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

紅日初升。

徐州城頭,一面嶄新的五色旗,迎風招展,在原先的位置上盤踞已久的黃龍旗已經不見了蹤跡。挑着菜筐做生意的農人,見城門處的守兵,都穿着藍色軍裝,腦後看不到辮子,反倒是有些膽怯,不敢上前。

從某種意義上說,徐州在共合時代,堪稱之爲活化石。洋人往往會到徐州拍幾張照片,記錄一下,前金的遺蹟。

遺老們,保持着頭上的髮辮,不改前朝衣冠,最多也不過是到紫禁城裡,去拜一拜小皇帝。徐州卻全部保留了金國體制與官制,如果不是張員本身才具太劣,外加辮子兵軍紀渙散,說不定大批遺老宗室,會選擇徐州居住而非青島。在這裡生活的人,不管心裡怎麼想,至少表面上,依舊得服從前金時代的規矩。

進城要交入城費,老總從貨物裡隨便拿點什麼,必須賠以笑臉,如果進城的是女人,被摸一把,或是被某個來了興頭的老總拉進值房裡,也必須服從。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臉上塗滿黑灰,神憎鬼厭,也就安全了。

即使搞了共合,即使徐州位於咽喉要道,來往洋人、商賈乃至正要都不少,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變化。張員及他手下的辮子兵,就像是生命力極其頑強的病毒,佔據着這處風水寶地,任你是何等手段,也無法殺死它們。

辮子兵雖然是舊軍,但是其戰鬥力並不孱弱,只要許下隨意搶劫,幾日不封刀的承諾,他們會爆發出驚人的衝擊力。在葛明軍興時,南方葛明軍在臨陣時,就很吃過一些辮子兵的虧。加上張員本人是北洋重臣,不管南北,對他的行爲,也都睜一眼閉一眼。後來他又積極參加了督軍團,與一干北洋督軍聯成一線,就更無所畏懼。

鄉農仔細端詳着,開始向後退,身後,幾名穿着洋派打扮的學生叫住他們“你們不是要進城賣菜麼?往回走,這是去哪?”

“不……不賣了。我們在城外賣。還有你們,這些學生娃也別進去,這幫大兵不留辮子,不知道是什麼路數,留神把你們當亂黨抓了。張大帥的手段厲害着,尤其恨洋學生,你們落到他手裡就沒好。”

學生忍不住笑出聲來,其中一人安撫着鄉農“沒事,別害怕!張員啊,他現在說了不算了,徐州,是山東的天下,你看那些兵,都是魯軍。”

“魯軍?就是唱大鼓書的先生,說的那幫天兵天將,把東洋鬼子都打跑了的魯軍?”鄉農的臉上露出喜容“幾位秀才,你們可都是念書人,不興騙人啊。這真是魯軍?這麼說,是趙大帥把張大帥火併了?可是我們咋沒聽見放槍放炮呢?”

“不是火併,是和平交接……算了,說多了你們也不懂。總之就是,張大辮子交了印,徐州從現在開始歸山東管,你們進城,不要錢了。別害怕,我們帶你們進去!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過舒服日子了。”

作爲南北通衢,徐州平日裡就很繁華,而今天,城市卻如同新年一般熱鬧而擁擠。各處書館、戲樓早早的都開始營業,每一處戲園子門口,都寫着碗口大的字,另外有夥計賣力的吆喝着“有幹角有坤角,都是山東來的大老闆,大義務大奉獻,八毛一位八毛一位啊”

一夕之間,似乎山東人已經成功佔領了徐州。就連北里之地,也特意寫上“魯地佳麗,來此會客,茶水兩元,果盤一元”之類的字樣。

城市裡最忙碌的,卻並非是個個大響檔裡唱戲說書的老闆,或是花魁名紀,而是

剃頭匠。每一個剃頭棚前都排了長長的隊伍,隊伍蔓延不絕,如同長龍。雖然共合立國六年,但是張員治下,軍民人等必須留辮子,否則首領難全。現在易帥,市民是否剪辮爲私人權力,留辮子的每月要多交一毛錢衛生稅。就爲了省這一毛錢,就有不少人要來剪髮。

排隊的主力軍,則是身強力壯的男子,有些老徐州一眼就能認出來,這些人,正是之前在徐州橫衝直撞,無法無天的辮子兵。可是今天,這些兵大爺變的比大姑娘都要老實,甚至被人夾了塞,踩了腳,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當然不是因爲他們忽然轉了性,或發了瘋。最直接的理由,就是這些辮子兵的槍,都不見了。當兵的沒了槍,自然就沒了威風,加上路上隨處可見的山東警查、士兵,這些辮子兵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

