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鳳簪落地 重返佛山

“袁慰亭!”慈喜太后的性質極高,在兩名太監的攙扶下,一個一個方陣看過去,只見士兵衣着整齊,刺刀閃光,軍靴全擦的光可鑑人。士兵個個腰背挺直,顯的極有威風,心裡便覺得歡喜。回頭喊了一聲,袁慰亭立刻便跪倒在地,等着吩咐。

“你的兵帶的不錯,歌也編的好。當年曾文正剿髮匪時,也是給自己手下的兒郎編練歌曲,教他們做人的道理。你好好幹,將來的成就,或許也不輸給他。”

“臣不敢妄想有文正公的榮耀,只想着能爲國出力,爲太后分憂,粉身碎骨,再所不辭。雖然如今的軍事,與當初不同,陣法兵器,都有變化。但臣堅信,有兩點是不變的,一是忠,二就是勇。只要部隊有了忠勇二字,自可百戰百勝,天下無敵。”

“好!你果然知兵要,忠勇二字,說的尤其好!”慈喜太后滿意的點點頭“你現在除了擔着新建陸軍總統以外,身上的官職,還是津門道吧。這可不行,太低了。我做主,從即日起,封你做直隸按察使,仍管新建陸軍,將來,與直隸總督攜手,給朝廷練好大軍,朝廷亦不會虧待於你。”

“臣叩謝太后聖恩!”袁慰亭摘了頭上的頂戴放在一邊,趴在地上,接連磕起頭來。

在金國官場體制中,提刑按察使是個極爲重要的崗位,其管理刑名的本職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是個官場升轉的要緊跳板。想要做總督巡撫者,必要先爲監司,經過這一層之後,才能升轉督撫。

袁慰亭以未曾進學之身,能做到道臺,已屬不易,這次慈喜做主,將他放了實缺臬司。將來按規升轉,大有希望升爲督撫,於他這種出身而言,已經算是貴不可言,也就由不得他不歡喜!

慈喜太后又對李連英吩咐道“發紋銀二十萬,犒賞今日會操之將士,這筆錢我來出,不用動部款。告訴他們,只要肯爲國出力,刻苦操練,朝廷不會有負於他們,榮華富貴,指日可期。”

“太后聖明!”

操場上,新軍齊刷刷跪下去,感謝着慈喜太后的恩典。可是在她身後,兩名太監總管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都流露出一絲焦急的情緒。

шшш✿ тт kān✿ c○

他們兩人乃至榮壽公主此時都已經發現,太后頭上那支雙頭瑪瑙簪已經不翼而飛。這件首飾乃是慈喜極心愛的物件,否則也就不會在這個場合戴在頭上,若是自己能看到掉在哪還好。偏生方纔就沒人注意,這時再想找,怕是就難了。

老佛爺等到發現簪子不見,必然要讓人去找,搜檢操場還是小事,關鍵是她萬一要一動氣那就大爲糟糕。

作爲她的心腹總管以及得寵的公主,這幾個人有一個共識,一個接近七十歲的老人,就如同眼下這個國家一樣,已經老朽不堪,禁不起折騰。對她而言,想方設法哄着她高興,讓她順氣,就是最大的好處。要是讓她生了氣,真的氣壞了身體,遠比一隻簪子的損失更爲嚴重。

可是這個時候,誰也不能轉身去找簪子,甚至連提醒她丟了東西都不合適。至於一衆大臣,或是沒有注意,或是注意到,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提醒一句,勢必做了惡人,不提醒,將來也沒有自己的責任,也就都樂得裝瞎,只把眼睛瞟向直隸總督王文召。

偏生此老年紀與慈喜相若,身體卻是大不如這位老婦人,老眼昏花,耳朵重聽,連御前奏對,若是距離稍遠,都不知道皇帝太后說的什麼。於他而言,根本就看不見太后掉了東西。大家對他使的眼色,就更沒作用。

慈喜這時見士兵齊聲跪謝,頗有些得意,吩咐道:“擺駕,我們回去。”

可就在她轉過身,剛剛要走上觀禮臺時,一名跪在路邊的新軍軍官,忽然向前一撲,迎面攔在了路上。

這個變化出乎所有人意料,就連袁慰亭的臉色都是一變,他當然認的出,攔在路上的人是誰。可是卻想不明白,一向冷靜有智的趙冠侯,這是抽的什麼瘋,又是唱的哪一齣。

李連英幾乎出於本能的,將身子向慈喜面前一擋,幾名侍衛的手,已經放到腰刀上。卻被慈喜輕輕一推李連英的腰“躲開。這是在萬馬軍營裡,難道還有人敢行刺?問問他,要幹什麼?”

不等李連英開口,趙冠侯這時已經將雙手高舉過頭,一支紅瑪瑙簪子,在他手上反射着太陽的光芒。而趙冠侯則抖足丹田氣喊道:“鳳簪落地,重返佛山!”

