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及時雨

最近一星期在趕項目,更新少還請大家見諒。

——————

淝水決堤雖令曹仁無法南下追擊劉備,卻並不妨礙曹操接手淮河以南的大片郡縣。誠如諸葛亮所言劉表新野一敗讓整個荊州頓時陷入了一片羣龍無首的恐慌之中。如果說長江以南的大族尚可憑藉天險苟延殘喘,那長江以北的諸多郡縣面對長驅直入的曹軍就只剩下了開城投降一途可走。短短旬月間九江、廬江以北的大片縣城皆歸曹操囊中,曹操更是順勢表沛國人劉馥爲揚州刺使,大有繼續東進染指江東之意。

雖說劉表、劉備接連慘敗於曹操之手,但性格彪悍的孫策非但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仗着東吳水師自暴漲的淮河水網逆流而上伺機搶佔了東城、鍾離等江淮下游重鎮。此外孫策還親率兩萬大軍圍攻廣陵,亦有一鼓作氣將東吳疆域推向淮河之志。

面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孫策,曹操固然有心挫其銳氣,卻怎奈手中缺乏像樣的戰船對付東吳水師。於是他只得一面命臧霸馳援廣陵的陳登,一面加緊威逼蜷縮在襄陽的劉表。畢竟只要除去劉表,曹操便可將荊州水師盡數收編麾下,如此一來便不愁沒船南下了。

事實上,對曹操形成牽制的諸侯遠不止孫策一人。這不,正當曹操與孫策對峙江淮之時,遠在幷州的南匈奴單于呼廚泉卻在爲如何回覆曹、蔡兩方的使者而左右爲難。話說呼廚泉約莫四十出頭的年紀,骨骼粗壯,體態微胖,國字臉上的兩道粗長眉毛更是令他不怒自威。不過這會兒這位南匈奴單于卻緊皺着眉頭在大帳內來回渡步,並時不時發出輕微的嘆息之聲。

原來十日之前,司隸校尉鍾繇派遣其帳下主簿傅幹來到匈奴王庭勸說呼廚泉投效曹操。倘若換在半年前。呼廚泉定然是二話不說就向曹操納貢稱臣。可是眼下的呼廚泉卻不敢輕易站隊,因爲河朔並非曹操一個人作主,更爲確切點說此刻能在幷州對呼廚泉形成實質威脅的勢力並非曹操,而是那個來自青州的女諸侯蔡吉。

雖然呼廚泉並不瞭解蔡吉,更沒同蔡吉碰過面,但他知道蔡吉麾下有張遼,有趙雲,光是這些個猛將就足以令他不敢在蔡吉面前造次。更何況那位女諸侯在不久前剛以神器發動山崩地裂之術攻取平城。當然呼廚泉同樣也不敢回絕曹操,畢竟當年他曾在關中敗於鍾繇之手,並親身見識過曹軍的彪悍。

只是還未等呼廚泉應付完傅幹。另一頭身處平城的齊侯蔡吉也派來了使者。相比前來遊說的鐘繇,蔡吉的態度顯然更爲強硬,其不僅命呼廚泉出兵追剿步度根,還要他送還一個被匈奴兵擄走的蔡姓女子。對於前一條呼廚泉尚能以步度根出逃關外無跡可尋來搪塞一番。反倒是後一條讓呼廚泉甚感爲難。

