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

隨着小阿鳳的離京,輿論便又有了一番可以做文章的題目。老百姓對於議員賣國這事的關注度,顯然不如小阿鳳、趙冠侯、蔡鋒之間的三角關係來的有興趣。畢竟扶桑很遠,小阿鳳很近,國際糾紛,哪有桃色新聞來的帶感。

隨着幾家沒有能力報道議員風波的小報發力,趙冠侯的名字,在京城裡再次被叫響。只是比起上一回的保國英雄,這回趙冠侯的形象有些分化。一部分人堅持認爲惟大英雄能本色,另一部分人則覺得這只是個酒澀之徒,難堪大任。就連濰坊會戰的戰功,也要畫個問號。

單純爲了趙冠侯的形象之爭,京城裡就爆發了幾場鬥毆,搞的江宗朝頭疼無比。流言如風,一路吹進春藕齋,袁慰亭聽到之後,只搖了搖頭,吐了兩個字:胡鬧。

袁慰亭的狀態並不算好,自蔡鋒間道入昆明的消息傳來,袁慰亭就犯了病,而且病的很嚴重。雙腿無力,小解也變的很困難。雙腿浮腫,徹夜難眠。普魯士醫生加上屈廷桂共同施救,總算穩定了病情。但是醫生特意囑咐了,病人需要安心休養,也需要保持愉快心情。

大總統暫時只能進入休息狀態,把國事交由徐菊人代爲管理,袁慰亭就那麼躺在牀上,沈金英則陪在他旁邊,爲他念着那本拿破崙傳。

之前的冷落,並沒讓沈金英生氣,反倒是主動幫袁慰亭物色年輕漂亮的女人。這一來,反倒是讓袁慰亭大爲愧疚,兩人的關係,重又恢復到過去的狀態。等到沈金英唸完一段書,袁慰亭道:

“我當年讀聖賢書,一心要謀個功名富貴,封妻廕子,直到冠侯翻譯了這本書給我,我才明白,這麼多年的路,原來一直走錯了。聖賢書也好,功名利祿也罷,都不過是束縛人的枷鎖。帝王靠此來約束豪傑,好保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世人多愚,被這些東西迷住了眼,卻看不到什麼纔是真正珍貴的東西。男子漢,大丈夫,自當如拿破崙一般轟轟烈烈,不管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都好過庸碌無爲!”

“從第一次見你時,我就知道,你不是個庸碌無爲的人。事實證明,我沒有看錯人,你現在,不是成了這個國家的人王地主,論起疆土,怕是比那位拿皇,還要大一些吧?你們兩個,都是起於行伍,都是到了這個位置,要我看,你比他強。”

袁慰亭搖搖頭“我何德何能,怎敢比卡佩這位英雄皇帝?他原本可以當總統,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做皇帝。你可知,這是爲了什麼?”

見沈金英搖頭,袁慰亭笑道:“總統不過是盟主,而非共主,部下的那幹驕兵悍將,也有可能當總統,表面服他,心裡或許就有異志。當了皇帝,就不一樣。皇帝爲萬民之主,臣忠於君,是天經地義之事。你看他最後一仗,手下的元帥寧可坐視他打敗仗,也不敢違抗節度,擅自出兵救應。這就是皇帝的威嚴所在,大總統,又哪有這份威權。沒有威權,政令難行,各省將領,都不過把你當成個大盟主。對自己有利益的命令就服從,沒利益的就不聽話。搞的現在這樣烏煙瘴氣,我一個大總統,卻連自己部下的主都做不了,這總統當的,又有什麼意思?”

他說話之際,又是一陣劇烈咳嗽,沈金英連忙把蜂蜜水餵給他,又賠着不是

“你還是在心裡怪着冠侯對吧?他這事辦的是不對,我如果見了面,也要罵他幾句,打他幾巴掌。跟阿爾比昂人定計,算計普魯士和扶桑,事先居然不和你商量,拿自己人當賊防着,這可怎麼得了?我這個做姐的,先代他賠個不是,等將來他進了京,看我不收拾他?”

