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無可取代

第779章 無可取代

Wшw ⊕ттκan ⊕c○

幹清宮。

徐溥和劉健兩名閣臣,在早朝後獲得弘治皇帝召見,由司禮監掌印太監覃昌親自在前引領,帶着二人前來面聖。

叩首行禮後,兩位閣臣被引到御案前的座椅旁。

朱祐樘伏案批閱着奏疏,頭都沒擡,輕聲吩咐:“兩位先生請坐,先吃會兒茶,歇口氣再說吧。”

“喏。”

徐溥和劉健都極爲小心。

這算是小皇帝難得的私下召見。

或許是君臣間要商談朝中大事,也有可能是某些事不方便拿到朝堂上公開說,涉及到機密,不想讓太多人摻和進來。

這種時候,他們自然不會隨便進言。

最好是以顧問的身份守在旁邊,看看皇帝有什麼話要交待給他們,他們也能提供一些意見,作爲皇帝決策的佐證。

等兩人落座後,朱祐樘手裡那份奏疏批閱完,這才放下毛筆,看了兩位先生一眼,然後拿出張巒之前上呈的請辭奏疏,交由覃昌轉給二人。

二人傳閱後,徐溥的臉色明顯有些不好看。

對他們而言,張巒既是同僚,也是競爭對手,如果張巒真的致仕的話,將有助於維護館閣出身大臣的名譽,以此來阻斷非正統翰林出身官員的入閣途徑。

只是他們心裡也很明白,張巒是受皇帝所託進的內閣,算是對正統文官的一種監督,以及對處理朝政的一個有益補充,所以在皇帝面前,不能公然提出反對意見。

“岳父他自去年開始,接連受傷、染病,今年開年後身體更是每況愈下,很多時候無法上朝,甚至連戶部事務都很難親自坐衙打理。”

朱祐樘做了開場白,算是對事情進行定性。

徐溥俯首道:“是。”

朱祐樘無奈道:“岳父之所以提出請辭,概因朝中不少言官,認爲他未能盡到一個臣子的本分。朕派人去勸過,告訴岳父,其實他入朝以來,很多事都做得很好,對朕幫助很大,並不會因爲他不上朝或是不去公廨,而對他有所偏見。”

徐溥和劉健聽到這裡,心裡不由琢磨開了。

皇帝找我們來此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說這話莫非是想利用我們的聲望,在朝中爲張來瞻發聲,讓御史言官不再上疏攻擊,讓他能安心留在朝中當官?

繼續過他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悠閒日子?

“不過。”

朱祐樘話鋒一轉,道,“岳父對於朝臣參劾,其實也有所反省,認爲目前的他暫時無法勝任當前的差事。”

聽到這兒,徐溥和劉健的心思又發生改變。

暗自揣度,莫不是張來瞻真的要退了?

這是大好事啊!

朱祐樘道:“最後朕與岳父商議過後,做出了一些轉圜……朕的意思是先找一人來暫時替代岳父在戶部的差事,等將來他病癒後再回朝理政……一切都不耽擱。”

徐溥好奇地問道:“陛下的意思,是讓張侍郎以養病爲由暫退?問題是若以他人替代其位,那日後……該如何安置呢?”

徐溥的意思,我們都能理解皇帝你偏向你岳父的態度,既想成就你岳父的名聲,讓他可以暫時躲避來自朝中的明槍暗箭,又不想讓他徹底離開朝堂。

就好像他入閣,也只是掛個閣老之名,卻從不來干涉我們內閣事務……這也算是咱君臣之間保持的一點兒默契,彼此留個顏面,有條退路可走。

但問題是你現在這麼做,分明不合規矩。

你讓替代張巒做侍郎的人作何感想?

