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

透過層層迭雲晨曦替江邊的蘆葦塘籠上了一層薄薄的金紗,一陣微風拂過帶起一人多了高的蘆葦起伏如浪,卻唯有莎莎之聲伴隨着滔滔江水響徹天際。話說自打曹孫兩家水軍在烏林、赤壁兩個渡口安營紮寨之後,周遭的百姓便攜家帶口逃了個一乾二淨。如今從烏林到赤壁的長江兩岸除了大片大片的蘆葦塘外,便只剩下了棲息其中的飛禽走獸。

驟然間一陣悠長的號角聲擊破了沉寂的長空,驚起蘆塘一灘鷗鷺。與此同時不遠處的江面上卻儼然已是一派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壯觀景象。建安八年八月初一,周瑜率三萬水師與曹操三十萬大軍約戰於長江之上。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都督,前方便是曹軍的船陣。”順着韓當所指的方向,周瑜扶劍舉目遠眺,但見水天一線間近百艘曹軍戰船橫聯成一道近乎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宛若巨龍踏浪而來。孫軍水師的將士雖自幼生在江邊長於舟上,卻哪曾見過如此聲勢浩大的船陣。一時間不少兵卒都被曹軍咄咄逼人的氣勢壓制得手腳發軟,呼吸急促。不過如此龐大的船陣在周瑜眼中卻只是一條虛張聲勢的紙龍。在他看來對付紙龍最佳的辦法便是用利劍戳破其畫皮,用熊熊烈火燒出其原型。

“擂鼓!出戰!”

隨着周瑜一聲令下,孫軍的戰鼓頓時響徹了江面。也正是靠着這一一聲聲雄渾的鼓點,以及江東水手們老練的技術。哪怕沒有鐵鏈相連,孫家的戰船依舊能以整齊的隊列乘風馳向對面的曹軍船陣。

如果說曹操的船陣是重裝鎧甲的鐵柺馬,那周瑜指揮的孫家水師便是輕裝上陣悍不畏死的麻扎長刀隊。前者仰仗的是兵甲利器。後者需要的是勇氣和紀律。然而還未等孫家水師衝到曹軍陣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卻在驟然間打亂了孫軍原本整齊的戰陣。

“都督,黃將軍行舟過快,脫離軍陣也!”

隨着飛盧上的小校大聲示警,甲板上的衆將校連忙循聲張望,果見西北方向上一隊艨艟孤軍突出,直將身後的戰船甩得老遠。而艨艟上迎風招展的戰旗則清晰地昭示了指揮官的身份——黃蓋。

“公覆快歸陣!”“黃將軍。衝過也!”

哪知黃蓋卻完全無視身後同僚的疾聲呼喊,依舊指揮着他的艨艟戰隊如離弦之箭一般直奔曹軍船陣而去。面對如此詭異的景象,再聯想到前些日子周瑜打黃蓋的那一百軍棍。不少人心頭都浮現出了同一個念頭。

“黃……黃將軍莫不是要投曹!”

“放屁!”韓當擡起一腳就將那宣稱黃蓋投曹的小校踹倒在了甲板上。跟着他又快步走到周瑜的面前單膝跪地道,“都督明鑑,公覆絕不會投曹!”

周瑜沒有立即迴應韓當,倒是先前被踹倒在地的小校在一旁捂着肚子哼哼唧唧道。“黃蓋不投曹。那他爲何不歸隊?”

是啊,黃蓋既然不是投曹,他爲何要脫離軍陣忘曹軍那邊衝?便是想殺敵明志,也用不着在這時候衝啊。這一問題不僅縈繞在多數的人心中,同時也讓韓當難以回答。不過出於對黃蓋的信任韓當依舊跪在原地倔強地重複着他那句,“公覆絕不會投曹!”

事實上面對乘風而至的黃蓋部,對面的曹軍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過還未等戰船上的曹軍放箭試探,黃蓋便已然命人打起一面碩大的白旗。並帶人一同衝着曹軍軍陣高聲呼喊道,“黃蓋來降!”

“黃蓋來降?”旗艦上乍聞黃蓋投誠的曹操狐疑地皺起了眉頭。

同曹操一樣楊修也覺得黃蓋的出現太過蹊蹺。可還未等他發話。站在一旁的鄧羲已然快他一步朝着曹操拱手諂媚道,“恭喜丞相。黃公覆必是惱怒周氏小兒前番羞辱於他,故而纔會陣前倒戈。”

“哦?果真如此?孤可聽聞黃公覆爲人忠肝義膽,不似陣前倒戈之人。”曹操不置可否地橫掃了鄧羲一眼。

此時的鄧羲儼然已同張允等人結成了一派。眼看鄧羲受到質疑,站在他身後的張允趕忙出列替鄧羲解釋道,“水戰不比陸戰,黃公覆現下身邊僅有艨艟十餘艘,其若詐降豈不自投羅網。”