事實上自中原黃巾之亂起,南匈奴上層便時有內訌發生。呼廚泉和於夫羅的父親羌渠便是死於部下之手。於夫羅繼位後。參與者恐被報復不認可新單于,從而另立了一個單于。於是於夫羅只得前往漢庭申訴。歷經數年方被承認。因此莫看匈奴人的人口現下佔到了幷州的一半。可論戰力而言南匈奴甚至有可能還不及幽州的烏桓人,更毋庸說是素來彪悍的鮮卑人了。實際上,南匈奴的親戚北匈奴就是被鮮卑人趕得無影無蹤,了無音訊。所以說平城方面有關追剿步度根的要求,呼廚泉實際上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呼廚泉的單于之位傳自他的兄長於夫羅,現任的左賢王正是於夫羅的長子。雖說兄終弟及是匈奴的傳統。但呼廚泉與左賢王之間始終心有芥蒂。如今呼廚泉的這個侄子正值壯年,在南匈奴各部中又頗有威望。而蔡吉所求的那個蔡姓女子正是左賢王的侍妾。一想到自己那個不省油侄子,呼廚泉的眉頭徹底擰成了一團。不過就在呼廚泉站在原地低頭沉思之時,忽聽皮帳外有人通報道。“單于,鐵弗部巴茨求見。”

回過神來的呼廚泉深吸了一口氣,旋即坐回王座清了清嗓子道,“帶他進來。”

不多時侍衛便領着一個年約三十的漢裝男子走進了大帳。倘若此刻有龍口官員在,必會一眼認出此人正是時常出入齊侯府的馬商王翰。原來王翰本名巴茨,乃匈奴鐵弗部人,“王翰”不過是他爲了便於在中原行商取的漢名而已。而他所在的鐵弗部在南匈奴更是一支比較特殊的部族。須知鐵弗人乃是由匈奴人和烏桓人、鮮卑人、乃至漢人混血而成,故而又被外界稱之爲雜胡。同時也正是因爲血統複雜,鐵弗人擅長與不同的種族交流,便有不少人以經商爲生,而王翰便是其中比較成功的一個商人。

此刻就見王翰以一副熟門熟路的樣子信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呼廚泉施禮道,“巴茨見過單于。”

“巴茨汝今日來此所爲何事?”呼廚泉大手一揮以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向王翰問道。

面對冷着一張臉的呼廚泉,王翰卻是渾然不在意地獻媚道,“小人今日前來乃是爲單于送富貴而來。”

“說!汝此番要多少戰馬?”呼廚泉不耐煩地打斷了王翰的媚言。雖說匈奴上層曾與漢室多次通婚,但草原各部族在骨子裡還是十分注重血統的。更爲確切點說血緣是判定草原各部族內人與人之間親疏遠近的最重要衡量標尺。就這一點來說鐵弗部本就是匈奴中的異類,而像王翰這等以行商爲生的人更是背棄了匈奴的傳統,讓呼廚泉頗爲不恥。不過不恥歸不恥,呼廚泉還是需要像王翰這樣的族人替南匈奴販賣牲口,從而自中原換取食鹽、鐵器、絲綢、漆器乃至糧食等物資。

王翰倒是見慣了呼廚泉的傲慢嘴臉,心中固然覺得屈辱,臉上倒是依舊掛着笑容欣然解釋道,“非也,小人此番乃是爲鹽鐵專賣而來。”

“鹽鐵專賣?”呼廚泉擡起頭一臉疑惑地看了看王翰。

王翰見呼廚泉已被自己吸引住。便連忙拱手替其解答道,“不瞞單于,齊侯已下令幽並二州鹽鐵專賣,從今往後此二州食鹽、鐵器皆由榷場專賣。”

“齊侯!又是那女人!”呼廚泉猛地一錘扶手咬牙切齒道。

“單于出何事也?”王翰故作驚訝道。

“汝自己看!”呼廚泉說罷也顧不得王翰的身份,直接就將手邊的書信丟到了王翰的腳邊。

王翰俯身拾起書信,上下掃了一眼之後,旋即拱手向呼廚泉賀喜道,“恭喜單于!”

呼廚泉鐵青着臉冷哼道,“何喜之有?”

