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連在平都待了五天才走。
他在各級官員的陪同下與軍士同飲同樂,看望慰問傷員、賞賜有功軍卒,大戴士兵激動的感激涕零:老子在前線賣命,有這樣一個主爲我們着想,這命也算值了!
五天後,戴神宗並隨行人員,外加劉鄺、沈京的京軍踏上了回都的路途。其餘諸將也各歸各家。
遼王在城外相送,望着一支支打着不同旗號的軍隊出了平都城門踏上不同的路程,倒也感到一陣莫名的傷感。
爲什麼?
公子印和新上任的燕平總兵張宇走在平並道上。張宇是公子印的上級,姑且同路。
不久前的平並道上發生的大戰,死屍六七萬,還沒來得及全部埋葬,所以平並道上還有一陣揮不去的惡臭。
張宇皺了皺眉,快馬奔過。公子印連忙追上去。
幷州。。。。。。
兩軍在幷州西分開。公子印一部穿過幷州西門,前面的一部分民居倒也完好,越往前越凌亂。滿地的碎磚亂瓦,斷木殘枝,還有燒焦了的腐化了的肢體。。。。。。一片狼藉,遍地殘垣。
幷州保衛戰,整個幷州東城幾乎炸成了廢墟。
公子印送張宇離開。
自己是幷州軍政大臣。
看來要大幹一番了。
幷州府衙。
經過大戰,幷州府衙也受損嚴重,但也可以住人。
公子印跨過門檻,後面跟着王顯還有遼王指派的幕僚、書記、師爺等四人。
幕僚兩人張革嘉、種顯御。書記範東、師爺權重先。
公子印坐在大堂的正中椅子上,王顯、張革嘉、種顯御做右邊、範東、權重先坐在左邊。
一千幷州軍早就安排在城西外紮營居住,平都方面給予糧食輜重,倒也無憂。
公子印沉默了一會,說道:“諸位也看到了,如今幷州破成這樣,倒也是個絕地。本府奉聖上即遼王諭令,重建幷州,使之恢復往日繁榮,諸位可要努力!”
“是!”衆人答應道。
“現在幷州人民有多少?”
“回大人的話,現在城裡有移民二十戶,多是原先幷州人氏。”
公子印滿意的點點頭,又說:“幷州不是大州,沒有下屬縣城,這也輕鬆。只是中前衛所是幷州門戶,周圍田地五百畝,是個重要的地方。如今大戰,倒也拋荒了不少。”
張革嘉接過話道:“如今八月下旬,此時田地拋荒倒也無緊。只是要趁早整理,等來年播種小麥等作物。這樣纔可以吸引更多難民。”
公子印同意。他轉過頭對王顯說:“兄弟,我給你三百士兵,你給我去中前衛,開墾荒地。”
王顯趕忙道:“得令!”
說完他就要走,突然公子印把他叫住:“欸,這麼急幹什麼!你三百人過去,吃啥啊?怎麼招難民啊!”
王顯立刻停下腳步,小跑回自己的位子重新坐下,陪笑道:“小將不才,不知如何做辦。”
公子印說:“聖上給我的一萬兩銀子,你給我拿去,好生招募難民。平都賑災帳篷五百頂你也拿去。無論什麼條件,你都給我把人招夠。飯食問題,我會解決的。”
王顯聽了,臉色突然一變,問道:“一萬兩。。。。。。將軍不留下點嗎?”
公子印微笑說:“遼王還給我了官銀五萬輛,就是給我用的。足夠了,你給我安心做自己的事。”
王顯這才放心,笑咧咧的出門了。過了一會從門外就傳來了王顯的洪亮的命令聲。衙門裡的氣氛也頓時輕快了不少。公子印呆呆的聽着,默默的說:“這小子,不想王洪啊。。。。。。”
這時張革嘉突然問話道:“將軍,幷州轄地田畝已經交由王顯解決,但是州城的重建計劃呢?”
種顯御也插嘴道:“幷州重建,所需民夫衆多,且暫憑那些銀兩,倒也不夠啊!”
範東仔細的記錄,權重先見沒有自己說話的機會,只得沉默。
公子印回答道:“等到明天吧!”
明天?
搞什麼啊?這時在座四人所有的疑問。
第二天。
早上寅時,公子印就起來了,權重先趕忙上前伺候。
剛換上新發的大戴四品知府官服(大戴官制),說道:“這衣服,沒有以前的鎧甲習慣了。”
走出衙門,此時另外三人也已經準備好了跟在公子印後面。
靜寂的發慌的街道。
突然,馬蹄聲響起,從東門奔了過來。
馬上一個幷州騎兵,滾鞍下馬,拜道:“知府大人,他們來了。”
公子印大喜道:“好啊!快命令東門幷州軍全體出動,維護幷州治安,把他們集中排列在東門外。我馬上去。”
“是,大人!”
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種顯御不解的問道:“大人,他們是。。。。。。”“去了就知道了!”