李連英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易發現的笑容,看來這個小子,果然有點門道,怪不得十格格能相中他。袁慰亭也長出了一口氣,提到嗓子眼的心,終於放下了。

慈喜這時也看到那枚簪子,擡手摸了摸頭,也就發覺自己竟然把最心愛的首飾掉落了。搖搖頭“老了,不服是不行了。年輕的時候啊,這東西只一鬆,自己就知道了。現在歲數大了,可是不中用了,居然幾時掉的都不知道。我說連英,你躲開,讓我看看他。好小子,有膽子,會辦事,嘴也甜。要是膽小的或是心黑的,揀到手裡不說,我回去之後,怕是要彆扭半天。”

有了她這句話,大家就都放了心,李連英接過簪子,慈喜則前行幾步,來到趙冠侯面前道:“擡起頭來,讓我看看你。”

“謝太后。”

趙冠侯揀起簪子時,就已經想了該怎麼辦。以他的閱歷,要想討好一個老婦人,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過去是沒有機會,現在有了機會,自然就要抓住,青雲之路就在眼前,自然是沒道理放過的。

當他擡起頭來,見眼前是一張蒼老的面孔,就不敢多看,只一擡頭,就連忙低下。慈喜卻笑道:“別害怕,武將就得膽子大,那樣纔好立功。我問你,你叫什麼名字?”

“臣,趙冠侯,拜見老佛爺。”

既然稱臣,必不在旗,慈喜點點頭,又問道:“多大了?”

“一十九歲。”

“成親了沒有?”

“已然成親。”

“成家了啊,那就該安心做事業了,像你這麼聰明的,肯定有造化……趙……冠侯?”慈喜似乎想起了什麼,轉頭問李連英道“連英,這名字我怎麼覺得在哪聽過啊?”

另一旁的崔玉貴連忙託着大肚子上前打了個千“老佛爺,上次救了個洋女人,殺了一羣亂賊的。不就是叫趙冠侯?”

“哦……對了,我也想起來了,瞧我這記性。”慈喜低下頭去問道:“前次,殺了二十多人,還救了洋顧問家千金的,是你?”

“回佛爺的話,正是微臣。”

“果然是你啊。”慈喜臉上笑容更盛,可是當她看到趙冠侯頭上,那顆銅頂珠反射的光芒時,臉上的神情卻瞬間變的嚴肅起來,目光中,也帶了幾分不快。

身旁侍奉的人都知道,每當太后露出這種表情時,就是要發脾氣,卻不知這個趙冠侯好好的怎麼惹到了她,就連向來能把準太后脈絡的李連英,這下都有些想不明白。他收了錢,再有十格格的關係,肯定是要想法保一保趙冠侯,可是連太后爲什麼發火都不知道,自己又怎麼個保法?

就在他盤算着該怎麼開口時,慈喜已經搶先發問“我說連英,是不是我的眼睛不行了?我怎麼看着,他腦袋上是個七品的白頂,是不是我看錯了?”

“佛爺,您的眼睛好着呢,沒看錯。他就是個七品的白頂。”

“白頂?不能吧。他好歹是立了大功,有功於社稷的,怎麼能就是個白頂?”袁慰亭與王文召,此時都已經來到太后身旁,袁慰亭聽到此問,連忙跪倒在地

“太后容稟,趙冠侯出身寒微,其入行伍時間未久,資歷實在忒以淺薄。微臣雖然再三上本,但也只能保他七品頂戴。”

慈喜點點頭,看向了王文召“這就跟你沒關係了。王文召!這麼說,這個人的前程,是被你擋了?”

王文召是個眼花加重聽的,眼睛還可以戴眼鏡,耳朵就沒有辦法,即使是在房間裡說話,也要提高嗓門。在這操場上,被風一吹,根本聽不清慈喜說什麼,但是看情形,似乎是自己惹禍了。

他能坐到直隸總督,也有自己的官場之道,二話不說撩袍跪倒,將頂戴往身邊一放,就不住的磕頭,大喊着“皇太后聖明!”

御前頌聖,決無差錯,就連慈喜太后,也對這老頭沒有辦法。只好對榮壽公主道:“你看看,這趙冠侯救了洋人的千金,手殺了二十多個反賊,卻只能做個七品。那些賊子,要做的事,你也聽說了吧?就連唱戲的都知道,功高莫過救駕,可是如今,救駕虎臣,卻只能得個白頂子,這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你說,是不是我這個老婆子活的太久,招人煩了。他們都恨不得我早點死!救了我的命,就是罪孽,不但無功,反而有過了?”