“單于明鑑,齊侯這是將單于視作自家人。單于只需滿足齊侯兩項號令。從今往後南匈奴便可與幽並二州設榷場互市。”王翰饒有架勢地向呼廚泉解釋道。

呼廚泉聽罷王翰所言先是楞了一下,旋即冷冷一笑道,“此等殊榮孤可無福消受。孤大可與曹丞相互市,無需同蔡安貞做自家人。”

眼見呼廚泉的態度如此強硬,王翰眼珠子一轉微微一笑道。“單于有所不知,齊侯乃中原第一鹽商。便是曹丞相也需向齊侯購鹽。如今既能與齊侯直接買賣。單于又何須再多受一番盤剝?”

“此事當真?”呼廚泉略顯遲疑地問道。

“千真萬確。單于若不信可派人前往中原查探。”王翰這番話並不是在糊弄呼廚泉。作爲最早與蔡吉合作的三大商賈,王翰可是親眼看着蔡吉如何從一窮二白一步步成爲中原第一鹽商。不無誇張的說現下長江以南九成的食鹽皆來自蔡吉治下的青徐兩州鹽場。其中又有近四成的食鹽輸入曹操治下的州郡。起初這些食鹽都是由一些地方上的大族自青州轉手倒賣到兗、豫二州。但是在曹蔡聯姻之後,這些個食鹽便由曹操直接向蔡吉統籌購買,再分派到各地官府專賣,甚至轉售關中、漢中等地。至於私人販賣食鹽在曹操治下的州郡那便是殺頭的死罪。當然也曾有過不長眼的豪強繼續在暗地裡走私食鹽,不過在被曹操殺雞儆猴着滅了幾家之後。便再也沒有人敢爲販鹽挑戰曹丞相權威了。而眼下替曹操負責食鹽專賣之事的人正是曹操的小舅子甄堯。

王翰雖靠販馬攢下了偌大個家業,可販馬的利潤終究還是比不得販鹽來得暴利。眼瞅着甄堯憑藉販鹽在中原日進斗金,王翰自然是眼紅不已。但他既不是漢人,也不像甄堯那般有個妹子嫁給曹操那等大諸侯做小妾。難以插手中原的食鹽買賣。相反雜胡的身份纔是他最大的優勢。於是在暗自籌劃了一番之後,王翰便將目光自中原轉到了他的老家南匈奴。須知南匈奴扼守着塞外要衝,通過南匈奴王翰可以同塞外的鮮卑、氐等部族交易,這其中的暴利可不比中原來得小。正所謂富貴險中求,爲了日進斗金的未來,王翰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勸說呼廚泉投靠蔡吉。

其實呼廚泉一開始也沒打算徹底倒向曹操。只因剛纔乍一聽蔡吉竟要用鹽鐵專賣卡扣南匈奴的物資,呼廚泉這才血氣一涌放出了狠話。這會兒耳聽王翰說蔡吉竟控制着整個中原的食鹽,呼廚泉驚愕之餘,便不由自主地又有些心虛起來。就見他低頭沉吟了片刻後,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道,“孤也不想通齊侯交惡。卻怎奈那蔡姓女子乃左賢王之妻,孤怕左賢王不放人啊。”

王翰來之前曾設想過呼廚泉反蔡的各種理由,並預設應對之策,卻沒想到阻礙呼廚泉投效蔡吉的竟會是個女子。此刻聽罷呼廚泉所言,王翰不禁啞然失笑道,“左右不過是個女子,小人替單于贖來便是。”

“那蔡姓女子可是左賢王的愛妾。”呼廚泉意味深長地瞥了王翰一眼提醒道。

“左賢王若愛美人,小人便以美姬二十相換;左賢王若愛錢財,小人便以黃金千兩相贖。”王翰拍着胸脯保證道。顯然在他看來花費這點代價換取日後在塞外的食鹽專賣顯然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呼廚泉見王翰如此爽快,心頭亦是一喜。據他所知左賢王的那個侍妾已經是半老徐娘,當不得美姬二十、黃金千兩。只是以呼廚泉的身份去向侄兒贖人一來是他拉不下臉面,二來他那侄兒也不見得領情。而此刻換做王翰出面,情況無疑會好很多。更毋庸說王翰出手還如此大方,不怕左賢王不答應。只要將那蔡姓侍妾送還平城,便可暫時安撫下蔡吉。另一頭呼廚泉也好對追擊鮮卑人一事陽奉陰違。想到這裡呼廚泉不禁暢快地大笑道,“巴茨汝真乃及時雨也!”

