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來縣城內,慈喜太后經過了一番奔波與困頓,到了懷來如同到了天堂,竟是生出戀棧情緒,不想再動。而接下來發生的事,也讓她想動也動不了,端王,死了。
那是在到達懷來當天晚上的事,大家按着宮裡的規矩,下午進餐,太后與皇帝是一桌旗漢全席,賞幾道菜給隨行女眷,又特意賞了四個碟子端到趙冠侯那,賞賜他和毓卿等人。文武隨駕大臣,每人一個一品鍋。
等到傍晚時分,就聽說端王似乎喝多了,在院裡耍酒瘋。懷來縣城並不太大,住那麼多達官貴人,招待不過來,很多人都只能住在一個大院裡。他大喊大叫着,誰都聽的見,就連內容,都能聽的清楚。
據說端王可能是喝多了,脫了光膀子在院子裡,先是罵街,自慈喜開始罵起,數落了不少宮內舊事,從殺肅順到害死慈安。接着竟然在院裡當起皇上,大封百官。
端王福晉死拉活拽的,也拽不動地方,端王本就身體強健,又練過武,一發起瘋來,五六個人按不住他。就連貝勒承濂與輔國公承瀾齊到,也是沒辦法。
這些消息很快就報到了縣衙門後堂的慈喜耳朵裡,她當時正在抽着水菸袋,聽了這話,冷笑了一聲,看了一眼天佑帝。
“皇帝,你看見了吧?我就說吧,這個狗奴才,就不是個消停的人。若是沒有我在這,他怕是敢到你面前來說這種混帳話。好啊,這樣很好,三杯酒下肚,把心裡話都說出來,總比悶在心裡好。來人啊!去叫大阿哥,讓他去看看他阿瑪是個什麼德行,將來也別埋怨我不告訴他。我今天不理他,等明天他酒醒了以後,叫他來,我有好東西賞他!”
慈喜的臉色陰沉的怕人,大家都知道,這位老太后是動了真氣,端王八成是要倒黴。可是等到後半夜,端王福晉就哭着來報喪,說是端王先是發了半天的瘋,到晚上就倒在牀上說難受,最後竟是一暝不視,就此駕薨。
“老佛爺,奴才知道,他今天說了很多醉話,可是那是他喝多了,不能當真。奴才覺得,他死的有蹊蹺,請老佛爺做主。”
對這個外甥女,慈喜倒是還能有個包容,並沒有對她發火,而是冷聲問着“你說他死的有蹊蹺,可有什麼憑據?七孔流血,還是嘴脣發黑?”
“那倒不是,但是王爺平日也喜歡喝酒,並不曾像今天這麼醉過,更不會如此的癲狂。今天他的表現很不尋常,就像是人害了什麼瘋病一樣,奴才懷疑……懷疑……”
“懷疑什麼,只管說。跟我面前,沒必要吞吞吐吐。”
端王福晉大着膽子道:“奴才懷疑,王爺是被人給害死的。我聽大管家說,這一品鍋是趙冠侯做的,那酒,也是他給找的,奴才懷疑,他給王爺下毒。”
“下毒?”慈喜冷哼一聲“你倒是挺會想的,我問你,端王他們哥們三個,是不是都吃了一品鍋?那怎麼那兩個沒事,就到他這有事了。那酒還有剩的沒有?”
“壺裡還有一些殘酒,奴才沒倒。”
“那就好,我讓剛烈和趙舒帶人去查一查,也算讓你心裡安定一下。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承漪今天說的那些話,我已經知道了。如果他不死,我也要好好跟他算算帳。這回死了,人死不結仇,我也就不跟他一般見識了。但你要是想爲他出氣,就攀扯無辜,我可不答應。這一案,我要看案卷,誰敢在中間舞弊搞鬼,我可是不饒他!下去吧。”
剛烈和趙舒已經被端王的兄弟喊了起來,剛烈與端王走的近,他同時又是趙舒的舉主。在飛虎團事件裡,幾人又是同一陣營,都支持重用飛虎團,不管認同與否,這幾個人自然被人看成一派。
承瀾的臉色有些發白,手也一個勁的抖“剛相……子良、展如,這回真的得靠你們兩個了。我二哥,是讓趙冠侯害死的,這要是不查個水落石出,我們也是早晚的事。武衛後軍還有神機營被他除了,就是剪我們的羽翼,接着就該動我們了。”
剛烈的身體也不算好,在攻打北堂時,他親自督戰,雖然未曾中槍,但是在死人堆裡待的太久,天氣又熱,受了屍氣,身體始終不舒服。加上這次大敗,他心憂自己的處境,擔心將來自己也被列爲禍首追責,身體就越發的差。
但是他終究還是比這兩位親貴沉着,安慰道:“二位不要慌,我別的本事沒有,查案子的能耐還是有一些的。什麼樣的奇案,我也能查個明白,只要咱們拿到證據,太后,絕不會饒了他。”
端王的屍體就停在屋子裡,縣衙門名存實亡,沒有忤作。好在剛烈自己就會驗屍,他本就沒有太多架子,這時候更是不避污穢,親自上陣,用銀針探喉,按着洗冤錄上的法子仔細的查驗。
等到一通忙和下來,他累的滿頭是汗,趙舒用手絹幫他擦着汗,端王福晉則關切的問道:“剛相,情形怎麼樣?”
