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驚變

大戴坤寧三年七月十六日

一匹快馬奔馳在京都的馳道上,馬蹄聲迴響在這個百年古都的上空。周遭的行人紛紛避讓。他們不約地想着:又有新戰報了。

戰爭,是每個朝代、每個王國、每個人都不想碰到的。可是如果真正的碰到了,也只能去應付。

一切從一個月前說起。

六月三日,京都,兵部軍機司

官員正在整理各地上奏的文書,諸如軍餉拖欠,士兵不足之類,整天他們必須不厭其煩的整理,打包,然後全部燒掉。

別驚訝,皇帝可是很忙的,這點小事是不能打擾他的。順便提一下,當時的皇帝,叫戴神宗戴齊天,先王戴世宗長子。

當然,除了一些極其重要的奏章,他們是不會燒掉的。

但好像軍機司的官員不夠仔細,有一封奏章被不小心燒掉了。它的署名日期是五月二十七日,署名者,平都行省總督阮玉

“臣平都行省總督阮玉上奏。近期邊關多報有夷騎與關外來往切切,又報東方塵土蔽日,隱隱有軍旗之狀,恐有軍之調動跡象,餘者待查,請皇上聖鑑。”

解釋一下,平都行省,一個省,地處帝國東北。夷騎,指帝國東北的少數民族政權的騎兵。

從這封奏章運抵京都已經過了七天。等到那些事發生了,一切都晚了。

噩夢,從六月五日開始。

六月五日,大批騎兵從關外的疾馳而來,越過邊境的界牆,總數達一萬多,並且很快就擊潰了界牆後面的少量屯田軍,大肆破壞農田房屋。

六日,三萬敵軍攻破坡子口,北邊門戶頓開,大戴守備禦史齊金,遊擊將軍簡德戰死。

八日,擊敗大戴援軍,參將龍大威所部六千人,龍大威戰死。

十日,北疆安撫司失守,邊騎將軍徐匯戰死。

十一日,韓關郡下遠洲、靖陽,定襄府下無胡、安泰、嘉康全部淪陷。韓關總兵趙至、平都總督阮玉死守韓關。一旦韓關失守,平都,帝國第二陪都就會沒有屏障來守護。

十二日,定襄失守。。。。。。兩萬騎兵自定襄迅速南下,已經逼近定襄堡。

平都兵部已經亂成一團,急匆匆地派了兩撥人,一波去京都,取得皇帝調兵許可。

在大戴帝國時期,爲了防止武將擁兵自重,但凡調動國家急動軍,調兵都要經過皇帝許可。否則便是謀反之罪。

可現在形勢萬分危急,所以第二撥人,去的是四個地方;

南衛、武威、燕平、西衛。

這四個地方,不是別的,是大戴距離韓關最近的四個軍區(本身韓關就屬於韓關軍區)

南衛軍區,武威軍區,燕平軍區,西衛軍區,所謂軍區,便是把大戴分成十六個軍區,把所有急動軍分配給這時六個軍區,由軍區最高軍事長官——總兵指揮統領。

先前提到的趙至,便是一名總兵官。

所以去上述四地,就是爲了請四地總兵前來支援。

忙活了好一會兒,三天後,平都兵部得到了全權調兵許可,平都兵部尚書總算鬆了一口氣。很快,南衛總兵張遠,參將許尤奕率領長城軍二萬,武威參將龍大武率所部五千,燕平總兵德里雅科率中侍宮軍三萬,西衛總兵關天厓的治遠軍三千都抵達了平都--幷州--太安一帶,再加上平都兵部本身所在的平都行省的兩萬備操軍,戴軍總兵力達到十萬八千人。

再加上庫沙克安司的邊軍已經緊急調動,七萬軍隊正在趕往洛川口。

但形勢還是十分危急。

就在調兵的日子裡,定襄堡已經失守。到了六月二十一日,韓關軍區已經接近全部淪陷。

而根據戰報推斷,夷賊很可能投入了十萬步兵,八萬騎兵,是一次有預謀的侵略性質的戰爭。

六月二十八日,韓關失守。。。。。。

總兵趙至帶領剩餘的一萬靖遠軍突圍至洛川口。整個韓關軍區原本有十萬駐軍,其中三萬是有東北虎狼之稱的靖遠軍。平都行省總督阮玉陣亡。

現在只剩下一萬人。

剩下的九萬人呢?