“能爲單于分憂,小人榮欣之至。”王翰謙卑地俯身一拜道。

呼廚泉雖不知曉食鹽專賣之事,卻也多少能猜到王翰在打什麼如意算盤。畢竟這世上不存在天上掉餅的好事。不過站在呼廚泉的角度上來說,讓王翰來替他打理鹽鐵專賣一事也未嘗不是件好事。畢竟呼廚泉本人不懂經商,也沒精力去操持那等賤業,他所要做的就是坐在皮帳之中等着收份子錢。思慮至此,呼廚泉便揮手朝王翰吩咐道,“巴茨常在漢地走動,不如就由汝替孤接洽平城使者。”

聽出呼廚泉弦外之音的王翰趕緊抱拳領命道,“喏。小人定不負單于重託。”

事實證明,左賢王的胃口遠大於呼廚泉與王翰的想象。王翰最終以美姬二十、黃金千兩、外帶白璧一雙的代價自左賢王處贖回蔡昭姬,並將其獻於南匈奴單于呼廚泉。呼廚泉在得到蔡昭姬之後,未眠夜長夢多當即派遣使者將其送還平城。得到消息的蔡吉亦派出兵馬前往朔方接應。幾番周折之後,建安七年九月的一天,蔡吉終於在平城迎來了傳說中的蔡文姬。(未完待續。。)

第七十八節 雪夜襲營第64節鏖戰之夜第四十九節 後起之秀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52節大夫吳碩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一百二十九節 求同存異第九節 段家二子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2卷青州之鵬第81節神醫神術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一百零一節 虛虛實實第一節 仁與殺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十二節 齊法家第五節得虎子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十一節 鬥爭中求團結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七節 孤之所欲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十四節名動吳越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三十九節 栽下梧桐樹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六十二節 靈光一閃第85節青梅煮酒/復更咯第40節蒙面男子第五節得虎子第三十七節 德陽殿上復更通知第55節互爲犄角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三十三節 開科取士第七十二節 各顯神通第四十節 賽魯班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五節得虎子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一百五十三節 春雷始動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二十三節 君臣冷戰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三十一節 功高震主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七十三節 嫁禍於人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一百三十一節 荊州名士第三節 塢壁之禍復更通知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上架感言第39節同車而行第一百十四節 捉襟見肘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49節驚天之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46節名醫巫醫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十七節奪寶奪命第四十五節 渤海高氏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四十二節 秦晉之好
第七十八節 雪夜襲營第64節鏖戰之夜第四十九節 後起之秀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52節大夫吳碩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一百二十九節 求同存異第九節 段家二子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2卷青州之鵬第81節神醫神術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一百零一節 虛虛實實第一節 仁與殺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十二節 齊法家第五節得虎子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十一節 鬥爭中求團結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七節 孤之所欲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十四節名動吳越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三十九節 栽下梧桐樹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六十二節 靈光一閃第85節青梅煮酒/復更咯第40節蒙面男子第五節得虎子第三十七節 德陽殿上復更通知第55節互爲犄角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三十三節 開科取士第七十二節 各顯神通第四十節 賽魯班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五節得虎子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一百五十三節 春雷始動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二十三節 君臣冷戰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三十一節 功高震主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七十三節 嫁禍於人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一百三十一節 荊州名士第三節 塢壁之禍復更通知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上架感言第39節同車而行第一百十四節 捉襟見肘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49節驚天之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46節名醫巫醫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十七節奪寶奪命第四十五節 渤海高氏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四十二節 秦晉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