這些身強力壯的士兵,並不被魯軍放在眼裡。按照趙冠侯命令,必須全部剪辮子,再行安置。如果抗拒到底的,就要追究過去的罪行,到時候落地的,怕就不是髮辮那麼簡單。刀光閃爍間,無數煩惱絲隨風飄蕩。大金國最後的影子,就此被無情抹除。

人未走,茶已涼,張員還沒交卸防線,鞭炮聲已經在徐州城裡噼啪做響,透過重門疊戶,直飄入帥府。大帥府內,張員的家眷已經把財產裝車,準備起運。趙冠侯親自送行,張員則依舊是那身一品官袍,拉着趙冠侯手道

“紹軒無能,上不能報天子,下不能安黎庶,這片地盤,也只有交給爵帥,才能保紹軒一世衣食無憂。爵帥放心,要是京裡不認可這事,我就到京裡去跟他們打官司,這徐州是我的地盤,我都認了,他們有什麼不認的。”

袁慰亭死後,段黎馮三系人馬,都屬意總統大位,趙冠侯是左右勝負的最大砝碼。三方都要拉攏他,開的價碼自然越來越高。雖然趙冠侯是北洋出身,但是黎黃坡正因爲不算北洋嫡系,所以開的價碼最大。

當山東在報紙上公開表態,爲保障南北和平,支持恢復臨時約法,以副總統遞補總統,大局就已註定。新鮮出爐的督軍團,發揮着北洋督軍英雄本色。一省電報初發,另一省隨即跟上。紛紛表示自己對臨時約法的無比擁護,對於黎大總統個人的無限忠誠,誰如果反對黎大總統順利接任,則是於各聲民意爲敵,自當提一旅之師,進京問罪。讓人恍惚間產生一種錯覺,西南軍正府似乎是反對臨時約法一方,一心保護臨時約法的反倒是北洋系。

當然,在電報最後,各省督軍在頌聖之餘,都不忘說明一下自己的經濟艱難,希望大總統迅速補發軍餉xxxx萬元爲盼。項莊的劍舞了半天,早最後總算指明瞭目標。

黎氏之前在京裡做無罪之囚,當總統是天降皮夾子,自然沒有幾個備用人物。不管是交通總長,還是銀行總經理,都可以隨意出讓,毫無壓力。因此趙冠侯的條件,一口答應。唯一的插曲是黎氏內部鬧了場紛爭,湖北人因爲幾個要害部門被山東人奪去,指直負責奔波此事的張國金爲北洋奸細,黎身邊另一心腹差點一槍打死這個奸賊。

但不管怎麼說,木已成舟,答應趙冠侯的條件,是不能拒絕的。曹仲昆就任直隸督軍,駐節保定,第三師就食於河北。孟思遠被任命爲交通總長,樑士怡一系全面倒臺,樑系職員悉數開除,曾經交通系擁有的實力,完全被侵奪。

陳冷荷剛剛生了一對雙胞胎,還沒心思去共合銀行和財政部工作,暫時由襄理鄒秀榮代其行使職務,但是這個總經理的位置以及次長頭銜依舊是她的,無可動搖。戴安妮則成爲交通銀行總經理,整個共合,初次出現高級女性幹部,且多是趙冠侯枕邊人。是以共、交兩行,又被報人戲稱爲姨太太銀行。

樑士怡此時也知,自己上了趙冠侯的當,其對兩行非是無力施救,而是有意見死不救,就是等到兩行垮臺,他好從中漁利,自己做了犧牲品。一怒之下,他的交通系乾脆轉投段芝泉,給段做財政顧問。但是大局,卻無法因他的倒戈,就真的發生什麼變化。

在力量對比上,段系佔據大義名分,繼承袁氏遺產,爲北洋利益代言人。且於輿論上,擁有再造共合的名銜。自各個方面,對於黎黃坡都形成了事實上的絕對壓制。

段芝泉成爲國務總裡後,舊有的國會也宣告恢復,南下議員北上覆職,一切迴歸到洪憲之前,包括內閣負責制。

內閣負責,就是總裡負責,總裡負責,就是總統有近於無。重兵在手的段芝泉,並不把黎黃坡放在眼裡,視其爲蓋印機器。徐又錚從中積極彌縫,效果顯着,讓兩下關係從對面不言迅速惡化爲欲除對方而後快。京裡風雨飄搖,張員的復辟之心,就此復燃。他在徐州坐鎮,最大的理想,就是把黃龍旗重新插回全國,讓完顏氏再次君臨天下。

