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

飛揚的火把照亮了辛府宴廳,伴隨着歡快的樂曲,身着綵衣的伶人耍出各式各樣的炫目把戲,將在場的賓客逗得開懷大笑。蔡吉手持酒盞環顧周遭熱鬧的景象,不禁在心中暗自讚賞身旁的辛氏兄弟會辦事。

須知自打當年蔡吉因豔舞事件同袁譚反目之後,便有傳聞說蔡吉善妒見不得美女在其面前起舞。於是出於尊重一般諸侯大臣宴請蔡吉之時都會盡量避開上一些暴露、色情的歌舞。例如蔡吉當初在曹營之時,曹操就等蔡吉自行離席之後再上肉戲。蔡吉在自家營中也是如此行事。但隨着蔡吉的實力越來越強,勢力越來越大。這一心照不宣的避諱,竟衍化成了凡是招待蔡安貞的宴會必不上舞女。蔡吉雖然也在自家操辦的宴席上派舞女表演歌舞。可不知那些世家名門,是故意示威,還是真怕掌握不了度。總之蔡吉每每出席宴會,席間經常沒有女子表演歌舞。總之現場那種冷清尷尬的氣氛讓蔡吉深感不堪回首。

心情不錯的蔡吉旋即便向辛氏兄弟舉杯敬酒道,“此番全仗二位之功,孤方能並不血刃拿下平原。孤在此代平原百姓謝過二位高義。”

正所謂花花轎子人擡人,蔡吉一席話給足了辛氏兄弟面子。辛評與弟弟辛毗在暗自慶幸押對寶的同時,亦有些心虛地回禮道,“齊侯使不得。吾兄弟二人誤入歧途,若非齊侯不棄,吾兄弟二人危矣。”

辛評這話倒是真真切切的大實話,以蔡吉目前的實力。攻下平原只是舉手之勞。辛評獻城之舉莫說是雪中送炭,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可就算是如此蔡吉還是對辛氏兄弟以禮相待,彷彿二人真是潛伏袁營多年的義士,爲蔡吉拿下青州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實蔡吉禮待辛氏兄弟一方面是出於對辛毗才華的欣賞,另一方面亦有千金買骨的意思。畢竟辛氏兄弟是第一個主動向蔡吉投誠的袁紹部下。禮待二人能給潛在的投誠者樹立良好的榜樣。

此刻面對兩人的謙詞,蔡吉倒是將話鋒一轉關切地問道,“二位在平原舉兵起義。不知家人可會受袁紹威脅?”

“多謝齊侯關心。家兄早已將家眷送往陽翟老家避難。袁紹奈何不了辛家。”辛毗搶先一部代兄張答道。其實當初辛評之所以會送走家眷乃是害怕家人受蔡袁之戰的牽連。不過眼下辛氏兄弟既已投靠了蔡吉自然就是另一番說詞了。

聽罷辛毗所言,當即撫胸長舒一口氣道:“如此這般,孤就放心也。”

辛評見蔡吉如此關心辛氏一門的安危。不禁在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這次真是碰上了明主。只是還未等他向蔡吉寒喧兩句。蔡吉又向辛毗問道。“孤聽聞佐治先生有一千金冰雪聰慧,可也在陽翟?”

辛毗只有一個女兒,名喚憲英,今年才十歲。他可不信以逐鹿天下爲己任的蔡吉會對一個十歲的女娃感興趣。身爲謀士是敏銳,很快就讓辛毗意識到蔡吉這是要他當場表態。須知辛氏兄弟的老家陽翟現正處於曹操的控制之下。雖說蔡吉目前與曹操結成了聯盟。可身逢亂世不管聯盟還是聯姻,有時比露水姻緣還靠不住。自家幕僚的家眷身處他家地盤,終究是個隱患。想到這點的辛毗當即便向蔡吉表態道,“毗也久仰龍口盛名。不知可有幸將家眷遷往龍口?”