劉健道:“陛下,以臣所見,或可讓張侍郎繼續在家養病,其職位無須他人暫代。相信目前當值的戶部官員能自行將其差事完成。”

他的意思是陛下你也別搞什麼暫代了,要是您覺得自己離不開岳父,那我們可以容忍他,讓他繼續當掛名閣老、戶部右侍郎!大不了我們幫你去勸說朝中言官,不讓他們亂來,保持君臣和睦。

朱祐樘無奈道:“或許朝中人,不理解岳父這一年來做過什麼。岳父的確說過,最近他既要養病,還得完成手頭差事,一時真有些心力交瘁。”

徐溥和劉健心裡都在想,張來瞻除了成天混吃等死外,還幹啥了?有什麼了不得的事情非得他去完成不可?

世間還有這麼自我彰顯、臭不要臉的人?

朱祐樘繼續道:“朕也知曉,岳父肩負的差事暫時無人能夠替代,如果他不做,想讓目前戶部中人來完成,只會適得其反……”

徐溥卻有不同見解:“陛下,不用太擔心,臣相信戶部尚書李敏,定能擔當重任。”

“李尚書還有自己的事情做。”

朱祐樘搖頭道,“朕的意思,是從目前在京賦閒或掛職官員中,找一員勝任此差事之人,由其暫時替代岳父之職,領戶部侍郎銜,完成岳父手頭未竟之事。”

徐溥好奇地問道:“那陛下,張國丈病癒後該如何安置?”

朱祐樘嘆道:“到時再讓他回戶部任侍郎,或是索性便安排旁的差事。而目前取代之人,可以平調到西北,暫時督軍餉等事,並不影響其繼續爲朝廷效勞。”

這下徐溥和劉健大概明白皇帝是什麼意思了。

皇帝覺得,他的岳父太重要了,無可取代不說,一旦張巒不在,可能戶部就得出大亂子。

這種想法,簡直荒謬至極!

徐溥和劉健都認爲,張巒正如言官參劾的那樣,尸位素餐,根本就不幹正事,純粹是領着俸祿混吃等死的官油子典型,就是靠一個國丈身份在朝中招搖撞騙,就連皇帝也受其矇蔽,覺得這個岳父不可或缺,導致翁婿間互相慰籍和欺騙,拿朝中大臣當猴耍。

徐溥道:“臣認爲,此不合規,或……不可取。”

顯然無論徐溥心中多惱恨張巒的不作爲,但畢竟要賣皇帝面子,他們這兩個閣臣,在朱祐樘登基後迅速取代萬安和劉吉,成功上位,全在於他們東宮講官的身份以及跟皇帝的良好關係,本身在朝中的資歷和名望並不足以震懾所有人。

徐溥和劉健長久在翰林院和詹事府供職,沒多少人脈可言,非常需要藉助皇帝的寵信來維持自身的權威,這會兒去跟皇帝同樣信任有加的國丈起衝突,搞內鬥,那就是拆自己的臺,智者不爲也。

朱祐樘一擺手,道:“徐先生不要有顧慮,只管舉薦人選……這都是爲朝事更好執行,不必避諱。”

一旁的劉健有些乾着急。

心說這麼好的機會,甚至還是皇帝主動提出來的,而且張巒自己都不想幹了,那咱還不趁機把合適的人給舉薦上來?

等皇帝知道,原來他那個岳父並非無可替代,而張巒也知道原來自己只是個草包時,到時就算病癒,也不好意思回朝來混事……就算厚着臉皮回到戶部侍郎的位置上,也會遭到世人恥笑,醒悟過來的皇帝也未必敢用他。

五軍都督府纔是這種外戚的歸宿,那地方最適合混吃等死。

徐溥道:“若真要推舉人員,臣認爲,前大同巡撫,如今提督易州山廠的葉淇,非常適合此職。或可以其暫代戶部侍郎之職。”

徐溥可不是吃素的。

既然陛下您都說了,要找個人暫時取代一下張巒,又說這職位不容易被取代,那我肯定要找個牛逼點兒的人物上位,用結果來論證,原來這職務並非只有張巒才能勝任!