與此同時,夷賊軍隊屯駐在定襄堡、韓關與北疆安撫司三個地方,暫時延緩了進攻。

六月三十日,京都兵部令

“諸令,即日起,南衛總兵張遠,參將許尤奕,武威參將龍大武,燕平總兵德里雅科,西衛總兵關天厓率所部軍北上,務必收復定襄堡。洛川口駐軍七萬,東進,務必收復北疆安撫司,後合力收復韓關。”

一切按計劃進行。

七月一日,定襄堡收復。次日,北疆安撫司收復。共斬獲夷賊一萬餘。

形勢大好。

七日,韓關大敗。朝廷震驚。

除南衛總兵張遠、武威參將龍大武外,其餘人等全部戰死,損失兵力十五萬人。

怎麼回事?!

七月二日後,統計出來斃敵萬人。可是敵人投入了十八萬大軍,除了屯守在韓關的一部,剩下的也應該有十四餘萬人,就算死了一萬,也還有相當大的戰鬥力。

這是一次又預謀的戰略撤退。

十七萬戴軍很快上了當,一心收復韓關的思想在軍中蔓延。到了韓關城下,原本想一鼓作氣衝入城中的戴軍卻發現前面的敵軍。

“首尾不見,聯並至天”十七萬敵軍。

勇氣與激情一下子化爲了驚訝與恐懼。

生死就在一瞬間。

十七萬戴軍一下子灰飛煙滅,敵軍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

三萬軍隊由敵將侖托木爾統領,駐守北疆安撫司。而其他的則被這一切的勾劃者,軍事天才塔都帶領南下。目標---------平都!

大戴坤寧三年七月十二日的韓關攻防戰,以帝國軍隊的全面失敗而告終。南衛總兵張遠、武威參將龍大武領敗軍兩萬撤到洛川口,伺機反攻。

六天後,前線兵敗的消息傳到了京都。

七月十六日,京都,兵部議事廳

兵部尚書林平坐在高腿椅上,召開軍事會議。

一同到來的,還有職方司郎中閻愷,左參知趙弘德,武備司主事劉穎等,共十三人。

“韓關大敗,諸位怎麼看?”林平率先開口道。

議事廳裡一種說不出來的沉悶,無人開口。

此戰,光總兵就死了兩個,十五萬精銳邊軍戰死沙場,敵人爲什麼怎麼強大!

過了一會兒,閻愷打破沉悶道;“卑職以爲,目前應該整頓軍隊,死保平都。各級將官也應該補充,燕平、西衛的總兵一職也應該有人接任。”

“不錯。目前最要緊的是保住平都。”

“目前,平都行省的還有兩萬人在平都。西衛、燕平兩地的軍隊已經打光了。最近的軍隊,是武威軍區總兵洛安明的三萬人,康州總兵張宇的一萬騎兵。山北行省總督胡尚手裡還有三萬備操軍。如此一來,只要日夜兼程,五日內,七萬軍隊就可以集齊。”

“可是敵人有大概有十四萬,還是不夠。”趙弘德說。

“南衛軍區趙至、張遠、龍大武,算上未調動的其他北邊軍還有大概十萬。只不過士氣低落,不足一戰。”

“必要時可以調動京軍。”劉穎說。

京軍是拱衛京都的部隊,全國的精銳之兵都調入了京軍,但是京軍是一般不可以外調的。後來京軍整理了四萬中央軍,由京都總兵統領,負責外調。

“如果把四萬京軍外調,人數也就恰好了”劉穎補充道。

“但軍隊都離戰場太遠了。洛川口、平都。幷州、燕平四地直接面臨敵軍,後備軍還沒有調動。”

“那麼只有放棄其餘,死守平都了。”

“必須經得皇上同意啊!守土無方,定爲其所責!”“只能這樣了!趙參知,快寫奏摺,今天就給皇上。”

“是”

很快,皇帝就傳話給兵部,允許一切軍事行動。

林平兩眼淚汪汪的;“皇上是多麼相信兵部啊!”