曹操一聽覺得也對,水戰比拼的是船隻大小以及船隻的數量。黃蓋僅憑十餘艘艨艟顯然奈何不了自家的船陣。可此時的曹操哪裡料想得到,就在他與臣下商討黃蓋究竟是真降還是詐降的檔口,那十餘艘艨艟已然乘着東風行駛到了距離曹軍船陣只差一點點距離的位置上,並一面繼續朝曹軍喊話,一面偷偷地在江面上傾倒油脂。乘着受風的潮流,油很快便在無聲無息間包圍住了曹軍的戰船。

黃蓋眼見一切已然準備就緒,當即便命人點燃了腳下的艨艟。原來黃蓋帶來的這十餘艘艨艟之中裝滿易燃的薪草膏油,外用赤幔做僞裝。此刻一經點火這些個經過改裝的艨艟瞬間便化身爲一隻只炙熱的火球,並在強風的推波助瀾下朝着最近的戰船直愣愣地撞去。而那些迸落的火星更是藉着油脂在江面上帶起數道金色的火龍,頃刻間就將曹軍的船陣團團圍住。與此同時,黃蓋則已然與一干親信死士躍入江中潛水遁走。

由於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以至於曹軍士兵都鬧不清究竟是船先着火還是江先自然,灼熱的火舌就已然攀爬上了他們的戰船。慌亂間船上的將校連忙指揮兵卒打江水撲火,卻不曾想江水已然沾了油脂,結果反倒是火上澆油越澆越旺。

不多時一艘尚燃着點點火星的小船便載着被煙燻得滿臉漆黑的曹休來到了曹操所在旗艦之上,“稟丞相。黃蓋以火舟燃我戰船,現下前方火勢滔天,還請丞相速斷鎖鏈後撤烏林!”

其實曹操等人一早便已注意到了前方升起的滾滾濃煙。此刻聽聞區區數艘火船便將自己精心打造的船陣毀之一旦。曹操的臉色更是比面前的曹休還要黑上幾分。惱羞成怒之下,他一把揪起曹休厲聲責問,“怎會如此!爾等爲何不阻止黃蓋!”

“戰船爲鐵鏈所絆,無法避開火舟!”曹休嚥了口唾沫,哭喪着臉答道。其實在戰船被點燃後不久就有一些將校爲避免火勢蔓延想要解開連接船陣的鐵索,卻怎奈這些連接戰船的鎖鏈實在是太過牢固,慌亂之中不管曹兵是刀劈也好。棒撬也罷,就是無法弄斷鐵鏈。結果曹營的將士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火勢從一艘戰船引燃到另一艘戰船之上。若非如此曹休也不會拋下自己的部下趕來旗艦勸說曹操棄陣。

曹操萬萬沒有想到他一直引以爲傲的鐵索連船經會成爲整個船陣中最爲致命的一個弱點。望着前方逐漸蔓延而來的滔天火勢,感受着腳下起伏跌宕的波濤。這位素來自負的梟雄平生頭一次有了茫然失措的無力感——所謂作繭自縛亦不過如此。

然而對於曹軍而言真正的噩夢此刻纔剛剛開始。眼瞅着曹軍戰船燃起熊熊烈火,早已等候多時的周瑜精神頓時爲之一振,忍不住撫掌大笑,“公覆將軍果然不負重託!曹賊此番必亡矣!”

跪在一旁的韓當看了看遠處燃起的火焰。又瞅了瞅面前神色飛揚的周瑜。不禁有些後知後覺地問道,“都督的意思是?”

周瑜回過身一把扶起韓當,鄭重其事地向其頷首道,“如將軍所言,公覆將軍從未投曹,之前種種皆是餘等設下的苦肉之計。”

“苦肉之計?!”船上衆將經周瑜如此一點撥,方纔意識到原來之前周瑜打黃蓋的那五十軍棍,連同先前黃蓋脫離軍陣“投曹”。都是他二人事先設下的計謀,爲的就是要找機會火燒曹軍船陣。而從對面愈燒愈旺的火勢來看顯然黃蓋已經成功得手。想到這裡孫營衆將那是個個摩拳擦掌打算大幹一場。

至於身爲計謀策劃者的周瑜這會兒更是意氣奮發。拔劍直指對面陷入火海的曹軍船陣,高聲喝道,“傳令!全軍突擊!誓殺曹賊!”

“全軍突擊!誓殺曹賊!”

在震天的喊殺聲中孫家戰船風帆全開,在強風的推送下好似過江之鯽破浪疾行。不多時孫家的戰船便已然衝進了曹軍陣前。此時的曹軍水師早已亂成了一鍋粥,面對掩殺而來的孫家水師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擊。

砰!砰!砰!幾塊板橋搭上了曹軍的戰船,韓當一馬當先領着一干甲士躍上甲板,拔劍尋找着敵人的蹤影。而在不遠處的另一艘戰船上孫營的另一員虎將甘寧正手舞雙刀左右出擊。在他的身後還跟着一員從卒。每當甘寧手中的刀因血肉模糊而變得遲鈍之時,從卒就會立刻送上新刀,以便讓甘寧繼續豪爽地砍人。

