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落山時,他們的馬車終於抵達了河岸碼頭。
白莫觴還想扶着於靜瀟下車,卻被她婉拒。於靜瀟表示現在天色已暗,她可以摘下絲帶,自己走路了,不用勞煩白莫觴牽引。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對方的表情竟似有點遺憾……
他們面前的這條河,是早在前朝時,朝廷爲了方便漕運而人工開鑿的運河,所以水勢平緩,很適於行船。
白莫觴此行只帶了小夏子和兩名便裝侍衛,加上於靜瀟也不過五人,所以用不着大船,只乘了一艘運河上特有的遊船便可。
別看這船不大,但裡面的配套設施還挺完善,而且配有兩間船艙,雖不算寬敞,但簡單的起居已是綽綽有餘。
因開船時天色已晚,所以他二人簡單地用過晚膳後,便各自回房睡覺了。
這一個多月來,於靜瀟終於可以安心地睡一個好覺,配合着船身的輕輕搖擺,她一夜好眠。
第二天,天還未亮,便聽艙外有人敲門,是白莫觴來喊她起牀。於靜瀟這才迷迷糊糊地醒來,答應了一聲後,簡單地梳洗一番,便到船頭去找白莫觴。
經過了一夜地順流而下,他們的遊船已經開進了運河的入海口,此時東方隱現晨曦,顯見是快亮天了。
白莫觴侯在甲板上,見她衣着單薄,便很自然地摘下自己的斗篷替她披上,“現在已快入秋,海上風大,小心着涼。”
對方的體貼讓於靜瀟面頰微紅,她攏了攏被風吹亂的頭髮,道了聲謝後,才問起白莫觴喚她來甲板上的用意。
白莫觴笑道:“你既然未出過海,想來多半也沒看過海上的日出,所以我才冒昧地喊你起來。”
於靜瀟微微一怔,隨即輕笑,“殿下真是細心。”
說話間,東方的海平面上已見紅日冉冉升起。霓虹萬丈,似灑落的胭脂映紅了天際。
於靜瀟頭一次看這麼美的日出,尤其是在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墓室裡快一個月後。她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心懷舒暢,一連幾個月來盤踞在心頭的壓抑在這一刻煙消雲散了。
看着她的目光再度飛揚出神採,略顯蒼白的玉顏被朝霞染紅,白莫觴只覺心頭似有一池春水在慢慢化開,再捨不得移開目光,只是默默地望着她。
於靜瀟的笑容燦爛如天邊明媚的朝霞,她轉頭向白莫觴微笑道:“六殿下,有你這麼位朋友真好!”
白莫觴登時心頭一窒,朋友……隨即一道難以察覺的苦笑在脣邊悄悄蔓延……
天色大亮時,他們的遊船已經進入海口的碼頭。如果想要出海,那自然乘不得運河裡的遊船。
當白莫觴領着她來到此次要乘坐出海的巨型舶船時,於靜瀟咋舌良久。
“六殿下,您說自己是幾位皇子中最有錢的,我原本還不大相信,不過現在卻的確是信了。”
白莫觴不覺莞爾,隨即淡淡說道:“我手底下像這樣的船有七艘。不過這一艘船現在已在你的名下。”
於靜瀟難以置信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的!?”
白莫觴點頭,“這也是
你的分紅。”
於靜瀟握拳遠目,終於知道什麼是有錢人的感覺了!
坐着豪華客輪出海,身邊有美男陪伴,手裡有花不完的銀子,這種生活簡直是她從前想都不敢想的,現在竟然實現了!
接下來的幾天,於靜瀟過上了她穿越以來最腐敗的日子,每天吹吹海風,看看海景,喂喂海鷗,釣個魚,喝點小酒,彷彿把所有的煩心事兒都拋諸在了腦後,日子過得極是逍遙愜意。
早已過慣這種生活的白莫觴看她如此開心,也跟着心情莫名地大好,亦或只是單純地享受着她的開心。
這一日他們的巨舶途徑一個小漁村,白莫觴笑着跟她說,這裡的潮蟹很是一絕,引得於靜瀟食指大動。白莫觴便遣人到村中去買,誰知那屬下竟空手而歸。
白莫觴很是詫異,算算日子,這個季節正是吃潮蟹的時候,漁民們怎麼會不打螃蟹?遂追問起了原因。
那下屬的表情有些古怪,遲疑地回道:“漁民們之所以沒有出海捕蟹,說是因爲他們時常捕蟹的那片海域在……鬧鬼!”
“鬧鬼?”白莫觴微微一怔,目光流露出幾許懷疑。
正在後邊磕瓜子的於靜瀟聽到這兩個字後,一不小心狠狠地咬了下舌頭。
白莫觴回頭看看她,遂皺着眉頭說:“神鬼之說多半是有人在裝神弄鬼,也就是爲了嚇唬百姓……”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於靜瀟一臉緊張地拉住衣袖打斷,“殿下,切莫亂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有些事情,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她自己就是活生生血淋淋地例子!