大阿哥濮儁也留下爲父親辦喪事,他此時還看不出,太后讓他爲父親辦喪,實際就是不再打算讓他繼承天佑帝苗裔的用心,對於父親之死,自然關心,也問道:“阿瑪是不是被人害了?如果真是這樣,我立刻帶人,去跟姓趙的算帳。”
剛烈搖搖頭,舉起銀針。“銀針未變色,不是中毒。”
承濂道:“有的毒針也驗不出來。大總管說過,趙冠侯上一品鍋時,那甲套好象在裡面碰過。”
“那我們可以去找他要甲套?可是這麼長時間,縱然有手腳,也早就沒了。好在那一品鍋和酒,都還有剩,可以找兩條狗來試試看。”
承濂恍然大悟,忙吩咐人去牽狗,剛烈卻趁機拉着趙舒到了一旁,藉着喝茶爲掩護說道:“展如,這一案你怎麼看?”
“我的見識不敢比剛相,只是覺得,有些蹊蹺。端邸是個有酒量的,絕不至於喝這麼幾口酒,就活活醉死。但是若說是被趙冠侯害了,可又找不到憑據。就看那狗,能不能驗出來。”
剛烈苦笑道:“我跟你說,絕對驗不出來。他既然做這個局,就把路都想全了,我想的到,他也想的到。我在刑部查案卷,奇案見的多了,有不少這種案子,明知道是誰做的,就是逮不到把柄。若是平時,自可抓來人用刑,可是這個當口,誰敢抓他用刑?老佛爺那裡,也不會點頭。再說端王下午說的那些話,你也聽到風聲了,這時候誰再爲他查兇,老佛爺那裡……就有個好看的。”
趙舒道:“剛相,您的意思是說,這一案,就把它淹了?這可是個王爺。”
“那可不?王爺也沒用,祖家街這一寶,這回算是徹底押空了。承瀾說對了一句話,先是端王,接着就該是他們了。”
他的神情很有些落寞“我知道,不少同僚都在罵我,說要不是我保舉,飛虎團絕對不會成氣候,事情也不會鬧到今天這樣。我承認,我是有私心,可是難道我就沒有爲國之心?洋人在金國的地面上爲所欲爲,咱們大金的王法,治不了大金地面的人,這國家還能稱其爲一個國家麼?不管飛虎團是多麼假的東西,我只想用他們這口氣,讓洋人知道,我們不是好惹的!將來他們也會收斂一點,不至於無法無天。就算是與列國宣戰,我其實也是算過的,歸了包堆,洋人能來的也就那些,咱們大金勵精圖治多年,還怕打不過那些人麼?可是萬沒想到,居然是如今這個場面,人們都怪我剛子良,卻不去想一想,是誰讓局面敗壞到這個地步的。”
趙舒安慰道:“剛相,您也別想太多,等到大局恢復之後,總是可以一點點挽回的。”
“挽回不了了。京裡讓洋人佔了,那些家眷沒來得及出城的,心裡早就恨我入骨,等到大局一定,他們第一個要的,就是我的腦袋。展如,我對不起你,早知道是今天這樣,我絕對不會把你拉到這混水裡來。現在你是受了我牽連,將來也不知道能落個什麼結果。”
“剛相,您別說這話,下官可不曾這麼想。”
剛烈看着忙碌的承濂等人,搖搖頭,拉着趙舒道:“走吧,回去睡會,別跟他們這窮折騰了。有的吃就吃,有的喝就喝,過一天,算一天吧。”
一如剛烈所料,牽狗來驗毒的事,結果不了了之,全無作用。次日清晨,慈喜得到回報之後,立刻下了旨意,以天氣炎熱,恐屍身腐爛爲理由,加緊下葬端王,同時將承濂、承瀾叫去痛罵一頓,以承濂搬弄是非妄告大臣爲藉口,革了他的貝勒。
