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少年英雄

“曹昂見過左將軍。”獵場內曹昂翻身下馬,恭敬地向袁紹俯首行禮。

此時馬背上的袁紹眼見面前的曹昂,衣着雖簡樸,氣度卻不凡,恍若是看到了自己那位老友年輕時的身影。而一想到曹操,袁紹心裡就挺不是滋味的。要知道就在半年之前,袁紹還一心想要招攬窮途末路的曹操來其麾下做事。可誰曾想僅僅過了數個月曹操就將猛虎呂布趕出兗州,重新稱霸了一州之地。再一聯想曹操此前經歷過的種種劫數,袁紹不禁暗歎,那矬子的運氣咋就如此好呢。

然而酸歸酸,袁紹表面上還是帶着一副如沐春風的笑容向曹昂頷首道,“賢侄無需多禮。聽聞令尊已將呂布趕出兗州,真是可喜可賀。”

“承世伯貴言,家父已收復兗州全境。”曹昂拱手答道。

“哦?若是如此,那老夫回頭就上表朝廷舉薦令尊爲兗州牧。”袁紹擄着長鬚順水推舟道。其實袁紹心裡十分清楚就算沒有自己的舉薦,曹操也已經成了兗州實質上的主人。加之袁譚即將南下青州,屆時平定田楷、孔融之流還需兗州方面多多照應。因此這會兒的他也就樂得做了個順水人情。 曹昂見自己尚未開口袁紹就已主動提出要舉薦父親爲州牧,轉眼間就達成了此行的目的,不由大喜過望地致謝道,“謝世伯。”

“客氣啥。吾與汝父乃總角之交,這點小事何足掛齒。”袁紹說罷又上下仔細地打量了一番曹昂。發覺此子,氣度雖與其父相近,但其身量和容貌卻遠甚於他那矬子父親。當然同袁紹自家那幾個麟兒比起來,曹昂就猶如魚目對上了明珠,只有自慚形穢的份。於是袁紹又跟着向曹昂問道,“賢侄可曾加冠?”

曹昂回答道,“昂剛滿十八,尚未加冠。倒是夫子已爲昂表字子修。”

“如此說來,倒是與吾家熙兒同歲。”袁紹點了點頭言罷,便將身後的兩個大兒子介紹給曹昂道,“子修,此乃老夫長子譚,字顯思,現爲刺史。此乃次子熙,字顯奕。”

“子修見過兩位世兄。”曹昂態度謙和地向袁氏兄弟行禮道。

袁譚與袁熙亦雙雙拱手還禮。而袁譚性格剛烈尚武,眼見曹昂一身勁裝不由心生好感,上前問道,“子修,可好狩獵?” “曾與家父放鷹狩獵。”曹昂點頭應道。

“放鷹狩獵,實乃男兒本色。”袁紹聽曹昂這麼一說,不由想起了年輕時與曹操放鷹走犬日子。於是他當即哈哈一笑,衝着衆人一揮手道,“閒話至此,吾等秋獮乎”

中國古代在不同的季節打獵有不同的稱呼。在春季稱爲春搜;在夏季稱爲夏苗;在秋季稱爲秋獮;在冬季稱爲冬狩。袁紹的這聲令下意味着,今日的遊獵正式由先前的盛裝大遊行,進入了狩獵階段。

眼瞅着兩個兄長與曹昂一起策馬打獵,蔡吉身旁的袁尚也露出了躍躍欲試的神情。於是他禮貌地向蔡吉抱拳告辭道,“蔡府君在此稍候。尚去去就回。”

“本府在此預祝尚公子滿載而歸。”蔡吉欣然頷首道。

袁尚見蔡吉祝福他取得好成績,不由露出了爽朗的笑容點了點頭。跟着他便向身後那幫少年招呼道,“祖德兄,世傑,建明,吾等也出發吧”

祖德?該不會是楊修,楊祖德吧?蔡吉詫然地看着被稱爲祖德的少年,不,這會兒看着應該是青年的男子與袁尚等人一同絕塵而去。與此同時,袁紹部沉悶的牛角聲也隨之響徹了整個山野。…,

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58節曹府夜宴第二節 龍口商港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55節互爲犄角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七十三節 嫁禍於人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五節得虎子第二十五節遼東屬國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一百三十六節 奉旨行事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五十七節 鹽業大亨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一百四十三節 終得子房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六十五節 大商在於國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二十五節 直面蝗災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55節互爲犄角第四十二節 只欠東風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下)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59節浮生亂世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九十八節 一杯羹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52節大夫吳碩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六十八節 及時雨第32節反客爲主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五十六節 上屋抽梯第二十五節 兵圍下邳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三十一節 功高震主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54節造訪楊府第一百四十六節 重拾鬥志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六十三節 攻心爲上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30節戰雲密佈第62節進駐宛城第46節名醫巫醫
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58節曹府夜宴第二節 龍口商港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55節互爲犄角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七十三節 嫁禍於人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五節得虎子第二十五節遼東屬國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一百三十六節 奉旨行事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五十七節 鹽業大亨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一百四十三節 終得子房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六十五節 大商在於國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二十五節 直面蝗災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55節互爲犄角第四十二節 只欠東風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下)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59節浮生亂世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九十八節 一杯羹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52節大夫吳碩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六十八節 及時雨第32節反客爲主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五十六節 上屋抽梯第二十五節 兵圍下邳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三十一節 功高震主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54節造訪楊府第一百四十六節 重拾鬥志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六十三節 攻心爲上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30節戰雲密佈第62節進駐宛城第46節名醫巫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