可是他自己也很清楚,徐州三萬辮子兵,既打不過第三師,也打不過魯軍。這兩支人馬只要不接受復辟,自己的行爲就註定成功不了。可是接連幾次試探,都被趙冠侯明確拒絕,十格格對他也沒了過去的好臉。

毓卿見了袁氏夫妻之死,受的觸動極大,對於復辟的熱情大減,沒給張員也就斷絕支持。徐州一地,養兵三萬,即使張員聚斂有術,實際也是入不敷出。長期以來,徐州的兵費開支,有四成以上依賴山東協餉,另外兩成來自正元貸款。

隨着正局穩定,協餉、貸款越來越少,自山東訂購武器彈藥也變的越來越艱難。徐州本地商會,主動加入山東總商會,接受山東總商會指揮,於張員的協餉命令也開始敷衍起來。

軍餉無着,部隊的紀律就難約束,但是隻要部隊放搶,下一步,魯軍肯定會出面干涉。張員雖然愚忠,卻不愚蠢,主動向趙冠侯提出讓出地盤,歸隱田園。

自共合以來,督軍只有搶地盤,沒有讓位一說。四川爲了川督的位置,打的天翻地覆,昔日共同討袁的袍澤,轉眼就以白刃相向,連討袁元勳戴勘都死於亂軍之中。按照北洋慣例,張員這種讓位,都是武力威脅的代名詞,下一步就是不負擔治安之責,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要刀槍相向。

可是天下別處都可以用這種言語威脅,惟有對山東,這種話不能亂說。辮子兵並不具備威脅魯軍的軍事能力,他說這句話,自己就要想好後果。連續三次的堅辭謙讓,證明他的話沒有任何其他含義,而是實打實的讓位,趙冠侯再不接印,反倒顯的矯情。

隨着火車開動,張員義子兼衛隊長張文和問道:“乾爹,咱們好好的,爲什麼要把地盤讓出去?就算山東不接濟咱們,咱們就不許去投奔老段?大家都在督軍團裡,我就不信,他趙冠侯還敢對咱們玩硬的?段系特使來了好幾次,說是願意支持您當督軍,咱們怎麼不順坡下驢?”

張員冷笑道:“你懂什麼?歪鼻子算什麼東西,我能投奔他?我堂堂大金一品大員,讓我去給亂臣賊子打下手,我丟不起這個人!想當初,我也是跟老佛爺面前磕過頭,受過隆玉太后冊封的,咱家裡這些家當,有不少都是宮裡的賞賜。我去向歪鼻子輸誠,將來死了以後,朝廷不給我諡號怎麼辦?再說了,歪鼻子身邊有那小扇子,投奔過去也沒好,早晚被他吞併了。到時候,在督軍團裡臭了名聲,咱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他又壓低了聲音“我這麼做,是一條二虎競食之計。不把徐州讓出去,他們能打起來麼?他們打不起來,這共合能垮臺麼?爵帥和十格格都不肯支持皇帝登基,我就只好用個計策了。這就是三國演義上說的那個什麼,二虎競食之計。等到他們不容於共合,自然就要擁護帝制,否則何以自處?張某人生是大金臣,死是大金鬼。爲了大金的江山,連性命都可以不要,何況一徐州?你等着吧,等到萬歲爺一登基,一準降旨,請我出山,到時候可就不是一個徐州的事嘍,到京裡做個世襲王爺,你小子跟着我沾光,最少也能混個侯位。前護後擁,八起八坐,那才叫威風。這共合是個什麼玩意?當督軍有什麼意思?你看着吧,就京裡這麼鬧,這個共合的氣數,不長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十五章 猜疑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炮轟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七百零一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五百五十七章 冷暖榮辱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談判(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闖禍(下)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十五章 猜疑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勢成名(上)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二百四十一章一刻萬金(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七百六十六章 炮轟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二百三十四章 闖宮(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二百一十四章求生之路(下)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九十章 大亂將生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十五章 猜疑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炮轟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七百零一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五百五十七章 冷暖榮辱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談判(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闖禍(下)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十五章 猜疑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勢成名(上)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二百四十一章一刻萬金(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七百六十六章 炮轟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二百三十四章 闖宮(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二百一十四章求生之路(下)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九十章 大亂將生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