這個人,自然就是本來就該晉升戶部右侍郎,只是後來被張巒鵲巢鳩佔的葉淇。

劉健聽到葉淇作爲推薦人選後,明顯放下心來。

不說別的,葉淇在朝中的聲望非常高,其能力早就得到朝中文武的肯定,更爲重要的是,葉淇在西北時就以善於籌募錢糧而出名,無論張巒有多大本事,或者能爲皇帝帶來多少收益,只要葉淇在,一切難題應該都可以迎刃而解。

朱祐樘仔細想了想,點頭道:“倒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徐溥急忙道:“若是陛下有更好的人選,便當臣失言。”

“徐先生爲何要如此說?朕也認爲,葉淇暫時替岳父爲戶部侍郎,很合適。”朱祐樘看向一旁的覃昌,吩咐道,“覃大伴,擬旨吧,召葉淇還朝,接下來一段時間便由其履行戶部侍郎之職。也去旨岳父,讓他安心在家養病,暫時不用爲朝事憂心。”

旁邊的徐溥和劉健都在想,這件事有這麼容易嗎?

陛下竟沒有什麼意見?

亦或是說……連陛下都認爲,其實葉淇早就可以取代張巒了?

還是說,讓我們精心舉薦個人選出來,最後發現就連他都無法完成張巒的差事,狠狠打那羣參劾張來瞻的言官的臉?

但有那可能嗎?

張來瞻有什麼通天本事,能夠完成他人完不成的事?

其實張來瞻,不就是當今這位小皇帝任人唯親的典型嗎?

……

…… 事情愉快商定,隨即朱祐樘便讓覃昌送二人返回文淵閣,顯得異常貼心。

不管是迎接還是送客,皇帝都讓司禮監掌印太監親自引領,算是充分給予了內閣兩名大學士尊重。

等回到內閣值房後。

劉健忍不住問道:“陛下究竟是何意?張來瞻果真是因爲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想就此歸隱?”

“不知道。”

шшш✿Tтká n✿¢ ○

徐溥搖了搖頭,道,“不過張來瞻今年還真未參與多少朝事,上朝的日子屈指可數,更是從未曾踏足過這裡。”

身爲閣臣,卻從沒來過內閣值房,這讓徐溥覺得事情太過荒誕不經。

劉健道:“讓葉淇爲戶部侍郎,若其做得好,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作更變?還是說,陛下會繼續給張來瞻安排別的差事?諸如刑部、兵部乃至禮部的職司,用以……打壓朝中某些人?”

在劉健眼中,皇帝重用張巒,懷有極大的私心。

皇帝想以張巒來打壓朝中那些不聽話的大臣,而張巒因爲做事不講規矩,正好可以被當槍使,更不用在意什麼。

無非就是名聲臭大街……

一個正統進士出身的文臣,肯定在意歷史上的名聲,注意生前身後名。

而張巒這種身爲外戚出身的底層文官,哪怕做再多事,還不是遺臭萬年的命?

……

……

張巒暫時引退,離開朝堂。

消息一出,京師中人喜憂參半……並不是說所有人都堅定地站在劉健和徐溥這邊,或者說覺得王恕、馬文升他們就是指路明燈,畢竟如今弘治帝剛登基,以前靠李孜省、萬安和劉吉等人上位的官員可不在少數。

雖然他們中大多數都沒有歸到張巒名下,但在兔死狐悲的情緒作祟下,他們也會展開聯想。

連堂堂大明的國丈,深得皇帝信任且器重有加,已貴爲閣老、戶部侍郎、掌太醫院事、翰林學士、壽寧侯的張巒,都頂不住東宮出身的傳統文官的集火攻擊,逼着他非要以避世的態度去躲避朝堂紛爭。

那我們這麼一羣已失去靠山的人,又靠什麼在朝中立足?除了投降和主動請辭外,似乎沒有別的出路。

人家張國丈,好歹還能做到病休,將來也能全身而退。

可我們要是捲入到官場爭鬥的漩渦中,恐怕就沒人替我們說話,最後只能落個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於是乎,本來許多人以爲張巒的走,會讓朝中一片吏治清明,或者大家夥兒一起拍手叫好,但結果卻是無論是否心向着張巒的,甚至是那些本來跟東宮講官關係不錯的官員,對此消息都抱着謹慎的態度,沉默以對。