反賊謀劃炮打太后那件事,壓是壓不住的,榮壽公主自然知道,也知道這事牽扯的關係如何重大。事涉宮禁機密,只是不宜擴大,只在內部瞭解而已。

饒是她在慈喜面前得寵,這種事也不敢牽扯過深,只好行個禮“皇額娘,女兒想來,王大人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只是……只是另有深意。您千萬息怒,免得氣壞了身子骨。”

“深意?他能有什麼深意?當年髮匪做亂,鬧了東南半壁江山傾頹,後來怎麼平的?還不是朝廷不拘成法,重功勞不重出身。只要有本事,立大功,不管是什麼出身,都能得以重用。那時候,大金十八省,保舉了多少紅藍頂,又多了多少黃馬褂,提督都滿天飛,誰又敢多說一個字。那時候,又有多少棟樑爲朝廷所用,曾、左都是漢人,照樣可以封侯,左季高不過是個舉人,可是一樣入軍機。朝廷求賢之心,天下皆知,四方纔俊,皆爲朝廷所用。可如今呢?剛吃了幾年太平飯,就又轉回去了,先講出身,又講資歷,不知多少有才之人,如同明珠埋於沙土之中,一生不得出頭。長此以往,還有誰爲朝廷效力,咱們大金,又該如何振作?”

她的年事已高,等閒不說這麼多的話,就連大臣叫起時,也很少能說這麼多。此時就站在操場上,大聲說着,顯然怒氣極大。一衆文臣武將都知道壞了事,全都跪倒在地,齊聲道:“皇太后息怒!”

榮壽公主眼中含淚,在旁勸解着“老佛爺息怒,保重身體要緊,女兒扶着您回去坐,這事交給他們下面的人辦就是了。”

“交給下面的人辦?”慈喜冷哼了一聲“就憑他們,我敢打賭,好事也會給我辦砸!這事,我只能自己辦,今天辦不出個眉目來,我就要摘幾個頂子再說。”

李連英在旁勸慰着“老佛爺,您還是要保重身體爲上。他們把事辦砸了,可是讓您看到了,這不正是個大好機會,讓天下人知道知道,朝廷求賢若渴,用人不拘成法。佛爺是想要用人的,只是下面的人,不懂佛爺的心,把好事辦壞了而已。”

“千金買骨?”慈喜對於李連英向來言聽計從,倒不是說她受太監所愚,而是李連英能夠揣摩她的思路,又能說出她想說而不方便說的話。她腦海裡轉過這個念嘔吐,隨即說道:

“說的對!他們不做的事,我來做。袁慰亭只能保他一個白頂子,我就賞他個藍的。”

大金此時,因爲官爵浮濫,寶石已經不足使用,官員都用同色玻璃珠代替原本的寶石。用藍色玻璃珠的,就是三四品大員纔有的待遇。趙冠侯原本只是七品武職,現在就算是賞一個涅藍頂戴,也是四品大員,一下子升了四、五級上去,這晉升速度,在太平年月可算開了先河。

可是他有救駕之功在先,太后又發了這麼一通脾氣,這時候誰要是敢出來阻諫,肯定會引火上身。因此一衆大臣都好生跪在那裡,沒一個人敢開口。

李連英道:“佛爺,趙冠侯年紀還輕,賞一個亮藍頂,怕他沒這麼大的福分承受,就賞他一個涅藍頂子,就是祖墳燒高香了。再說,新軍裡軍將衆多,若是賞賜太高,怕是其他人不高興。”

“不高興,我看誰敢?誰要是不高興,就只管進京遞牌子,我親自跟他說。”原本賞頂戴,也有高銜低配的方法,以四品實授,賞戴三品頂戴,這裡也有文章可做。李連英用了一手激將法,卻把事情做成,讓趙冠侯的官職和實授,都落實了是四品,就算有人想在這上做文章,也不可能。

身邊有人捧來了一頂紅纓涅藍頂戴,至於那黃銅素金頂,就收了去。慈喜端詳了這頂戴一陣“連英,你覺沒覺得,這頂戴上缺點什麼?”

“佛爺聖明,還缺一根翎子。”

“恩,說的是。按說四品,有跟藍翎就行了。可是我覺得,他這麼個威風的將軍,配一根花翎才合適,你說呢?”

“佛爺說的是,奴才也覺得,他該配一根花翎。”

花翎此時雖然不比前些年那麼金貴,可於武人而言,依舊是莫大榮譽。李連英笑道:“佛爺,袁臬臺頭上還沒有花翎的,您就算賞了,他手下的人,又怎麼敢戴啊?”

“這話倒也是個理。”慈喜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袁慰亭“你今天沾了你部下的光,就也賞你一根雙眼花翎。今後記得一句話,用人要重才幹,輕出身,不可讓一些規矩,擋了人才晉升之路。”(。)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純潔的交易(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四百五十九章 犧牲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一百四十八章關我容易放我難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五百二十八章 殭屍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一百七十章 劫火車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九章 訪客(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七章回家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五十七章 分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論功行賞(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夢(上)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雲開月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純潔的交易(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四百五十九章 犧牲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一百四十八章關我容易放我難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五百二十八章 殭屍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一百七十章 劫火車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九章 訪客(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七章回家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五十七章 分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論功行賞(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夢(上)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雲開月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