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

翌日,當蕭建再次站上城頭之時,臧霸已然趁夜起寨拔營率部撤離了莒縣。?~面對城門前滿地的瘡痍,莒縣城內的軍民真是即驚又喜。但在衆人一片海呼萬歲之餘,蕭建卻並不敢就此放鬆警惕,生怕這是臧霸設下的圈套。直至派出的斥候領來打着“張”字大旗的三千先鋒,蕭建這才意識到是東萊已出兵來援。

事實上,爲了達成賈詡下達的“快”字訣,張頜最初佔據東安縣之時,身邊總共不過五千兵馬。而臧霸軍斥候在沂水河畔看到的營寨,則是張頜故意佈下的疑陣。既然是疑陣,自然是忽悠得了一時,忽悠不了一世的事。很快臧霸就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但臧霸卻並沒有掉頭殺個回馬槍意思。他先是退入琅琊郡治開陽城,跟着又聯合孫觀、吳敦、尹禮諸部,以共計一萬餘人的兵力,一路南下直接進駐毗鄰下邳的東海郡。

坐鎮下邳的陳宮,眼見臧霸等泰山賊一面毫不抵抗將琅琊郡拱手讓人;一面卻又氣勢洶洶南下,一副劍指下邳的架勢。哪管什麼下屬不下屬,同盟不同盟的關係,當即便命侯成等人領上一撥兵馬屯於良成縣,嚴防衆泰山賊對下邳圖謀不軌。另一頭則將東萊南侵,泰山賊不穩的消息心腹之人日夜兼程送去沛縣呂布大營。] 好在沛縣其實離下邳郡並不遠,因此當侯成在良成縣揚起呂字大旗與臧霸對峙之時,陳宮的急件也已被呂布狠狠地摜在了帥帳的泥地之上。

“混賬臧宣高那廝想造反呼還有蔡安貞那丫頭竟真敢南下與孤爲敵”

面對呂布的大發雷霆,被急招來商議對策的程登與高順,無奈地對視了一眼。臧宣高有沒有造反,現在還不能肯定。可蔡安貞會南下那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想來也只有呂布會自信的認爲那個名滿天下的奇女子會懼怕他的武勇,不敢坐實徐州牧之職。事實上,早在出兵沛縣之前,高順就曾在私下裡提醒過呂布,要嚴防北方的東萊部。可當時剛剛成爲“宋王”的呂布一心只想着儘快除掉劉備,攻克許都,最終還是依照陳宮的進言強行抽調走了琅琊郡的大部分軍糧。結果直接導致了臧霸與蕭建的互鬥,以及此刻泰山賊的南下。

然而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一味地追究責任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不,待到呂布氣頭稍稍消了一點之後,高順便率先上前勸解道,“主公息怒。眼下臧霸部只是退入東海郡,並沒有任何對主公不敬之舉,更沒有進攻下邳。僅是如此,就說臧霸謀反,空有不妥。畢竟臧高宣一直都很仰慕主公的武勇,這一年多來對主公也是忠心耿耿。”] “哼,吾讓臧霸駐守琅琊。可他卻讓蔡安貞那丫頭長驅直入,現在有領着一干泰山賊屯兵郯城,他這還不算造反?”呂布咆哮着反問道。

高順卻毫不退縮地抱拳迴應說,“主公明鑑。那只是陳宮的一面之詞而已。臧霸與陳宮關係一向不融洽。”

“汝的意思是陳軍師在誣陷臧霸?”呂布直起腰板,神色冷峻地向高順問道。

對於呂布的質問,高順如頑石一般保持着原有的抱拳礀勢,自辯道,“順只是就事論事。臧霸等泰山賊乃是北徐州的屏障,倘若主公與其交惡,最後得利的還是蔡安貞。故此事還需謹慎處之。”…,

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2卷青州之鵬第76節互惠互利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六節 徐州特使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四十二節 秦晉之好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六節 一呼百應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66節天下未平第30節戰雲密佈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四十五節 規與矩第61節張繡投降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五十三節 成人之美第45節復仇之火第39節同車而行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一百十二節 應詔勤王第四十三節 諸侯出巡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一節 命隕長街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四十四節 人生感意氣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十節 血染峽谷第44節李大人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十節黑衣白衣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第一節踏雪尋友第53節劉備入京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二十五節 離間之計第六十節 黑白洪流第34節大戰在即第61節張繡投降第七十二節 各顯神通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二十四節蔡氏團隊第56節建安朝賀第二十節狼煙起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一百節 以退爲進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50節在城闕兮第一百四十八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六十三節 納徵之禮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十五節 主僕名分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三節邊城風雲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39節同車而行第六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五十三節 平城謀策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一百三十節 使臣南下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四十一節 講武堂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62節進駐宛城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
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2卷青州之鵬第76節互惠互利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六節 徐州特使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四十二節 秦晉之好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六節 一呼百應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66節天下未平第30節戰雲密佈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四十五節 規與矩第61節張繡投降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五十三節 成人之美第45節復仇之火第39節同車而行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一百十二節 應詔勤王第四十三節 諸侯出巡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一節 命隕長街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四十四節 人生感意氣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十節 血染峽谷第44節李大人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十節黑衣白衣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第一節踏雪尋友第53節劉備入京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二十五節 離間之計第六十節 黑白洪流第34節大戰在即第61節張繡投降第七十二節 各顯神通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二十四節蔡氏團隊第56節建安朝賀第二十節狼煙起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一百節 以退爲進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50節在城闕兮第一百四十八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六十三節 納徵之禮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十五節 主僕名分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三節邊城風雲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39節同車而行第六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五十三節 平城謀策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一百三十節 使臣南下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四十一節 講武堂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62節進駐宛城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