“冠侯……算了,他現在是共合的大英雄,我的名氣,也有一半來自於他。你若是罵他罵的狠了,當心百姓不答應。這件事不管怎麼說也過去了,咱們不必再提,讓他今後不可再犯就是。倒是他現在的做法,讓我有些無可奈何。自污……什麼時候,我們之間,也要搞這種手段了?難道他不用這手段,我就會加害他不成?山東廢除巡按使,把軍政大權都給他,這不就是我當初答應他的,現在哪個沒做到?大元帥的身份,除了他,就只有芝泉有,他還有什麼不放心?再不然,下一步我就調華甫進京,把整個兩江都給他掌管,他總該信的過,我這個姐夫,不是世宗爺那種反覆無常的刻薄之主。”

沈金英羞澀的一笑:“冠侯他人是不錯的,可是他身邊有個十格格,那是什麼人?從小見多了朝廷的明爭暗鬥,潮起潮落,難免把前金的官場手段,學到共合來。總歸是自己人,你不要怪他。咱現在民望,很多也是冠侯拉來的。對他,總該高看一眼。”

“我如果不是對他高看一眼,怎麼會替他拔了那些議員?這事由他做,少不了許多閒話,我這個大總統,就只好出來當惡人了。”

袁慰亭苦笑一聲,微合二目

“我的身體,沒想到這麼快就垮了。阿英,你知道麼,我害怕。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我現在走了,你和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寒雲不是一個能掌的住財的人,你又嬌慣他。將來沒了權柄,他很難守的住自己那份家業。不管怎麼樣,我都得給你們留下一份吃喝不盡的富貴,一份萬世不易的權柄纔算對的住你們。”

“容庵,你快別想這麼多。大夫說,要你好好休息……這病也沒什麼大不了,好好養養,就能好。”

袁慰亭搖頭道:“我自己身子骨,我自己知道。我們家的人,凡是出來做官,就沒一個活的到六十的。我的壽數,估計是不多了。趁着我現在還明白,事情得抓緊着辦,不能耽擱了……”

“呸呸!別胡說八道,我聽人說,天子有龍氣護體,我跟那邊,把玉璽要過來,請位神仙做個法事,沒有什麼病是好不了的。”

袁慰亭笑了笑“阿英,你還是太傻。那玉璽有一屋子,你借哪方?真以爲說書先生說的,玉璽就那一方?玉璽是沒用的,但是天子龍氣護體……這或許是個機會。不管怎麼說,我也要搏上一搏。拿破崙縱橫天下,所向披靡,所以部下的將校都擁戴他。我現在收了天下兵權,接下來,只要打幾場好仗,練幾支強兵,我就不信,有人敢反對我登基?就算有,也不過是土雞瓦犬,不堪一擊!雖然蔡鋒到了雲南,但是我北洋六鎮虎賁,山東又剛剛贏了扶桑人,士氣正銳,我就不信,他一個小小的蔡鋒,還能翻天!這次,我要賭一次。看看我袁家的命數和天子鴻福,哪個更硬氣!你跟老大說一聲,讓他注意兩件事,一是扶桑的動向,二是各國的反應。尤其是泰晤士報,如果洋人不反對,我們的事,就萬無一失。”

扶桑,東京。

在災難發生前,扶桑恰好以山東爲師,學習了先進的救災經驗,並整理成手冊。從常理上講,有了先進理念的指導,加上扶桑成熟的工業體系,豐富的救生知識,後續災害的死難人數應該大幅度下降。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在地震發生之後,東京一帶的死難人數,甚至比以往的災害更高。

火災、爆炸、哄搶乃至於極道分子對於市民的加害,無時無刻,不在製造新的傷亡。舊有的執法機構,在地震中基本陷入癱瘓,失去原有職能,新的機構沒能及時填補缺口,造成損害越來越大。

雖然陸軍緊急調動了部隊負責彈壓,但是效果並不十分明顯。甚至有證據證明,出身貧民的士兵,與非法分子勾結,有意識襲擊中產階級,搶奪財物。

救災物資不能及時送入災民手中,暴力團體依靠着軍人的包庇,在真空地帶爲所欲爲。普通的扶桑百姓,生活在恐懼與飢餓之中,男人被劫殺,女性被侵犯,即使是白天,罪案也層出不窮。警務部門有心無力,甚至有些罪案直指兵營,這根本超出了警查的能力範圍。

發生這一情況的原因,首先是正府內部,互相角力,以百姓爲犧牲品,爲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故意爲之。其次,則是扶桑正府,目前確實沒有精力,去過問這部分社會治安問題。對於扶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建立內閣,先行恢復權威,再談秩序。

大畏重信遞交了辭職報告。他的上臺,本就是山縣有朋扶植的結果,整個內閣被視爲官僚軍閥的爪牙。當陸軍擴編及打擊政友會兩個任務完成後,本來內閣就已經岌岌可危。隨着地震爆發,經濟雪上加霜,天皇辭世,陸海兩軍劍拔弩張,大畏顯然沒有興趣繼續留下來收拾殘局,乾脆一走了之。