七月十七日,京城將軍劉鄺、京都總兵沈京率領四萬京軍,倍道兼行,經綏林鎮往平都,士兵各自取糧,沿途接應。武威軍區總兵洛安明,康州總兵張宇,山北行省總督胡尚也開赴平都、幷州。燕平郡、太安府、母金府、清棗府、朔陽府、安連戴爾府的駐軍也趕往幷州。趙至、張遠、龍大武也集結軍隊進攻北疆安撫司、定襄。新一輪的攻勢已經開始,戴軍集結了近二十萬軍隊。分三路進軍。

二十日,敵軍攻克母金、太安、燕平之後停止進攻,駐紮在太安附近。而西邊,那裡,是平都。

而與此同時,除了山北行省總督胡尚的軍隊外,其餘軍隊,包括京軍劉鄺、沈京,武威洛安明、康州張宇共八萬人已經駐守於平都。加上平都本身的兩萬駐軍,總兵力達十萬人。他們即將面對的,是塔都的十四萬軍隊。

烽煙在即!

第10章 韓關第18章 繕後第24章 收復八陸府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第7章 幷州保衛戰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六章 第12章 犒賞第15章 多出來的妹妹與新募軍第23章 神機營的到來第13章 重建吧,幷州!第11章 騎兵大戰第10章 韓關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二十六章 第11章 騎兵大戰第21章 緩衝第12章 犒賞第二十五章 第24章 收復八陸府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9章 內奸第4章 升官第二十九章 第7章 幷州保衛戰第二十五章 第10章 韓關第10章 韓關第二十八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章 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2章 公子印第11章 騎兵大戰第10章 韓關第三十一章 第14章 陸春寒第二十六章 第12章 犒賞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22章 殺王法第3章 初到平都第16章 響馬第二十五章 第5章 中前衛之戰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2章 公子印第8章 復仇第18章 繕後第三十二章 第2章 公子印第8章 復仇第13章 重建吧,幷州!第二十六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二章 第二十七章 第21章 緩衝第21章 緩衝第2章 公子印第二十七章 第20章 高昌第3章 初到平都第8章 復仇第3章 初到平都第三十一章 第20章 高昌第15章 多出來的妹妹與新募軍第三十二章 第二十八章 第三十二章 第二十五章 第11章 騎兵大戰第1章 驚變第三十二章 番外一第15章 多出來的妹妹與新募軍第三十二章 第19章 新的開始第8章 復仇第二十五章 第18章 繕後第二十五章 第21章 緩衝第三十一章 第23章 神機營的到來第3章 初到平都第三十一章 第8章 復仇第4章 升官
第10章 韓關第18章 繕後第24章 收復八陸府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第7章 幷州保衛戰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六章 第12章 犒賞第15章 多出來的妹妹與新募軍第23章 神機營的到來第13章 重建吧,幷州!第11章 騎兵大戰第10章 韓關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二十六章 第11章 騎兵大戰第21章 緩衝第12章 犒賞第二十五章 第24章 收復八陸府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9章 內奸第4章 升官第二十九章 第7章 幷州保衛戰第二十五章 第10章 韓關第10章 韓關第二十八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章 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2章 公子印第11章 騎兵大戰第10章 韓關第三十一章 第14章 陸春寒第二十六章 第12章 犒賞第6章 幷州保衛戰第22章 殺王法第3章 初到平都第16章 響馬第二十五章 第5章 中前衛之戰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2章 公子印第8章 復仇第18章 繕後第三十二章 第2章 公子印第8章 復仇第13章 重建吧,幷州!第二十六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二章 第二十七章 第21章 緩衝第21章 緩衝第2章 公子印第二十七章 第20章 高昌第3章 初到平都第8章 復仇第3章 初到平都第三十一章 第20章 高昌第15章 多出來的妹妹與新募軍第三十二章 第二十八章 第三十二章 第二十五章 第11章 騎兵大戰第1章 驚變第三十二章 番外一第15章 多出來的妹妹與新募軍第三十二章 第19章 新的開始第8章 復仇第二十五章 第18章 繕後第二十五章 第21章 緩衝第三十一章 第23章 神機營的到來第3章 初到平都第三十一章 第8章 復仇第4章 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