顯了……

魏家需要提升一些位格,以免和南安侯府太過不般配。

雖然魏家也是文官世家,在正常年景和一個宗室侯府之女也談不上不般配。但現在亂世痕跡相當明顯了,文不及武,更不及掌握軍隊有地盤實權的宗室侯府,這也是很明顯的事情了。

還好,魏家底氣不差,僅次於有爵位的昌文侯家,也是福建頂級的文官世家之一。

魏翼本人也爭氣,已經是二甲進士,授給澎湖知縣,明眼人一眼就看的出來,這是給徐子先掌握澎湖鋪路。

兩家的關係會更加密切,魏翼的地位也相當重要,親事等若是定下來了。

“唉,世事如棋,誰能看的清楚三步之後的變化?”陳滿難得的感慨起來,他在趙王府呆的久了,見的也是多了,眼見趙王越發驕狂跋扈,甚至目中無人,深感不僅朝堂要混亂,福建路怕也是風雨將至。

這個殘局,不知道會有誰出來收拾?

難道真的是被衆人寄予厚望的徐子先?

一念及此,陳滿的笑容是更加尷尬起來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九十章 獻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九十章 獻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