“龍口隨時歡迎佐治先生定居。”蔡吉含笑點頭道。

眼見弟弟與蔡吉如此一問一答,辛評也回過了味兒來。卻見他撫須附和道,“平原即已在齊侯治下。評也可安心接回家眷共享天倫也。”

面對如此知趣的辛氏兄弟,蔡吉自是要好好打賞一番。“仲治先生這些年在袁譚制肘之下,仍將平原郡治理得政通人和實屬難得。孤會向朝廷上書表先生爲平原郡守。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用一個沒有多少實權的別駕,換取軍政一把抓的太守之位,辛評哪兒會有推辭的道理。興奮之下,他當即便向蔡吉躬身一拜道,“多謝齊侯提拔。”

“辛府君不必多禮。爲朝廷推薦賢良本是孤之職責。”蔡吉說罷,又回頭向辛毗微笑道,“孤府內尚缺一名侯府掾屬,不知佐治先生可肯屈尊?”

侯府掾屬雖說官銜不高,但勝在直屬於齊侯。蔡吉此舉無疑是在邀請辛毗入幕。早就看好蔡吉的辛毗自然是欣然領命道,“毗原爲齊侯效犬馬之勞。”

曹丕以護衛的身份坐在蔡吉左手邊的第一個位子上,看着蔡吉如何在席間收服辛氏兄弟。只覺眼前女子的身形恍惚間與父親重迭在了一起。在許都的夜宴上,父親也是像這樣以親切坦率的態度一步步籠絡才俊。外界都道曹操爲人嚴酷。可曹丕卻知父親對有才華的人向來都是以情動人,而非以勢壓人。

這便是爲主之道——曹丕緊握着酒盞在心中如此自勉着。但蔡吉的背影以及現場賓客的無視,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曹丕,他已不可能成爲一方之主,甚至連一家之主都不是。自己僅是一介質子。巨大的落差令少年緊低着頭,眼中充滿了失落,就連喝進嘴裡的果酒都帶着一絲苦澀。只是這酒再苦也不能吐出來,更不能在慶功宴上讓外人看見曹家二公子落魄的樣子。

當曹丕再次擡起頭時,他眼中的失落已被堅毅的外殼所包裹。幾乎沒人注意到曹丕先前的那點小小的失態,除了正在與辛氏兄弟聊天的蔡吉。不過蔡吉似乎沒有要點破的意思,而是依舊與在場的賓客談笑着。且就在衆人把酒言歡之時,一員小校匆匆跑進宴廳打斷了伶人的表演。

“稟齊侯!城外有曹將求見!”

小校突如其來的稟報讓原本熱鬧的宴廳頓時安靜了下來。誰都知道曹操正與袁紹交戰於官渡,曹將這時候來找蔡吉多半沒啥好事。至於曹丕更是緊張地朝門外張望。相比之下蔡吉倒是顯得頗爲淡定,卻見她同賈詡交換了一下眼神後,擡手下令道。“快快有請。”

“喏。”那小校領命後轉身快跑出了辛府。在場的賓客則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一些人還時不時地將好奇、疑惑甚至幸災樂禍的目光掃向了曹丕。曹丕一面承受着非議,一面盡力保持一個世家子應有的矜持。可當小校領着兩員風塵僕僕的曹將走進宴廳之時,曹丕再也撐不住了。卻見他霍然起身疾呼道,“妙才叔!”

無怪乎曹丕會如此失態。這會兒走進宴廳的兩員曹將赫然就是夏侯淵與徐晃。兩人不僅滿臉胡茬。蓬頭垢面,戰甲上更是沾滿了血污與擦痕。任誰見到這等模樣都會想起“敗軍之將”這四個字來。而夏侯淵又是曹操的心腹大將,若他都以這副尊榮趕來見蔡吉。那曹操那邊的戰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話說夏侯淵與徐晃逃出烏巢之後便快馬加鞭一路向東飛馳尋找蔡吉部的蹤跡。他倆本以爲蔡吉誅了顏良之後,應該還在攻略青州。卻哪曾想兩人一到青州就被告知青州全境已被蔡吉部所掌控,而蔡吉本人則已然進駐了平原城。這一消息令兩人既驚訝又激動。於是當即掉頭日夜兼程地趕到了平原城下。

夏侯淵僅掃了一眼激動的曹丕。便與徐晃雙雙走到蔡吉的面前單膝跪地道,“夏侯淵(徐晃)見過齊侯。懇請齊侯速速發兵救援司空!”

