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

雖然蘇寒芝嘴上說着不管這件事,但是該做的工作,並沒有疏漏。由於毓卿隨趙冠侯出征,山東社會風俗調查科暫時歸她指揮。在告狀的女學生到山東之後,情治人員就在蚌埠展開調查。

山東的情報人員能量很大,加上這件事鬧的滿城風雨,想要保密也很困難。犯事者並不認爲自己的行爲有什麼錯,更沒想過保密,是以很容易就搞清了情況。

安徽督軍倪繼衝綽號倪大炮,帶兵上手段並不算高明,雖然是老軍伍,但是沒打過什麼硬仗,真正的特長是理財。其在任上,開設工廠,購買地產,所得頗豐,但是這些財政紅利,轉眼就化爲倪督軍的私人儲蓄,軍費上依舊艱難。

因爲趙冠侯控制淮上揚州,安徽傳統的創收項目鹽稅的收入就變的極少,只能靠着收食鹽的過境稅斂財。當督軍的目的是爲了發財,不是爲了散財。既要有錢給倪督軍做積蓄,又要有錢上解正府報效段門,還要養兵,難免捉襟見肘。

爲了節約開支,倪督軍想了個極爲先進的方法:減員增效。皖省在前金時代設有陸軍小學,用來培訓基層軍官。可是倪繼衝的安武軍和張員的定武軍,除了辮子之外並沒有多區別,對於讀書的基層軍官沒什麼好看法。

這些基層軍官需要發餉,又沒有那麼多崗位安置,倪督軍怎麼看怎麼覺得他們的存在,是對安徽納稅人的不負責任。斷然決定,把學校撤消。至於基層軍官……完全可以搞拍賣上崗,看誰給的錢多,誰來當基層軍官,既免去人浮於事,又能增加收入,何樂不爲。

裁撤之後的土地校舍改做了安徽桑蠶女校,原來桑蠶女校在城內的地皮,則成了督軍大人的私人別墅。可見,安徽的經費是何等緊張?督軍大人是何等的大公無私?

陸軍小學要訓練槍炮,地址自然設在城外。桑蠶女校都是女孩子,且以年輕的女性居多,校舍宿舍都在城外,安全性是有問題的。最後由巡警廳派出一個巡長,四個警查常年駐守。

這些武力震懾鄉民或許可以,真遇到狠角色,實際是沒什麼用的。隨着湖南戰爭的擴大,安武軍有六個營被拉到了前線,隨後可能還要調撥二十營開拔。安徽保密工作做的很差,本來屬於絕密的軍事部署,很快讓大兵們得知。士兵們對於己方武力有着充分自信,對這一戰,都抱着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樂觀看法。

總歸是要死,死前自然就要放縱一下。預備出征的共合勇士,先是在軍營喝酒,後來就聊到了女人,再後來,就想到了女子學堂。十幾名士兵在夜間衝入學校,打傷巡警,將校長以下師生三四人幹了個爽。

受辱的校長擔心名譽受損,又怕事態擴大,影響到學校的開辦,一再央求對方千萬不要聲張。事實上,這些士兵的酒勁過了之後,自己也是害怕的。

倪繼衝帶兵並不算寬鬆,如果這件事鬧大,小頭爽快必然導致大頭不保。如果校長大哭大鬧,這些大兵有可能害怕,她的態度,反倒是讓士兵確定,這是一羣可捏的軟柿子。

幾日後,同樣的夜晚,襲擊者再次來臨。但是這次的人數,卻足有百餘人。在校師生大半受害,投水自盡者十餘人,一時間輿論譁然。

在京的皖省學生,以及士紳開始奔走上告,爲受害女子討取公道。安徽是總裡桑梓,出了這樣的事情,段芝泉等皖系人物同樣面上無光。代表們提的條件很尖銳,要求正府更替皖督並嚴厲懲處相關人士,以保障皖省數百萬民衆之安寧,西南五省軍政兩界人士,也一致向中央政府發電,要求嚴懲兇手。

但問題是,現在的正府即使有易督心之決心也無易督之勇氣,馮煥章在武穴發電,反對南北開戰,段芝泉氣的罵娘卻不能制。而馮煥章不過一個旅長,總裡尚且不能奈何,何況一個督軍?

在湖南戰場上,倪繼衝源源不斷投入兵力去送死,在京城的財政收入中,安徽稅款始終按時上繳。乃至之前,趙冠侯在關外辦移民時,馮玉璋帶一旅人馬突然離京,想要返回江寧。也是倪繼衝親帶人馬在蚌埠劫駕,把馮玉璋武力遣送回京城,免去一場內危機。

在整個共合的權力體系格局裡,安武軍都是皖系的重要地方力量。對這樣的忠臣如果做出處置,那麼接下來,誰還會效忠?