韓當沒有甘寧那等剁肉塊的嗜好,在用盾牌打斷一名來犯之敵的鼻樑和門牙之後,他很快就鎖定了自己真正需要獵殺目標。那是一個在甲板上舉着大刀斥喝着兵士的武將。沒有寒暄招呼,沒有互通姓名,雙方都從各自的眼中看到殺意。劍與劍的碰撞在空中擊出了四散的火花,在過招十數回合之後,韓當靈巧地躲過對方奮力一擊,轉身以劍刺向曹將的左鎖骨上方,再順勢將劍拔出。隨着一聲低沉的嘶吼,曹將墜下戰船在江中擊起一大片水花。沒了指揮官壓陣的曹兵卒頓時失去了鬥志,有絕望跳海的,也有棄劍投降的。而韓當則是深吸一口氣提劍跳上了下一艘敵船,雖說到目前爲止尚不知曉黃蓋的下落,但他堅信唯有奮勇殺敵才能不辜負黃公覆的一番苦心。

由於旗艦的鐵索太過牢固無法開解,曹操最終只得與楊修、曹休等人一同乘坐小船撤離船陣。眼瞅着四周陷入火海之中船陣以及江面上漂浮着的屍體、木片、軍旗,再看看身旁原本侃侃而談現下卻嚇得雙股打顫、汗如漿下的鄧羲、張允二人,心中又悔又氣的曹操恨不得一腳將眼前這兩個佞臣踹下船。

不過就在衆人蜷縮在小舟中倉惶若喪家之犬時,楊修卻是顯得出奇的鎮定。在他看來曹操今日雖敗得窩囊,敗得悽慘,但還不算敗得徹底。至少曹操在兵力上還優於孫策。因此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不能氣餒,於是下一刻楊修不失時機地向曹操安撫道,“丞相勿憂,水師雖毀,大軍仍在。”

楊修的一席勸言將曹操拉回了現實。話說赤壁之戰的本質其實就是曹操要用船將自己的兵馬運過長江,作爲應對周瑜率領孫家水師阻止曹軍過江。如今曹操的水師雖被黃蓋一把火給燒了,但曹軍還有一半的兵力相對完好地留在了烏林。當然在曹操重建出新水師之前,曹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無法再對東吳形成實質威脅了。

百折不撓可以說是每一位奸雄必備的資質。就算輸得一乾二淨,就算墮入十八層地獄,只要還有一息尚存,奸雄們就不會輕言放棄,便是爬也要爬出地獄再戰江湖。正如劉備屢敗屢戰依舊不改其志,蔡吉受困白狼仍然心繫天下。此刻想到今日一敗並未傷及自己的筋骨,曹操那一雙細長的丹鳳眼中便又一次燃起了熊熊鬥志。

赤壁一戰由卯時一直持續到當日申時,整場戰鬥曹軍共損失大小戰船八百餘艘,戰死及溺死者近三萬,戰馬不計其數,另有三千餘人被俘。經此一役曾經不可一世的曹軍水師徹底灰飛煙滅,戰船上的火焰一直延續燒了足足有四天四夜都不止息。以至於取得大捷的孫軍都無法越過火海趁勝追擊,直到四天後周瑜方纔清理乾淨江面上的殘骸,並親自率領兩萬兵馬登陸烏林。而此時的曹操早已一把火將烏林水寨燒了個乾乾淨淨,轉而領兵向南郡方向撤去。(未完待續。。)

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二節 龍口商港第33節一將難求第59節浮生亂世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二十節 **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漢朝傢俱第二十二節高密王修第一百零四節 吾之子房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一百二十六節 衆望所歸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十節 蜀郡張鬆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八節鄴城蒼蒼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六十五節 刺客疑雲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一百零二節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九十二節 爲何而戰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八節鄴城蒼蒼復更通知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漢朝傢俱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三十九節 栽下梧桐樹第十六節宋江路線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第八節 醫署病坊爵位別稱第六十八節 戰鼓擂第二十節狼煙起第57節雲臺面聖第74節潁川辛毗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三節 家學淵源第63節意欲何爲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十五節 主僕名分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二節 夢醒修羅場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二節初抵錦西第二十六節 飛將末路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四十二節 只欠東風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五節 曹軍來襲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第2卷青州之鵬第81節神醫神術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
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二節 龍口商港第33節一將難求第59節浮生亂世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二十節 **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漢朝傢俱第二十二節高密王修第一百零四節 吾之子房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一百二十六節 衆望所歸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十節 蜀郡張鬆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八節鄴城蒼蒼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六十五節 刺客疑雲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一百零二節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九十二節 爲何而戰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八節鄴城蒼蒼復更通知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漢朝傢俱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三十九節 栽下梧桐樹第十六節宋江路線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第八節 醫署病坊爵位別稱第六十八節 戰鼓擂第二十節狼煙起第57節雲臺面聖第74節潁川辛毗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三節 家學淵源第63節意欲何爲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十五節 主僕名分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二節 夢醒修羅場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二節初抵錦西第二十六節 飛將末路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四十二節 只欠東風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五節 曹軍來襲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第2卷青州之鵬第81節神醫神術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