繼任首相的人選,山縣有朋屬意清浦圭吾。此人是山縣閥得力干將,爲了確保三笠宮親王繼任大位,又與華族進行聯盟,其閣僚名單除外相、海相、陸相外全部均出自貴族院,因此剛剛一遞交名單,就被批評爲是不把衆議院放在眼裡的“超然內閣”。

議會中稱爲護憲三派的政友會、憲政會與革新俱樂部聯手阻擊,對於清浦內閣實行堅決抵制。政客們並不介意百姓的死活,在扶桑這個階級觀念森嚴的國度,普通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本就不是上位者所要考慮的問題。

長州閥與護憲派所考慮的,只是各自的利益與算計,或者名爲皇國利益的大局,至於眼前掙扎求生的芸芸衆生,又有誰在乎?

清浦圭吾在議會的抵制下,組閣艱難,一度發出“聞到了鰻魚香味,卻吃不到美食啊”的感慨。幾乎已經放棄了組閣的希望,直到最後時刻,卻因爲加藤友三郎以及維新元老的支持,死中得活,艱難組閣成功。

加藤友三郎的退讓也有自己的條件,自己擔任海相,對海軍加藤艦隊擅自回國的處理,就得按自己的章程辦,不能按照陸軍的要求實行。

東京混亂的治安,就是陸軍給正府施加的壓力,其目的,就在於打擊海軍。一部分軍刀組的軍官甚至表示“如果不能就海軍臨陣脫逃事件給出合理處置,陸軍將不再負擔維持治安的責任!”

繼岡市擔任陸相的大島健一,是山縣有朋的副官出身,在內閣中,被看做是山縣的傳聲筒,他的言論基本代表着議長山縣的意志。對於陸軍的表態,大島這個陸軍大臣的態度含混不清,最終說了一句摸棱兩可的話

“這種方式不可取,但是其言論也是愛國將兵的心願表達,剔除過激的部分,大部分意見,還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如果違背士兵的意願行事,強行讓士兵按我們的要求做,還有誰會爲天皇陛下效忠呢?”

這個觀點,自然可以看做是山縣有朋的看法,也就是說,陸軍的騷亂,山縣有朋並不準備約束。要想盡快恢復東京的秩序,就必須從嚴從重處理海軍。將山東戰敗的責任歸咎於海軍擅自撤退,處理加藤正吉,給陸軍正名。

加藤友三郎堅決反對這種處理方案,並不是基於派系利益。出身廣島的他,並非薩長派系中人,可以算做內閣中的正府派。他出面給加藤背書,將其行爲定義爲追擊普**艦,並非出於派系考慮,而是出於維護穩定扶桑秩序的角度,儘量避免兩軍的摩擦。

按照他的建議,加藤中將及加藤艦隊十四名主要軍官轉入預備役,但不用上軍事法庭。山東作戰不利的責任,由陸海軍共同承擔,不能單純責怪任意一方。

在下個財年的撥款中,削減海軍百分之二十的經費,改撥給陸軍作爲擴充編制費用。海軍方面,必須放棄支持高鬆宮親王繼承天皇的主張,支持三笠宮親王繼任天皇。作爲回報,海軍未來十年內,不會再額外削減經費,之前海軍造艦過程中的經費帳目,也不再覈查。

這一系列交換,由加藤由三郎,西園寺功望以及山縣有朋等派閥大佬、維新前輩共同商定,可以看做最終定案。如果不出現意外,扶桑的大位之爭,以及海陸兩派的爭鬥,也將以這種方式,畫上句號。

海軍陸戰隊的數量遠少於陸軍,即使遠征山東的艦隊順利返航,也只能在海上形成壓倒優勢,於國內政局發揮的能力有限。這種結局,可以看做海軍必須接受的結果,不可能逆轉。

現在,山縣有朋已經在考慮,用誰來更換大畏,帝國接下來,又該採取何等戰略,挽回山東戰敗以及關東地震所帶來的損失,到底該以中國的哪個省份作爲突破口,打開這條通道?

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楔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三百一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五百二十一章 毒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金公司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六百四十九章 氣吞萬里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七百七十二章 舉杯痛飲 同聲歌唱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豐收第五百章 輕輕的走正如輕輕的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五色旗揚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
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楔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三百一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五百二十一章 毒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金公司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六百四十九章 氣吞萬里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七百七十二章 舉杯痛飲 同聲歌唱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豐收第五百章 輕輕的走正如輕輕的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五色旗揚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