不過一會,五人登上了幷州東門。此時嘈雜的談話聲、說笑聲、議論聲從城外傳來。除了公子印外,其餘四人都是面面相覷。
公子印在城樓正前站定,四人趕忙往下望。
黑壓壓的人。
儘管幷州軍竭力維持秩序,但還是顯得混亂。
不知有誰喊了一聲:“大人來了!”頓時又歸於寂靜,齊刷刷的下拜。
“快快請起!”公子印喊道。
範東更加疑惑了,問道:“大人,他們是。。。。。。”
公子印不加理會,自個兒說道;
“父老們,我是新任幷州知府兼任幷州指揮使公子印。前任邵宇已經調往太安了。正如你們所見,現在的幷州已經是破的不成了樣子,但是我會竭盡自己的力量去修復。大家都在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園,不論大家是不是幷州籍貫或是其他地方的難民,都希望大家以幷州爲第二家園。我向大家保證,每人在幷州,都可以管飯管飽,有地方住。”
城下頓時炸開了鍋。
這些難民都是從外面到逃難到平都來的。遼王對幷州很看重,所以撥了兩萬難民到幷州參與重建計劃。
公子印還沒說完,繼續道:“我還向大家保證,每人只要進入城門,就是幷州人了。只要自己領到了戶證(身份證),就可以憑藉證件領取官銀十兩。但是作爲交易,大家要聽從本知府的調動,積極參與幷州重建計劃!”
說罷,公子印轉頭對範東、權重先說:“有勞二位了,請二位給民衆頒發戶證,登記戶口。
公子印還挑選了百名識字的軍卒參與。
城底下的難民已經混亂了,爭着往城門涌過去。他們中有許多人在戰爭中失去了一切,現在幷州知府提出了這麼個有力的條件,怎麼可以拒絕呢?
幷州軍還在維持秩序。。。。。。
另一邊,王顯聽聞,連忙帶兩百人過來,見了公子印。
一直忙到午時,兩萬人才進城。後來,平都的輜重隊押着兩萬人一週的口糧和一千頂帳篷運抵幷州。
此時,兩萬人聚集在府衙門前,沿路站了好多裡。還有各個軍卒分段站立。
公子印站在府衙大門口,對大家說:“父老們,現在你們之間只需很混亂,各個家庭似乎也有殘缺。現在我登記到了有六百五十三戶。”
在此,我要讚揚一下帝國官吏的辦事效率,雖然到後面也有識字難民幫忙。
“現在,我宣佈,無論在你們之間有沒有原幷州人氏,或你們的房子有沒有被毀或還完好,現在你們的房子都被充公了!”
什麼?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公子印緊接着說:“現在的六百五十三戶中,有很多失去了精壯,大多是老弱婦孺。現在,我把那些老弱婦孺戶可以住房。其餘人等住帳篷。這只是暫時的。”
“必須強制服從,違者。。。。。。想必也知道幷州軍厲害了吧。”
頓時唬住。
幷州軍。。。。。。在難民眼裡是凶神惡煞的存在。
經過兩天的混亂安排,總算有兩百多戶人住進了還算完好的住房。雖然還有五十多戶人沒能住進去。
好多婦孺發揮了大媽的本性,爲了爭奪一所房子甚至大打出手,幸虧旁人勸住。
治安啊。。。。。。
六百多戶人分別安置完畢已經到了九月一日了。
公子印忙的團團轉,看來知府比副將更難當。
在公務繁忙之餘,他還堅持練武,手下的幷州軍也天天操練。
九月三日,公子印召集各戶的戶長六百五十三人。他在校場對他們說;
“父老們,現在你們已經安頓好了,飯能吃飽、衣能穿暖。現在要兌現你們的承諾了。”
“我需要你們參與清理州城裡的垃圾、開墾荒地,重建房屋。這一切都需要你們的勞動。這時大戴人民的義務。”
當然,道理是對某些人講不通的。最後,公子印亮出了殺手鐗:“我承諾,每戶勞動一週,可以得到餉銀一兩!”
“我參加!我參加!”“我也是!”
在利益的誘惑下,戶長紛紛舉手示意參加。
公子印笑了。
從五日起,分配任務完畢。大批民衆走上街頭,清理碎磚亂瓦。一部分人到東門外砍伐樹木造屋建房。在王顯的招募下,兩千多人扛起農具到中前衛墾荒。
一切都在穩中井井有條的進行着。當然,代價是一天將近三四千兩的費用。但是,許多房屋已經在原本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來,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了簡易房子。
城東萬人坑裡,數不清的夷賊骸骨被付之一炬。
但是隨之的,越來越多的治安問題引發了。
許多難民中的地痞流氓,打起了老弱婦孺的主意,天天鬧事。搶劫、盜竊問題引發了很多。
公子印十分生氣,指使種顯御從難民中挑選精壯,編入衙門,擔任衙役捕頭捕快。讀書人也到衙門擔任職位。
府衙機構已經初步形成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