提督東廠太監李榮,這天去北鎮撫司衙門辦差時,見到了剛升任錦衣衛指揮使的牟斌,聽取了牟斌有關京師中各種小道消息的彙總。

“在京官員,對於張閣老歸家養病這件事,都在私下議論,得出的結果就是張閣老先前無論做過什麼錯事,以他的功勞都不該落到如此境地。”

牟斌說到這兒,臉上滿是尷尬之色。

畢竟先前,他也曾受懷恩和覃昌等人的影響,覺得張巒的存在嚴重影響到朝堂秩序的穩定,認爲外戚就該去五軍都督府任職,而不應該當文官。

李榮笑道:“先前不都在議論,說張國丈並非進士出身,進翰林院就已經不合規矩了,根本就沒資格入閣麼?甚至連戶部侍郎的職位,也應該被卸下來?”

牟斌沒說什麼,因爲這種傳言實在太多了,甚至言官在參劾時說出的話更加難聽,全都是不好描述的。

“不能等到其病休離開朝堂後,纔想到原來他曾爲朝廷做過多少貢獻!”

李榮道,“張國丈其人,無論名聲如何,總是對大明沒有什麼虧欠,反倒是朝堂欠他不少。”

牟斌道:“李公公,那張閣老之後還會回朝任職嗎?”

“這咱家怎麼知道?”

李榮擺擺手道,“換作旁人,咱家或能釋疑,但張國丈其人……性子本就與常人不同。他今年並不全都是在家養病,更多時候是不想捲入到朝堂紛爭的風口浪尖上,僅僅是爲了躲避他人對他的攻訐而已。”

說到這裡,李榮顯得很感慨。

你看看人家張國丈,當個官受了多大的委屈?一直到現在病到無法處理朝務,才把手頭的差事交出來。

如此,別人纔會知道,原來張國丈不該退,或者說遠沒有到他退的時候……你們這羣人是不是太沒良心了?

牟斌心中也很奇怪。

畢竟之前李榮的態度,並不是站在張巒這邊的。

懷恩沒死之前,李榮可是充當着懷恩馬前卒的角色,作爲反張巒陣營的急先鋒,風頭一度蓋過了覃吉。

而現在,懷恩剛死不久,李榮就像失去原則般,無論說什麼做什麼,好像都非常理解張巒,甚至堅定地站在張巒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真虛僞啊!

李榮囑咐道:“除了要看市井百姓對此事的反應外,還得看看朝中人具體是怎麼做的……要觀察某些人,是不是在張國丈爲侍郎時,不主動不配合做事,而換了那位葉侍郎後,就開始出力了。”

“是。”

牟斌馬上領命。

發現朝中哪些人出工不出力,故意反對張巒當政,在牟斌看來,也是找出朝廷蛀蟲,並不違背防止外戚干政的原則。

李榮旋即笑着說道:“派人去觀察葉侍郎處理政務的細節,知曉他與何人往來,又以怎樣的方式籌募軍餉和河工用度等。這樣的話……咱家就不出面見外臣,把消息彙總後,一併告知陛下便可。”

牟斌心想,你還真是老狐狸,見風使舵數你最在行。

明明你提督東廠,刺探情報的事應該由你負全責,而現在你卻把事交給我們錦衣衛來辦?

“要是發現葉侍郎在打理政務時遇到麻煩,我們錦衣衛是否要提供一些協助呢?”牟斌請示道。

李榮問:“張國丈辦事遇困,你們會出力嗎?”