這種處置明顯過重,衆人甚至不用思考就能明白,這實際還是端王那番瘋話,給自己家人惹來的災禍,老佛爺已經對其家屬產生戒備之心,開始動手了。
隨即慈喜旨意連下,趙冠侯賞給山東登萊兵備道道員名銜,總辦前路糧臺。山東登萊青膠原本是一道,但現在青島膠州已經爲普人所佔,道員名存實亡,乾脆取消,改爲登萊。
總辦前路糧臺,則各省報效的糧餉均由趙冠侯覈銷,數目多少,全靠他一張嘴說,若是不肯落筆,則對方就交卸不了差事,乃是個一等一的肥差。慈喜以此官職委任,顯然是有酬功兼收買之意,也是怕他記恨端王家屬告狀,以此安慰。
接了旨意,毓卿對趙冠侯道:“額駙,這回可要恭喜你了,這個總辦糧臺,可是擠破腦袋難找的官缺,十萬八萬銀子,玩一樣就可以到手,老佛爺對你可真不薄。”
“那是,等到有了錢,回山東先給你買輛亨斯美,揀最好的要。”
毓卿一笑“我不要那個,只要你肯用心報國就好。像昨天那事,我不許你再做了,答應我……別再下這種手段了。”她坐在趙冠侯腿上,兩手抱着他的脖子,美麗的大眼睛直盯着他,目光裡帶了幾分乞求之意,趙冠侯只好道:“放心吧,現在該除的除了差不多,剩下幾個就是談判的時候再說,我不動手就好。”
楊翠玉這時問道:“老爺,你到底用的什麼法,爲什麼查不出來?”
“沒什麼,無非是用洋人的洋藥,提煉出一種功能更強的藥品。論勁,比大土還要強的多,能受住大土的,也受不了那個。何況端王又喝了烈酒,那酒是我特意帶來的,酒勁最大。大煙膏子就酒,小命立時沒有。他這酒配上那洋藥,也就是個死。其實這要是信着查,未必沒有破綻,可是他說的那些話,也就決定了老佛爺不會真查,他也就只能枉死了。我的藥雖然能讓他迷糊,可是說的卻是他真心話,毓卿,我是給老佛爺除了個禍害,你該感謝我纔是。”
毓卿點點頭“我也知道,承漪不是好東西,可是兔死狐悲,用這種手段剷除他,總讓我心裡不踏實。總之,我不許你再這麼幹,否則的話……我就回孃家去住。”
兩人說笑一陣,十格格心裡的一絲陰霾漸漸消散,與翠玉一起陪着趙冠侯打牌說話,姜鳳芝則挎了刀,去保護瑾妃。端王的葬禮辦的很寒酸,懷來小縣,器物不足,就連棺材都只是幾塊木板釘的狗碰頭,只能等着將來大事安定之後,重新安葬。
大阿哥哭的死去活來,承濂兄弟感懷身世也自傷感,端王福晉則拉着兒子的手,小聲的囑咐“別忘了你阿瑪怎麼死的,等你將來……一定要報仇!”
葬禮剛剛結束不久,保定的韓榮就帶了一支人馬趕到懷來護駕,那些寶物已經妥善安排,讓慈喜心頭略微安定。而且韓榮一到,身邊多了個心腹愛將,也就更爲放心,文臣武將俱全,終於是個行在的樣子。
可是還不等她高興多久,警報急傳,南口、居庸關失守,鐵勒騎兵已經破關而出,向着懷來掩殺而來。秋風蕭瑟,烽煙驟至,雙頭鷹旗取代了黃龍旗,飄揚在號稱***的雄關城頭。
而鐵勒勁旅如同箭頭一般直插懷來,這情形不由讓一干金國文武想起了當年金國攻宋之時,搜山檢海捉趙構的情景。不想時過境遷,自己竟是也淪落到了類似的境地,只是那時南宋有岳飛、韓世忠等人力挽狂瀾,而今天,自己的武穆,又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