調查只能不了了之,學生見不能解決,竟有在金水橋蹈水以求全節者。在安徽,也因此發生了兵變。先是涉事的一營譁變,然後跟着是二營,四營和八營,附近駐紮的五營士兵看到這麼多營譁變,乾脆拖槍爲匪。現在皖省散兵遊勇遍地走,總裡桑梓,已成盜賊世界。

由於大部隊被拉到湖南打仗,兵變驟然發生,倪繼衝手上無兵,反倒震不住場子。段芝泉裝聾做啞,自然是希望把這件事大事化下,保住皖系的根基所在,把這件事定義爲西南軍正府爲破壞南北一統下的黑手,誰敢追究此事,誰就是西南五省的奸細!

蘇寒芝道:“安徽是皖系大本營,如果你干涉那裡的事,等於是和段芝泉公開衝突。這不就是要內戰?我們山東剛打完扶桑人,是該過太平日子了,不應該讓弟兄們再流血犧牲。更何況與段開戰,等於是和北洋抓破臉,我們又如何自處?我當然希望給那些女孩子討回公道,但是那些做惡的亂兵,已經不知道跑到哪去了,就算你現在出頭,也實際解決不了問題。只能找個機會,把倪繼衝找來,勒令他管好自己的兵,不要再犯。再說,倪繼衝對山東向來算是服帖,他比較怕你。如果你把他收拾了,讓其他督軍怎麼想?大家到時候一起對付我們山東,你不就成了孤家寡人?”

趙冠侯攬住蘇寒芝的腰“姐,你一直是在爲我着想,我很歡喜。但是,那些女學生是無辜的,當兵的找不到老婆是自己的事,他們到死都碰不到女人,不是可以亂來的藉口。這件事裡,女子學校的人,是無辜的受害者。她們既然找到山東,就證明心裡有我趙某人。我如果不爲她們出頭,不等於是辜負了這些人的期望?我從沒讓姐失望過,對吧?我們也不該讓那些女孩子失望,我們山東連東洋人都不怕,還怕區區一個歪鼻子?”

“恩……你是一家之主,大主意你來拿。但是你現在出頭,不等於是幫南方人?恐怕既不能見容於孫帝象,也不能見容於北洋。不是裡外不討好。”

“姐,你煳塗了。歪鼻子連個馮煥章都不敢招惹,也不敢制約倪繼衝,又怎麼敢招惹我?何況,我也不會讓事態擴大到無可收拾,總之,有理有力有節就好了。”

見他下了決心,蘇寒芝就不再勸解,復又說道:“那些女孩子來山東喊冤,可不是因爲你是什麼趙青天。是因爲共合都知道,山東趙冠帥憐香惜玉,最看不得女孩子被欺負。來告狀的女學生代表說,只要你替她們伸冤,她就留下來給你做姨太太。你聽了這話,是不是很高興?”

趙冠侯搖搖頭“我連人都沒見過,也談不到高興或是不高興。不過女子學校的師生要是願意到山東來,我很歡迎。我們山東部隊也有不少人是光棍,她們搬過來,正好組織個相親會,讓弟兄們成家。至於憐香惜玉,眼前就有現成的,我又怎麼會憐惜別人?”

於是,這一晚,姜鳳芝鬱悶的發現,寒芝姐食言了。說好讓師弟到自己房裡,最後還是她留下了,惹得她發了幾頓小脾氣纔算罷休。

次日,趙冠侯以共合陸軍元帥兼陸軍部次長身份,正式向倪繼衝提出問責,措辭異常嚴厲。倪繼衝在徐州會議時,算是趙冠侯鐵桿,督軍團的成立,他也是出了力量的。等到三位一體內閣成立後,他又依附於段系,成爲段系的骨幹。

段系現在是整個共合,紙面力量最強的一支人馬,背有大樹好乘涼,趙冠侯的問責他並不怎麼怕。再者,考慮到彼此的關係,他也不認爲這種問責會是真實意願。於是他選擇了堅辭否認此事,以共合調查團的調查結果爲最終結論,認定此事子虛烏有。

可問題是,桑蠶女子學校的師生,在災難發生後,少數人自殺或是改名換姓,繼續生活,大多數人選擇了去要說法。蘇寒芝又給了她們很大一筆經費,保證這些女人住在外面也有旅費。當從報紙上看到趙冠侯問責電文後,這些女子,立刻趕來濟南,跪在大帥府門外,扯起了鉅額條幅血書。

山東的記者,把這些照片拍下來,當做頭版頭條來發。在京的魯籍議員,也被趙冠侯發動起來向安徽問責。孟思遠擔任交通總長後,心思主要在修鐵路上,對此並沒太多關注。可是陳、戴、鄒三個女人,對這種事不可能不關注。她們本來就對此案的處理方式深爲不滿,這時更不會放過機會。