牟斌想了想,搖頭道:“基本上不會。錦衣衛上下,多隻是配合張閣老辦案。只有二公子那邊,會帶一些人,經常出入京師各處,但這並不影響百姓生計……唯有西山之事,錦衣衛得陛下口諭,全力協同。”

“那就不用了。”

李榮道,“陛下雖希望葉侍郎能把差事辦好,但也不希望辦得太好。箇中火候的拿捏,你該知道如何控制吧?”

牟斌心說,這還能不知道?

不就是看葉淇笑話,讓陛下覺得他的岳父非常重要,是朝廷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大家就是在陛下面前演戲唄?

只是我這麼正直的人,在明知事情並非如此的情況下,還要刻意去欺瞞君王,這讓我內心很煎熬,更不能接受這一點。

李榮湊了過去,附耳低聲道:“你記住,張國丈回來當差,朝廷上下都可以過安生日子,他不回來,以後朝中少了一個制衡文官之人,陛下在朝事上也會逐漸舉步維艱。

“這話,咱家只對你說!朱都督已經退了,以後……這朝堂格局,跟以往截然不同,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榮上位執掌東廠,牟斌跟着上位。

這預示着,從東廠到錦衣衛,都得按照新規矩、新秩序辦事,而這個新秩序得以維持的前提,就是要保證皇帝有“貼己人”在朝中,這個貼己人目前看來還不能是未成年的張延齡,只能是張巒這個“身經百戰”的國丈。

(本章完)

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37章 手眼通天161.第161章 揣摩上意(求月票)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第66章 通信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52章 上一課?第46章 添一把火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第622章 賣個破綻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第782章 厚顏無恥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第720章 既要還要98.第98章 強勢(求票)第20章 案發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557章 文壇盛事第457章 果然是他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318.第318章 生意興隆前景無限389.第389章 裝逼的岳父(求月票)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第594章 動手不動口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第206章 風拐着彎吹(求月票)第579章 你也有今天!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第629章 請纓第599章 萬全之策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676章 天機不可測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455章 兜圈子第10章 家裡沒男人78.第78章 過小年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58章 報與不報第603章 建言第590章 好人言第575章 給他臉了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727章 幡然醒悟第416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112.第112章 大病(求訂閱)第42章 投機取巧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第629章 請纓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第641章 退縮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75.第175章 招募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第799章 事端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第538章 動機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68章 糊塗人糊塗事第553章 評點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701章 試探第191章 受冊(求票)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第188章 瞧這一家子(求票)第15章 閨女喂豺狼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274.第274章 天道第737章 拿紅塵俗世當和尚廟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374.第374章 蠢得很別緻310.第310章 避無可避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第641章 退縮第538章 動機159.第159章 大旱望雲霓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477章 榻前問策96.第96章 豪賭前的日常第543章 權臣第706章 不日將至
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37章 手眼通天161.第161章 揣摩上意(求月票)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第66章 通信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52章 上一課?第46章 添一把火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第622章 賣個破綻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第782章 厚顏無恥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第720章 既要還要98.第98章 強勢(求票)第20章 案發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557章 文壇盛事第457章 果然是他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318.第318章 生意興隆前景無限389.第389章 裝逼的岳父(求月票)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第594章 動手不動口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第206章 風拐着彎吹(求月票)第579章 你也有今天!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第629章 請纓第599章 萬全之策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676章 天機不可測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455章 兜圈子第10章 家裡沒男人78.第78章 過小年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58章 報與不報第603章 建言第590章 好人言第575章 給他臉了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727章 幡然醒悟第416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112.第112章 大病(求訂閱)第42章 投機取巧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第629章 請纓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第641章 退縮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75.第175章 招募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第799章 事端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第538章 動機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68章 糊塗人糊塗事第553章 評點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701章 試探第191章 受冊(求票)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第188章 瞧這一家子(求票)第15章 閨女喂豺狼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274.第274章 天道第737章 拿紅塵俗世當和尚廟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374.第374章 蠢得很別緻310.第310章 避無可避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第641章 退縮第538章 動機159.第159章 大旱望雲霓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477章 榻前問策96.第96章 豪賭前的日常第543章 權臣第706章 不日將至