白莫觴看她緊張兮兮的樣子,不由得失笑,“想不到你身爲醫者,竟然還迷信鬼神之說。”
“謹慎一些,總是好的。”於靜瀟乾笑兩聲,她總不能說,自己曾親眼見鬼無數次吧!
白莫觴沉吟片刻,隨即搖搖頭,“我總覺得這事蹊蹺,裡面應該大有文章。”
於靜瀟與他相處時久,已基本瞭解他的想法,遂詫異道:“殿下不會是想親自到那片海域上一探究竟吧?”
白莫觴輕笑點頭,“我正有此意。”
於靜瀟猶豫再三後,咬牙道:“既然如此,那我也陪殿下走上一遭。”
白莫觴聞言微訝,細細地看着於靜瀟,“你似乎很怕鬼,就不用跟着去了。”
於靜瀟違心地搖搖頭,“不,我不怕鬼。請殿下讓我跟着去長長見識。”
她其實根本不想去,不過是有些擔心白莫觴罷了。人心都是肉長的,白莫觴對她真心以待,雖然她不能迴應他的感情,至少也應該有所回饋。
今天就用一用自己能見鬼的本事,來看一看,那片海域鬧得到底是真鬼,還是假鬼!
談到海上鬧鬼,於靜瀟在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就是,幽靈船。而他們此次碰到的鬧鬼事件,也恰巧是這一類。
據那個漁村的漁民們說,最近一兩個月來,那片海域會時不時地出現一條鬼船。
因爲漁民們都是在天不亮就出海打魚,捕蟹更是
如此。所以在那片海域捕蟹的漁民,多半都在黎明之前見過那艘鬼船。
聽見過鬼船的漁民講,那是一艘中型海船,有大膽的漁民曾經貼近瞧過,說是船上好像沒有人,可是船身卻像是有無形的手在操控。
漁村有個號稱李大膽的小子,就不信邪,爬上過那艘鬼船,結果給嚇得癔症了,到現在還日日胡言亂語。後來又有兩艘漁船在白天時於那片海域失蹤了,漁民們便再不敢靠近那片海域。
白莫觴既然想要一探究竟,那就只有趕在午夜之後,黎明之前。說來也巧,他們選定的這天,正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滿月夜。
海上的夜並不是頂安靜的,因爲一直有潮汐和海浪聲,只不過在這周而復始的聲音映襯下,反倒將夜晚襯托得更加沉寂。
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掛於海平面上,本來幽靜美麗的海上之夜,卻因這片海域的鬧鬼事件,將整個夜色蒙上了一層陰森詭異的面紗。
於靜瀟這時開始有點後悔了。好好的一箇中秋節,自己不留在巨舶裡,躺甲板上,賞月吃月餅,卻跑到這片鬧鬼的海域來尋找幽靈船。這過節的方法是不是也太另類刺激了些……
因爲他們這次是爲了探查海域,所以並沒有乘坐那艘巨舶,而是駕了一艘輕快的小艇。
船上一共有四名水手,四名便衣侍衛,外加白莫觴和於靜瀟,共十人。輕舟快艇,乘着夜風,迅速行駛在海平面上,剛近午夜,便已抵達那片海域。
因今晚是滿月,海上的能見度雖不及白天,但在月光的籠罩下,也勉強能看清一定距離內的事物。
這片鬧鬼的海域,主要集中在一塊小海島的周圍。那片島嶼也就方圓裡許的距離,並不算大。只是那海島正是潮蟹喜愛聚集的地方,所以也就成了漁民們捕蟹的區域。
他們的小艇沿着這片海域的外圍兜了一圈後,便已過了子夜,並沒有碰到那艘傳說中的幽靈船。
白莫觴直接向水手下令,張滿帆,向那島嶼挺近。
夜風鼓滿了船帆,帶得小艇似離弦箭一般極速在海上行駛。於靜瀟和白莫觴以及一衆水手、侍衛都站在甲板上,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附近的海域。
轉眼丑時也已過了大半,眼前彷彿永遠只有海與天,並沒有發現任何的異樣。
就在於靜瀟開始懷疑這鬼船傳說的可信度時,一艘海船似幽靈般在沉沉的暮色中,悄無聲息地現身了!
同時看到船的幾個水手和侍衛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鬼船!”
白莫觴銳目微眯,直接下令道:“靠上去!”
於靜瀟嚥了口唾沫,雖然想躲得遠遠的,但還是硬着頭皮站在甲板上。
隨着兩船的接近,那鬼船的全貌終於現出身來。果然是一艘半舊的中型海船。上面的船帆只起了一小半,使得船身在海風的吹拂下慢慢滑行着。
離遠望去,只見船艙內一片漆黑,沒有一絲光亮,不似有人在駕駛。只有船頭處掛了一盞油燈,昏黃的燈光在夜風中忽明忽暗的撲閃,給整艘船帶來了一絲森森鬼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