“兩位將軍快快請起。究竟出何事了?”蔡吉快步下榻作勢就要扶起夏侯淵與徐晃。

兩人見狀趕緊起身,夏侯淵則向蔡吉進一步說明道,“袁紹正率部圍攻官渡曹營,袁軍勢大司空恐難招架。”

“哦。官渡竟如此惡劣?”蔡吉詫異地問道。其實蔡吉也知曹操正與袁紹交戰於官渡,只是一來沮授這次保密工作做得好,官渡之戰的真正戰況並未外傳。二來曹操同袁紹算算也已經在官渡對峙了一年多,期間的大小戰鬥沒有千次也有百次。因此蔡吉以爲目前曹操與袁紹間的交戰也不過如此。可聽夏侯淵說來。這一次的情況似乎是有所不同。

夏侯淵本不打算將官渡之戰以及烏巢之戰的戰況當着那麼多人面說出來。可眼瞅着蔡吉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再一想正在官渡苦戰的曹操,夏侯淵只得一咬牙將這段日子以來戰況原原本本同蔡吉講了一遍。

曹操軍所面臨的困境顯然超出了衆人的想象。現場的譁然聲一陣響過一陣。至於曹丕在聽完夏侯淵的敘述之後。臉色更是瞬間由白轉綠。年少的曹丕雖不及夏侯淵等宿將,但他多少還知自己父親的實力有幾斤幾兩。莫要看曹操去年與袁紹打得平分秋色。實際上曹軍所取得勝利全部都是襲擾之類的戰術勝利。最高的一次戰績也僅是襲殺了文丑而已。這些勝利聽着熱鬧,卻並不能爲曹操換來實質性的優勢。反觀袁紹仗着己方兵多勢大,一路攻城略地佔據了河內、北豫州等地的大量城池,在戰略上始終保持着絕對的優勢。曹操與袁紹的對陣,就像刺客在挑戰猛士。刺客能在猛士身上留下無數傷痕,卻無法擊倒猛士,而猛士只需一錘擊中刺客,刺客便會當場被砸成肉餅。當然若是刺客能集中全力,抓住機會一刀命中猛士的心臟,則瞬間就能反敗爲勝。只可惜現在看來曹操這一刀不僅刺偏了,還被袁紹逼進了死角。

噗通一聲,少年單膝跪在了蔡吉的面前,哽咽道,“齊侯請救救家父。丕願……”

曹丕的下半句尚未說出口,忽覺有一支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下一刻曹丕的耳邊傳來了蔡吉鄭重地保證,“司空不會有事。”

曹丕猛然擡頭還想同蔡吉說些什麼。可蔡吉卻已然轉身朝賈詡吩咐道,“全軍備戰!速招高將軍入府!”

“喏。”賈詡不動聲色地躬身領命。

蔡吉則回頭又向夏侯淵與徐晃柔聲安慰道,“兩位將軍一路辛苦。今日先歇一夜,養足了精神再說。丕公子送兩位將軍下去歇息。”

夏侯淵見蔡吉擺明了就要打發三人離開,不由神色一變。好在還未等夏侯淵發作,一旁的徐晃偷偷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其莫要衝動。夏侯淵雖心急曹操的安危,卻也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於是他只得默不作聲地朝蔡吉拱了拱手,然後同徐晃一起隨着神色恍惚的曹丕離開了宴廳。