山東社會風俗調查科的人,從某位調查團成員那裡,搞到了一份第一手材料,證明了這件事確實存在。一名亂軍,甚至保留了受害人的貼身衣物,準備用來要挾,保持長期關係的。對方也是因此不堪其辱,一死了之。

小衣,口供,這些第一手資料到手,趙冠侯立刻授意報館刊發。共合輿論譁然。

本來南北戰爭的消息是頭版,可是因爲北軍進展不利,新聞審查官並不支持報社關注戰爭。報紙是要找賣點,才能賣錢的。既然不能報道戰爭,就只好報道暴力或是逃色。這起共合軍隊醜聞,正是屬於那種有賣點的新聞系列,頓時引起了記者絕大興趣。

不光是山東的報紙,就連京城的報社也開始跟進。此時共合雖無民住,自由卻很氾濫。新聞審查官的眼睛都快瞪成了鈴鐺,也擋不住記者們如火熱情。今天一個號外,明天一個特刊。記者身兼原告、檢查官、法官三職,在報紙上做出最終裁決,倪繼衝已經成了十惡不赦的代言人。

這個時候,就由不得倪繼衝不認慫。從堅辭絕無此事,改爲自己並不知情,將來一定會認真調查,嚴肅處理。同時給趙冠侯發了密電,希望其別忘了督軍團的口號,北洋各督,應該守望相助,不能自起殘殺。

段芝泉也知道事情鬧大,自京城向山東發電,重點介紹湖南戰局以及安武軍的表現。最後希望,趙冠帥以大局爲重,南北一統大業爲重。也承諾,戰爭結束後自然會對桑蠶女子學校事件做出準備。

於報紙上,段芝泉終於發聲,表示此事一定要仔細調查,既不能放走壞人也不能冤枉好人,將再組建一個調查團,詳細調查此事來龍去脈,避免有南方軍正府的破壞分子藉機生事,動搖前線戰士士氣。最後,又在聲明中大談軍人辛苦,大批士兵從當兵到死,都沒機會結婚,不識女人之香,卻爲共合流盡鮮血,最後更是大聲疾唿,共合欠他們一個妻子。

與此同時,共合文人也開始發力,於報紙上大談軍人守護共合,維持南北一統之不易,復又提及桑蠶女校師生行爲亦有不檢之處。比如,爲什麼她們穿裙子?如果全都穿上男裝,剪去長髮,是不是就不會激起士兵的侵犯念頭?再有,她們是不是太物質,爲什麼不能選擇軍人爲配偶?更有人提到,師生中有人素日行爲放肆,與男人頗有親密往來,並非良家婦女……

趙冠侯看到報紙,只冷哼一聲,對毓卿道:“又到我們動用白斯文的時候了。把他放出去,準備結束這一切”隨即,公開向安徽覆電: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典守者不得辭其咎

電文發出,共合皆知,未幾,武穴發表停戰電文的馮煥章率先列名附屬,通電響應趙冠侯。隨即,江蘇李秀山通電支持,直隸曹仲昆通電支持,奉天張雨亭通電支持。兩廣巡閱陸幹卿,攜廣東督軍譚光明,廣西督軍陳丙炎通電支持,並表示對於這種惡劣行爲理應嚴懲不貸。接下來又有湖南督軍譚延凱、雲南唐榮昌、四川劉存厚、周剛、羅佩全等師長並一干南軍師長、總司令等等通電附議。

一時間共合電報橫飛,各省拖欠電報費千元百元不等。團長一級資金緊張,無力通電全國,只能列名附屬,但聲勢浩大。南方軍正府更是大力稱讚趙冠侯的行爲是捍衛司法尊嚴,維護女性地位,實乃人類社會發展之潮流。北方僞正府應該聽取民衆唿聲,立即停止非正義戰爭,在此事真相查明之前,不再向湖南戰場調兵……

李秀山、陳秀峰以及王子春等督軍,也以北洋軍人需要整頓風紀爲藉口,拒絕借道給南征部隊後援部隊通過,只允許物資輜重過境。共合部隊,不能通過共合領土,被共合國民視爲賊寇,亦爲一大奇觀。

京城的大總統馮玉璋,在此時刻突然發力,補上了最後的一刀,以大總統身份未經國務園直接發令,查辦安徽督軍倪繼衝,暫停其督軍一職,另擇人署理公務!

第七百七十七章 明器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四下裡衆番奴猶如海潮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五十三章 失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七百九十七章 逃亡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一百六十六章 抄家(下)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二百六十四章 國殤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四百九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頭支票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保舉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七百七十六章 岳父威武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二十七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四章求生之路(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
第七百七十七章 明器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四下裡衆番奴猶如海潮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五十三章 失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七百九十七章 逃亡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一百六十六章 抄家(下)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二百六十四章 國殤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四百九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頭支票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保舉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七百七十六章 岳父威武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二十七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四章求生之路(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