蔡吉雖下令全軍備戰,卻並不代表她立即就會出戰。畢竟袁紹勢大,蔡吉在出兵前討論一下作戰方案也無可厚非。辛評當即便讓出了自己的書房供蔡吉商討對策。不多時高順亦從大營趕到了辛府。由於事關重大,參與此次作戰會議的人員僅蔡吉、賈詡、蕭建、高順以及剛剛入夥的辛氏兄弟。

在另一個時空,屋內六人中有三個是曹操手下。但這會兒是頭一個發話的卻是“少數派”的高順。在聽完前因後果之後,高順當即虎目圓睜地嚷道,“爲何要救曹操!”

“齊侯與曹操乃是姻親,若主上見死不救,往後沒人敢與主上結盟也。”蕭建捻着鬍鬚替蔡吉答道。

“曹操爲人奸猾,怎知不會有詐?”高順嗤之以鼻。曾在呂布麾下效命的他始終對曹操心存戒備。

蕭建聽高順這麼一說,也有些遲疑地說道,“觀夏侯淵與徐晃之狼狽,不似有詐……”

辛氏兄弟還不清楚蔡吉對曹操的態度究竟如何。因此並沒有參與高順和蕭建之間的爭論,而是密切觀察着蔡吉的反應。卻怎想蔡吉始終只是聽着屬下討論,自己並沒有發話。眼瞅着高順與蕭建爭論不出個所以然來,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賈詡幽幽地自言自語道,“出兵是一回事,救曹乃另一回事。”

賈詡此話一出,無論是辛氏兄弟,還是蕭建、高順,皆露出了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確實,蔡吉依盟約必須得出兵,但這不代表出了兵就必然能救下曹操。出兵與救曹間的生死之度,此刻就掌握在蔡吉的手中。

迎着賈詡直指人心話語,眼睛一亮的蔡吉意味深長地向其討教道,“依文和公看來,孤當如何處之?”

草皮:~~~~(>_<)~~~~ 救救粑粑~~~~

小蔡右手摸摸,左手交叉手指藏在身後—_—:司空不會有事。(未完待續)

第四十節 南陽許攸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2卷青州之鵬第82節入學講武堂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一百四十三節 終得子房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一百十五節 烏桓單于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四十二節 遊說長沙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六節 何郎談玄元旦告假通知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二十二節高密王修第34節大戰在即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四十九節 後起之秀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44節李大人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2卷青州之鵬第81節神醫神術第九十五節 帝王之才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十八節 班師回港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上篇第一節 仁與殺第一節 仁與殺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六節 不情之請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十二節 齊法家第一百十四節 甕中捉鱉第九十五節 磨刀霍霍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一百節 黑駒逞威第73節賈文和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四十節 南陽許攸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一百零六節 汝妻子吾養之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第三十二節 長廣管承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東漢行政區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三十九節 栽下梧桐樹第七十二節 顏良已死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一節踏雪尋友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琅琊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二十四節 曹營定計第十七節奪寶奪命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十六節 大殺器安民告示~~~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47節積善道
第四十節 南陽許攸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2卷青州之鵬第82節入學講武堂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一百四十三節 終得子房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一百十五節 烏桓單于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四十二節 遊說長沙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六節 何郎談玄元旦告假通知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二十二節高密王修第34節大戰在即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四十九節 後起之秀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44節李大人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2卷青州之鵬第81節神醫神術第九十五節 帝王之才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十八節 班師回港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上篇第一節 仁與殺第一節 仁與殺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六節 不情之請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十二節 齊法家第一百十四節 甕中捉鱉第九十五節 磨刀霍霍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一百節 黑駒逞威第73節賈文和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四十節 南陽許攸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一百零六節 汝妻子吾養之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第三十二節 長廣管承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東漢行政區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三十九節 栽下梧桐樹第七十二節 顏良已死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一節踏雪尋友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琅琊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二十四節 曹營定計第十七節奪寶奪命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十六節 大殺器安民告示~~~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47節積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